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把SAM介绍给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黎佳林[1](2021)在《历史小说汉译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库克夫人:船长妻子真实而又梦幻的一生》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报告以澳大利亚作家马雷尔·黛伊(Marele Day)的历史小说《库克夫人:船长妻子真实而又梦幻的一生》(Mrs Cook:The Real and Imagined Life of Captain’s Wife)作为翻译文本。该小说出版于2002年,至今没有中文译本。源文本体裁为历史小说。西方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和思维方式使文本中夹杂着非常多的隐性信息,若不化隐为显,会影响读者阅读体验,尤其是含有隐性信息的抽象词汇、句子之间的隐性逻辑关系、文化背景信息等。因此,译者主要在语篇、词汇和语境层次上探讨历史小说中隐性信息的翻译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译者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意译、改译的翻译方法,以及词义引申、增译的翻译技巧来处理译文。通过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笔者提高了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历史小说翻译的理解,希望笔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的方法,能够为历史小说的翻译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曾薛丽[2](2021)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草原之莲》(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草原之莲》一书的作者是美籍韩裔儿童小说作家琳达·苏·帕克,曾荣获纽伯里奖章。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遭受了《草原之莲》中叙述的种种歧视。本书揭露了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有色人种仍会受到他人敌视的现状,也以主人公汉娜讲述自身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她的宝贵品质以及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这能够为儿童读者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场域,并希望给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带来些许启示。因此,译者决定将本书部分章节翻译为中文,呈现给中国儿童读者。翻译目的论由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居于首位。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应该明确译文预期目的,结合读者期待视野或需求,决定翻译策略以及译文的表现方式。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目的在于扩大中国儿童读者的阅读范围,让他们在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并了解更多外国社会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多考虑中国儿童读者现有的心理特征、语言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译文表达要生动有趣、便于理解。总而言之,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应以翻译目的论为其总的指导原则,采用有效灵活的英译方法,从而为中国儿童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阅读体验。这份翻译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翻译项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包括翻译前、翻译中和翻译后。第三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对此次翻译任务进行了总结。
苏彬[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赵煦[4](2020)在《《中国娃娃》(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是以美国作家邝丽莎《中国娃娃》一书为文本进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该小说讲述了三位亚裔女性在父权主义、种族歧视主义以及残酷的战争的多重压迫下,锲而不舍的逐梦之旅。翻译此小说,不仅能锻炼和检验译者翻译能力,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旧金山亚裔人群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能为美国亚裔文学提供新的研究素材。本实践报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总共包括四个部分:翻译实践任务,翻译实践过程,案例分析,以及总结和不足。作者从语言杂合、文化负载词、修辞语言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翻译中遇到的难点,阐述解决难点所遇到的翻译技巧,力求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体验。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作者发现,影响译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是影响译者翻译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除此以外,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背景、以及译者对两种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对译文产生影响。
陈莉[5](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文豪[6](2020)在《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有云:“评者,平理,”即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即阐发道理。”同样是《文心雕龙》,其《神思》篇提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不会想到,《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评论”与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将时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梦想变为现实的“电视”结合,诞生了一种名为“电视批评”的新鲜事物。中国电视事业只有短短60年发展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作品文化取向的多元共生,艺术质量的日渐成熟,历经产业化转向的中国电视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电视传播内容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为本国电视批评展示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本国电视批评全面快速发展。与电视批评创作实践一片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与匮乏。