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定区 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监控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金凤[1](2021)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案例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第三方评估成为政府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但目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并不成熟,因而探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上海市嘉定区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为例,分析其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困境,提出改进方法和完善措施,以促进第三方评估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推动第三方评估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残疾人群体,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社会福祉和残疾人友好社区建设能力。
郑州婷[2](2021)在《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际运行乱的现实问题下提出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及其特色,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广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现养老服务公益定位、保基本生活以及满足新时代下新需求、新水平、新期待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中概念不清、理念不晰、机制固化、发展活力缺乏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注重社会调研,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为样本切入点,重点调查和剖析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现行运行机制,对其运行情况和特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协作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进行构想,设立其发展目标,提出其理想运行机制及相应的对策,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以提供政策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本文结合现行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实际操作,明晰“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等基本概念及其类型,并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对社区养老设施进行功能分类,最终归类成社区照料护理类、社区便民服务生活类、社区休闲娱乐类三类养老设施。通过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从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六个要素:服务对象的确定、收费与定价、税收优惠与补贴、规范性、智慧化、专业性来全面剖析上海市6个区县8个街镇三类社区养老设施的现行运行机制,并梳理出当前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老旧小区、国有农场改革社区等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的特色与经验。此外,分析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协作治理为指导,设想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准入机制、服务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支持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机制7个子机制,以及形成外部运行、内部运行、内外部作用整体运行3个平衡机制及闭环,阐述其理想运行机制,从而提出能够促进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得以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看来,目前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模式可行,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积极意义;调研涵盖范围广,社区三类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特色与经验具有可推广性,可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依据协作治理,本文提出了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并从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政府、运营方、社会层面出发,结合目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完善对策,为我国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提供经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升老年福祉。
宋晓娟[3](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刘碧玉[4](2020)在《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文中认为我们越来越担心自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因城市化进程加快而造成的人口和社会经济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人类在面对包括高温在内的气象灾害时显得更加脆弱,进而导致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对气象灾害防治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紧抓社会脆弱性的内涵和评估理论,从暴露性、敏感性与社会适应力三个维度,构建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指标赋权重,以时空变化的视角动态分析上海市的社会脆弱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影响面向高温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的因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社会脆弱性指数从空间视域来看,2007-2017年各区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指数大小排序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徐汇区>静安区>松江区>嘉定区>长宁区>青浦区>黄浦区>奉贤区>崇明区>金山区。整体上市区和郊区的社会脆弱性水平差异较小,但浦东新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为1.184,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从时间序列角度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社会脆弱性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暴露性指数从区域空间上来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青浦区>宝山区>闵行区>松江区>嘉定区>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首先,总体上市区要高于郊区。其次,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整体上临海区域要低于内陆区域。从时间序列看,2007-2012年市区的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郊区则呈现下降趋势。