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汾河二坝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傲然[1](2021)在《汾河兰村-二坝段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作为山西最大的河流,近年来水质污染严重,尤其是研究区汾河中游兰村—二坝段,氨氮和总氮严重超标。构建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型以准确描述流域水文及伴随的水质迁移转化过程,对于汾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开展汾河兰村—二坝区间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及主要水质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程度研究。首先对研究区水量及水质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基于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库,进行SWAT模型的本地化构建及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研究区内氮负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通过假定气候变化情景驱动率定后的SWAT模型,分析气温和降雨变化下流域主要水质指标响应的敏感程度。研究成果对于汾河兰村—二坝段流域水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深入了解流域水质现状,以研究区长系列降雨径流数据、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方法对研究区水量水质统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小,多年平均降雨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兰村与汾河二坝站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此外,研究区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兰村及迎泽桥断面为清洁及轻污染级别,而小店桥及汾河二坝断面为严重污染级别;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TN)、氨氮(NH3-N)与溶解氧(DO),其中以TN污染最为严重。(2)在水量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污染负荷在SWAT模型中模拟原理,选取氨氮和总氮作为SWAT水质模拟的指标。基于研究区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构建SWAT水量水质联合模拟模型。利用SWAT-CUP程序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依次对径流、氨氮和总氮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SWAT水量水质联合模拟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性良好。其中径流模拟效果较好,评价指标Re在7%以内,R2和NSE均高于0.7;氨氮拟合结果较总氮好,评价指标Re在2%以内,R2和NSE均高于0.5,总氮评价指标Re略差,但也控制在7%以内,总体模拟效果满足模型需要,可用于流域氮负荷污染时空特征模拟。(3)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流域氮负荷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时间上,流域氮负荷量较高的月份为6-10月,这与降雨量大小的变化趋势一致。空间上,氮负荷量最大的子流域大多处于流域出口位置,对比流域氮负荷空间分布图和单位面积分布图发现,氮负荷较高的区域基本一致。(4)假定降雨及气温变化情景,采用情景驱动技术,分析气温、降雨变化下水质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变化与氮负荷变化呈负相关,且随着温度变幅的增加,温度影响效应减弱;降雨变化与氮负荷变化呈正相关,且随着降雨变幅的增加,降雨影响效应加强;相对于降雨±10%幅度的变化,氮负荷对气温±2℃幅度变化更为敏感。通过气温和降雨变化条件下水质敏感性分析可知,氨氮较总氮对气温和降雨变化响应的敏感性更高;对于相同的氮负荷响应,气温与降雨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变化关系,即降雨增加2.5%的氮负荷效应与气温平均降低0.115℃的氮负荷效应等效。降雨气温组合变化影响与单因子情景下影响量并非简单叠加关系。当降雨及气温影响方向相同时,两因子间将相互影响进一步放大综合影响;而当降雨及气温影响方向相反时,综合影响较单因子作用有一定程度减弱。
王丹[2](2021)在《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禹门口引黄灌区涉及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取水工程建设概况。(2)对研究区现状水平年(2016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四个用水部门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现状年总用水量42885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9643万m3,工业用水量10102万m3,生活用水量2840万m3,生态用水量300万m3,现状年用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3)根据灌区水源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分析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无开发潜力,需增加引黄水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4)分析各用水部门节水潜力,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渠系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农业用水可以节水33876万m3。(5)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7681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50179万m3,保证率75%;工业需水量17524万m3,保证率95%;生活需水量4277万m3,保证率95%;生态需水量4838万m3,保证率95%。(6)对龙门水文站径流变化进行分析,对来水频率为75%的典型年2015年的年径流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时段供需分析,全年36旬中,不满足供水需求的有12旬,旬最大缺水量为2469万m3,最大连续缺水量为9549万m3。可通过配套的20座调蓄工程供给,总调蓄能力11220.7万m3,可满足调蓄需求。(7)根据研究区的用水需求及供水情况,需引黄河水减缓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遵循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提出规划年各水源对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量配置方案。