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目的 比较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前虚拟截骨的精确度,探讨3D打印截骨模块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段是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收治的行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纳入28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的术中和术前虚拟截骨数值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术后28例患者的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各部分截骨厚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前虚拟截骨的精确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3D打印截骨模块;虚拟截骨;精确度
目前,临床上常选择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实施操作,但关于术中与术前虚拟截骨的精确度比较的研究较少[1-2]。本次研究旨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在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操作下,患者术中和术前虚拟截骨的精确度作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纳入28例为对象,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膝关节外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无异常,患者对研究中的内容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禁忌证和膝关节翻修术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亦不纳入。2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62-78岁、平均(72.04±2.71)岁,病程4-18年、平均(8.57±2.05)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45-52分、平均(47.58±2.16)分。
1.2方法
1.2.1术前测量
手术治疗前采用64排三维CT扫查患者的双下肢,扫描后进行骨窗及软组织窗的重建,最终图像以DICOM格式保存,将获得的数据录入Mimics.14软件中,进行患者下肢的三维重建,把获得的模型保存为STL格式;通过2D视图测量患者下肢胫骨平台后倾角以及股骨外旋角、外翻角,选择合适的假体;术前测量患者的股骨远端与近端的截骨量,基于此开始设计胫骨与股骨侧截骨模块,采用3D打印机打印截骨模块。
1.2.2手术操作
采用全身麻醉,于患者膝关节前正中位置作切口,通过髌骨内侧进入且暴露膝关节组织,随即将增生滑膜组织和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切除;给患者松解软组织后将病变处的骨赘、关节软骨切除;使用软骨切剥器将股骨髁部的软骨全部切除达骨质以确认骨性标记点,把3D打印的截骨模块与患者胫骨近端、股骨远端骨皮质贴合后截骨;采用游标卡尺对患者的股骨远端以及胫骨平台高、低点的截骨厚度详细测量(人工测量厚度+切骨中丢失骨厚度=术中最终截骨厚度);将试模放好复位膝关节,见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良好,屈伸间隙平衡时,则将试模取出,深度清洗术野并安装假体、垫片;术后常规引流、抗感染。
1.3观察标准与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术后3天的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下肢力线测量:髋关节中点至膝关节中心连线及膝关节中点至踝关节中点连线形成的夹角为机械胫骨角[4]。
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SS量表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5]。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下肢力线与膝关节功能恢复
术前28例患者的下肢力线(8.51±2.19)°比术后(2.00±1.3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062,P=0.0000<0.05);术前28例患者的HSS评分(47.58±2.16)分比术后(89.64±2.19)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0419,P=0.0000<0.05)。
2.2截骨厚度测量结果
术前股骨远端截骨厚度(9.17±0.45)mm与术中(9.03±0.3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19,P=0.0719>0.05);术前胫骨平台最高点截骨厚度(10.07±0.32)mm与术中(10.12±0.3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39,P==0.9051>0.05);术前胫骨平台最低点截骨厚度(3.28±0.05)mm与术中(3.25±0.08)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80,P=0.0903>0.05)。
3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常用于终末期膝关节疾病患者,此术式可以消除膝关节疾病带给患者的疼痛感,使其膝关节的生理力线有效恢复,从而将患者的膝关节正常功能恢复。临床上常通过术后下肢力线恢复和假体安装位置等方面情况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术中的截骨与软组织平衡状况决定着患者术后的假体位置、肢体力线,故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尤为关键,需具备极高的精确度,以保证术后患者的假体使用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被影响[6-7]。
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实施时,术前先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设计和规划手术,手术操作过程中再采用个性化的3D打印截骨导板,可以简化手术操作流程,无需行股骨、胫骨髓内或髓外定位即可行精确截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副损伤,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8]。本次研究中纳入的2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治疗,术后患者的下肢力线和膝关节功能均显著改善,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的各部分截骨厚度术前、术中比较均无差异,主要是手术操作前手术医师更为详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基于3D打印技术对治疗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能够确保手术中各项操作有序展开,亦可更好的避免手术对患者病变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术后可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由于3D打印截骨导板的作用,术后患者不易出现膝关节内外旋角、前后位移活动受限或者异常,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的膝关节生理结构与稳定性,从而恢复其下肢力线,使其下肢运动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前虚拟截骨的精确度差异小,临床上可以采用3D打印截骨模块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操作。
参考文献
[1]陈拥,王增辉,朴成哲.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08):1155-1160.
[2]陈国仙,李国山,林宗锦,等.3D打印截骨模块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6):3920-3922.
[3]阿肖克?拉杰构巴.膝关节外科学[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37.
[4]拉杰什?马尔霍塔.全膝关节置换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91.
[5]刘德健,李彦林,蔡国锋,等.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07):899-905.
[6]王玄,于卓力,纪楠,等.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与传统截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9):3049-3054.
[7]喻忠,刘帅,顾强荣,等.3D打印个性化定位截骨导板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精准度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04):255-260.
[8]牛鸣,马飞,马菊蓉,等.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技术与传统方式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临床对比[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11):1467-1475.
论文作者:谭述军 梁培雄 李志敏 肖海斌 杨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膝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模块论文; 术前论文; 术后论文; 置换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