2012-2017年郊区的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市区则呈现下降趋势。敏感性指数从空间视域上看,2007-2017年敏感性指数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杨浦区>普陀区>徐汇区>松江区>虹口区>嘉定区>奉贤区>静安区>青浦区>长宁区>金山区>崇明区>黄浦区。总体上郊区的敏感性指数要高于市区,浦东新区的敏感性水平始终远高于其他区。从时间序列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社会适应力指数从空间区域角度来看,2007-2017年崇明区>奉贤区>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闵行区>浦东新区>虹口区>长宁区>宝山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黄浦区>徐汇区。整体上市区的社会适应力指数要低于郊区,这说明市区的社会适应力要高于郊区。从时间角度看,2007-2012年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适应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7年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适应力指数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结合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结果,借鉴发达国家高温灾害的治理经验,上海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社会脆弱性、提升风险治理水平:第一,完善关于高温灾害的法律法规;第二,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部门,为灾害社会脆弱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第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机制实现更联动有效的灾害防治;第四,加强城市高温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高温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高温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帮助快速高效的开展城市应急行动;第五,注重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第六,建立民众防灾宣传教育机制,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渠道向大众传达高温灾害的防御知识。
蔡晓露[5](2020)在《湖北省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研究》文中提出残疾儿童是儿童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残疾人群体中最有潜力的群体,儿童时期是康复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可以显着改善残疾儿童的身心状况,增加他们重返社会的可能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是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关注。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正式建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同年有15.7万0-6岁残疾儿童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但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制度建立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亟待开展相关实际研究。本文重点以湖北省武穴市为例,以社会福利理论、增能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机制入手,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走访了武穴市残疾人联合会、武穴市梦琪儿童康复中心、武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等机构,调查了解武穴市残疾儿童生存状况及需求,研究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现状,分析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机制运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康复救助政策覆盖面窄且保障水平低、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弱、康复机构发展面临困境、社区康复服务缺位、家庭康复不受重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康复救助政策、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社区康复体系、给予残疾儿童家庭专业支持等全方面多角度改进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对策建议,最终期望对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杨娜[6](2020)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未成年人问题的社会属性,决定其有效解决必须依赖专业、发达的社会支持体系。司法机关通过社会力量所提供的特殊和专业的服务,可以有效地承当起疏导、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的责任,帮助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政法机关,有职责承担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工作任务,深入探索发展路径及机制,努力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与社会参与的有效衔接。尽管目前各地试点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开展,但不得不承认,学术界对这一领域基本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各地实践经验还不够充足,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正是基于此,本文立足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域外及地方实践经验,探寻有效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举措。第一部分笔者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概念、体系结构、理念以及重要性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考察意大利、日本、美国三个代表性国家少年司法社会化的发展历程、经验以及现状,在遵循未成年人司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可用于构建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优秀做法。第三部分立足于我国目前各地检察机关探索的实践成果,分析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治理情况。并具体剖析三个地方优秀实践样本---四川资阳建立临界预防机制、上海嘉定构建保护处分制度、山东潍坊实行观护帮教案件化办理,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路径。第四部分综合我国具体实践状况,概括总结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解决发展困境。文章最后一部分基于前文的研究和探讨,笔者提出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想法和思路:一是从立法上明确未成年人检察社会工作者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二是搭建未成年人服务平台,促进信息畅通,形成多方互动交流的格局;三是促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工作规范化、职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程度;四是畅通多渠道资金流入,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对检察机关提出进一步要求,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行之有效并产生预期效果。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建议,实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社会参与有效衔接。