禹门口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总配置水量为76818万m3,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60255万m3(农业年引黄水39392万m3,工业年引黄水16026万m3,生态年引黄水4838万m3),配置当地地表水水量为6177万m3(全部用于农业灌溉),配置地下水量为8887万m3(生活用水4277万m3,农业用水4610万m3),再生水回用1498万m3(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岳广涛[3](2020)在《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兰村-二坝流域径流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区内水资源实际问题,以未来水资源综合管理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区的径流模拟及气候变化下径流响应研究。以SWAT模型作为研究工具,首先构建研究区流域土地利用、土壤、气象水文数据库;将SWAT模型进行本地化构建,并利用SWAT-CUP软件中的SUFI-2算法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及参数率定、验证,评价模型精度指标;最后基于情景驱动技术,分析气温和降雨变化对流域径流产生的影响。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基于GIS平台完成DEM、土地利用、土壤分布图的处理与转换;成功构建了研究区土壤属性及气象水文数据库;通过SWAT模型在研究区进行径流模拟,将研究区划分为31个子流域、421个水文响应单元(HRUs)。(2)利用SWAT-CUP参数敏感性分析工具,研究确定出本研究区径流模拟主要敏感参数,有SOL_K(..)、SFTMP、CN2、GW_DELAY、GWPMN等。(3)选定2002年为模型预热期,2003-2011年为模型率定期,2012-2015年为验证期,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及验证。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研究区流域径流模拟适用性良好,精度评价指标R2、NSE和Re在率定期分别为0.76、0.74和-11.3%,验证期分别为0.85、0.81和-8.0%,各项指标达到乙级精度。但从模拟过程上看,2009年之前的部分峰值模拟效果不佳,考虑与流域上游水库3月份放水,造成1~3月的水量过程波动较大有关。(4)基于降雨及气温变化假定情景集,并以其驱动率定好的SWAT模型,分析径流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温度变化范围内(-2℃~2℃),温度变化与径流变化呈负相关,即温度增加,相应径流量减小,且随着温度变幅的增加,径流减小速率减缓,温度影响效应减弱;在所计算的降雨变化范围内(-10%~10%),降雨变化与径流变化呈正相关,即降水增加,相应径流量增加,且随着降雨变幅的增加,径流量增加速率加大,降雨影响效应加强;相对于气温±2℃幅度的变化,径流对于降雨±10%幅度变化更为敏感。
李杜元[4](2018)在《汾河干流生态水量恢复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介绍了汾河干流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河道生态水量不足的原因。在河道生态水量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汾河河道补水的工程措施,同时辅以干流生态水量统一调度为主的非工程措施。工程与调度措施的实施,不但可保障干流常流水、水长流,而且可以满足生态良好河流需求的补水规划,使流域尽快进入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状态。
叶云鹏,费良军,路梅,李艳超,韩頔[5](2018)在《汾河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文中指出根据汾河灌区各类水资源不同的水质水量,制定供水原则,将灌区内水资源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系统调度模型。以多年平均缺水量最小为目标,以2座梯级水库为核心,制定水资源系统常规调度规则;以多年平均缺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年发电量最大为次要目标进行水资源系统优化,采用分层序列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即在满足主要目标的可行解内选择满足次要目标的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调度结果相比,水库综合供水能力有所提高,地下水多年平均引水量有所减少,而区间多年平均引水增加,灌溉用水保证率与生态用水保证率都明显提高,多年平均发电量和稳定发电时间均有所增加,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谢洪[6](2017)在《考虑生态需水量约束的汾河水库生态调度研究》文中认为水库生态调度就是在传统水库调度的基础上,同时将生态目标纳入到调度过程当中,实现水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寻求最佳结合点,通过改变水库调度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水要求,维护河流生态健康。本论文从汾河干流主要生态问题入手,识别汾河水库生态调度目标,确定合理的汾河干流生态需水量,建立水库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并对调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汾河干流4个典型水文断面(汾河水库、兰村、二坝、柴庄)的生态径流量。计算结果表明: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得到的生态径流量,均符合Tennant法评价标准中生态功能目标的要求。逐月频率年内展布法是在逐月频率法和年内展布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河道内生态径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河流总体过程及其变化特征,尤其是季节性丰枯变化。因此,在反映河流天然径流的丰枯变化特征上具有一定优势。同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确定的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生态健康,更加贴近天然河流年内丰枯变化状况。(2)根据河流生态需水的概念与组成,选取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出了汾河干流不同水文断面的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入海需水量,考虑各生态需水量的特点,得到了汾河干流不同水文断面的综合生态需水过程。(3)以满足汾河水库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水库下游河道生态需水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FS-DDDP算法求解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以汾河水库为例,设置了不同的供水方案,得到了不同水平年汾河水库生态调度方案,并对各方案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年水库生态调度在保证生态需水的前提下,水库经济效益最大,方案1和方案3优于其他方案,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分别为18250万m3、8449万m3;平水年水库生态调度在保证生态需水的前提下,水库经济效益最大,方案5优于其他方案,城市供水可以得到充分满足,灌溉用水只能得到部分满足,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分别为18250万m3、13753万m3;枯水年水库生态调度在保证生态需水的前提下,水库经济效益最大,方案9优于其他方案,城市供水可以得到充分满足,灌溉用水只能得到部分满足,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分别为18250万m3、9582万m3。
