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都的地理变化_政治论文

中国首都的地理变化_政治论文

我国国都的地理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都论文,地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都选址受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也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国都一旦选定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我国国都变迁的特色

我国历史上有两类不同的时期:一类是全国一统时期;另一类是全国分裂时期,包括一分为二、三足鼎立和多方割据时期。自秦至清(前221年~1911年),全国一统和基本一统有秦、汉、西晋、隋、唐、 北宋、元、明、清九朝,共1595年,分裂时期共537年。 在这两千多年中,国都的变迁有4个特点:

公元前221~907年建都表

地点朝代纪元 累计年份

1.西安

秦 前221~前206

西汉前206~25

隋 589~618564

唐 618~907

2.洛阳

东汉25~220

西晋280~317232

(对峙、割据) 三国220~280

东晋317~420

南北朝 420~589332

小计 1128

公元907~1911年建都表

地点朝代纪元累计年份

1.北京

元 1279~1368

明 1420~1644

580

清 1644~1911

2.开封

北宋960~1127167

3.南京

明 1368~142052

(对峙、割据) 五代 907~960

南宋1127~1279

205

小计1004

1.前期主要在西安,后期主要在北京。自秦至清大体分两个阶段。唐以前1128年,国都在西安的有秦、西汉、隋、唐四朝564年。 五代以后的1004年,国都在北京的有元、明、清三朝578年。 自西安向北京转移,是我国两千多年国都变迁的主要轨迹。

2.国都基本上在北方。西安和北京在北方。洛阳和开封两个历程较短的一统国都也在北方。

3.南方建都一般在南北对峙时期。三国时的吴和蜀汉、东晋、南朝、十国、南宋都有偏安的形势。从整体看,对峙、鼎立和割据是历史的支流。越到后期,一统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对峙和割据的时间越来越短促。对峙、鼎立和割据终归一统。

4.非汉族是我国建都的重要力量。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国都是多民族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中心。到了元和清,非汉族成为一统主力,对择都有决定性影响。

二.一统的力量主要来自北方

历史上我国经历多次分裂。分裂的主要态势是南北分裂。最后一统全国的力量大都来自北方。

我国第一位统一中原的是黄帝。公元前26世纪,轩辕统帅北方部落,在涿鹿一举战胜南方部落首领蚩尤,称黄帝。这一战役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以后,在战略上北方统一南方的有8次:

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华。秦的根据地是陕西关中。

2.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汉楚之争,以项羽失败告终。 刘邦来自丰县,代表北方势力。项羽来自会稽(今苏州),代表南方势力。

3.公元279年三国归晋。三国中,魏晋代表北方势力, 刘备蜀汉和孙权吴国代表南方势力。

4.公元581年,隋灭陈,结束二百余年东晋、南北朝纷争局面, 统一中原。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籍陕西华阴,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

5.公元960年越匡胤陈桥兵变,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赵是河北涿县人,根据地在河南商邱。

6.公元1279年蒙古人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蒙古族来自大漠以北。

7.公元1644年满州人入关,建立清朝。满洲人来自东北。

8.公元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百万雄师下江南,是由北而南一统中华的最近实例。

南北对峙时,南方在战役上有取胜的实例。公元208 年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合,战胜北方曹操。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南方的东晋战胜北方前秦。然而,在战略上南胜北败是极罕见的。

北方军事和政治活跃有深刻的地理环境基础。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长城是我国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布界线,是我国古代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主要接触地带,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冲突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地带。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线、驻军重地。唐天宝初年(742 年),全国有十大节度使(相当今天的军区司令),总兵力49万人。五个主要的节度使驻守在长城一线,共32万人。皇帝既是全国政治领袖,也是全国军事领袖。在驻有大军的司令部建都既便于统辖军队,又利于稳定政局。

南方物产丰富,大都是鱼米之乡。在对峙与割据的时期,南方由于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割据一方的偏安小朝廷。北方地形开阔,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北方归一,形成大规模的军事力量,长驱南下,南方偏安的小朝廷往往无力抗衡。

三.建都规律性与明朝迁都

从我国国都变迁的特点,不难发现建都的主要规律:政治中心尽可能与军事中心一致;军事中心与经济中心不一致时,政治中心首先选择接近军事中心的区位。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一致,既可攘外抗敌,又可安内防变。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脱节,外不便抵御强敌,内不易节制叛离。

我国政治中心由西安迁到北京与军事中心转移有关。唐中叶长城东线在军事上的地位已经赶上西线。唐天宝初年设十个节度使,驻守北京的范阳节度使统兵9.1万,几乎占全国兵力二成。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基础是统领范阳、平卢(驻锦州)、河东(驻太原)三节度使,总兵力18.4万,形成全国性的次军事中心。

朱元璋定都南京是国家统一后江南建都的首例,经历短暂,以悲剧告终。原因是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脱节。朱元璋知道北方是用兵重地,派四子朱棣镇守北京。朱元璋去世后,立孙建文帝。朱棣举兵南下,驱逐建文帝,自立为皇,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后,筹建京军三大营,总兵力达70万。京军强大,既可巩固边防,又可平定内乱。讨伐高煦,依籍京军。靖难以后,明皇朝维持241年,加速京畿开发,促进多民族社会和文化融和, 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的威力。

四.国都变迁的启示

回顾两千多年国都变迁,有不少值得重视的启示。

1.国都变迁有规律性。国都既要符合一般城市选址的准则,如交通便利,地形开阔,地基良好,水源充足,给养方便,又要适应政治上长治久安的需要。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一致,有节制全国的威力,是长治久安的根本。外重内轻,尾大不调,强末弱本,必然带来政局动荡。如果军事中心在地域上有重大转移,政治中心必须有相应转移。

2.国都只有较佳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纵观明朝276年, 都址争论贯彻始终。原因是没有尽善尽美的都址。北京的缺点是偏于一隅,南与饷远,漕运不便,水源不足。临近边防,在安全上也是一忌。朱棣迁都成功是在众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朱棣出身燕王,终其一生,7次亲征漠北,其中4次在迁都前,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险性有深切体验。

3.国都由西安向北京转移既是军事活动重心的东移,也有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迁。水利建设,草原退化,森林消长,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民族迁移,民族兴衰等等都是军事活动转移的背景。只有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的大系统中,才能对政治中心东移作出比较全面的回答。

4.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是历史演变的硕果。我国南北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分离的态势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和通讯手段的昌新,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联系的手段日臻完善。

标签:;  ;  ;  ;  ;  ;  ;  ;  ;  ;  ;  

中国首都的地理变化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