刘珂[7](2019)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服务模式研究 ——以社区助福行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失独家庭数量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时间迁移,这些失独家庭的生理、心理进一步衰老,由于没有子女,加上自身心态问题,遇到重大疾病时,较易引起失独家庭的实际困难。失独家庭作为弱势群体,本身获取资源能力较差。并且随着年纪增大,会产生日常照料需求、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调节需求等。这些困境显示出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帮助和支持。而社会支持的构建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目前面临的危机。如何有效帮助失独家庭构建全面、长久稳定的社会支持,从而可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是探索救助模式的重要目的。失独家庭救助问题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去切实帮助各方力量也在不断探索当中。政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以上海市妇联为例,近几年推行关于失独家庭项目的购买服务,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做,而社区助福行项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助福行”失独家庭服务项目研究,运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以下内容。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失独家庭和社会支持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社区助福行项目概况,阐述成立背景、介入方案和实施情况等,从服务对象、购买方、承接方和评估方等几个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成效评估。第三章阐述了对失独项目特点进行介绍,立足于把握失独家庭具体需求,为其构建全面有效的社会支持。第四章是从项目运行专业化分析,认为项目基本帮助失独家庭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但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社会支持延续性不足。第五章是从构建特殊服务对象支持系统进行讨论,认为帮助特殊群体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需要多方力量联动等。第六章是总结部分。提出一些为失独家庭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建议。如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社会组织能动性、整合社会资源等。综上,笔者从项目结束评估中得出结论:在社区助福行项目中,项目组为失独家庭链接各种资源,提供内外部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证明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显示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必要性。总体来说,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和困境,并且需要多方力量的努力和合作。在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中,政府是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社区是提供社会支持的桥梁,社会组织是服务承载者,失独家庭是服务对象,志愿者和同伴是互助者,要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特点整合资源利用其优势,以便为失独家庭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支持。
裴刚[8](2019)在《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国家之间合作交流加深,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致使各种突发传染病也不断滋生。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具有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强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几率。呼吸道传染病作为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其死亡率、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现出暴增的趋势。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呼吸道传染病也属于高发区域。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上海18个区县开展居民健康风险评估。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从风险的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三要素出发,对灾害学领域和传染病领域风险评估指标进行综合,构建了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城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18个区县开展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此外,本研究在梳理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风险辨识结果上,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到达峰值12414例,2004-2016年平均发病数9244例。其中肺结核最为严重,发病数在2005年达到峰值6784例,死亡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118例,最小值为2015年57例。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同样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到达峰值8995例,2004-2015年平均发病数6133例。其中流感疫情最为严重,发病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6031例,死亡数上,未出现较大数目的死亡情况。考虑原因多为上海医疗水平高,能及时有效处理丙类呼吸道传染病,但高发病数也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仍需要持续关注。(2)在风险评估结果上,上海市各区县居民健康风险整体呈现较为分散的格局,城区和郊区无明显差异,主要由于各区县的在整个风险管理中呈现不同的优缺点。其中,松江区和闸北区风险指数最高,分别为0.721和0.426;金山区和闵行区风险指数较低,分别为0.089和0.116。松江区和闸北区风险值较高,主要原因是其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普遍高于其他区域、呼吸道传染病预案方面准备不充分、人口流动性大等。崇明县和闵行区风险值较小,主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小、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到位、预案准备充分等。(3)在对策与建议上,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第一,强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上,重视基层社区的防控工作。人员建构上,根据各区不同需求进行配置,并根据工作人员不同专长进行分工。此外,注重组建专家信息库,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第二,优化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机制。预警监测机制上,建立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预警监测。部门协作机制上,建立一个信息中心进行统筹,同步疫情信息。此外,加强江浙沪区域间的联动机制,形成多部门跨区域协作的格局。宣传教育机制上,政府要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并对重点易感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第三,完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保障措施。在法规建设上,针对高发呼吸传染病建立专门的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增强法规的权威性和操作性。预案和演练建设上,增加专项预案的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预案。此外,增加公共卫生费用支出。增加政府出资比例,鼓励居民购买合适的商业健康险,不断丰富公共卫生费用来源渠道。
