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第八中学 朱啟明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并能推动终身体育理念的落实。这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改善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本文基于一线教学经验,对此做了一一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高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根据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容的相关规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运动能力是培养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基础,高中生在参与各类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应该逐渐积累体育理论知识、各项运动的技能与方法、熟知比赛活动的基本规则等,而教师在引导中也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发展目标,对其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运动中体现出身心综合发展的优势。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倾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锻炼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不仅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发展需要,更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规划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促进了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健康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前提,没有强健的体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沉重的学习压力为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沉重的负荷,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根据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引导学生从繁忙的课业中走出来,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进而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并为高效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推动了终身体育理念的落实。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运动态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仅是为了获取成绩,更是为了能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引导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依然保持着健康生活习惯,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以体现终身体育的价值。最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质人才。现代市场竞争压力大,个体在走向社会之后不仅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健康的心态,而体育核心素养正是从这一综合要求出发,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提到体育运动我们更多时候想到的是专业的运动技巧,而技巧的形成则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对于高中生而言,运动并不是简单、盲目的锻炼,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理论体系上的实践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引导高中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运动理论、科学的健身方法,以及健康的运动行为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对文化知识逐渐转化为运动能力,进而发展为健康行为。在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体育与健康的教材,明确高中生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并结合体育运动实现体育知识的渗透;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途径,以确保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吸收与运用。(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良好的运动习惯对高中生的发展终身受益。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是从学生短时期内的运动要求入手,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项目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这种缺乏长远考量的体育教学不仅违背了终身体育精神,更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打破单一化的技巧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层次性出发,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客观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运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和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做好与家庭教育的联动,将家长纳入到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统一协调的运动环境,从而将其在体育课堂上形成的运动能力延伸到生活之中,并逐渐强化运动技巧,形成运动习惯。
(三)在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核心素养培养中,体育品德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变化,并通过科学的引导,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从师生关系入手,与学生构建平等融洽的关系,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对任课教师形成了信任才能够改变被动参与课程的态度,主动配合教师,并接受教师的体育指导;其次,教师应注重对趣味化教学理念的引入,丰富体育训练内容,如在热身运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体育训练,提高运动的科学性;最后,针对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设计体育项目,如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法为学生构建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逐渐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而这无论是对学生的体育品德发展,还是未来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也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点内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体育训练限制在校内,还应该将学生引入到社会中来,将学生训练融入到全民体育锻炼中来,让学生在参与社会中树立健康的运动理念。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城市马拉松比赛,并在参与中宣传体育精神,让学生在与体育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的接触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缪宏卫.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19)
[2]于秀,孙夕鹭,刘海燕.城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5)
[3]赵俊峰.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6(11)
论文作者:朱啟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体育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