当前,本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挖掘与完善,二是缺乏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前者导致整个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看似繁茂却主干单薄,看似高耸云天却根基不稳;后者导致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日渐脱离,无论是理论的创生还是增殖,都因其既无法改善电视批评的生态环境也无法纠正电视批评的错误创作导向而根本不为电视从业人员所重视。电视文艺批评虽是电视批评的细小分支,但前者却是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最受学界关注的部分。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电视名正言顺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承担着传播信息之外的宣传舆论作用和教育引导功能。因此,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最能体现电视批评者的学术品德和价值追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美学情趣和文化立场,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学者并未意识到中国电视文艺批评实际上分别从古典文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西方电视研究学术成果处汲取理论滋养。部分学者只重视西方学术成果,却忽视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古典文论中的某些思维成果同样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批评主体的创作。不仅如此,部分研究者更轻忽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对电视文艺批评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严格约束。正是由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疏远和漠视,导致当前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屡屡出现与核心价值相背离的错误倾向。因此,厘清并重申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的三大理论来源,既是建构全新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又是解决电视文艺批评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本清源后,本国电视文艺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或将从此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李言实[7](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研究表明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朱舒然[8](2019)在《论《庄子》的哲学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不仅是一部词句优美的文学着作,更是一部思想深邃的哲学典籍。本研究意在探索《庄子》哲学的内容与框架,力求改进庄子文本英译的哲学性,志在推进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影响。《庄子》虽分为内、外、杂篇,且其中每一篇都有其自身的架构和逻辑,但全书却是一个完整的构成,具有巨大的哲学张力。庄书六万余言构建起的宏大哲学体系,无论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中,还是在传统中国哲学的范畴内,都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以西方哲学的分析框架观之,《庄子》有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语言观和生态观,学术之眼几乎无所不窥;以传统中国哲学的分析框架观之,《庄子》有境界论、心性论、功夫论和政治哲学,学术之触几乎无所不及。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挖掘,无论提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庄子》语言优美、文字生动,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恰因如此,今世也有不少学者和译者把《庄子》作为文学着作来对待。对文本学术性质的判断决定了翻译的视角,也影响着读者阅读的深度,仅从文学、文化的视角来翻译《庄子》恐难完整体现其思想价值。鉴于目前《庄子》英译本多为文学翻译或文化传播型翻译的现状,当代的译者应进一步探索以哲学翻译的方式呈现《庄子》,向英语世界的读者和学人展现其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精义。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英译,译者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必须精准把握和深刻体悟,二是谙熟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规律,译本惟做到二者兼顾,方可能成为传世之作。《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以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指导其翻译更为可取。从内容上说,为了准确呈现《庄子》的哲学精要,译者应对原着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并全面综合史上各个版本的注疏来辨析其哲学含义;从方法上说,译本应充分体现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存在争议字词的训诂考据来审慎确定词义,并运用正文中插入解释性文字,并与脚注、尾注相结合的标注方式,以提升读者对英译本的理解。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其中介绍研究的起因、目的与意义、方法与框架、难点与创新点,并对研究对象以及文中涉及的基础概念进行澄清。本章回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庄书英译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及对“哲学翻译”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为庄书及其翻译研究。首先对庄子其人其书进行了区分,并解释了本文对研究范围的考虑;其次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当代知名学者的庄学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评价与借鉴;最后着重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庄子》的英译史,对每个译本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简评。第三章对《庄子》现存英译本翻译视角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通过认真对比研究与案例解析,阐述为什么现有译本的视角难以传递庄书的哲学思想内涵,以及哲学翻译何以能够成为庄书的“英译之道”。本章对“哲学翻译”的定义、必要性、方法论以及中西哲学视域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讨论,也解释了哲学翻译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超越。第四章与第五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意在通过现代哲学体系的范畴,对庄书思想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以总结庄子哲学之独具中国哲学特色的思想,以及与西方哲学相同或相异的旨趣。第四章从西方哲学范畴出发,着重讨论了《庄子》的“道无”之本体论、“心彻为知、体道为真知”之认识论、“无用之用”之价值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语言哲学、“天与人不相胜”之生态哲学等内容;第五章从中国哲学范畴出发,具体探讨了《庄子》的“逍遥、无待、游方外”之境界论、“安化、无情、齐生死”之心性论、“心斋、坐忘、养生主”之功夫论、“至德之世”之政治哲学等内容。