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以西安市经开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为例论文_薛耀军

上海雅思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诸如“开放二胎”及各地落户政策等的调整,采用“千人指标”来配建基础教育设施的方法已逐渐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以西安市经开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为例,阐述了如何对现行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合适的指标区间对教育设施的配建总量进行弹性控制;同时采用加权要素分析法对教育设施的规划布局位置进行筛选,得出教育设施布局的最终方案。

关键词:基础教育设施;指标体系;弹性控制;规划布局;加权要素分析法

1.背景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如今教育成为国人尤为关注的问题,教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石,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经之路。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储备的竞争,更是教育事业的竞争,各地政府近年来对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逐步加大。

2.项目概况

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位于西安市城北,是西安市行政中心和“北大门”。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全区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四大功能园区组成。2019 年底,西安市经开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 41.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 429.52 亿元。教育管理事务 7901.99 万元,较上年增加 6882.86 万元;普通教育 216314.6 万元,较上年增加 90758.1 万元;职业教育 7921.6 万元,较上年增加 3771.6 万元;特殊教育 1681.36 万元,较上年增加 81.36 万元;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各类支出 117703.28 万元,较上年增加 50784.03 万元。

3.基本思路

3.1现状概况

(1)现状人口分析

1)总体概况

2019年经开区人口达54.52万人,人口增长率为3.9%。近年来西安市落户政策不断宽松化,外来人口增长稳定,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经开区人口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

2)教育阶段年龄分析

根据经开区2019年人口统计资料,学前教育年龄段及义务教育年龄段的人口总计占总人口的15.4%,其中4-6 岁幼儿阶段学龄人口 21942 人,占总人口 4.0%;7-12 岁小学阶段学龄人口 37668 人,占总人口 6.9%;13-15 岁初中阶段学龄人口 14046 人,占总人口 2.6%;16-18 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 10254 人,占总人口 1.9%。

(2)现状教育设施分析

1)教育设施总体情况

根据经开区2019 年教育设施数据资料显示:幼儿园共61 所,占总学校数量的49%;小学共38 所,占总学校数量的31%;初中共17所,占总学校数量的14%;高中阶段共8所,占总学校数量的6%。

2)教育设施分类分析

①幼儿园

根据有相关具体数据的53所幼儿园资料分析,以《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为参考,经开区幼儿园班级规模达标的幼儿园有45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5%;生均用地指标达标7 所,占幼儿园总量的13%;生均建筑指标达标13 所,占幼儿园总量的25%;生均用地指标达标,同时生均建筑指标达标7 所,占幼儿园总量的13%。

②小学

根据有相关具体数据的25所小学资料分析,以《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标准》为参考,经开区小学班级规模达标的有17所,占小学学校总量的68%;生均用地指标达标7 所,占幼儿园总量的28%;生均建筑指标达标10 所,占小学学校总量的40%;生均用地指标达标,同时生均建筑指标达标6 所,占小学学校总量的24%。

③初级中学

根据有相关具体数据的3所初级中学资料分析,以《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标准》为参考,经开区小学班级规模达标的有2所,占小学学校总量的67%;生均用地指标达标0所;生均建筑指标达标1所,占初级中学总量的33%;生均用地指标达标,同时生均建筑指标达标0所。

(3)现状班级平均人数分析

根据经开区2019年现状学校数据统计得出:幼儿园现状平均班级人数29人,省标班额不超过30人;小学现状平均班级人数46人,省标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现状平均班级人数51人,省标班额不超过50人。小学及初中现状班级平均人数略超过陕西省相关规范规定的标准班额。

(4)现状学位供需分析

根据经开区2019年现状学校统计数据进行学位测算,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用地规模所能提供的学位数量均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3.2相关规划解读

(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继续进行教育资源的调整,完善教育用地布局,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支持教育科研院所的发展,重点建设大学园区和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用地布局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提出普通教育要与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相结合。

(2)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教育事业相关目标及任务:全面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形成,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

(3)西安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西安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近期目标:依据控制标准和总体规划,结合发展重点区域,优选并落实近期重点,优先建设的教育设施用地,缓解局部区域教育设施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远期目标: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标准梳理,研究形成因地制宜、易于操作的规划控制标准,提出规划预控指标,在新一轮总体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予以落实。

3.3规划人口

根据现状人口数据资料,综合考虑二孩政策、落户政策、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机械增长率等客观因素,预测规划期末(2025年)经开区的规划总人口。

