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新世纪的文化选择--兼谈文化战略选择_文化论文

和谐:新世纪的文化选择--兼谈文化战略选择_文化论文

和合学:新世纪的文化抉择——关于一种文化战略选择的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新世纪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和合学的宗旨,不仅是逻辑的建构在本身或理论的演绎结论,而且还关注价值的本体根据,并且使“体”的和合学转化为“用”的和合学,使它进入生存世界的各个层面。和合学是现代文化方式的选择。它在化解当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身与心的激烈冲突中,具有无限魅力和生命力。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vergeology is not a mere result of logicalor theoretical deduction.It also concerns axiology.The convergence of"nature" may lead to the convergence of "functions" and thus affectevery dimension of existence.As an altemative for modem culture,convergeology has unique charm and vitality in dissolving thecontradic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society,man and man,andbody and soul.

包:近几年来,您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能否请您讲一讲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理论?现在无论国际国内都有许多矛盾与冲突,您提这个观点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考虑?

张:我提“和合”概念,最初是从研究哲学范畴开始的,也包括了对未来文化战略选择的构想。在对中国整个思想发展脉络通考过程中,我发现“和合”贯穿了全部中国思想。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呢?曾有人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就是“象传”中乾卦和坤卦的两句话。我觉得,自强不息是世界许多民族都共同有的精神,而厚德、宽容,无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是这样提倡的,它们不是中国特有的精神。只有“和合”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

包:那么,“和合”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呢?

张:首先,和合的主要问题是生生观念。中国古代人认为,万物产生不是一个绝对的东西造万物,而是“和实生物”(《国语》),是“水火金木土杂”生万物,这个“杂”就是“合”,合而生物。所以,中国万物的根源不在于一个造物主,没有上帝、神创的观念,而是和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不仅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论,而且也是一种哲学的本体论。

包:和合与事物的矛盾冲突又有什么联系?

张:和生万物,并非没有冲突。金木水火土,这是各物,有着千差万别,于是就有两相对峙。对峙就是矛盾,就有冲突,所以,和合学承认有矛盾,有冲突。中国人讲相反可以相成,可以互补,这个观念西方人觉得不可理解。中国人认为,不同东西只有通过融合,才可以改变它本来的性质。例如,男女、阴阳,这种事物的两端必须通过融合,然后才可能生出一个和合体。《易传》讲“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王充说:夫妇合气,子自生矣。所以可以看出,两个冲突的东西,通过合气、融合,生出一个和合体——即新生的东西。

因此,“和合”有三个阶段:冲突,融合、新生。和合不是否定矛盾,它承认冲突,但这冲突必须经过融合,才能新生,所以和合主体讲生生、新生命的产生。中国古人回答了万物起源的问题。人类思维最初是一致的。最初的哲学家都要回答万物起源问题。西方人讲起源是火,是水,埃及讲是冷水,印度是地水火风,中国讲五行,说明人类的基础一样。

自强不息是世界许多民族都共同有的精神,而厚德,宽容则是三大宗教都提倡的,它们不是中国特有的精神,只有“和合”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

为什么中国宗教观念不强,各教融合互补?这与中国的和合思想完全一致。

第二,中国古代讲“相”。相,就是差别,每个不同事物都有相,也都有潜能,潜能是生命之源,潜能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性质。两个事物怎样和合,这就有选择问题。这个问题是大自然的规律。自然界有择优,在选择过程中就有一个融合的问题,这样事物才能发展,事物才能保持最好的方式。在生万物过程中,存相和潜能有一个结合选择过程。这是“和合”的第二个主旨。

第三,即冲突与融合。从冲突到融合必须有一个结果,这主要就是和合,没结果不行,事物本身就不能显现出来。所以必须显现,显现就是由和合体来呈现。呈现就是和合。

第四,汰劣与择优。这是一个互动过程。择优实际上是价值观评价问题,关键在于最后的优化。决策学讲最优化的组合,但优劣是选择过程。由过程来筛选。所以,和合不是主观加上的,而是自然的。互动就是选择,历史本身就是选择。

和合不仅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论,而且也是一种哲学的本体论。

第五,烦恼与和乐。庄子说,人和天和,人乐天乐,人天同和同乐。所以,首先要人和天和,才能达到乐,乐是在和谐的气氛中才能达到,要追求心理的协调;因为有冲突,才能有协调。

