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蒜栽培技术要点_大蒜论文

紫蒜栽培技术要点_大蒜论文

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大蒜论文,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裕民县江格斯乡均居热克村充分发挥地处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环境、土壤无污染、无残留等优势。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该村种植的紫皮大蒜品质优、产量高、价格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紫皮大蒜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将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播种时间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播种。

      二、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生长势强、抗病、蒜头大,抽薹率高,耐贮、辣香味浓的紫皮蒜品种。

      1.蒜种处理。将蒜头掰开,挑出变色、软瘪和过小的瓣,剥掉蒜皮和干茎盘,按瓣大小分级。

      2.浸种。用清水浸种24小时。

      三、播种地准备

      1.前茬为非葱蒜类蔬菜。

      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圈肥3吨至4吨。

      3.作畦,按宽140厘米至160厘米,长10米至15米作南北向畦,将土块打碎,畦面搂平。

      在畦内按行距20厘米开3厘米至4厘米深沟,在沟内按株距8厘米,蒜背顺行间播种,然后覆土搂平,顺畦浇水。每亩播蒜种200千克,密度为每亩4万株左右。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当苗长出1片真叶时,应中耕锄划两次提高地温,适当蹲苗,以防徒长越冬死苗,地上冻前浇一次冻水,返青后,应结合浇水追施腐熟农家肥每亩500千克至750千克。

      2.蒜瓣、花芽分化和蒜薹伸长期管理。蒜瓣和花芽(蒜薹)开始分化,需水肥最多,应每隔5天至7天浇一水,在蒜薹未伸出叶鞘之前结合浇水追施腐熟农家肥每亩1吨至1.5吨,蒜薹伸出后连浇两水,抽薹前5天至7天停止浇水。

      3.抽薹。蒜薹伸出叶鞘7厘米至15厘米,蒜薹尖端自行打弯呈“秤钩”形,总苞变白,于晴天下午假茎叶片萎蔫时(以免抽断假茎)进行抽薹。

      4.蒜头膨大期管理。抽薹后,蒜头进入生长盛期,距收蒜不过20天,应每隔3天至5天浇一小水,降低田间气温地温,收获前5天至7天停止浇水。

      5.用生物、物理、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底肥和追肥必须经腐熟后施用,以防产生蝇蛆。

      6.收获。在叶片枯黄,假茎松软植株回秧时收获,过早减产不耐贮藏,过晚蒜头易松散脱落。

      蒜收后立即在地里用叶盖住蒜头晾晒3天至4天,严防雨淋与暴晒,也可编辫挂在通风处风干贮藏。

      七、选留种

      大蒜因连续用蒜瓣作种进行无性繁殖而导致生命活力退化,呈现植株矮弱,抗病力差,蒜头变小,产量下降,应做好选种和提纯复壮工作。在收获前进行田间株选,把符合品种特性,长势强,无病虫的植株做好标记,收时挑出做种。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标签:;  ;  ;  ;  

紫蒜栽培技术要点_大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