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垦区改革发展形势与“九五”设想_企业经济论文

广东垦区改革发展的情况与‘九五’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垦区论文,广东论文,改革发展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年改革,推动经济走上快车道

1992年前的三年,由于观念滞后和体制不活,经济发展不快。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都在10%左右徘徊,利润时起时落。

1993年起,学习贯彻全国农垦上海会议精神,广东垦区近三年经济发展大有起色。如下页表:

近三年的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利润和职工人均收入,年递增分别为31.1%、30.5%、104.3%、27.2%,增幅跟上、 部分还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这在广东垦区历史上是罕见的。

经济上得快,思想要领先。前三年与近三年的经济发展,反差如此之大,首先取决于思想观念起了大变化。

前三年,南粤大地已在千帆竞发,群雄峰起,而广东农垦却是“两个跟不上”,即“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效益跟不上增支因素的增长”,使我们坐立不安。当时,总局党组采取了两大举措:一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为武器,以“寻找差距,更新观念”为主题,以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为基地,连续举办3期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研讨班。接着召开的一系列会议, 包括农业、工业和经济分析会等,无不贯穿“换脑袋”这一主题。二是先后组织了8批共2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到珠江三角洲和上海等兄弟垦区学习考察,开拓视野。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浓烈氛围中,深化各项改革同步展开,势如破竹。

(一)深化企业经营方式改革

1.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在完善家庭农场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突破原有的承包模式,实行“转、租、股”的改革。

——短期作物实行职工全自费经营。一般采取:在兑现产品款时,提留生产预备金,或者自费购买生产资料;交纳经营责任金;交纳风险抵押金。

——对原有的长期作物实行转、租。全垦区原有水果、茶叶等长期作物全部租赁,部分农场已作价转让给职工经营。对难点——橡胶,1994年进行租赁试点,达17%,1995年逐步全面推开。团结农场实行开割树转、租的面积已占九成多,中小苗则全部转、租,取得了明显效益。

——新开发的橡胶、水果等长期作物,实行国有民营或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都做到“六到户”,即土地租赁、生产费用、经营管理、盈亏核算、上交税费、风险责任到户;明确产权关系,土地国家所有,承租人要管好用好土地,不得荒芜。至1995年底,新开发的长期作物实行国有民营的已有1万多户、两万多个劳动力,经营40万亩。还有218个股份合作制企业。

——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 割胶岗位每人由原来500株增到750株,再增加到900~1100株。水果种植也实行大户承租。

——大力发展自营经济。垦区1994年社会总产值中,自营经济达13.17亿元,占36.6%,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增强农垦综合经济实力中已占有重要的一席,并成为农业职工奔小康的“高速公路”。1994年垦区职工劳均收入中自营经济收入2000元左右,约占40%。

2.二、三产业经营方式改革。

——对小型微利甚至亏损的企业,实行拍卖、转让。团结、红江等农场对小型的二、三产业企业,在清产核资、产权评估以后,将其拍卖给职工。

——对中型的企业,实行租赁经营。通过回收租金,减少了农场亏损。

——对规模较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提高风险抵押金实行承包经营;有的引入股份制的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克服“大锅饭”的弊端。均取得较好效益。

——实行联合和兼并。如绿洲水泥厂兼并第三机械厂,使濒临死亡的第三机械厂获得新生。广丰糖厂和前进农场联合,并吸收职工入股,改组为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挥了工农联盟和农工商一体化的优势,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走集团化道路。在原有部分以产品或综合生产项目组成集团的基础上,积极组建集团公司。

3.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在前段改革基础上,着重抓了几项工作:

——推行劳动合同制。垦区各企业已制订出实施方案,付诸实施。

——根据工资管理“宏观调控、微观启开”的政策,已实行内部“工效挂钩”办法,即以上年为基数,利润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控制在1:0.3~0.7,并坚持“两个低于”的原则,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

——对经营者实行重奖重罚和上交风险抵押金制度。制订了详细的考核和奖罚办法,加强审计监督。总局对各管理局和一级企业兑现奖罚:对经营效益显著、有突出贡献的领导,给予金牌奖励。同时,对直属企业的领导,没有特殊情况,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一个季度即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个季度便就地免职。此外,经营者风险抵押金在逐年提高,目前最高为一个2.5万元,最低为1万元,完不成任务或亏损的要抵扣风险金。这些都给经营者触动很大,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1.主管部门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成为经济实体。