向红玉[9](2019)在《面向老年人群体的社区“体医结合”路径研究 ——以上海市四平路社区为例》文中认为急速老龄化与健康中国建设的矛盾运动中,“体医结合”或为化解的“良药”。其内涵是就当地的资源优势,集“体”与“医”两个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因素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人体的健康促进,帮助实现居民身体健康的保持、疾病的有效预防、病痛的有效缓解;在此过程中既实现了居民身体健康的促进,也提高了居民自身的健康素养,提升了居民主动健康的自觉性。本文主要以对上海市四平路社区的“体医结合”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四平路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上海市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路径进行探究和分析,力求明晰社区“体医结合”路径,助推积极老龄化,实现健康关怀,践行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对国内外“体医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及路径探索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上海市徐汇区的“邻里汇”、嘉定区的“1+1+2”主动健康工程以及杨浦区的“体医结合”路径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发现三种路径的优缺点,从而优化路径,为后期的“体医结合”路径探索提供经验与借鉴。通过对事实调查,实时反馈,发现各自有优点值得推广借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后期的改进与推广提供优化经验。三个个案研究发现在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式下,开展“体医结合”进社区是具有可行性的。尤其是在上海市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进程中,“体医结合”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四平路社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得到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以下几点服务: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体医结合”配送服务;定期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实施效果评测;进行项目的监管与督查;详细地去规划“体医结合”项目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发现在上海市社区“体医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的健康讲堂宣传到位,人才分配比较合理,权责划分比较明确并且社区“体医结合”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最后取得可喜的成果。根据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领域主办方来划分,总结出几种现存的路径,按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路径与市场主导型路径;按领域划分可将其划分为医院主办型、健身俱乐部主办型、社区主办型。这几种路径既具有各自的特色,又有相互交叉的部分。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有理由认为社区“体医结合”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助推器;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健康关怀的重要举措;并且“体医结合”路径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探索过程,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来检验。由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严格社区“体医结合”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优化“体医结合”资金投入渠道;完善社区“体医结合”相关法律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体医结合”项目;实现社区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加强社区体卫部门间融合度。
谌乐旋[10](2019)在《“城市书房”运行机制研究 ——以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待也越来越高。面对时代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开始创新思维,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城市书房”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由于其形式新颖、功能丰富、环境优雅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广受读者喜爱。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针对“城市书房”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书房”进行了全面地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城市书房”的缘起,界定了“城市书房”的定义,总结了“城市书房”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城市书房”的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了对全国“城市书房”实践情况的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从选址、资金、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对“城市书房”的一般运行机制进行了总结。然后,本文依据对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的实地调研,对其建设背景及现状,选址、资金、管理、服务等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并通过现场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服务效果进行了深入地调研。之后,本文总结了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的特色与面临的问题。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为我国“城市书房”的发展提出了完善建议。
二、嘉定区 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监控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定区 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监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案例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第三方评估研究评述 |
1.1 第三方评估的内涵 |
1.2 第三方评估的特征 |
1.2.1 独立性 |
1.2.2 专业性 |
1.2.3 客观性 |
2.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实践 |