尹瑞军[7](2014)在《汾河中下游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水利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多学科、高技术、跨部门的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灌区信息系统建成后,将能实现对汾河中下游的水情、工情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可大大提高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时效性和准确度,提高配水、调度的精度和正确性,提高管理水平,使业务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并向有关单位及上级单位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目前汾河中下游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如量测水、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等等完全是手工作业,信息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为了适应新时期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需求,提出建立汾河中下游管理局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工作过程中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根据汾河中下游管理局实际情况,首先建设重点渠系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测报系统、信息中心建设以及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录入、数据的修改、数据的更新、数据的统计、数据的汇总、数据的查询、数据的打印等功能。通过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开发汾河中下游管理局灌区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汾河流域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灌区用户用水的正常与安全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近一年来的使用,该系统操作简便,系统运行正常,全部功能均运行良好,满足了我局数字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系统运行可靠。
孟万忠[8](2011)在《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中最敏感和脆弱的因子。河流与湖泊是水的载体,历史时期发生了频繁而复杂的变迁,对自然和人文地理面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注流域,揭示流域水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汾河中游历史时期湖泊众多,水量丰沛,成就了灌溉农业发达的三晋文明,孕育了太原等历史文化古城,成为山西省最重要的经济与城镇密集区。但同时出现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漏斗区面积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山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汾河中游的河湖变迁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的河湖变迁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考证。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定量化研究。环境变迁是长时段的地理过程,截取其中的某个片段,难以反映变迁的全貌。因此,本研究拓展了研究时段,从全新世开始,延伸到现代。没有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段,主要依托地层、考古、孢粉、动植物化石等资料,分析判断汾河中游的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的特点以及人类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推测河流与湖泊的变迁情况。先秦以来,以史料为主,辅以考古、舆图、现代地形图、遥感影像资料和器测的气象、水文数据等与之相配合,综合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过程、原因和规律。同时,采用现代地图学的方法,将河湖变迁的空间形态直观地展现在地形图上。本文以汾河中游河湖变迁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史前的湖泊变迁,通过对前面所述的考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史前人类聚落大都分布在汾河及其支流的台地或山前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从1300m逐步下降到900m左右,反映出人进湖退的变迁脉络;先秦以来,通过昭余祁和文湖个案研究,元代以前湖泊以自然演变为主,明清以来人类活动对湖泊变迁过程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应用地理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的方法,用定量的方法对汾河中游古湖泊的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2)河流变迁,对干流与支流分别进行研究。对干流的八次全河段变迁和局部典型事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支流选取晋水和潇河,作为个案进行剖析,探究其变迁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3)选取生物多样性、旱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等因子,研究了河湖变迁的流域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这些响应因子的变化,既是河湖变迁的果,也是河湖进一步变迁的因。(4)从自然、人文因素角度,综合分析了河湖变迁的原因,自然因素从气候、地质、地貌、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人文因素从人口、水利灌溉工程和聚落等方面探讨,对雍正、光绪时期,潇河的灌溉用水量,进行了估算;对各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泥沙沉积,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经历了湖泊兴盛——河湖共存——河盛湖衰3个阶段:全新世早、中期,人类活动影响有限,湖泊兴盛;先秦到元,人类活动影响增强,农耕与灌溉技术逐步提高,呈现出湖消河长的局面,这与含沙量高的汾河中上游诸河的发育是密不可分的;明清以来,人类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全部消失,而灌溉用水量激增,使水循环的水量平衡难以为继。(2)汾河中游的河流与湖泊是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汾河及其支流为湖泊提供水源补给,湖泊为河流调节水量。稳定的径流补给是湖泊存续的决定性因素,汾河的重大改道成为湖泊消亡的直接原因。昭余祁、文湖等消亡后的低洼地带,成为汾河中游的洪泛区,汾河与文峪河的合流与分流成为变迁的主旋律,河道迁徙频繁。(3)纵观整个变迁过程,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前期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中气候是主导因子,地质、地貌和植被等因子叠加其上,决定了汾河中游降水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河湖的水文变化。后期人文因素作用加强,人口增长、聚落的变迁、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水利灌溉的发展,造成水资源的失衡,改变了流域的自然动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湖未来的走向。总之,人类与流域的关系,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更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永恒主题。