3.4规划难点

(1)相关规范解读

1)教育设施配建标准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2018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对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小学及初中的规划布局起主要规范作用。该标准舍弃较为笼统的“千人指标”,采用适龄儿童人口数量作为教育设施配建依据【2】,使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社会需求更为匹配,靶向性更强,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2)设施服务半径

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m,初中服务半径为1000m。【3】该规定的设定是在理想化的模式下进行的,即假定城市处于匀质化发展的状态,但城市各地区的发展有先后,人口密度不一,上学适龄人口的密度不一,采用统一服务半径标准来进行教育设施的规划布局显然不合理。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为避免“小而多”办学情况出现,保证办学规模,节约公共资源配置,方便教育资源的管理,该区域学校布局应适当增大其服务半径,这一举措同时也能为后期该区域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教育设施留有发展余地,同时为学校的分期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除了区域发展阶段及人口密度之外,学生自身的行为能力因素也应纳入规范的考量范畴。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当代社会,中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已经较为普及,小学生因为年龄原因,行为能力和中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西安市,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生源是按照学区划分的,而高中则是考试入学,这样的制度使得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生源大不相同。综上,公共交通发达地区的中学服务半径提升有较大可操作性。

(2)规划指标选取

1)服务半径

为了教育设施资源的合理设置及便捷管理,学校服务半径方面在以规范为参照标准的情况下,应当作出适当调整。幼托的服务半径为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800m,初中的服务半径为1000-1200m,高中的服务半径为1500m以上。

2)学生人数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经开区、高铁新城(经开区)、草滩产业区(经开区)、泾渭新城(经开区)四大区域,四个片区的社区存在较大差异,包括开发强度、人口结构等。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各区之间的差异会逐步加大。通过各区适龄就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结合各区人口增长率,计算规划期末各区的适龄就读人口。依据经开区各区提供的人口数据资料,分析计算得出各学龄段学生数占总人口比例,结合规划期末适龄就读人口计算出规划期末各学龄段学生人数。

考虑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的发展较为迅速,人口的机械化增长较快。因此对部分目前较为边缘,而未来可能发展为城市新区的区域,规划应考虑外来人口短期内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对外来人口集聚区内配置教育设施时,生源数量上应额外增加外来人口的3%的学生数,保障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3)学校规模

学校的办学规模主要体现在教学班数及每班人数上。办学规模的设置主要依照国家相关规范,在规范合理范围内取较大值。经济开发区作为西安的城市新区,按照国家标准的班级规模,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应结合经开区的实际情况有所突破,规模化办学,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班额人数及生均指标

每班的学生数量、生均占地面积等指标,基本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制定每班学生数量标准。考虑到各区发展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伴随城市的发展长期存在,因此每班的学生数量标准制定取值范围,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5)弹性控制

根据相关规定及经开区人口资料,幼托入园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一般为0.04,小学就读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一般为0.069,初中就读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一般为0.026,高中就读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一般为0.019。以上述数值为平均值,在实际规划中根据学校周边楼盘建设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老旧社区的比例进行适当下调,新社区的比例则应适当上浮。通过数值的灵活性,实现弹性的指标控制。

3.5规划布局

(1)现状设施布局优化

通过典型性案例提取研究以及普遍性分析,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的预测及城市远期的用地规划分别就现有学校的用地规模、设施水平、生源情况、区位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撤销、扩建、迁并或者保留。

(2)新建设施布局选址

采用选取区位、安全、交通、服务半径、人口密度五个要素作为教育设施选址评价因子,使用加权要素分析法,根据不同的学龄段,分别对五大因子进行赋值,通过赋值进行计算,分析比较选址的优劣,最终筛选出合适的布局方案。

4.技术路线

5.总结

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设施资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及教育事业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是规模的预测,另一方面是设施的布局。规模的准确预测可在满足社会大众受教育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因为规模过于超标而导致资源的浪费,设施布局的合理既能保障社会大众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和便捷性,又能减少教育设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2018版;

[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2011版;

[4]文中数据资料根据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部门及规划部门提供基础资料分析整理。

作者简介:

薛耀军(1992),男,汉族,江苏,注册规划师,本科,上海雅思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乡规划,200060。

论文作者:薛耀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  ;  ;  ;  ;  ;  ;  ;  

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以西安市经开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为例论文_薛耀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