2.1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的社会背景 |
2.2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试验性探索(2010—2012) |
2.3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制度化提升(2013—2020) |
2.3.1 出台第三方评估意见 |
2.3.2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
2.3.3 形成第三方评估模式 |
3. 上海市嘉定区残联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价面临的困难 |
3.1 评价指标适用范围有限 |
3.2 助残项目的“内卷化”倾向 |
3.3 行业服务评价与财政资金使用评价间的权衡 |
4.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的优化建议 |
4.1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行业地位 |
4.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 |
4.3 明确评估机构功能,提高法律地位 |
结语 |
(2)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社区养老设施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建民营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角度的梳理 |
1.2.4 文献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社区养老设施及其分类 |
1.3.2 公建民营养老设施及其功能类型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2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照料护理类 |
2.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2.1.1 身体条件 |
2.1.2 优先入住情况 |
2.1.3 综合因素 |
2.2 收费和定价 |
2.2.1 基本入住率 |
2.2.2 基本收费 |
2.2.3 主要资金来源与支出 |
2.2.4 总体盈亏情况 |
2.3 享受的税费优惠和补贴情况 |
2.3.1 政策情况 |
2.3.2 税费优惠与补贴情况 |
2.4 规范化建设 |
2.4.1 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2.4.2 公建民营合同管理要求 |
2.4.3 监督管理 |
2.5 信息化建设 |
2.5.1 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 |
2.5.2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 |
2.5.3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
2.6 专业化建设 |
2.6.1 社会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2.6.2 专业团队成员的资质与配置 |
2.6.3 专业团队的培训 |
2.7 运行特色 |
2.7.1 医养融合,打通为老服务各个环节 |
2.7.2 运用信息系统,打造智能管理平台 |
2.7.3 精准对象,分类分层服务,降低运行风险 |
2.7.4 服务网络片区化,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第3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便民生活服务类 |
3.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3.1.1 范围 |
3.1.2 优先享受情况 |
3.1.3 综合因素 |
3.2 定价机制 |
3.2.1 供餐内容与方式 |
3.2.2 基本收费 |
3.2.3 工作人员的工资承担及发放形式 |
3.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3.3.1 政策情况 |
3.3.2 具体补贴情况 |
3.4 规范化建设 |
3.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3.4.2 安全管理 |
3.4.3 质量监控 |
3.4.4 监督与考核 |
3.5 运行特色 |
3.5.1 强化引导,实现标准化管理 |
3.5.2 两重补贴,促进可持续发展 |
3.5.3 第三方评估,规范监督管理 |
3.5.4 多方协作,促进资源整合 |
第4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休闲娱乐类 |
4.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4.1.1 身体条件 |
4.1.2 范围 |
4.1.3 综合因素 |
4.2 资金来源与供给情况 |
4.2.1 资金来源与支出 |
4.2.2 供给内容与方式 |
4.2.3 设施使用率 |
4.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4.3.1 政策情况 |
4.3.2 补贴资金管理与使用 |
4.4 规范化建设 |
4.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4.4.2 运营方招投标与合同签订周期 |
4.4.3 评估管理 |
4.5 队伍建设 |
4.5.1 团队配备 |
4.5.2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
4.6. 运行特色 |
4.6.1 多样化、一站式运行,功能齐全 |
4.6.2 专业服务、规范运行,全面提高质量 |
4.6.3 注重团队能力建设、链接资源,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
第5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构想——基于协作治理视角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政府有关政策规范性不够 |
5.1.2 运营方服务质量偏低 |
5.1.3 社会支持网络尚未构建 |
5.2 设立发展目标 |
5.2.1 目标设立的理论依据 |
5.2.2 目标设想 |
5.3 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理想运行机制 |
5.3.1 健全七个子机制 |
5.3.2 形成三个闭环 |
第6章 协作治理下完善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对策 |
6.1 政府层面: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实施规范性 |
6.1.1 明晰社会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6.1.2 加强委托管理合同管理 |
6.1.3 优化补贴政策结构和内容 |
6.1.4 制定统一的评估考核体系 |
6.2 运营方层面:明确基本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益 |
6.2.1 运营方明确自身基本定位 |
6.2.2 参与前期建设,提高运行效益 |
6.2.3 加强智慧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
6.3 社会层面: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6.3.1 鼓励多渠道引入运营资金,保障资金周转 |
6.3.2 探索用财政补贴撬动市场项目,发展专业化运营 |
6.3.3 建立健全老年人需求表达与参与机制 |
6.3.4 引导市场主体的志愿服务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高温灾害研究进展 |
二、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特色与难点 |
第二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方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温灾害 |
二、社会脆弱性 |
第二节 基于指标体系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 |
一、社会脆弱性量化模型选择 |
二、标准化处理公式 |
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的选取 |
二、指标解释 |
三、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
第三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时空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暴露性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