总之,“和合”是事物的根源,也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个过程。所以,和合学可以将现在有些理论分歧都化解了。如只强调斗,或只想调和,都只是一面,不能把一个统一体分割了。事物发展一定是这样的:在一个和合体中,有冲突事物才能发展;同样,有融合事物才能发展。光斗争或光融合,就没有承担者。以上五点有逻辑联系。

包:“和合”这个概念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张:最早是在春秋时代《国语·郑语》卷16中,那里写道: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契是人名,保是养育的意思,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属于伦理学方面的。当时春秋时代主要想怎样治理国家,稳定社会,五伦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找出来很不容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找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五教),把各种关系概括,然后制定规范,治理国家;而和合能把各种关系、规范协调起来,这样国家就安定了,这是和合最初的意义。“和”作为当时社会需要的文化选择,例如史伯批评周幽王排斥明智有德之臣和贤明之相,而宠爱奸邪昏庸、不识德义之人,这便是“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左传》里,燕婴讲君主治国,讲和同的两面;有的君主只听同的意见,而有的也听不同意见,这既讲了政治,也讲了事物产生的问题。孔子说了一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人与人之间,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两种对社会不同的态度:小人只搞同,意见完全一样,没有差别,实际上就是结党营私,互相包庇,不如此就非我族类。君子的和,是有差别的统一,也就是水火金木土杂的“杂”。君子与小人两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理想、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老子也说,“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万物如何为“和”进行了探索。“道”之所以能化万物,是因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方面。所以老子也讲和。归结一下,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从差别中(社会有等级)求和合,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分别中求和合,佛学从因缘中求和合,墨家从兼爱中求和合,阴阳学从对立中求和合,法家从守法中求和合,名家从离坚白与合同异中求和合。总之,各家都达到了和合的境界。庄子说,道通归一。和合就是道,是大家共同认同的。可以说,和合是中国文化中被普遍接受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整合,它浸润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比如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以及人与自身心灵关系等,因此,和合学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转生,不是某一文化(儒家文化或道家文化的)的转生。这种转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不是传统文化的单传,既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蕴涵,又超越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含义。

包:和合精神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发展有无指导意义,它能否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被接受,对社会发展起调整、整合的作用呢?它能否与社会发展走向相吻合,能否为决策阶层所接受?我们都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地区间、部门间以及各个人们互相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产生了各种矛盾,而且有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合学思想能否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贡献?

和合是中国文化中被普遍接受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整合,它浸润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

张:我们当前搞市场经济,必然充满了竞争,有竞争就有冲突。但我们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整个社会逐渐走向了经济与市场的一体化,市场的分割与垄断都越来越行不通。因此,竞争是为了繁荣,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都有对话,新的契约、和约不断出现,把双方意见都融合进去,整个社会经过由互相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这就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式。不同利益主体互相之间关系怎么处理?和合理想提供了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好的方法。现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拉大,社会矛盾在加剧,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冲突等等,这些只能按和合的办法来解决。例如,对于东西部地区差距,可以搞一些经济和合体,吸收沿海地区的人才、资金与技术到中西部来。不能用行政命令让沿海向内陆投资,因为这不符市场规律,随意调拨资源不行,只能采取和合的办法。过去中国支援非洲有过教训:坦赞铁路中国人一离开就荒废了。所以,要通过市场的机制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现在实际上决策领导阶层也开始这样做了。

包:我们再换个话题。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呢?和合学对21世纪的人类文化选择有什么意义?第二次世纪大战以来,大家都共同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大家都愿意和和平平的,互相合作,共同发展,这样对每个民族都有利,对每个国家都有利。但不可否认,近几十年来,斗争和冲突越演越烈。先是两大阵营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斗争,之后东欧苏联阵营解体,民族主义又开始抬头,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民族的斗争尖锐,地区间的冲突与战争从来就没有断过。苏联解体本身也是民族主义抬头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确实对人类的和平与合作发出了最严峻的挑战。在1995年,全人类都不约而同地发起了一场隆重的、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抑制或者消除这种民族主义的共同的努力。因为,二战就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德国要宣扬大日耳曼民族,要消灭掉犹太民族;日本大和民族要把东方各民族压迫在自己的脚下。纪念二战胜利,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压抑,反映了消解民族主义的愿望。大家都愿意以全人类共同的利益来对待这个世界,来共同过上美好的生活。再如,去年以色列拉宾遇刺逝世,全世界那么多人去参加悼念,也没有什么阵营、制度对立等等,大家都觉得应该去,都发出深深地哀悼。拉宾作为以色列总理,为维护和平做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说是以身殉和平,于是大家表现了一种人类共同的关怀,一种终极关怀。这里,体现了和合的内蕴和精神。