总局机关按照“精简、效能”原则,从1994年4月起, 内部按公司进行运作,机构从原来19个处室减为11个部室,人员从245人减为120人。1994年5月,国务院和省政府发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将农垦总局成建制改为农垦总公司(暂挂农垦总局牌子)。1995年1 月省府办公厅发文定名为省农垦集团公司,5月11日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6 月8日正式挂牌营业。改制后的公司机构设立四大类部门,包括经营部门、开发部门、管理部门和政工与监督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逐步淡化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强化企业职能和企业行为;原来农垦总局对企业所负的无限责任改为有限责任;原来对企事业单位的上下级关系改为以资产为纽带的法人关系与经济关系;改变过去只是管理机关,不从事生产经营为集团公司,即从事生产经营、又经授权营运国有资产的混合型资产经营公司。

2.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在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农场(工厂)机关都进行了调整合并。一般从原来的16~24个科室减至7~11个科室,机关人员从90~120人精简到50~60人,压缩了一半左右的机构和人员。计划经济时期设置的上下对口科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制的需要,纷纷进行了改革,基本上做到强化开发、筹资、经营、财务、审计、信息、政工、纪检、监督等部门。农场分场或管区改为农业发展公司,成为经济实体;部分生产队也试行改为股份合作公司,走“公司加家庭农场(经营户)”的路子。

3.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我们选择了6个企业列入省的试点单位,其中3个农场又是部农垦局的试点单位。试点企业拟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国家股以外,还发动职工参股。

二、“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基本设想

(一)目标和任务

总的思路和目标是:学习上海农垦,负重奋进,自我加压,继续快速、高效地发展经济,力争“九五”期间垦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职工人均收入翻一番半,奋斗翻两番,提前实现垦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和进入小康。

主要任务和指标如下(按翻一番半计):

项目 计算单位1995年 2000年 2000年比1995

“九五”

预计 计划 年增长(%)

年均递增(%)

社会总产值 亿元 43 150 248.8

28.4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16.86 55

226.2

26.7

利税总额

亿元 3.8 11.5 202.6

24.8

职工人均收入 元550016000 190.9

28.8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农业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垦区的资源特点,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走“三高”、“四化”农业路子。着重抓好橡胶、蔗糖、水果、剑麻、蔬菜、畜禽、水产、速生林等八大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基地建设。到“九五”期末, 垦区“三高”农业的产值要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利润占85%以上。

工业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上效益。“九五”期间,要抓好原有工业的配套、技改、革新、挖潜与扩建,要重点抓好制糖、橡胶制品、剑麻制品、木材加工与制品、建筑与装饰材料、医药、饲料、水果加工、造纸与印刷、机械制造等十大行业的骨干企业,达到上规模,并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化、生产经营高效化。与此同时,还要力争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规模较大的骨干项目,如新型材料、生化制药、特种纸、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新型高档食品等。

第三产业要突出重点,抓好“龙头”,形成网络,加速发展。“九五”期间,垦区要着重发展商业、物资仓储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业、交通运输业、旅游饮食业等第三产业。要加速发展广州、深圳、湛江、茂名、阳江、汕头、揭阳、汕尾等中心城市的农垦第三产业,形成若干个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垦区三产发展,并以其为核心、枢纽和窗口,内联垦区各级和第三产业,形成内部的三产网络;外接国内外的第三产业,与外部的三产网络联网,为垦区三产的高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要积极实行现代化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模式,推行连锁经营和代理制,组建配货中心,以优良的产品、服务、设施和高效率的工作创名牌商标,树企业形象,引四方顾客。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方式,优化企业产权结构。

一是积极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根据垦区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继续推进转、租、股。可将小型低效国有企业,全部转让、租赁给个人或集体经营,但必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增值。大中型骨干企业和效益较高并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应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继续推行并强化工效挂钩、重奖重罚、全员风险抵押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审计和检查、监督。

三是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首先在有一定规模、管理制度较完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试行,使经营者的收入与资产的保值增值挂钩,与职工的收入脱钩,保持一定的底薪,又增加风险收入,调动其积极性。然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3.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按公司制进行运作。

——企业按公司制的要求重构管理系统,按《公司法》规定,逐步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农场中分场一级管理机构转为经济实体;生产队也逐步改为股份合作制公司,与其他场办二、三产业企业一样,与农场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独立的二、三产业企业,也按公司制要求改组。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基础上,各企业分步实施,逐步推开。

——省集团公司、各市集团公司、企业,以资产为联结纽带,建立母子公司关系,省集团公司经国有资产管理局授权承担出资人的责任,搞好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并通过企业集团化,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争取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

——组建专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拟在“九五”期间,选择一批实力雄厚、影响面大、牵引力强的骨干企业作为核心,吸引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来共同组建专业企业集团。初步设想,到2000年垦区各种专业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要达到15~20个。在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认真贯彻“少破产,多兼并”的原则,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减缓社会震动,保持社会稳定。

标签:;  ;  ;  ;  ;  

广东垦区改革发展形势与“九五”设想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