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态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新途径论文,高校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维方式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个性意识增强了,这些无疑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因此,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适应求发展,以改革求加强,以开拓求进取”,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既要继承又要借鉴,更要创新,做到“高层次定位,深层次改革,规范化管理,台阶式发展”,在动态中拓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强化基本点、把握重点、突破热点、诠释疑点,在动态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实践中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基本点,加强基本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论水平。当前特别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重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时代感;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砥志砺行,以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根据学生中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大学生恋爱”问题,“60分万岁”问题等,进行细致地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把握人生机遇,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面对学生中迷惑不清的疑点,如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认识偏激、片面,这就要对他们进行耐心地教育和帮助,做到弄懂弄清,澄清认识,转变观念,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要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二)转变方法、措施得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动态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径。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时时教育、处处教育、全方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时一人的、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要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和共抓共育共管的育人格局。
2.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我养成”的积极性。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提高的风气。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自立性、自强性。
3.以典型带整体、以情感带管理、以载体带教育。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坚强有力的集体。教师在工作中不但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把说教管理变成关心爱护。要用家长的关心、朋友的诚心来爱护、帮助他们,这样才能达到心理上的沟通,使工作做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只有言传身教,而且还要有一些活动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把握好各种文体活动和实习、实践的契机,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校园文化活动月”,主题系列活动,“基本功”过关,教育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
4.分年级、分专业、分学生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年级要进行敬业教育,二年级要进行乐业教育,三四年级要进行从业教育。同时还要结合专业学科特点进行不同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情感,树立专业信心,提高专业技能。由于学生的个性、性别等差异,用同一种方法、同一标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盲目的、形而上学的,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更新内容、改革考核办法。马列课和思想品德课要以时代为主旋律,踏着时代的节拍而不断更新内容。当前要以特色理论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等内容为主,开展科学理论学习、时事政治教育,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同时,切实改变那种以卷面分数来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考核办法。在动态中教育,就要在动态中考核,这样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在以一定理论水平为考核标准同时,更要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完成对其考核的另一半答卷,用他们的平时言谈举止书写自己的历史。
(三)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丰富知识,在动态中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工干部不但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洞察社会的敏锐眼光和站在时代前列的超前意识,同时还要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的强烈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以班风促学风、以学风带校风、以校风抓学风、班风,在动态动中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每个班集体都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校风的建设。所以每个班级都必须成为一个团结友爱、开拓进取、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这就要求每个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这样校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好转并健康发展了。同时,以校风为目标很抓学风、班风的建设,在全校中形成政治方向坚定、学习空气浓厚、文体活动健康、生活氛围文明的良好育人环境,学生既能得到教育,学校又能得到发展。
(五)从学科建设入手,充分挖掘美育内容,进而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动态中进行思想品德再教育
当前,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美育课程不健全,还有的课程不能在教育中充分挖掘其美育内涵,导致学生不懂美学知识,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文艺作品和表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坏影响,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模糊不清,因此,加强美育教育,净化社会文化,净化学生心灵,美化社会环境是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美育内容和对社会美的提炼,增加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使学生的内在美得已养成,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