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1]2004年在《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加入WTO后,尽管关税性壁垒和贸易配额问题逐渐消失,但由于WTO协议并不完善,绿色壁垒和反倾销取而代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的蔬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作为我国蔬菜的主要进口国,在2001年后对我国的蔬菜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性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这些绿色壁垒增加了我国蔬菜的生产成本,减少了蔬菜的出口数量,削弱了我国蔬菜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应对上述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中日蔬菜贸易为例,以有关理论为指导,在理清中日两国蔬菜贸易和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生产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影响,找出日本实施绿色壁垒的原因,最后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我国蔬菜产业打破绿色壁垒、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贸易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在搜集大量相关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中日蔬菜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本研究共八部分,除了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导言与研究方法概述以外,其余六个部分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叁部分为基本理论。阐述了贸易保护主义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之后,针对绿色壁垒的背景、成因、以及概念和特点加以分析,明确界定了绿色壁垒的涵义,区分了绿色壁垒与其它绿色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分析绿色壁垒、绿色关税和绿色补贴对贸易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且从理论的角度总结了绿色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冲击,为实证分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和第五部分为实证背景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蔬菜的贸易和竞争力状况。总结了近年来中国蔬菜对外贸易状况和发展特征。运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对我国蔬菜的主要品种进行市场竞争力分析和比较。还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分析我国蔬菜的成本比较优势。随后,在分析日本蔬菜贸易、流通、生产和供求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四个市场竞争力指标度量了日本蔬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我国相比,日本蔬菜的国际竞争力很差。 第六部分为绿色壁垒的影响力分析,也是本文重点。实证分析了日本在2001年后对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技术性措施,以及这些绿色壁垒对我国对日蔬菜出口的影响。在设计出一套完整定量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满足日本日益严格技术标准前提下,我国出口蔬菜生产成本的变化:预测了我国出口蔬菜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的变化,从而度量出日本的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比较优势的影响。从分析结果看,绿色壁垒不仅会减少我国对日出口蔬菜数量,还会导致我国出口蔬菜生产成本增加,并最终削弱我国出口蔬菜的比较优势。 第七部分为原因分析。在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以新经济状态下的贸易保护理论为依据,利用相关实证模型分析日本实施绿色壁垒的深层原因。从一方面看,日本对我国的蔬菜实施绿色技术措施是因为我国蔬菜产品自身的品质和污染问题。从另一方面看,日本实施绿色壁垒是为了贸易保护,为了保护其国内蔬菜产业。 第八部分是对策建议。根据前文研究的成果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措施来打破绿色壁垒。根据食品安全和环境因素,提供积极主动的生产对策。根据贸易保护的原因,提出积极的贸易对策。关键词:中国;日本;蔬菜;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竞争力
余维镇[2]2013年在《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效应及对策》文中指出日本是我国的第一大蔬菜出口市场,然而随着近年来日本国内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意识的提升,对蔬菜的绿色质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政府为了响应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对我国的蔬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使我国的蔬菜出口企业和农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并且不正确处理好中日之间的蔬菜贸易问题,势必会波及到其他产品,甚至引起他国的效仿,这样的话,将会对我国的蔬菜产业构成巨大的威胁。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持续低迷,日本国内经济遭受重创,况且后危机时代经济回暖势头也迟缓,这给中日蔬菜贸易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另外,中日之间因为领土争端问题,两国政府间政治上的诸多不愉快给中日之间的蔬菜贸易更是雪上加霜,前景和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国蔬菜出口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谨防绿色壁垒成为日本政府对我国实施政治发泄的工具,而让我国的蔬菜出口陷入困境,出口企业无所适从。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效应,分析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便蔬菜出口企业做到未雨绸缪,临危不惧,保持蔬菜出口的稳步增长,实现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乃至全行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一下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就绿色壁垒的理论渊源与产生背景、概念和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效应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叁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包括对日蔬菜出口量和出口额,出口市场、出口产品方向、出口成本和价格等方面,运用SPSS以及引力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作为进一步补充,并据此从日本方面和自身方面探讨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就我国蔬菜出口应对日本绿色壁垒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丁玉敏[3]2005年在《日本绿色壁垒研究——以中日蔬菜贸易摩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绿色壁垒作为非关税措施在中日蔬菜贸易中被频繁地使用,这不仅违背了中日蔬菜贸易的比较利益原则,降低两国贸易的福利效应,而且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正常发展。在WTO自由贸易框架下,绿色壁垒披着“合法”的外衣而极其隐蔽。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其表现形式,提出破解之策。
