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唐海英

唐海英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一矿职工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各42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白昼SBP、DBP、FPG、UM、Scr低于治疗前,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夜间SBP、DBP、FPG、UM低于治疗前,缬沙坦SDP、DBP高于氨氯地平组,缬沙坦FPG、UM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血压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血糖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并不能增进血压控制效果,但可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 心血管病;高血压;缬沙坦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77-02

心血管病是人类第一生命杀手[1]。我国现存心血管病患者约2.3~2.5亿例,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合并用药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主要方法[2]。缬沙坦是治疗高血压常用药,常用于高血压合并肾脏病降药治疗,但对于有糖耐量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是否有必要采用缬沙坦治疗尚无明确定论,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无误漏诊;②以高血压为主症;③无高蛋白血症,非高糖饮食;④轻度、中度高血压;⑤未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其他可影响研究疾病,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有药物禁忌症;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合并泌尿系统结石。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48~77岁、平均(61±11)岁。高血压轻度70例、中度24例。OITG(8.0±4.3)mmol/L。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及以上53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产),1日1次,80mg/d,晨服。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1日1次,顿服。持续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白昼与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PG)、尿微量白蛋白(UM)、血清肌酐Scr水平。血糖达标、血压达标、心率达标。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以SPSS 18.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指标变化

治疗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白昼SBP、DBP、FPG、UM、Scr低于治疗前,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夜间SBP、DBP、FPG、UM低于治疗前,缬沙坦SDP、DBP高于氨氯地平组,缬沙坦FPG、UM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与不良反应

缬沙坦组血压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血糖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控制靶器官损害,其中心、肾、脑首当其冲,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是并发高血压肾病等高危人群,需特别做好二级预防,积极提高血压、血糖控制效果。本次研究显示,单纯从控制血压效果来看,缬沙坦相交氨氯地平并无优势,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特别是夜间SBP、DBP高于氨氯地平,反映了两种药物药代动力学差异。缬沙坦主要通过抑制交感神经与血管紧张素系统降压,而改善糖代谢,具有一定的降糖效果[3]。硝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钙通道,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作用作用,可协同降压,作用更持久。缬沙坦最大的价值其可发挥一定的血糖调节作用,保护肾血管,预防高血压性肾脏病。本次研究中,缬沙坦组FPG、UM下降更显著,血糖达标率更高。缬沙坦同样适用于有糖代谢紊乱的高血压患者,但对于中重度血压者,有必要联合其他药物降压[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2]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单红英,刘春霞,秋冬梅等.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一氧化氮和炎症因子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60-161.

[4]韩素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2012,17(11):1257-1262.

论文作者:唐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唐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