一、2007年上海市暴露性空间分异特征 |
二、2012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标空间分异特征 |
三、2017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标空间分异特征 |
四、2007-2017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上海市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 |
一、2007年上海市敏感性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二、2012年上海市敏感性空间变化特征 |
三、2017年上海市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 |
四、2000-2017年上海市敏感性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第三节 上海市社会适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
一、2007年面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
二、2012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
三、2017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
四、2007-2017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
第四节 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
一、200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
二、2012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
三、201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
四、2007-201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
第四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社会脆弱性治理 |
第一节 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灾后医疗应急水平差异大 |
二、城市生态韧性建设不完善 |
三、人口结构差异明显 |
第二节 发达国家高温灾害治理经验 |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 |
二、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
三、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 |
四、完善的高温灾害预警系统 |
五、及时有效的宣传措施 |
第三节 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治理对策 |
一、完善高温灾害的法律法规 |
二、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部门 |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机制 |
四、加强城市“高温-健康”预警系统建设 |
五、注重城市生态韧性建设 |
六、建立民众防灾宣传教育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湖北省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儿童 |
二、残疾儿童 |
三、残疾人康复救助 |
第二节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福利理论 |
二、增能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二章 残疾儿童特征及康复救助制度发展 |
第一节 残疾儿童特征 |
一、生理特征 |
二、认知特征 |
三、心理特征 |
第二节 残疾儿童需求及救助 |
一、残疾儿童需求概况 |
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必要性 |
三、残疾儿童救助概况 |
第三节 中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发展 |
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发展历程 |
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现状 |
第三章 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武穴市残疾儿童状况及需求 |
一、武穴市残疾儿童状况 |
二、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需求 |
第二节 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状况 |
一、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制概况 |
二、武穴市残疾儿童受助现状 |
三、武穴市定点康复机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
二、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弱 |
三、康复机构发展面临困境 |
四、社区康复服务缺位 |
五、家庭缺乏专业知识 |
第四节 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经费有限且来源单一 |
二、基层残疾人组织不健全 |
三、康复机构缺乏资源 |
四、社区康复体系不健全 |
五、家庭未得到专业支持 |
第四章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康复救助政策 |
一、开展多方合作,提高补贴标准 |
二、增加补贴项目,扩大覆盖面积 |
第二节 提高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 |
一、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落实基层工作 |
二、完善大数据系统,精准服务残疾儿童 |
三、加强残疾儿童救助相关部门协作 |
第三节 提高康复机构服务能力 |
一、加大对民营康复机构的扶持力度 |
二、提高康复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
第四节 加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
一、建立健全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
二、落实社区康复工作 |
第五节 为家庭提供专业支持 |
一、普及残疾知识,促进助残风气 |
二、对家长进行培训,重视家庭康复 |
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关注家长心理健康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残疾儿童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 B:康复机构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理论基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概述 |
(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内涵 |
1.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概念 |
2.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结构 |
3.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理念 |
(二)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 |
1.符合我国教育、感化、挽救司法理念 |
2.满足于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独特需求 |
3.有利于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司法权利 |
二、域外考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域外经验 |
(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域外经验 |
1.意大利:少年司法与社会协同发展 |
2.日本:少年事件社会化处置与预防 |
3.美国:少年司法社工与少年司法 |
(二)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启示 |
1.体现制度化 |
2.要求专业化 |
3.强调多元化 |
4.形成融合化 |