第四章和第五章结合中西哲学的框架与特点,尝试探索与建构《庄子》哲学的独特框架,并从庄书中选出了部分代表性的片段,对比现有英译本的优点与不足,给出笔者的最新译本,力求以哲学翻译的方式更好地用英文呈现《庄子》哲学的内容、体系与深度。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庄子》的哲学翻译进行总结评价,并指出了哲学翻译以及典籍翻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丹[9](2019)在《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传播教义、吸纳信徒是基督教来华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汉译《圣经》是实现其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中《圣经》汉译本及解释《圣经》译本,意在全面地展现《圣经》汉译工作自景教传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本文重点关注马礼逊来华后,中国近代汉译《圣经》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呈现的基督教中国化现象。本文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译《圣经》从‘众川’到‘归一’”为发展主线,将文章分为五章进行探讨。其中文章的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学术成果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篇章结构。第一章介绍了汉译《圣经》的起源,主要探讨了Bible及“圣经”名称的由来,并对汉译《圣经》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以1807年马礼逊来华翻译完整版的《圣经》到1854年《委办译本》的刊行作为时间节点,将宏观概述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对汉译《圣经》进行了探讨。首先,本章对该阶段的时代背景、译经情况和阶段特色进行了概述。其次,本章以译经活动的变化、译经机构的产生、汉译过程中中国人扮演角色的初期形态及“译名之争”作为三个代表性的内容,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展现该阶段汉译《圣经》的起步与艰难探索。第三章重点讨论《圣经》汉译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译者从辅助译经到独当一面独立译经的转变过程。首先,本阶段与之前最大的差别是:《圣经》汉译方式从最初三个圣经公会各自为政、独立发行开始走向部分圣经公会联合译经。其次,本章着重关注中国译者群体从逐渐崛起到实现身份逆转的过程。最后,三次传教士大会召开,对传教事业和《圣经》汉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这都对《圣经》汉译本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侧重于介绍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首先,本章认为该机构的成立有利于中文《圣经》译本的延续性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为《圣经》汉译工作产生的重要助力作用。其次,《圣经》汉译工作的日益改进促进了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及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最后,《圣经》的汉译不仅关系着《圣经》这部经典的海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文《圣经》译本作为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桥梁,其中包含着基督教传播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外来宗教接纳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对汉译《圣经》的“众川归一”进行总结。《圣经》汉译,经历了由“寥寥可数”到“百花齐放”,再到“众川归一”的演变趋势,这一趋势既与译本产生的社会条件、政治背景、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也与基督教中国化的程度密不可分。本文通过五章内容,用以小见大、由局部到全局的呈现方式,解读基督教入华后为适应当地社情所作的艰难尝试与努力,全方位地展现基督教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黄菁菁[10](2019)在《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作为起点研究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以展览作为切面,剖析艺术史中具象绘画的发展,是对过去的回应,同时也对未来产生影响。第一章论述了该展览出现的重要性和在世界艺术范围的影响,并对展览中的四个主要国家——德国、意大利、美国和英国的画家进行分析。这些画家的作品强而有力地证明了具象绘画并没有终结,相反却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创作实践对现当代具象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证据,是这个展览的价值所在。第二章纵向梳理了西方现当代具象绘画回归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传统写实绘画的“再现”,从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第二个时期,早期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叛”,从后印象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具象绘画的重新回归。第三章新具象绘画观念的继承与转变。与传统绘画不同,新具象绘画不再满足于客观的“再现”、单纯的“叙事”和固定的“审美”,其观念指向的是人在当代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第四章新具象绘画语言的再现与重构。通过对造型语言的解构与重构、扁平化的空间处理和笔触的抽象化运用,来论述新具象的绘画语言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重构的。第五章总结现当代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第一,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当代价值。首先,是在当代的语境中坚持绘画性的回归,是对绘画技术的重提;其次,揭示人性的本质,即回到当下,呼应现实,表达人内在的真实。第二,来自中国的回应。中国的画家无疑在绘画观念和绘画语言上深受西方新具象画家的影响。但在学习与借鉴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西方,而是应该立足于本土,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属于中国的新具象绘画。第三,自我的探索。新具象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当代表达,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二、他把SAM介绍给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把SAM介绍给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小说汉译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库克夫人:船长妻子真实而又梦幻的一生》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含有隐性信息的词汇层面的翻译 |
3.1.1 含有隐性信息的名词的翻译 |
3.1.2 含有隐性信息的动词的翻译 |
3.2 含有隐性信息的语篇层面的翻译 |
3.2.1 含有隐性转折关系的句子翻译 |
3.2.2 含有隐性因果关系的句子翻译 |
3.3 含有隐性信息的语境层面的翻译 |
3.3.1 含有隐性信息的言外语境的翻译 |
