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谨慎独立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成长_大学论文

论谨慎独立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成长_大学论文

论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慎独论文,人格论文,道德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8)02-0079-04

“慎独”作为原始儒家圣贤所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道德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道德内容。“慎独”不仅在中国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今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慎独”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广泛地出现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礼记》中就有《礼器》、《大学》和《中庸》三篇论及。“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于礼只重“以其内心者也”而不重“以其外心者也”,所以“慎其独”,也就是要讲求慎其内心。

《礼记·大学》释“诚意”章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就是说,要“诚意”,不要“自欺”,所以君子必须“慎其独也”。个人自我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慎独是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的根本途径。自修者要从内心兴善去恶,要像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小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小人面对道德高尚的君子时,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小人表里不一的这种把戏,纯属自欺欺人,因为“诚于中者”,必定“形于外”,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外在的言行表现。所以一定要诚于“中”,重视“中”,珍视“中”。“外”掩饰不了“中”,“中”是最根本的,是决定“外”的,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之德的最终依据,全在一个“道”字,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无所不在,无所不能。“道”的须臾不可离,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悖道而行,则实质上是未得道,或曰“非道”。“道”之未得,意味着德之未成。道之须臾不可离,也意味着德之须臾不可离;不仅可离非道,而且可离非德。有德性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诚念之心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敬畏之情而加以注意。作为君子,即使在幽暗之中、隐秘之处、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十分谨慎。慎独所讲求的更多是强调个体在独处之际仍要保持道德操守,独善其身。一个真正具有德性的人,不仅在明处、显处有德,而且在暗处、隐处亦有德。又由于在暗处、隐处最易离德,故古人特别强调“君子慎其独也”。