三、实践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成果 |
(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情况 |
(二)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优秀样本 |
1.四川资阳---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 |
2.上海嘉定---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 |
3.山东潍坊----观护帮教案件化办理 |
四、问题剖析: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困境 |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 |
(二)地区发展不均衡,跨区域发展难 |
(三)运行规则不统一,专业化待提升 |
(四)配套保障尚欠缺,持续发展受限 |
五、思路呈现: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
(一)完善立法,明确社会参与的地位与职责 |
(二)加强社会支持体系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
1.司法社工队伍培养与组建 |
2.司法与社会参与有效衔接 |
3.社会支持内容多元化发展 |
4.社工职业保障及激励机制 |
(三)搭建未成年人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
1.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库 |
2.打造未成年人服务互动平台 |
3.注重平台管理及保密服务 |
(四)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
1.优化政府购买政策,畅通多方资金流入 |
2.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提高服务质效 |
(五)立足检察职能,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
1.落实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
2.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
3.强化未成年人法律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服务模式研究 ——以社区助福行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政府参与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
二、关于社区参与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
三、关于失独家庭自我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
四、关于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无结构访谈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社区助福行项目概况 |
第一节 背景 |
一、政府购买项目原因 |
二、项目落地方背景 |
三、承接机构背景 |
第二节 项目总体方案 |
一、特殊对象服务方法初探 |
二、特殊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建构和研究 |
三、特殊服务对象情感服务模式的路径实践 |
第三节 以失独家庭需求为导向的方案设计 |
一、立足基本生活需求 |
二、满足心理情感需要 |
三、构建外部支持系统 |
四、搭建交友平台构建同伴支持系统 |
第四节 社区助福行项目在Z社区实施情况 |
一、项目筹备阶段 |
二、项目进行阶段 |
三、项目总结阶段 |
第五节 项目成效评估 |
一、服务对象发生正向改变 |
二、购买方肯定项目运行 |
三、评估专家等相关方认可项目成效 |
第三章 项目特点介绍 |
第一节 利用调研精准把握具体需求 |
第二节 服务方法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
第三节 认清内部支持是最好的疗伤药 |
第四节 建构同伴群体提供同伴支持 |
第五节 多方联动保证项目实施 |
第四章 项目运行专业化分析 |
第一节 基本重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 |
第二节 对于社会支持构建处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服务理念与服务运行结合不够 |
第四节 社会支持延续性尚未建立 |
第五章 构建特殊服务对象支持系统讨论 |
第一节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服务特殊群体 |
第二节 多方联动巩固社会网络 |
第三节 运用支持网络贴近对象需求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坚持政府主导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第二节 发挥社会组织能动性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支持 |
第三节 整合社区资源保障社会支持网络良好运行 |
第四节 加强情感交流建立信任网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传染病风险评估 |
二、灾害学领域风险评估 |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特色与难点 |
一、研究特色 |
二、研究难点 |
第二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构建 |
第一节 概念定义 |
一、呼吸道传染病概念与内涵 |
二、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城市居民健康风险定义 |
第二节 基于指标体系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一、定量化模型的选择 |
二、指标的选取及确定 |
三、指标解释 |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
五、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三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识别 |
第一节 上海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
一、上海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 |
二、上海市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 |
第二节 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
一、全国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
二、上海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
三、全国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特征 |
二、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特征 |
第四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 |
第一节 危险性分析 |
第二节 暴露性分析 |
第三节 脆弱性分析 |
第四节 风险评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风险评估主要结论 |
二、上海各区县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初探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概述 |
一、美国突发传染病防治体系 |
二、日本突发传染病防治体系 |
第二节 国外传染病防治对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启示 |
一、强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 |
二、优化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机制 |
三、完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保障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面向老年人群体的社区“体医结合”路径研究 ——以上海市四平路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依据 |
1.1.2 健康上海战略支持 |
1.1.3 社会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体医结合”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内“体医结合”概念辨析 |