赵海燕[4]2003年在《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农业大国。作为其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蔬菜的栽培历史悠久,种类及品种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中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蔬菜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00年中国成为世界蔬菜出口第四大国。2001年底,中国成功入世,蔬菜产业因自身具有的竞争优势而凸现其重要性。本文在把握中国蔬菜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和中国蔬菜对外贸易发展格局的背景前提下,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设计指标体系,判断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出个中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提升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进行设计,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这对于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国际贸易学、贸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蔬菜商品经济学原理,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本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九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导言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回顾及评述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最后介绍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论文的第一部分,即背景介绍。其中,第一章分析世界蔬菜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描述了世界蔬菜贸易地区分布和产品结构的现状,总结了近40年来世界蔬菜贸易的发展特征。第二章分析中国蔬菜对外贸易的发展格局,从总量、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及特点四方面对中国蔬菜贸易的发展格局进行剖析。 第叁章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是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石。本章在梳理国内外理论界对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第四章到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着重研究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第四章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在界定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含义后,设计了度量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变动趋势的指标体系;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中国蔬菜出口种类和品种分别进行规范的数量分析:以静态分析来描述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回答蔬菜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以动态分析来描述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趋势,回答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变化的问题;最终得出中国蔬菜产中文摘要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结论。在第五章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中,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结合我国蔬菜产业的实际,笔者设计了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竟争力的“六因素模型”,详尽地分析了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以及政府五个因素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归纳出五条相关结论。而机遇因素则放入第六章,深入剖析入世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介绍世贸组织农产品贸易协议与规则,和中国入世协议中与农产品贸易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加入WTO给中国蔬菜产业带来的机遇和冲击;并以中韩、中日、中美蔬菜贸易摩擦为实例,通过贸易摩擦的成因、依据、应对、福利及启示的分析从多角度探讨了入世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七章为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市场经济国家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蔬菜出口的措施,总结出七条国际经验。同时,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对蔬菜等园艺产品进口运作的现行规程,为政府有关机构,蔬菜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参考。 第八章提出了提升中一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及路径选择。在前文研究的成果上,笔者设计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竞争性发展战略”,给出提升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四大路径。
马宝德[5]2007年在《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蔬菜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本文在把握中国蔬菜对外贸易发展格局的前提下,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设计指标体系,判断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出个中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这对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中国蔬菜出口状况,主要从我国蔬菜出口的总量变化、出口的品种结构、出口的市场结构叁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叁章,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在梳理国内外理论界对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了阐释。设计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叁个指标,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别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以静态分析回答中国蔬菜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动态分析描述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变动趋势,最后得出相关结论。第四章,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借鉴了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结合我国蔬菜产业的实际,笔者设计了影响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因素”模型,重点对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我国蔬菜的流通运营状况、政府五个因素进行剖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采取的相关对策。
山丽杰[6]2008年在《基于绿色壁垒制度框架下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1995年至2005年,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蔬菜产业是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为数不多的优势产品之一。然而,随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蔬菜贸易发展遭遇的重要贸易壁垒之一。特别是2006年5月29日,我国蔬菜的主要进口国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我国的蔬菜特别是蔬菜初级加工产品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量为166.76万吨,首次出现—2.24%的负增长。因此,如何量化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和对策建议,已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研究课题。本研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和研究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具体的逻辑思路如下:首先,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盛行的原因,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其次,本文界定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游戏规则。《TBT协议》、《SPS协议》、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法规与指令是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污染物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包装与标签的要求以及对生物技术产品的规定和其他环保法规。