丁慧玲[9](2010)在《汾河灌区水情信息化系统通讯组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汾河灌区报汛通讯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通讯方式的比较,选择合理的通讯信道,对汾河灌区信息化系统报汛通讯组网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了GPRS无线通信系统在汾河灌区水情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张俊[10](2010)在《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水资源供不应求的供给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并制约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配置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广泛收集了太原市水资源利用及供水系统发展状况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3个水平年(2010、2015、2020)和一个保证率75%的水资源供需情况为依据,拟定模型参数,运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求解,并对最终结果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太原市计划用水的下达、执行、调整方案。同时对计划用水方案实施后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二、汾河二坝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汾河二坝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汾河兰村-二坝段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量水质模拟方法研究 |
1.2.2 SWAT模型水量水质模拟研究 |
1.2.3 气候变化对水质影响研究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流域概况 |
2.1.2 水质监测断面和污染概况 |
2.2 SWAT模型介绍、原理及步骤 |
2.2.1 模型介绍 |
2.2.2 SWAT模型原理 |
2.2.3 率定方法:SWAT-CUP参数自动率定程序 |
2.2.4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
第3章 水量水质统计特征分析及模拟指标选取 |
3.1 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
3.1.1 水文变量特征分析 |
3.1.2 水文变量趋势分析 |
3.2 水质特征分析 |
3.3 污染模拟指标选取 |
3.3.1 主要水质指标识别与选取 |
3.3.2 主要水质指标多年变化分析 |
3.3.3 主要水质指标与流量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WAT模型的水量水质模拟研究 |
4.1 研究区数据库构建 |
4.1.1 基础数据及数据来源 |
4.1.2 模型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4.1.3 模型属性数据库构建 |
4.2 研究区SWAT模型建立 |
4.2.1 研究区子流域及HRU的划分 |
4.2.2 模型输入数据编辑 |
4.2.3 模型运行 |
4.3 基于SWAT-CUP的参数率定和验证 |
4.3.1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3.2 模型率定和验证 |
4.4 研究区水污染特征模拟 |
4.4.1 研究区氮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
4.4.2 研究区氮产出空间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候变化对水质模拟影响研究 |
5.1 气候变化情景假定 |
5.2 单因子变化条件下水质敏感性分析 |
5.3 组合因子变化条件下水质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3.2 供需平衡 |
1.3.3 节水潜力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水资源量 |
2.2.1 水资源量 |
2.2.2 供水量 |
2.2.3 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现状年用水量 |
3.1 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1.1 灌区要素 |
3.1.2 灌区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2 现状年生活、工业及生态用水量 |
3.2.1 现状年生活用水量 |
3.2.2 现状年工业用水量 |
3.2.3 现状年生态用水量 |
3.3 总用水量及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和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1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
4.1.1 广义节水潜力 |
4.1.2 狭义节水潜力 |
4.1.3 生活、工业及生态节水潜力分析 |
4.2 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2.1 规划年生活需水量预测 |
4.2.2 规划年农业需水量预测 |
4.2.3 规划年工业需水量预测 |
4.2.4 规划年生态需水量预测 |
4.2.5 规划年总需水量预测 |
第五章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 径流来水量分析 |
5.1.1 径流代表性分析 |
5.1.2 实测年径流量分析 |
5.1.3 典型年确定 |
5.2 供需平衡分析 |
5.2.1 需水量分析 |
5.2.2 供水量分析 |
5.2.3 供需平衡分析 |
第六章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 |
6.1 灌区可供水量 |
6.1.1 地表水可供给量 |
6.1.2 地下水可供给量 |
6.1.3 再生水可供给量 |
6.1.4 可供总水量 |
6.2 水资源配置 |
6.2.1 配置原则 |
6.2.2 配置过程 |
6.3 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
6.3.1 农业灌溉配置水量 |