3.3.2 含有隐性信息的言内语境的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体会 |
4.2 翻译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专有名词表 |
致谢 |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草原之莲》(节选)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
1.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Preparations |
2.1.2 Theme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 |
2.2 In-translation |
2.2.1 Major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
2.2.2 Process of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
2.3 Post-translation |
3.Theory and Methods for the Translation Task |
3.1 Skopos Theory |
3.2 Translation Methods |
4.Case Studies |
4.1 Increasing Interest |
4.1.1 Onomatopoeia |
4.1.2 Reduplicative Words |
4.2 Enhancing Readability |
4.2.1 Conversion |
4.2.2 Amplification |
4.3 Resolving Culture Shock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4.3.2 Free Translation |
5.Conclusion |
5.1 Experience from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ppendix Ⅳ Acknowledgements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娃娃》(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Author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ng |
2.1.1 Text Analysis |
2.1.2 Translation Theory |
2.2 While-translating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Hybridity |
3.1.1 Free Translation plus Footnote |
3.1.2 Back 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1 Free Translation |
3.2.2 Literal Translation |
3.2.3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3.2.4 Transl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Based on the Context |
3.3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Language |
3.3.1 Restructuring |
3.3.2 Fre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Summary |
4.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批评”一词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
一、蔚为大观的“诗文评” |
二、近代中国的文学批评 |
第二节 西方学术体系中的文学批评 |
第二章 电视文艺批评的概念及特征 |
第一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
一、电视文艺批评概念界定 |
二、电视文艺批评与电视文艺评论 |
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学术品格 |
一、价值导向与批判内核 |
二、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
三、理性思辨与理论指引 |
第三章 古典文论与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文以载道”观与电视文艺批评 |
一、“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及流变 |
二、“文以载道”观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二节 古典文论范畴与电视文艺批评的会通与差异 |
一、“比兴”说与电视文艺批评 |
二、“文气”论与当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三、“妙悟”说与感悟式批评对当代电视文艺批评的启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 |
一、作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电视文艺批评 |
一、人民本位与时代意识 |
二、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
第五章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批评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简介 |
一、样本构成 |
二、文本介绍 |
第二节 中西电视批评比较研究 |
一、经验批评与理论深化 |
二、遗失的文本与镜像 |
三、通向何方:社会、时代与人心 |
结论 |
附录一 引用文献汇总 |
附录二 欲女、恶魔与天使: 苏琪·斯塔克豪斯故事中的性别代理意识及欲望阐释 Agnieszka Stasiewicz-Bieńkowska |
附录三 美食大逃亡中的性别政治:韩国美食类综艺中的男性气质 李照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7)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
一、从小说到戏剧 |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
一、1962—1999:初始期 |
二、2000—2015:发展期 |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
六、小结 |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四、小结 |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
(二) 吴兴国采访录 |
(三) 张献访谈 |
(四) 冯远征访谈 |
(五) 喻荣军访谈 |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庄子》的哲学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基础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难点与创新点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一、《庄子》英译研究概述 |
二、哲学翻译研究概述 |
第二章 庄书及其翻译研究 |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源的真实与流的真实 |
第二节 国内庄学研究 |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庄学研究 |
第四节 吐故纳新:《庄子》英译史 |
一、《庄子》的早期翻译阶段 |
二、《庄子》的广泛翻译阶段 |
三、《庄子》的深入翻译阶段 |
第三章 哲学翻译:《庄子》英译之道 |
第一节 《庄子》现存译本的视角及其不足 |
一、文学翻译视角的译本 |
二、文化翻译或文化传播视角的译本 |
三、哲学翻译视角的译本 |
四、对比研究与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哲学翻译:视角与框架 |
一、超越以西释中,警惕矫枉过正 |
二、中西哲学的视域融合:寻找相同或迥异的旨趣 |
第三节 《庄子》哲学翻译:必要性、方法论与困境 |
一、必要性:《庄子》的哲学张力与典籍重译 |