其中,日本新近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是最为严格的绿色标准法规之一。其次,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入手,研究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的相关效应。对出口商而言,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导致额外的“符合成本”或被迫退出出口市场承担的“市场价值”。本研究在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量化分析。再次,研究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和贸易现状,特别针对《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其负面影响分别为导致我国蔬菜出口量下降、受到检查的案例增多、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就蔬菜类别而言,干制蔬菜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于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菜。但现有数据表明,干制蔬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大葱对日出口的影响。目前,量化分析方法大概分为调查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局部均衡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四大类。由于,本研究针对一类具体的产品——大葱对日出口进行分析,采用局部均衡模型的价格差值法较为适宜。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07年,t_(GBT)均高于200%,2006年的t_(GBT)比2005年增长了60%以上。随σ值的增大,t_(GBT)逐渐变小;当α值为0.5,t R为43.193日元/公斤时,无论σ取何值,我国的净福利皆为负值,即我国福利始终会有所损失。随着σ值的不断增大,我国的净福利损失呈现下降趋势。我国2006年的福利损失比2005年大幅上涨,2007年又略有下降。因此,《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大葱出口形成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最后,通过成功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HACCP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是出口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我国应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绿色化和产业化为发展途径,以提升蔬菜产业的标准化水平为核心,加速蔬菜产业的产业升级,尽快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徐维[7]2012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贸易大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平衡世界粮食余缺;小则影响人们日常膳食,优化饮食结构。通过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加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可以缓解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局面,并逐步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基本平衡,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让已经趋于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一些发达国家依仗自身经济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频频出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设置障碍。我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自然也深受其害。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陷入量值双降的困境。因此,了解主要出口市场或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情况及实施动力,研究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提出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度量其影响程度,针对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凸显的问题提出“破壁”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技术差距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博弈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理论铺垫,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遭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和我国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另外,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两方面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动力进行排序。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案例分析法从增加成本风险、加大通关风险、平添贸易摩擦风险叁方面论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风险的影响效应;利用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及深度访谈法从推动技术进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和加速绿色转型等方面论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效应;构建引力模型从全球19个样本国家、叁大区域市场和实施潜在国叁维视角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动力来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及日本排名靠前;相比之下,东盟、南非、墨西哥等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力较弱。(2)技术性贸易壁垒从增加成本风险、加大通关风险、平添贸易摩擦风险叁方面对出口风险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成本风险主要表现在提升出口价格,削弱价格优势。具体来讲,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具有提升效应,日本和美国TBT通报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将分别上涨0.118和0.439个百分点。(3)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推动技术进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和加速绿色转型叁方面对企业生产产生影响。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正效应,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6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弹性比较低,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不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刺激强迫型自主创新和自发型技术溢出的机制还有待完善。(4)我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39;东盟、欧盟和北美的通报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出口额将分别降低0.123、0.116和0.087个百分点;菲律宾、巴西、澳大利亚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潜在国,我国农产品出口以上市场应该未雨绸缪,早做防范,争取有利时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耿献辉[8]2004年在《新贸易壁垒及其作用机制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对新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疏理与界定,结合中日蔬菜贸易摩擦的案例对新贸易壁垒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特定表现进行了讨论,然后对新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及其效用进行分析,得出了新贸易壁垒对多边贸易规则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影响的结论。其中对新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内容。