6.3.2 总配置水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分析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兰村-二坝流域径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概述 |
1.2.2 SWAT模型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特征 |
2.4 河流水系特征 |
2.5 研究区下垫面情况 |
第三章 SWAT模型径流模拟基本原理 |
3.1 SWAT模型水平衡原理 |
3.1.1 地表径流过程 |
3.1.2 蒸散发过程 |
3.1.3 土壤水过程 |
3.1.4 地下水过程 |
3.2 SWAT模型数据及模型构建方法 |
3.2.1 DEM |
3.2.2 土地利用数据 |
3.2.3 土壤分布及数据库 |
3.2.4 气象及水文资料 |
3.3 SWAT-CUP参数自动率定程序介绍 |
3.4 SWAT径流模拟精度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数据处理及数据库的建立 |
4.1 基础数据及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立 |
4.2.1 DEM |
4.2.2 土地利用分布图 |
4.2.3 土壤分布图 |
4.2.4 气象资料及数据库 |
4.2.5 水文数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WAT模型本地化构建及径流模拟 |
5.1 SWAT模型的本地化构建 |
5.1.1 子流域划分 |
5.1.2 水文响应单元(HRU)划分 |
5.1.3 气象、水文数据的输入 |
5.1.4 模型运行 |
5.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SWAT模型参数率定 |
5.4 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驱动的径流响应分析 |
6.1 气候变化情景假定 |
6.2 气温或降水单因子变化条件下径流响应分析 |
6.3 气温和降水组合因子变化条件下径流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Matlab土壤粒径三次样条曲线插值计算代码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汾河干流生态水量恢复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汾河干流概况 |
2 干流河道生态水量分析 |
3 恢复干流生态水量的主要措施 |
3.1 工程措施 |
3.1.1 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
3.1.2 实施高效节水 |
3.1.3 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水源置换工程 |
3.2 非工程措施 |
3.2.1 实施汾河干流生态水量统一调度方案 |
3.2.2 实施关停泉域重点保护区煤矿措施 |
3.2.3 建立使用引黄水的生态补偿机制 |
4 结语 |
(5)汾河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灌区水资源概况 |
2 供水原则 |
3 供水系统组成 |
3.1 地表水供水系统 |
3.2 地下水供水系统 |
4 水资源系统划分 |
5 水资源系统联合优化调度 |
5.1 目标函数 |
5.2 约束条件 |
6 结果分析 |
(6)考虑生态需水量约束的汾河水库生态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汾河水库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 |
2.1 生态需水量基本概念及组成 |
2.1.1 生态需水量基本概念 |
2.1.2 生态需水量组成 |
2.2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2.2.1 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 |
2.2.2 自净需水量计算方法 |
2.2.3 输沙需水量计算方法 |
2.2.4 入海需水量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态径流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2 自净需水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3 输沙需水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4 入海需水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5 生态需水量综合分析与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汾河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建立 |
3.1 汾河水库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水文气候 |
3.2 水库生态调度的内涵及分类 |
3.2.1 水库生态调度的基本原则 |
3.2.2 水库生态调度的任务 |
3.2.3 水库生态调度的分类 |
3.3 模型建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4 模型求解的FS-DDDP算法 |
3.4.1 FS-DDDP算法的求解过程 |
3.4.2 FS-DDDP算法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汾河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实例应用 |
4.1 模型输入资料分析确定 |
4.1.1 库容曲线 |
4.1.2 汾河水库生态供水量确定 |
4.1.3 典型年的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 |
4.1.4 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 |
4.1.5 典型年约束条件的确立 |
4.2 汾河水库生态调度方案设计 |
4.2.1 丰水年(P=25%)生态调度方案设计 |
4.2.2 平水年(P=50%)生态调度方案设计 |
4.2.3 枯水年(P=95%)生态调度方案设计 |
4.3 汾河水库生态调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丰水年(P=25%)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2 平水年(P=50%)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3 枯水年(P=95%)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4 不同方案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7)汾河中下游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问题 |
1.2.1 国外灌区信息化技术发展状况 |
1.2.2 我国灌溉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
1.2.3 汾河中下游管理局灌溉管理现状 |
1.3 论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需求分析 |
2.1 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2.1 系统的执行速度及相应时间 |
2.2.2 系统的可靠性 |
2.2.3 存储容量的情况 |
2.3 安全需求 |
2.4 开发平台和设计语言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1.1 灌区基础数据库管理 |
3.1.2 灌区信息采集处理功能 |
3.1.3 灌区量测水信息功能 |
3.1.4 工情GIS功能 |
