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 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后患者近期生理以及身体近期健康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紧急抢救了88例心肺复苏患者,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观察组采用紧急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患者护理后的身体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采用紧急护理干预不仅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而且不良反应也有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干预;健康影响
心肺复苏是急诊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重要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对于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有着重要关系。最近几年来,心肺复苏临床急诊护理治疗在不断创新和规范,心肺复苏治疗效果不但大大提高而且急诊护理的规范化、程序化也有很大的提高空间[1]。因此,本院对其中80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紧急抢救了80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总人数44,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57.5±4.8)岁;对照组男32例,女12例,总人数40,年龄在36~74岁,平均年龄(55.6±4.3)岁;其中3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为大脑大出血,10例为co中毒,电击和肺塞各为10和7例;已经筛除掉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感染者;统计可以了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2]
(1)为病人提供舒适优雅的病房并且维持病房内空气流通,空调温度保持在人体适宜的温度,减少不良环境刺激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在一定时间内为病人提供翻身按摩服务,提高舒适度,预防压疮;在操作气管更换时特别要注意无菌操作,并且维持病人的气管属于湿润状态,同时还要记录病人24小时内的尿量,尿量应保持在>30ml,否则会出现肾衰竭。(2)对照组就进行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脑部复苏干预,在病人手术结束后,能够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主要是在其做心肺复苏同时时加强了对病人大脑的复苏。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湿毛巾对心肺复苏病人进行湿敷额头和颈部,同时,还要马上采用本院自制凉枕对病人进行低温处理。(b)增加心电监护干预;增强心电监护查房的频率,尽可能及时发现传道堵塞和窒息等异常情况发生。(3)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负担比较大,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作为医护人员就必须为患者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并且进最大能力去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我们医护人员还要积极做好患者康复指导,并且提高病人被重视感,鼓励患者建立抗击疾病的意志力。
1.3医疗判断标准
可以从症状和心理两方面来判断,显效,症状及特征有明显好转并且没有并发症发生,心理,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有效,症状及特征有明显好转并且有轻微并发症发生,心理,精神状态一般;无效,症状及特征没有明显好转并且有并发症发生;心理,精神状态比价差。
1.4统计学处理
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心脏停止需要进行急救,在急救手术中通常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技术,一般在急诊应用的比较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救治后护理配合,增快病人康复时间。这就对护理患者的护理员不断的提高心肺复苏的知识和加强培训,以至于提高护理技术[3]。但是这项技术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比如怎么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心病人出现肺复苏不良反应和发症引起的疾病,或者是后期如何预防心脏再次停止跳动等等。还要观察患者康复状态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在后期观察护理中可以大大减少平均住院时间。
结合上述,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率还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效率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燕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3):17-18.
[2] 石巍.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141-142.
[3] 郑大环.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9):110-110,111.
论文作者:张渝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肺论文; 急诊论文; 病人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