在中国古代,人们还以“不欺暗室”、“不愧屋漏”来表达慎独之德的实质。所谓“暗室”,指幽暗、无光亮或隐秘、无人之处。古人称心地光明,暗中不做坏事为“不欺暗室”。骆宾王的《萤火赋》中有:“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君子之道,不仅表现为大庭广众之中的显行为,而且在于“暗室”中的隐行为,甚至显行为还不足以区分真假君子,只有“不欺暗室”,方能显出君子本色。所谓“屋漏”,本指古代室内西北隅施小帐的地方,后转义为隐蔽之处,与“暗室”相当。这些都提示人们,把无人处当作有人处对待,视“暗室”、“屋漏”为光天化日之下,就可以达到“慎独”的境界。强调“不欺暗室”、“不愧屋漏”的慎独之德,不仅表现为对于隐行为、人所不知行为的注重,更要注重隐行为的目的,即有效地实现对于所有行为的自我约束。控制隐行为的难度大于控制显行为,既然一个人在无外部压力的场合中也能凭借其道德力量而达到对于行为的自我控制,那么,在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当然就更易于实现行为控制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慎独”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慎独”包含真诚性,是指依靠内心的信念作出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内心不真诚,不是为了德性和善本身,而是为了其他工具性目的而为善,就是一种伪善;内心不真诚,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假装为善,但不可能坚持长久;内心不真诚,即使在这里可以做出善事,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做善事,因为一旦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方,就没有了做善事的动力。以上任何一种情形都与“慎独”的精神相悖。第二,“慎独”具有自觉性。道德主体作出了某种道德选择或实现某种活动,不是集体主义或共同体为了某种共同善而强加给个体的产物,它完全是自觉的、内省的。“慎独”的这一特征蕴含着人类的道德理性。道德主体对德性的知识使得他们意识到,个体的善有助于增进共同体的善,并最终保障个体自身。于是,道德主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得其行为高度自律。第三,“慎独”具有实践性。只有在行为上表现出慎独的人,才能被称之为有道德的人。如果一个人不去做,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满足于空谈,而不去实践,无论其道德知识有多么正确,无论其修身养性的功夫做得有多好,也于事无补。第四,“慎独”具有超越性,这是其最核心的特征。理解这一点要从道德所居的地位谈起。从道德与法律和宗教的关系来看,道德地位立于二者之间。较之法律和宗教而言,道德具有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因此,道德要下依法律规则的强制性力量,上诉宗教教义的超越性信仰,以求得其自身理想的有效性。在道德范畴中,“慎独”是最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概念,它以“道”为最终根据,从宗教那里寻求自身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接着,我们将考察“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之前,有必要对人格的含义作一番说明。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是指演员的面具,面具会随着角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伦理学中的人格是指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伦理学从个人的品格、品质、格调、尊严和道德境界、水平、价值、地位等方面研究人格①。伦理学范畴的人格内涵极其丰富,但其基本特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人格的外显特征,即个体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可以被他人察觉的种种言行;另一方面是指人格的内隐特征,即面具后面的真实自我。对于前者,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公共人格,而把后者称之为私人人格,公共人格体现的是个体的群体意识,私人人格体现的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公共人格与私人人格并不能截然分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掌握着知识和技术,将来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从事重要的工作,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历史使命。因此,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所表现出的道德操守自然就具有社会示范作用。大学生要想在道德上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仅要完善公共人格,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私人人格。公共人格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律的制约机制,如大学生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等。私人人格的完善则取决于自律,由于它是在他人制约和监督阙如的状态下达到的,比起公共人格的完善来,更为艰难。而那些最难做到、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往往是最值得称赞、最受崇敬的。私人人格完善的程度如何,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在于是否做到“慎独”。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的人格有朝着不健康方向发展的趋势,如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多疑、狭隘、冷漠、虚荣、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不健康人格因素,有的甚至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如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导致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谴责外在事物,认为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利益追逐的较量,残酷的现实使得一些大学生往往做出卑贱的行为。然而,把卑贱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事物,而不从自身反省的观点,是极其荒唐的。它忽视了行为主体尽管迫于压力,但毕竟是自身作出选择的这一事实。也有人会说,不健康的人格因素出现的原因是对行为的环境与后果的无知,就像一个人在盛怒之下本来只想教训一下对手,没想到却一拳打死对手,这种行为是值得原谅和怜悯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造成这一后果的不是这个人对他出拳到底有多重的事实,而是他发怒的这一品质。因此,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不在于外在事物,也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主要在于他们缺乏“慎独”的道德境界。下面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些道德人格缺失的现象,进而谈论慎独与它们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来讨论自杀。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所广泛关注的话题。尽管大学生自杀的动机复杂,但一般的理解是把这种行为归结为不敢面对困难、缺乏勇气、逃避责任和性格懦弱。更为切中要害的理解是自杀乃因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出生和死亡是人类与世界连接的最重大的事件,必然诞生的人们进入这个世界和终有一死的人们离开这个世界,是世界存续的条件。自杀,不仅是对父母的不孝、对世界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生命的亵渎。如果大学生重视“慎独”的修身功夫,就能对天地自然之造物心生敬畏,自觉意识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也就不可能做出终结自己生命的行为了。