2.1.2 “体医结合”的可行性 |
2.1.3 各地“体医结合”的路径探索 |
2.1.4 “体医结合”的问题研究 |
2.2 国外“体医结合”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体医结合”概念辨析 |
2.2.2 俱乐部式的“体医结合” |
2.2.3 健身模式的“体医结合” |
2.3 小结 |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4.1 老龄化 |
2.4.2 体医结合 |
2.4.3 路径 |
2.4.4 健康关怀 |
2.4.5 全民健身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个案研究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访谈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体医结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4.2 上海市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的背景 |
4.2.1 四平社区“体医结合”的客观依据 |
4.2.2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老年人群体需求 |
4.3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的实践 |
4.3.1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的政策 |
4.3.2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的管理 |
4.3.3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
4.3.4 四平路社区“体医结合”成效 |
4.4 上海市“体医结合”路径分析 |
4.4.1 上海市“体医结合”个案对比分析 |
4.4.2 上海市“体医结合”个案经验 |
4.4.3 “四平模式”推陈出新 |
4.5 “体医结合”理论路径 |
4.5.1 按性质划分 |
4.5.2 按领域划分 |
5.结论 |
5.1 “体医结合”的路径不明晰 |
5.2 社区“体医结合”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助推器 |
5.3 社区“体医结合”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的重要途径 |
5.4 社区“体医结合”是实现健康关怀的重要举措 |
5.5 “体医结合”路径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探索过程 |
6.建议 |
6.0 严格社区“体医结合”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 |
6.1 优化“体医结合”资金投入渠道 |
6.2 完善社区“体医结合”相关法律体系 |
6.3 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体医结合”项目 |
6.4 实现社区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
6.5 加强社区体卫部门间融合度 |
7.致谢 |
8.参考文献 |
9.附件 |
(10)“城市书房”运行机制研究 ——以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市书房”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 |
2.1 “城市书房”的缘起与概念 |
2.1.1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
2.1.2 “城市书房” |
2.2 “城市书房”的理论基础 |
2.2.1 “图书馆延伸服务”理论 |
2.2.2 “第三空间”理论 |
2.2.3 “社会公平”理论 |
2.3 “城市书房”的实践现状 |
2.3.1 发展历程 |
2.3.2 发展现状 |
2.4 “城市书房”目前存在的问题 |
2.4.1 运营资金不稳定 |
2.4.2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不高 |
2.4.3 制度建设尚不完善,长效发展难以保障 |
2.4.4 服务点拓展迅速,管理难度升级 |
2.4.5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
2.4.6 宣传推广不及时不充分 |
第三章 “城市书房”的运行机制 |
3.1 选址 |
3.2 资金 |
3.3 管理 |
3.3.1 管理主体 |
3.3.2 管理制度及监督考核 |
3.4 服务 |
3.4.1 空间设计 |
3.4.2 资源配置 |
3.4.3 系统支持 |
3.4.4 服务内容 |
第四章 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案例分析 |
4.1 建设背景与现状 |
4.2 “我嘉书房”的选址布局 |
4.3 “我嘉书房”的资金来源与用途 |
4.4 “我嘉书房”的管理部门与制度 |
4.4.1 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
4.4.2 管理制度及监督考核 |
4.5 “我嘉书房”的服务 |
4.5.1 空间设计 |
4.5.2 资源配置 |
4.5.3 系统支持 |
4.5.4 服务内容 |
4.6 “我嘉书房”的服务效果 |
4.6.1 基于现场观察法的调查 |
4.6.2 基于访谈法的调查 |
第五章 “我嘉书房”的特色与面临的问题 |
5.1 “我嘉书房”的特色 |
5.1.1 选址上以人口密度为基础,类型多样 |
5.1.2 社会化合作,有效融合多方资源 |
5.1.3 三方联合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 |
5.1.4 全方位服务 |
5.2 “我嘉书房”面临的问题 |
5.2.1 街镇经济发展不均衡,资金保障不足 |
5.2.2 企业缺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魄力 |
5.2.3 读者素质有待于提高 |
5.2.4 所提供的服务与用户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城市书房”的建议 |
6.1 关于选址的改进建议 |
6.2 关于资金和管理的改进建议 |
6.2.1 确保政府长期投入,落实专项经费保证 |
6.2.2 强化合作共建,鼓励社会力量资助 |
6.2.3 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监督评价机制 |
6.2.4 合理控制建设速度,不断积累经验 |
6.3 关于服务的改进建议 |
6.3.1 打造多功能空间,创新服务形式 |
6.3.2 细分服务主题,实施差异化定位 |
6.3.3 加大推广力度,丰富宣传内容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嘉定区 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监控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第三方评估的案例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J]. 徐金凤. 残疾人研究, 2021(04)
- [2]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D]. 郑州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4]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D]. 刘碧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湖北省武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研究[D]. 蔡晓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D]. 杨娜.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7]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服务模式研究 ——以社区助福行项目为例[D]. 刘珂.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4)
- [8]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D]. 裴刚.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9]面向老年人群体的社区“体医结合”路径研究 ——以上海市四平路社区为例[D]. 向红玉.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10]“城市书房”运行机制研究 ——以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为例[D]. 谌乐旋.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