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对机电装置功能的整体提高至关重要,对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整体功能及质量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我国政府机构要不断加大机电一体化产品引导及资金投入力度,运用这种办法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发展探究
引言
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进行有效结合,大幅度推动了的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通过两种技术有效结合使我国机电装置更加高效、使用更加方便,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不断推动我国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符合我国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对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对促进我国机电装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机电一体化及电子技术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技术。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是单纯地对现有技术的简单结合与拼凑,而是通过科学的整合相应的技术,进而形成一个最优的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突破了传统机电产品单一的功能,所以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在精度上,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相应的技术结构进行了精简,配合更为有效的控制技术,起到减小误差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其精度得到大大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由于具有自我诊断、自动监控、自动保护等功能,也在客观上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及设备所可能面对的安全风险[1]。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实质上对人的感官以及头脑进行了延伸,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来对人的不足进行了补偿,因而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开发潜力。
1.2电子技术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兴技术,其主要的技术原理是应用电力电子器件来进行电能的转换和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包括许多种类,例如闸管、高斯型轨道等。电力电子技术能够转换电能的范围比较宽,小则可以是1W以下,大则可以是千兆瓦。电力电子技术与信息电子技术存在一定的不同,电力电子技术是对电力的转换,而信息电子技术主要是对信息数据的处理。目前,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一个基础和关键,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电子技术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许多种学科例如电子学、自动控制学等。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了被应用到电力工程,还可以应用到工业和国防等方面,其作用效果是不容忽视的。电力电子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生产力,同时也实现了对电能资源的节约,此外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其稳定性显著增强。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1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最特别也是最优秀的部分,现代的智能化遍布我们的生活每一处,小到人手一部的智能机,大到工厂机器人的运用和家具用具的智能化。智能化也是和机械化的最大不同之处,智能机电一体化的运用随处可见,智能化也越来越有人性化,更富有了为人类服务的特性。在以后的运用中,智能化无疑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这要求我们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进步,更是人才进步的急音。
2.2绿色化
纵观历史每一次的工业发展都会带来自然生态上的破坏,而现代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上都加入了绿色化的理念,减少工业污染,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能源污染的低排放。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被利用在机电一体化的流程中来。绿色发展才是符合当代工业发展的不变主题。
2.3微型化
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生物医药等领域需要进行精细化操作,因此这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在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微机电一体化具体是指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机电一体化产品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的机电产品,目前已经问世,未来该项技将朝着微米级、纳米级的方向发展
2.4集成化
集成化是以后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进行企业管理、现代技术和集成化处理。随着微组装及表面组装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完成电子体系集成化提供了根本。所谓微组装技术就是运用三维微型组件、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元件通过多层混合组装及裸芯片组装等办法使电子体系集成化形成。而表面组装技术就是运用自动组装装置将没有引线的表面组装元件装在线路板上,进而使电子集成体系形成。
3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3.1软开关控制装置
现阶段,以往传统的电力系统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尤其是系统对于开关的应用,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容以及变压器元件的占用空间,但是在转换高频开关的过程当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能源消耗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路的具体生产效率。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当中还会产生电磁,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将软开关积极的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能够在很大程上降低能开关能耗,避免噪音的干扰。除此之外,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将多个简单的电路,通过串联的方式组合成为一个串联电路,不仅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性能的优化,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软开关的广泛应用。
3.2电路保护装置
在电力电气控制系统当中,电路保护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路应用软件出现相应的故障现象的话,电路保护装置(包括电流继电器以及快速熔断器等)就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随着电力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往传统的电路保护装置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因而对于电路也就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就要积极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来做好电流保护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借助相应的电力检测装置及时的反馈内容信息,当线路当中出现过电流的时候,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并随即进行断电处理,以此来更好的保护电子元件以及电路。
3.3变电站中对电力电子技术
变电站项目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主要方面是监管系统,利用技术监管最大限度降低人员监管中各类误差的发生,有效降低了项目中的事故危害,进而使工程项目的进度得到保证,其质量和利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此外,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管理手段还可切实提升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性监控有效改善了过去变电站中事故频发的情况,不仅对电力转化的安全性进行保证,而且可提升技术研发的有效性。
3.4发电厂对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场中主要应用于网络监控系统方面,监控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得施工维修人员及时发现各类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不仅可对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进行保证,而且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换言之,供电系统正常运转的目的需要借助电力电子技术达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展现出了巨大优越性,在产品质量控制、故障诊断、控制能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朝着智能化、微型化、绿色节能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黄文泉,黄永志.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2):149-150.
[2]潘廷茂.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01):197-198.
[3]张朝金.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9):41.
[4]冯骥.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19):237.
[5]詹立英.电子技术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3):104.
[6]陈天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7(03):62.
[7]张贵山.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124.
[8]朱勇.基于电子技术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3):122.
论文作者:武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路论文; 机电论文; 装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