其次,让我们来考虑一些诸如麻木、冷漠、幸灾乐祸、脆弱等道德境界不高的人格。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有些大学生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出麻木不仁,对他人的失败表现出幸灾乐祸;而当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又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脆弱。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道德境界不高的人格,往往与他们缺乏真诚心相连。“慎独”内在地要求“慎其内心”,真诚友善地对待他人,要有仁义之心、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因此,在大学生中出现这些不健康的人格,与“慎独”的缺失有重要关系。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某些诸如鲁莽、放纵、妒忌、无耻、敌对等道德品质恶劣的人格。这些道德人格似乎在程度上比境界不高的道德人格更令人厌恶,因为不作为的危害远远不及做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们无法无天,于是不禁质疑,既然已经有了如此多的规章制度,为什么大学生还会做出鲁莽之事、放纵之举?根本的原因在于,规章制度虽然容易执行,但它只是管住了学生的外在行为,并不能“震慑”大学生的“心”。那个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肃然起敬”的神圣性维度已经缺失。“慎独”以“道”为最终根据,具有超越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必须重新找回内含在“慎独”中的神圣性维度,使它成为悬挂在大学生头顶上的一把无形利剑。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慎独”缺失与大学生形成不健康的人格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大学生做一个有健康人格甚至是道德高尚的人。这是现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应该看到,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的成熟意味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魅力展示着个体心灵的完善。健康的人格不会自动形成,它凝聚着文化、社会、家庭、教育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并非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德性分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是通过习惯养成[1]。前者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后者的形成乃是习惯的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可养成的两部分,即德性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的道德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因此,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有两个因素显得格外重要。第一,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需要为人师者的努力。教师在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注重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等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第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前所述,在公众舆论和他人监督阙如时,人们最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因此,评价一个人人格的健康甚至完善与否,不仅要根据他在有他人在场时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更要根据他一个人独处时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当一个人独处时,不可能依靠外部制约机制来强迫,只能依靠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依靠“慎独”的修养功夫。那么大学生要如何在不管他人在不在场、注不注意的情况下,都自觉谨慎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防止违反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的言行,从而做到“慎独”呢?

首先,大学生要完善道德人格就要心怀真诚。荀子曰:“不诚则不独”,“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苟》)真心诚意的美德,是慎独的关键和核心。之所以要强调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真诚性,乃是因为个体的外在行为直接取决于其内在意志、内心意念,换言之,个体有何种内在意志,就会有何种外在表现。所以,要修养道德行为,就要首先端正内在意志、内心意念,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不道德行为,这也是儒家所强调的“内省”的修养方法。此外,真诚不仅要以诚对己,更要以诚达人。由诚己而达自善,而又不止于自身近善,更能以诚感人、以诚化人,从而使他人也近善。诚己与诚人是真诚的两个重要方面,故《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只使自己达到真诚是不够的,还要使其他事物也达到此种德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天下万物怎样才能达到真诚呢,那就要看个人是否达到了、表现了蕴含于其中的化生万物的德性,即“成己”;“惟天下至诚,为能化”,天下万物怎样才能达到真诚呢,就在于人的真诚能够感化他人他物,即“成物”。总之,真诚乃“慎独”之本、“慎独”之源,没有“诚意”,“慎独”就是空话,完善道德人格也是一句空话。

其次,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就要心存敬畏。现在不仅在社会上,而且在校园里都普遍存在着道德失范的情况,这反映出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降低。当道德不再成为决定人们地位变迁、收入增加、成功与否的衡量因素时(这些是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活内容的主要方面),就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态度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在于,无论你承认与否,道德感都是决定人们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大学生要完善道德人格,就要心存道德敬畏,拒绝道德做秀。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前两句道明了人类的道德处境,后两句道明了改变这种处境的途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其意是指人心易逐于外物而流于不善,而道心又潜藏在内心深处微妙难见,那么,为了不使人心放任自流,就要压制那个不善的、危险的人心,将那个大善的、微小的道心从内心深处呼唤出来。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要崇“慎”崇“敬”,“惟精惟一”,所谓“一”,乃“敬字功夫”,“主一”就是“主敬”,这也是宋明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居敬涵养”的修身功夫。在朱熹看来,“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朱熹:《朱子语类》)。作为大学生,如果“心常存敬畏”,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用心于内,就不至于泯灭“尧舜相传之心法”,就能达到“慎独”,就能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叶适说:“慎独为入德之方”[2],可谓抓住了修德养性的关键。有德与无德、真德与假德的试金石,全在于“慎独”二字,想要成就某种德性者,则一定要从恪守“慎独”做起。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应当而且必须借重于“慎独”的“入德之方”。

注释:

①参见李水海主编:《世界伦理道德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0页;徐少锦、温克勤主编:《伦理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标签:;  ;  ;  ;  

论谨慎独立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成长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