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4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4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幸兵[1]1998年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4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胶质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难根治的特点,对于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效果均不理想,这促使人们探讨其它的治疗途径和方法,生物治疗就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原理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为最多。目前的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又多集中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如IL-2、TNF、IFN-γ等。IL-4是一种对于许多类型细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为了探索一条IL-4基因治疗胶质瘤的实验方法,了解胶质瘤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及转基因瘤细胞的体内、外生长特性和致瘤性的变化,首先需要获得能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细胞株。 本研究以逆转录病毒做为载体,通过磷酸钙和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分别将含有报告基因LacZ和细胞因子mIL-4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BAG和pXTIL-4转染辅助包装细胞Ψ2,经G418筛选二周后,获得抗药性细胞克隆一—Ψ2BAG和Ψ2IL-4,继而用其病毒上清感染C6胶质瘤细胞,得到C6BAG和C6IL-4。体外实验表明,转基因细胞C6BAG经反复冻存传代(>10代),培养的细胞经X-gal染色后仍能稳定表达LacZ基因产物——β-半乳糖苷酶,细胞均染成蓝色。通过ELISA检测到转基因细胞的病毒上清中IL-4的表达含量,Ψ2IL-4和C6IL-4分别为780和570pg/ml.10~6 cells/48小时。包装细胞Ψ2BAG和Ψ2IL-4病毒上清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2×10~5CFU/ml和1.4×10~5CFU/ml,病毒上清经过超速离心、沉淀浓缩,病毒滴度能够提高3~4倍。通过MTT法证实了转有IL-4基因的瘤细胞或包装细胞的病毒上清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周

冷怀明[2]2004年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文中认为专家论坛 疟原虫和蚊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黄复生 ) (6) :46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钱桂生 ,王建春 ) (1 0 ) :843 直肠内脱垂外科治疗 (刘宝华 ) (1 2 ) :1 0 31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进展 (张连阳 ) (

参考文献:

[1].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4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 幸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8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标签:;  ;  ;  ;  ;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4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