二、方法论:“溯本求源”“以史为鉴” |
三、困境与超越:译“道” |
第四章 西方哲学范畴下的《庄子》及其英译 |
第一节 《庄子》本体思想及其英译 |
一、《庄子》本体思想:“道无” |
二、文本英译 |
第二节 《庄子》知识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知识论:“心彻为知、体道为真知” |
二、文本英译 |
第三节 《庄子》价值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价值论:“无用之用” |
二、文本英译 |
第四节 《庄子》语言哲学及其英译 |
一、《庄子》语言哲学:“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
二、文本英译 |
第五章 中国哲学范畴下的《庄子》及其英译 |
第一节 《庄子》境界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境界论:“逍遥、无待、游方外” |
二、文本英译 |
第二节 《庄子》心性论其英译 |
一、《庄子》心性论:“安化、无情、齐生死” |
二、文本英译 |
第三节 《庄子》功夫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功夫论:“心斋、坐忘、养生主” |
二、文本英译 |
第四节 《庄子》政治哲学其英译 |
一、《庄子》政治哲学:“至德之世” |
二、文本英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篇章结构 |
第一章 “从无到有”:汉译《圣经》的起源(1807年之前) |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Bible及“圣经”名称的由来 |
第三节 汉译《圣经》的起源 |
第二章 “日益成熟”:合作译经及译经机构的产生(1807年-1854年) |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人的助手角色 |
第四节 争论与妥协:汉译《圣经》中的“译名之争” |
第三章 “走向联合”:圣经公会之间的协作(1854年-1936年) |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译者独立译经 |
第四节 三次传教士大会的召开 |
第五节 圣经公会对汉译《圣经》的出版与销售 |
第四章 “众川归一”: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1937年-1949年) |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
第三节 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 |
第四节 《圣经》的中国化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一 :中国人对汉译《圣经》的参与 |
附录二 :汉译《圣经》的国外译者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对象和相关名词概念 |
四、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一个切面:1981 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 |
1.1 展览的产生背景 |
1.2 展览情况(展览地点、策展人、展览评论) |
1.3 各国参展画家的情况 |
1.3.1 德国的新绘画——以乔治·巴塞利兹和安塞姆·基弗为例 |
1.3.2 意大利的新绘画——以桑德罗·基亚为例 |
1.3.3 美国的新绘画——以朱利安·施纳贝尔为例 |
1.3.4 英国的新绘画——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例 |
小结 |
第二章 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回归过程 |
2.1 传统写实绘画的“再现”(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 |
2.2 早期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叛”(后印象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 |
2.2.1 消解主题 |
2.2.2 消解形体 |
2.2.3 消解透视 |
2.2.4 消解固有色 |
2.3 现当代具象绘画的回归 |
2.3.1 具体形象的回归 |
2.3.2 多样化的绘画语言 |
2.3.3 巨大的信息含量 |
小结 |
第三章 新具象绘画观念的继承与转变 |
3.1 反“再现”——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
3.1.1 代表画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1901—1966) |
3.1.2 代表画家——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Antonio Lopez-Garcia,1936—) |
3.2 反“叙事”——黑暗隐喻的表达 |
3.2.1 代表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 |
3.2.2 代表画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
3.3 反“唯美”——另类的“审美”表达 |
3.3.1 代表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 |
3.3.2 代表画家——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1970—) |
3.3.3 代表画家——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1953—) |
小结 |
第四章 新具象绘画语言的再现与重构 |
4.1 造型语言的解构与重构 |
4.1.1 扭曲变形的形象——以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为例 |
4.1.2 怪诞离奇的形象——以艾德里安·格尼的作品为例 |
4.1.3 模糊化的形象——以拉斯·埃林的作品为例 |
4.1.4 概括精练的形象——以巴尔蒂斯的作品为例 |
4.2 扁平化的空间处理 |
4.2.1 打破透视规律 |
4.2.2 打破边缘线的虚实关系 |
4.2.3 平面性的色彩表达 |
4.3 笔触的抽象化运用 |
4.3.1 呼吸的笔触——以乔治·莫兰迪的作品为例 |
4.3.2 狂放的笔触——以威廉·德·库宁的作品为例 |
小结 |
第五章 现当代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
5.1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当代价值 |
5.1.1 回归绘画性——对绘画技术的重提 |
5.1.2 当代的表达——揭示人性的本质 |
5.2 来自中国的回应 |
5.2.1 追随西方新具象的绘画语言 |
5.2.2 扎根于本土的表达 |
5.2.3 自我的探索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他把SAM介绍给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小说汉译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库克夫人:船长妻子真实而又梦幻的一生》翻译实践报告[D]. 黎佳林.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草原之莲》(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曾薛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中国娃娃》(节选)翻译报告[D]. 赵煦. 暨南大学, 2020(08)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6]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D]. 文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论《庄子》的哲学翻译[D]. 朱舒然.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D]. 王丹. 上海大学, 2019(02)
- [10]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D]. 黄菁菁.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