3.2 功能设计 |
3.2.1 相关功能描述 |
3.2.2 信息中心设计 |
3.2.3 计算机网络设计 |
3.2.4 水情信息采集设计 |
3.2.5 通讯组网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安全设计 |
4 系统功能实现和测试 |
4.1 系统功能的实现 |
4.1.1 基础数据库实现 |
4.1.2 信息采集处理实现 |
4.1.3 量测水信息管理实现 |
4.1.4 灌区工程管理GIS实现 |
4.2 测试及运行情况 |
4.2.1 系统测试的方法 |
4.2.2 系统测试工具 |
4.2.3 系统测试用例 |
4.2.4 系统实际运行说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时段的确定 |
三、研究区域的选择 |
四、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五、资料与研究方法 |
六、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汾河中游湖泊变迁 |
第一节 史前湖泊的变迁 |
一、地层资料的剖析 |
二、袍粉及植物化石分析 |
三、文化遗存统计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湖泊变迁的个案 |
一、昭余祁的变迁 |
二、文湖的变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太原盆地古湖泊的水量平衡 |
第三章 汾河中游干流与支流的变迁 |
第一节 全河段的变迁 |
一、南北朝以前干流稳定阶段 |
二、《水经注》中汾河的干流与文峪河 |
三、唐代的干流与文峪河 |
四、宋金时期的汾河干流 |
五、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变迁 |
六、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变迁 |
七、清光绪五年(1879)的变迁 |
八、民国8年(1919)的河流路径 |
第二节 局部河段的变迁 |
一、北宋至明初平晋县城的变迁与汾河干流之变迁 |
二、明正德十六年(1551)史家庄汾河干流西迁事件 |
三、史料记载的其它变迁 |
四、人工开挖形成的河道 |
第三节 支流变迁的个案 |
一、晋水的变迁 |
二、潇河的变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环境响应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一、植物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第二节 河湖变迁引发的相关自然灾害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质灾害 |
第五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气候因素 |
二、泥沙问题 |
三、地质和地貌因素 |
四、植被因素 |
第二节 人文因素 |
一、人口因素的影响 |
二、水利开发的影响 |
三、聚落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汾河灌区水情信息化系统通讯组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工作体制及数据流程 |
2 通讯方式选择 |
3 GPRS组网方案 |
4 结语 |
(10)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太原市水资源量分析 |
2.1 水资源形成条件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气象水文条件 |
2.1.4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2 水资源量 |
2.2.1 地表水资源 |
2.2.2 地下水资源 |
2.2.3 水资源质量 |
2.2.4 水资源总量与可利用量 |
2.3 供水工程供水量 |
2.3.1 现状年供水量 |
2.3.2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
2.3.3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汇总 |
第三章 需水量预测 |
3.1 行业需水量预测 |
3.1.1 预测原则 |
3.1.2 预测分区 |
3.1.3 需水量汇总 |
3.2 生活需水预测 |
3.2.1 太原市人口规模预测 |
3.2.2 需水定额预测 |
3.2.3 生活需水量 |
3.3 生产需水预测 |
3.3.1 第一产业需水量 |
3.3.2 第二产业需水量 |
3.3.3 第三产业需水量 |
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3.5 部门需水量 |
第四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4.1 模型结构 |
4.2 模型决策变量 |
4.3 目标函数 |
4.4 约束方程 |
第五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
5.1 配置分区 |
5.2 配置原则 |
5.3 合理配置 |
5.3.1 配置方案 |
5.3.2 配置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用水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方案 |
6.1 计划申报 |
6.2 计划用水流程 |
6.3 年度用水计划的确定 |
6.3.1 填写申报材料 |
6.3.2 审批程序 |
6.4 新增单位用户用水计划申报 |
6.5 年度计划用水的调整 |
6.6 用水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方案 |
6.7 特殊情况下计划用水方案的调整措施 |
第七章 计划用水方案实施预期效果分析 |
7.1 社会效益 |
7.2 经济效益 |
7.3 环境效益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汾河二坝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汾河兰村-二坝段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研究[D]. 张傲然.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D]. 王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兰村-二坝流域径流模拟研究[D]. 岳广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汾河干流生态水量恢复措施研究[J]. 李杜元. 山西水利, 2018(08)
- [5]汾河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J]. 叶云鹏,费良军,路梅,李艳超,韩頔.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8(02)
- [6]考虑生态需水量约束的汾河水库生态调度研究[D]. 谢洪.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7]汾河中下游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尹瑞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8]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 孟万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9)
- [9]汾河灌区水情信息化系统通讯组网应用研究[J]. 丁慧玲. 山西水利, 2010(12)
- [10]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D]. 张俊.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