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壁垒等概念的疏理,界定新贸易壁垒概念。对种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进行阐述后,比较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壁垒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界定新贸易壁垒概念。 2)新贸易壁垒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表现。对食品质量属性特征及其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行阐述,由此扩展到国际食品贸易领域,进口国政府利用SPS协议的漏洞,通过制定远远超过健康安全必要的质量标准,对进口的特定食品进行严格检疫,并向国内消费者提供扭曲的信息,从而影响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以中日蔬菜贸易摩擦为例,进行新贸易壁垒的详细分析。 3)新贸易壁垒作用机理的研究分析。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对当事国政府设置新贸易壁垒的意愿进行说明,考察了新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成本的影响,从静态和动态交互的角度对新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的性质进行了论述,用经济学图表对新贸易壁垒的禁止效应、限制效应和扭曲效应进行了分析。 4)应对新贸易壁垒的措施研究。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和参与新一轮WTO谈判,对协议中的例外条款进行修订。对于企业来说,积极争取国际质量认证,并通过电子标签等手段改善质量安全信息的传递,从而减少进口国政府利用新贸易壁垒的行为。 5)新一轮农业谈判建议。建议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结合我国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的实际情况,在食品质量安全、转基因食品、技术措施、卫生检疫措施等容易引发新贸易壁垒的领域做出符合WTO规则与本国利益的判断和立场。
包玉泽[9]2010年在《技术能力视角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企业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依据价值链而进行的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根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成长的机会,但也可能被全球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锁定在低端环节。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企业就面临如何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提升,以实现在国际分工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获取更大分工利益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完善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但是并没有厘清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发达国家企业进行治理的环境中实现升级的机理。而企业技术能力研究为理解和解释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企业升级问题提供一个有益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从企业技术能力视角研究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升级问题,试图对全球价值链的核心概念进行新的理解,并找到他们之间新的逻辑联系,进而从企业技术能力角度探讨发展中国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企业升级的战略选择问题。而在农业国际化过程中,由于蔬菜业是平衡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存在重重问题,因此,本文拟以中国蔬菜业为例,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中国蔬菜业应如何通过融入全球经济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升级。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首先提出了本文试图解决的理论视角问题和实践视角问题。其中,理论视角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发达国家企业进行治理的环境中实现升级?实践视角的问题是:在全球分工和整合的背景下,中国蔬菜业应如何通过融入全球经济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升级?并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基本结构。本文的研究将采用逻辑演绎方法、演化经济学方法、个人主义方法论、案例研究方法、访谈法、全球价值链分析方法等进行研究。第二章是文献回顾。本章在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有利的主要原因是为其提供了企业技术能力的国际来源,而现有全球价值链文献很少覆盖企业层面关于技术学习的问题。因此,在对企业技术能力问题研究进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第叁章从全球价值链上的权力关系着手,分析了链上关系的本质及其对租金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由此所形成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本质,为升级研究厘清了背景因素。本章首先讨论了全球价值链上权力关系的来源,把不同的权力关系归纳为叁种类型,即具有市场协调特征的关系、具有组织协调特征的关系以及处于此两者之间的混合形式。其次,讨论了租金的形式以及基于权力关系的租金分配,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升级应是在赢得权力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租金。在对权力关系和租金讨论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述,把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归纳为叁个发展时期、叁个不同的观点,即作为驱动的治理、作为协调的治理和作为标准化的治理,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和竞争的关系,而不是迭代的关系,并认为目前还未出现把叁个观点整合为统一的理论范式的趋势,而是会更加分裂。不同逻辑下对治理的理解及归类会得出不同的升级方法与路径。最后根据企业技术能力的知识特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治理与技术能力转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意义。第四章是前面理论分析的落脚点。本章从全球价值链下企业升级的概念入手,指出了现有研究忽略了升级背后企业技术能力的获取,应把升级过程看作是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积累活动、逐渐获得不同水平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获取是核心。在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嵌入全价值链实现升级的途径和企业技术能力学习的过程,并从企业技术能力视角描绘出全球价值链治理和升级之间关系。接着,本章在对进入壁垒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企业技术能力、突破壁垒的战略,并指出企业的异质性和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最终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最后,本章进一步分析了如何通过嵌入不同国家价值链来利用不同链之间“能力的势能差”来获得不同能力实现企业升级,以及如何通过培育本土需求来形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第五章开始将在分析我国蔬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我国蔬菜业如何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从升级。本章将重点讨论叁个问题:一是世界蔬菜生产概况和贸易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蔬菜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形态;二是我国蔬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叁是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本章认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卓着,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出口有下降趋势,中国蔬菜产业升级已是势在必行。第六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蔬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并从微观角度、采取案例分析形式分析了我国蔬菜经营如何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升级。