上海舜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318
摘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投标中典型的决策问题,如投标项目选择,投标项目的中标可能性评价。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的投标决策问题进行了分析,先从投标决策的内容出发,对投标决策的涵义以及投标决策的主要工作进行阐述,并对决策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投标决策问题的对策,以减少投标企业的不必要损失,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决策问题
一、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获取承包权,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招投标活动。不论国内、国际工程的承接,招投标都是必须经过的过程,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也是最关键的时段,如果这一时段做得好,则中标的可能性大,承包的的工程也就多,效益自然就好。无标可投或者屡头不中,施工企业无法在生存运作。
投标书由技术标和商务标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技术标主要说明投标企业准备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来满足招标中对技术和工程质量、进度的要求。商务标是指根据工程量和拟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措施,计算出工程的投标报价。从招投标的本质讲,这两部分内容同样重要,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影响。
首先,采取适当的施工技术方法,一方面可以满足甲方对施工质量、进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身企业中标后争得一定的利润。
其次,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将来的高额利润,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必然采取一些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影响工程的质量,最终大大降低中标的概率。
正因如此,施工企业在考虑投标策略时,一方面要有报价竞争策略,另一方面还要有非报价竞争策略(重点为技术方案),而且要考虑二者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建筑工程投标决策问题分析
2.1影响投标决策的主观原因
影响投标决策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投标企业的自身条件,并对自身的技术、资金、管理、信誉方面进行衡量,对参与竞标和中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1)技术实力
投标企业是否有专业的造价工程师、管理人员、会计师、技术工程师,是否具备解决技术难度大以及技术难题的能力,是否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是否有实力强的合作伙伴。
(2)经济实力
投标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建设资金,其中包括固定资产、设备材料所需的投入资金;是否有剩余资金进行周转或支付施工用款;是否有足够的担保能力;是否有足够的风险应对能力。
(3)管理实力
投标企业是否拥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建筑工程,能否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4)信誉方面
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信誉是中标的重要标准,而且只有信誉度高的投标企业才能够在此次建筑过程投标中赢得胜利。所以,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信誉是影响投标决策的重要原因。
2.2对欲投标项目进行分析,以确定该项目中标的可能性,从而辅助承包商确定相应投标经营对策。
2.3在收到有关项目的招标通知后,从中选择若干项目进行投标,为承包商在投标中充分利用自身力量,确定工作重点及投标策略提供依据.
2.4影响投标决策的客观原因
影响投标决策的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竞争对手和工程风险等方面。业主的信誉、资金以及招标能力是在进行投标决策之前就必须掌握的信息,这些因素也是影响投标企业做出投标决策的重要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是影响投标决策的直接原因。投标企业在进行投标决策前,还要对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势进行分析。只有大型建筑工程才需要进行招标,因此,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是竞争实力高的投标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还具备高技能,这些竞争企业都是影响投标决策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国内的建筑工程的风险比较小,国外的建筑工程风险就比较大。投标企业在决定投标之前就要对工程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做出正确的投标决策。
三、报价竞争策略
正常情况下,业主会优先选择所有投标书中最低报价的那一位作为工程的承包商,但这并不意味着投标报价最低就一定会中标。报价竞争是以合理的低价中标为原则。所谓合理低价是指略高于建筑成本的价格,不是绝对的低价。当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时,就难以按工程的质量、进度要求完成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要想在报价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充分发挥本企业优势,降低工程成本。主要办法是对传统的施工组织方式进行优化,尽量减少中间管理环节,压缩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传统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改进,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
第二、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人是所有劳动要素中最有活力的要素,对于企业来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无价之宝。只有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当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就相应增强,办事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工程成本就会下降。当一线工人的素质提高后,其施工技能和水平也相应提高,工程质量不断有了保障,工程进度也会相应加快,工程成本自然就会下降。
第三、没有自己企业的相应成本定额,因此,在投标报价时各企业间相差不大。而现在施行清单报价模式,投标报价按企业的成本高低进行自由竞争,要想报出一个符合本企业的承包价,如果没有自己的成本定额,报出的价只能是一个大约数,中标的可能性极低,即使中标了,也难以保证有利可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制订出符合本企业状态的成本定额,是投标报价的基础,是进行报竞争的前提条件。
第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施工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是否先进,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是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的保证。因此,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大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全面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低投标价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要想在投标报价上占据有利位置,施工企业必须“内练强兵,外争市场”,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对外广泛拓展业务的范围和空间,使得企业在严酷的报价竞争中占得先机。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的投标报价,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状态,灵活采用不同的投标报价方法。具体方法主要有:
3.1不平衡报价法
不平衡报价法是指在工程总价确定后,根据其他条件,合理地调整投标书中商务标内各分项报价,在不抬高总价的前提下能够尽早回收资金和工程款,减少投资风险,以期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应用此方法的前提是总价不变,也就是不影响中标。在使用此方法时,一定要统筹分析,慎重考虑。一般调整幅度不宜超过原价的10%。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不平衡报价:
(1)能够早日回收工程款的项目如土方开挖、降水护坡等工程,可适当提高单价。而后期工程项目如装饰、电气、暖通等可适当降低单价。以利于于资金的周转、增值。
(2)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可以适当提高,结算时可多盈利;预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单价适当降低,结算时损失不大。
(3)预计今后可能分包的项目,如装饰工程、门窗工程等,可将单价报得低些;预计今后分包可能性不大的项目,如结构工程、抹灰工程、临时设施工程等,可将单价提高一些。
⑷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单价;工程内容解说不清或有漏洞的,则可适当降低单价,以利于降低工程总报价和今后的索赔。
3.2可选方案报价法
这种方案是对招标书中有可选方案或无明确规定方案时,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案和报价,这种在原投标方案外另加一套参考方案,其总价可能比原方案低,或者技术或质量比原方案优,以吸引业主,争取有利的评标因素。
3.3此方法是,在先期送到的投标书中,报价可以高一些,在临近正式开标前,突然送达将原报价降低几个百分点的补充投标文件。其目的是防止投标报价泄密,另外,给竞争对手一个猝不及防,提高自己在评标时的有利地位。
3.4零利润投标法
由于多种原因,投标人现在急需承包此工程,但又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只好采取零利润的投标方案投标。这种方法通常在下列几种情况采用:
(1)在中标后可以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索价更低的一些分包商施工。
(2)对于分段建设的工程,先低价获取前期工程,为争得后期工程中标打下基础,并在后期工程实现目标利润。
(3)在较长时间承包商没有工程可做,企业生存状态恶劣,如再没工程可做,只有破产。为了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设法渡过暂时的困难,以利东山再起,暂时无利可图也干。
除了常用的以上方法外,投标方法还有很多,如联合体法、低报价高索赔法等。有时只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有时可以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只要有利于中标,采取什么方法是承包商自己的权利。
四、解决建筑工程投标决策问题的措施
4.1采用降低利润手段来吸引业主
业主也希望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投标企业可以采用降低利润等手段来引起业主的关注。但是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在降低利润的同时,还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作,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自身企业实力雄厚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利润手段来吸引业主,是增加中标概率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4.2充分显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投标企业可以在申请投标的文件中充分显示出本企业的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以此来吸引业主。投标企业也可以自己设计的施工方案放在申请文件中,让业主可以直观的了解本企业的拥有的高技术技术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施工组织编制中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程序,并向业主保证一定在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投标企业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将施工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以提高中标的概率,并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4.3改进施工方案设计并缩短工期
投标企业要对自己设计的施工方案进行多次检查和研究,也可以请专业人士对设计的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立即进行更改,而且是提出在不影响整体工程造价的最佳修改建议,这样既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可以吸引业主,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措施。而且在改进施工方案设计的同时,也可以采取缩短工期的方式来吸引业主,提高中标概率。这是因为缩短工期就意味着业主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回收资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4投标企业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投标方案
投标企业为了提高投标决策的正确率,必须对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建筑功能以及结构进行详细地了解,还要了解到该工程对于本企业的影响。因此,对于经济收益较小,但是社会收益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投标企业也应该进行投标,树立良好的社会印象,并起到企业品牌效益。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大建筑工程不断被规划出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国家制定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从众多的投标企业中选出信誉度高,且技术水平高的建筑企业来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过程主要是由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环节组成的,而投标决策作为投标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投标企业的中标概率以及所得到的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聂琦波,于永璋.建筑工程投标的若干决策问题分析[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6,04:26-32.
[2]王守俊.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前期决策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杨旭东,余传富.建筑工程投标的决策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8:67-70.
论文作者:章柏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业主论文; 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