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反思之现状分析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互相检查教学“六认真”是家常便饭。检查中,多数教师都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组织课堂训练和批改作业,也能认真辅导学生、认真组织复习和测试、认真学习和总结。在新课改的今天,由于教学反思是新增内容,每个人的教学课堂形态各异,所以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量多而质劣。自学校规定写教学反思起,教师们恪尽职守,基本上都做到了“课课有反思”。但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地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任务,所以只是停留在完成了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们在写反思时刻画如一,使得所有教学反思如出一辙,连模式也像评课一样“2+2”,即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有的就只有一点。在这种模式的驱使下,教学反思就呈现出格式化、走过场的现象。
2.面广而思浅。对于教师而言,反思是什么?多数教师认为反思即写出自己课堂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所以反思呈现出内容的涉及面非常广,如时间没有把握好、研究教材不够深、对学情预测不够等,往往一节课中从开始到结束出现多处不足的现象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样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给人的感觉就是泛泛而谈,大同小异。
3.“教”多而“学”少。从众多教学反思来看,其着眼点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这些都是针对教师怎样教来反思。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统一,而教学活动本质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和谐的交往互动。教师的“教”最终是要以学生的“学”为宗旨,但是教师们的反思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这个重要环节。
4.重“叙”而轻“析”。在反思中,多数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描述和对事件不足之处的描述,如以下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复习了学过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情景提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知识,最后小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间没有把握好,内容没有完成。”在这篇教学反思中完全是对整个事件进行描述,而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方面没有进行全面、深刻、细致的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反思之概念解析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反思之内容建议
1.反思困惑。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不断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时常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迷惘,特别是教学上的困惑更直接、更深刻。
2.反思不足。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实际上,在“吃一堑”之后,如果不进行反思,就不会“长一智”。不善于反思的人,吃十堑也不会长一智;而善于反思的人,看见别人吃一堑,自己就能长一智。任何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的地方,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 我认为在反思不足的时候可以提出三个问题:首先是什么地方不足,然后是什么原因造成不足,最后改进措施是什么。
3.反思经验。经验+反思=知识。经验本身不是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形成知识。你做了五年或者十年的教师,骄傲地认为自己有五年或者十年的教学经验,其实往往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五遍或者十遍而已。反思经验,总结模式,遇到新的难题时,能迅速识别其中的模式,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就是直觉。
4.反思生成。“生成”是课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何谓“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孩子提出一个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或算法就算生成?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郑毓信教授就曾指出:尽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对于学习内容的意见,但教师应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迷失方向”。
四、改进措施
1.备课还得备学生。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已有的经验;备学生的能力;备学生的情感因素;备学生的身心特征。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数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已深深地融入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因此,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拓展数学知识系统,充实自己的理论素养;其次是多观看名师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是从自己的课堂开始,夯实每堂课,高标准、严要求自己。
总之,在推动新课改的活动中,教师的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而这种反思也是强化教研意识的催化剂,它会使教师变得成熟起来,从而改变凭经验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逐步地把自己锻炼成新时代的新型教师。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反思为镜,可以知得失。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让教学反思成为激励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论文作者:黎鸿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经验论文; 知识论文; 内容论文; 的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