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不能用行政手段,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只能采取和合的办法,通过市场的机制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包:当前,您觉得应该怎样用和合的思想来根除国际社会中的弊病、毒瘤和各种各样的问题,它在这方面能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和合不仅是现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它的思想在当代遇到的挑战也是很严峻的。

1995年,全人类都不约而同地发起一场隆重的、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纪念二战胜利,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压抑,反映了消解民族主义的愿望。

张: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很多,国家之间冲突也很多,一点不比现在的少。孟子批评当时战争流的血把树干都漂浮起来了。当前,国际社会冷战结束后,进入了后冷战时代,当年的军事竞争变成了经济竞争,不仅民族主义抬头,而且经济移民浪潮高涨。这种经济移民不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本国经济落后而往外跑,前年我去德国,正赶上德国人赶土耳其人,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民族主义情绪。原来有两大阵营时,许多种族矛盾被掩盖了,现在都激化了。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地球村,一个太空船。人们怎样处理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寻求化解矛盾时,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我认为,文明之间是会有冲突。汤因比、斯宾格勒、享廷顿,都提出有多少多少个文明。我认为,影响最大、延续至今的,有4个大文明圈,即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儒教。亨廷顿抓住儒教和伊斯兰教的特点,说它们会联手威胁西方。他一方面挑拨儒教和伊斯兰教,另一方面又支持日本和俄国与西方联盟,共同对付儒伊的联合。这只能说明亨廷顿对儒家思想不了解。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个思想一直贯穿整个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在当时国际关系处理上,也是采取和的办法,汉、唐的和亲是很有名的,民族矛盾是采取和亲的办法,例如文成公主故事等等。家与家,国与国之间都应该互相兼爱。孔子如此,孟子也批评“春秋无义战”,也表达要和。尽管战争不断,思想家都是要和。古今战争倒霉的都是老百姓。所以,维护人权,首先就是维护基本的生存权,就是要有安定的生活。

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美国人是“已所欲,施于人”,非要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于人,不听他的就制裁。

张:当今国际社会贫富差距很大。过去发达国家靠剥削殖民地、或靠战争赔款起家。甲午战争中国赔偿日本4万两银子,等于我们几年国家的收入,由此日本发展了工业。历史上发达国家,靠殖民国家来发达自己。那么今天它们应该帮助原来的殖民国家来发展。如果相反,对不发达国进行限制和制裁,就使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不发达;若继续垄断和制裁,其结果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国际社会动乱。经济移民加上动乱,发达国家日子也不会安宁。最近有人说,如果中国不发达,走出几亿人,可以把整个世界冲乱。你发达国家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现在搞快速的民主化也可能导致动乱。因为单一的民主化会表现出腐化、脆弱,其结果是动乱。美洲一些国家已经尝到了这个苦果,东欧亦然。这样的民主是对现有经济的破坏,造成了整个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如果没有机制跟上,没有法律跟上,这样的民主会造成对经济的破坏。美国推行人权政治,不考虑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强加于人,如你刚才所说,他们“已所欲,施于人”,实际上是要搞一体化,否定多元模式。事实已经证明当今的世界一体化是不可能的,是失败的。美国应该承认多元,承认多元就应该讲和合。一体就是绝对,独裁;而社会发展是多元的发展,有多元的价值。所以我讲和合体具有现实性。一体化是“同”的一体化,你必须按我一样的模式。美国搞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包:现在还有一种事实是,欧盟互相之间进出境很随便,将来货币也要通用。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联合体呢?

