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探究论文_李冬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探究论文_李冬梅

李冬梅 四川省通江县空山镇中心小学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现代教育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课程实践的开展中,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适应性得到增强。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就可以大力的倡导“以学定教”这一策略,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位,使得教学得到更好地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该策略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28-01

前言:自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以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彰显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性,是教师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也应大力的倡导“以学定教”,以此来落实好生本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推进。

一、结合学生差异,确定知识讲授

小学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面对的对象,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却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不足[1]。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在“以学定教”的模式构建下,教师应该先结合学生差异,为知识的讲授提供参考,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促使课程价值得到展现。

例如,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分层教育的实施,这样可以兼顾到学生间的差异等,使得“以学定教”得到实现。如,在层次划分之前,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考试成绩,在内心中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而在分层的过程中,对于思维活跃、经常举一反三的学生可以设定为A层次、对于学习中等,但是在日常学习中特别努力的学生划分为B层次、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基础薄弱、经常性遇到障碍的学生设定为C层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要求上可以适当的调整,保障学生在当前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进步和提升,使得“以学定教”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展现学生本位,拓展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是以知识的讲解为主,使得教学中存在着灌输性、机械化等,学生除了回答教师的设问很少参与到课堂中,很难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会经常觉得压抑、枯燥,打击到学生学习的兴致,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2]。所以,在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也应该努力的打破这种一言堂的现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这其中得到更多。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过程中,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主探究,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生成。如,在这其中,可以让学生以折纸的方式推导计算公式,也可以结合公式进行逆向推理和验证等,使得教学得到有效的开展。在此模式下,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独立和自主等,使得学生的本位得到展现,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回忆不断加深。

三、注重兴趣导向,生成学习动力

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是有效教学在实现中的关键所在[3]。所以,在“以学定教”这一策略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新奇感、新颖性,使得学生的动力更足。

例如,在讲解“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风车”、“大门上的升降杆”、“荡秋千”等画面,让学生对这些动态画面进行生成,并让学生在观看后谈谈感受,说一说图形的运动轨迹等,使得学生针对知识形成更加直观、鲜明的感知等。在这样的模式下,能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直观思维较强的特点,使得教学的直观性得到不断的生成。

四、鼓励自主思考,推动全面发展

在数学课程中,结合实际的课程特点,教师应该尽量的为学生设置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加自主、灵活等,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其的全面及综合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回答,而是应该让学生自问自答,自己尝试着找寻到问题的答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自主性,使得“以学定教”这一概念在教学中得到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以学定教”这一策略具有着较强的新颖性,在课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落实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差异、展现学生本位、注重兴趣导向、鼓励自主学习等,使得该策略得到落实,使得教学变得焕然一新,有着更多的光彩等,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淑玲.浅谈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32.

[2]吕志贤.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27):115.

[3]朱敏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才智,2019(27):1.

论文作者:李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探究论文_李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