对我国蔬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中观层面,主要是采取贸易数据和贸易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尽管我国蔬菜产品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出口结构也与世界贸易结构不一致,竞争力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由于日本市场在中国蔬菜出口贸易中的重要性,本章专门对日本市场的贸易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支持前一研究的评价。二是微观层面,该层面的研究是和我国蔬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回答的。该层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案例研究完成的。对我国蔬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可见,我国蔬菜经营组织在不同阶段分别获得了不同的能力。在早期是以获得基本技术能力为主,但在经历了动荡上升阶段之后,随着治理模式变化的深入,推动了我国蔬菜业经营组织能力的提高,包括关联能力、产品与过程能力、投资能力、营销能力等,但目前正处在起步阶段。由此可见,我国蔬菜业的升级演化过程与策略是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的变迁紧密相连,技术能力贯穿于其中。研究也发现,治理不仅仅是升级的背景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升级的主要手段和内容,而这也是目前我国蔬菜业中正在探索的问题。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蔬菜业国际竞争力呈现出“降级”的趋势。本章的研究为前面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撑,证明了升级的核心是技术能力的获取,而并不一定会沿着过程升级、产品升级、职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演化。第七章进一步选取了两个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成功实现升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加工番茄业的表明,尽管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不会自动成为竞争优势,企业只有紧紧把握技术能力这根主线,外部学习和内部创新兼顾,才能真正实现升级。而烟台北方安德利公司的升级策略也是围绕技术能力展开,该公司通过加入不同的国家价值链,充分利用各链条之间的“能力的势能差”来学习不同的技术能力,同时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目标是职能升级。本章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了前面理论论证部分的结论,支持了根据理论论证提出的升级策略的可行性。第八章围绕如何提高技术能力,对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中国蔬菜业升级为微观组织和政府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陈微[10]2008年在《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一国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农产品贸易一直是受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日本的农业受其人口、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一直处于弱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进口逐年猛增,进口结构不断调整,日本的农产品进口不得不依赖某些国家和地区,我国便成为日本第二大农产品供应国,农产品贸易无论对中国还是日本都十分重要。1994——2005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756,9亿美元,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平均高达32.34%,几乎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1/3。日本是一个高农业保护政策的国家,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日本受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和威胁,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农民的生产和发展,设置了各种复杂的贸易壁垒。但是近年来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大趋势下,日本受到WTO成员国的压力,其关税壁垒、数量限制等贸易壁垒限制不断降低,但这并没有改变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转而日本开始实施了隐蔽性的技术性较高的政策来保护本国的农业发展,即绿色贸易壁垒,这一贸易壁垒表面上是合理的,但是他却是一项非常苛刻的不合理的保护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是:(1)苛刻的法律条令及各项标准;(2)商品检疫和检验制度(3)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4)农产品标示方法及包装的规定(5)苛刻的惩罚措施;由于我国国内各项技术标准与日本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农产品出口在日本的这些绿色贸易壁垒面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日本于2006年5月3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以下简称《肯定列表制度》),共涉及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51392条。这一制度实质上是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再一次升级,它主要包括:现行标准、暂定标准、豁免物质、禁用物质和一律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暂定标准和一律标准,通过各项数据比较分析,我国与日本相关农药暂定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肯定列表制度》使我国对日本农产品的出口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具体分析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产品中的茶叶为主要代表,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政府方面:(1)加强与日本的技术合作,争取签订双方互相承认的标准(2)完善我国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3)完善农业监管体制(4)加强日本各种贸易壁垒的研究,以寻求解决方案(5)充分考虑市场风险,改进农产品出口策略,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企业方面(1)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2)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3)根据日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4)加大力度解决农药残留问题(5)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D]. 张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效应及对策[D]. 余维镇. 天津财经大学. 2013
[3]. 日本绿色壁垒研究——以中日蔬菜贸易摩擦为例[J]. 丁玉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5
[4]. 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赵海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5]. 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马宝德.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 基于绿色壁垒制度框架下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D]. 山丽杰. 江南大学. 2008
[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D]. 徐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 新贸易壁垒及其作用机制分析[D]. 耿献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9]. 技术能力视角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企业升级[D]. 包玉泽. 武汉大学. 2010
[10]. 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D]. 陈微. 延边大学. 2008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绿色壁垒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蔬菜论文; 贸易壁垒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贸易摩擦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