21世纪人类有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灵、人与人,以及各文明之间的冲突。解决的方法有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

张:欧盟是和合体,各国保持了自己的利益,主权并未失掉,是“水火金木土杂”的杂的和合体。还有如东盟组织,及其他地区性联盟组织,越来越多,大家的利益越来越绑在一起,整个地球就是个太空船,当然要和合体。但各民族、各种族间的差别和各自的价值观、心理、风俗等,都要保留。这就是和合体。联合国就是一个和合体。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和合体的趋势。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说21世纪人类有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灵、人与人、以及各文明之间存在着冲突。回应21世纪五大冲突,我提出解决的方法,即要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美国要搞中国古代“同”的那一套,他们认为价值理性开出现代民主,工具理性开出市场经济,把民主与市场经济连在一起,认为东亚地区集权国家不可能搞市场经济,但事实驳斥了这一点。因为市场经济背后还有文化背景。美国人认为只有搞民主才能搞经济,这不对。我们并不否认民主,而且正在逐渐地推行民主,在实行市场过程中慢慢地实现民主化。所以,民主要根据各国情况决定。美国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东方国家是以集体为中心;美国企业家到日本去,学不了他们的经验,因为日本讲团队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支撑市场经济的民族精神各国不一样,表现形式都是市场经济。将来,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英特耐特网把大家联在一起,走向和合体的趋势越来越加强,但这不是没差异,而是个性也越来越强,整个世界不是统一体,而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解系统——和合体。

包:现在国际冲突不断,但可以看到谈判到解决国际争端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张:现在确实与古代不同了,讲究对话,原来冲突的双方能坐下来谈,交流就是互相交合,才能产生成果,这个对话的模式就是和合的模式,其现实根据在和合上。结果就是和合体。所以1993年西雅图会议的江泽民同志对克林顿讲,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应该是多元的。这是很有道理的。

包:这与“文革”时中国共产党的提法不同了,那时对外讲斗争,不能和平共处,与苏修斗,与美帝斗;对内与资本主义思想斗,人与人互相斗。

张:文革的做法当然是错误的,它本身也与中国的一贯思想不符。古代我们也有打仗,如打越南,打高丽国,但从来没有消灭任何一国,打你也是为了和平。古代如此,当代也如此。现在我们有些知识分子观念还没有转过来,还停留在左的时期“斗”的观念上。现在我们是和平发展的世纪,它的精神是和合的精神。

包:“和合”作为一种目标固然很好,但应该怎样具体操作和实现它?

张:我认为,和合学的宗旨,不仅是逻辑的建构本身或理论的演绎结论,而且还关注价值的本体根据,并且还要使“体”的和合学转化为“用”的和合学,使它进入生存世界的各个层面。这表现为八个方面:

形上和合,“形而上者谓之道”,它对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作整体的阐释。

道德和合,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中合理的、公正的原则与行为规范。

人文和合,指人的交往活动的方式。人文精神就是和合精神。我对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有看法,因为竞争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和合包含了竞争。

工具和合,这是指科技化解人类的各种问题。科技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创出了许多负面的东西。科技和合就是要创造。所以我认为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动物,而不同意卡西尔的“人是符号的动物”。

现在我们和平发展的世纪它的精神是和合精神。

经济和合,也叫形下和合,人一生下来就必须为生存而奋斗,必须作为经济性物的存在和合体。人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最活跃的表现方式,在其中结成了人的各种基本社会关系;市场经济的冲突竞争结果走向了和合体,现代经济运行都呈现了和合的趋势。

艺术和合,它是人对存在世界一种精神把握的文化活动方式,是满足人的特殊精神需要的审美文化活动,其核心是求和,不和谐不能给人以审美快感。这里的和不排斥冲突,画画需要各种颜色配,美味需要各种调味合起来。

社会和合,当前社会冲突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只有通过和合的办法、对话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各种国际组织也走向和合体,其深度和层次不一样。当然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和而不同,但和是趋势。我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也应通过对话,佛教、伊斯兰教、印巴问题等,也应对话,以解决宗教冲突问题。

目标和合,这是理想的目标,是终极关怀。总之,和合学是现代文化方式的选择。和合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呼唤,中西文化价值冲突融合与传统现代化转换的需要,是因为它在化解当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身与心的激烈冲突中,具有无限魅力和生命力。

标签:;  ;  ;  ;  ;  ;  

和谐:新世纪的文化选择--兼谈文化战略选择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