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政府买单建行认赔 近4亿贷款只需偿还10%,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芜湖论文,只需论文,建行论文,买单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建设银行做出了一个大胆但会引来争议的决定——把近3.9亿元不良资产以不足10%的价格卖给芜湖市人民政府——条件是政府方面已经承诺:选择“关闭清算、破产清算或诉讼清算”方式,组织材料申报呆账核销。
建行已经在本月初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初步达成协议:后者以财政资金一次性支付建行3700万元,从而将该市26户企业拖欠建行芜湖分行的38932万元(本息合计)的不良贷款一笔勾销。正式协议预计将于本月18日签订。
这种方式在当地被概括为“打捆处置,个案操作”,并“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不需要报财政部特别审批;由此,建设银行巧妙地绕过了“银行不能打折出售资产”的禁地。
地方政府“主动购买不良债权”,并且“主导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这在国内还鲜有前例。芜湖市经贸委官员一再向《财经时报》强调:此举目的不仅是对市政府直属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也为今后企业的重组、改制甚至关闭破产“扫除障碍”;更重要的是,政府想用这3700万元买回“曾经失去的信用”。
诉讼迫使方案提出
这个“整体处置不良资产方案”,是芜湖市政府迫于银行的诉讼压力提出的。
2002年6月初,由于芜湖市燃气总公司长期拖欠贷款(本息合计9000余万元),建行安徽省芜湖市分行多次催还无效,便向安徽省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省高院受理立案后,立即对芜湖市燃气总公司以及贷款担保单位芜湖市钢铁厂、市自来水公司、市安装公司的财产进行诉讼保全,查封了这些公司的存款账户、房产、汽车等。
用燃气总公司董事长的话说是“诉讼保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于是,四家政府直属国企找到市政府,希望出面进行调停。市政府三思之后决定:“打捆解决”直属国企不良贷款问题。
最终,26家市属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进入“打捆方案”,共涉及贷款本金27001万元,利息11932万元。从建行提供的资料看,这些贷款逾期时间最长者达10年以上,最短也超过5年;其中,多数是按当年“投改贷”的要求,根据财政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由建设银行拨付的;形象地说,是“计委点菜,建行掏钱”的计划经济产物。
《财经时报》获悉,建行和芜湖市政府已经就清偿数额初步达成协议:定额清偿市燃气总公司1600万元,清欠率不足18%;其他25户企业以当年的贷款本金为基数,平均清偿率按10%计算,总共清偿额2100万元——最终,26家企业贷款清偿额总计为3700万元。
燃气总公司为何躲避
芜湖市区北部,有一幢上世纪80年代末建成的三层黄色旧楼,楼后荒芜的空地不远处耸立着巨大的燃气罐。随着芜湖市区的扩张,这个危险的庞然大物已经显得离市区越来越近了。
芜湖市燃气总公司是“打捆处置”不良资产的导火索,也是清偿方案中欠建行贷款最多的企业。今天,它作为一家市属国有独资公益事业型单位,负责全市管道煤气和液化气的供应、管道安装、维修等,营业厅和维修站遍布芜湖市区。
记者到来,令公司负责人有些出乎意料。办公室负责人说,还贷款“不是我们的事情,完全是政府决定和操作的”。他代公司董事长转告《财经时报》:董事长对此“没有什么可说的”,并让记者直接去找市政府了解情况。
其实,公司董事长正在这间办公室的内套间内办公。
经过一番交涉,记者进入董事长办公室。有些尴尬的董事长表示,这件事“完全是政府操办的”;由于燃气价格不能擅自提高,每年政府要从财政差额拨款1000万~1500万元给予补贴,公司一直在亏损,根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从燃气总公司的账目上看,2001年亏损337万元,迄今累计亏损3206万元。按公司董事长的话说:“银行每次拿来的催款书我们都签字盖章——可没钱还又有什么用呢?”
据记者了解,在该公司1994~1998年建设期间,建行先后向他们发放了13笔基建贷款,总计金额7300万元;截至2002年6月底,燃气总公司仍欠建行贷款本金6347万元,利息2661万元。
这位董事长告诉记者,公司资产保全后,账户、实物资产等都已被查封,但法院根本没法执行。“我们是公益事业单位,要是停了气,全市市民生活都会受影响”。他还告诉记者,燃气总公司将进行改制,正在与上海一家企业洽谈合作。显然,处置完建行这一大笔欠款,他们将获得喘息和成长的机会。
26家企业困境
拿着参与打捆处置不良资产的26家企业名单,记者试图逐家走访。但出乎意料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找不到了”。
据记者逐户了解,26家企业中还在运行、有经营业务往来的只有6家,一家被整体出租,一家企业的不良拆借资金早已过了诉讼时效,其余18家企业长期停产,已经人去楼空;而在这18家企业中,有3家的经营用地已被政府收回拍卖,但他们尚未最终关闭或破产。
芜湖市化工轻工总公司是当地物资系统的一家老国有企业,现已变成“空壳公司”,只剩下市物资大厦三层两间昏暗的办公室和四五名留守人员。据说,这个机构之所以保留,目的是“为退休人员服务”。留守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表示,并不知道政府要整体处置不良资产,也不知道自己的企业被列其中。
他拿出的营业执照显示,公司根本没有通过2003年企业工商年检,他们只是还保留着自己的名字而已。“政府还债当然是好事,不过就企业目前这种状况,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他说。
芜湖市化工轻工总公司1998年进行了改制,当时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资不抵债,政府卖了下属一个子公司的工厂,让职工“买断工龄”,剩下的就原封不动挂上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主要就是为退休人员服务,因为这部分人员“社保不能接收”。
他告诉记者,从1998年公司就基本就没有业务了。现在尽管公章、营业执照等手续齐全,但去年全年没有营业收入,工商局根本不给年检。在芜湖“打捆处置”不良资产的26家企业中,这样的情况实在不少。
政府也在算账
芜湖市经贸委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是:截至2002年年底,这26户企业账面净资产仅为7.04亿元,而负债高达15.43亿元(包括对金融机构的总负债9.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以上;按照经营状况为企业分类,还在正常或较正常运行的企业有6家,关停、销号的有8家,整体出租的有1家,剩下的11家全面停产。
芜湖市经贸委总经济师杜天喜向记者强调,企业的实际资产将大大少于账面资产,而资产的变现率将更低。2003年1月,芜湖市政府聘请了具有评估资质的省级评估机构,对26家企业中账面资产总额前6位的企业进行了评估,结果账面资产总额5.27亿元,但可变现资产价值仅1.54亿元,资产变现率为29.22%。
杜天喜还算了一笔账:目前26户企业中,除“人走楼空”的6户企业,其他20家企业还有职工6616人,离退休职工2360人,合计8976人。如果按照人均安置费2.5万元计算,所需安置资金2.244亿元,这还不包括企业所欠职工的集资款、工资和生活费以及社保费用等。
杜计算出的结果是,如果以上述评估的资产变现率29.22%为标准计算,26家企业7.04亿元的账面资产可变现为2.057亿元——还不足以安置职工。
在芜湖,不止一个人告诉记者,当地安置职工的最高标准是每年工龄500元,最多不超过24年;也就是说,每人最多拿到的“买断工龄”的补偿是1.2万元。
杜对记者的疑问并没做什么解释,只是含混地表示,除此之外还有解除劳动关系、失业等方面的补偿。
谁代企业偿债
可以看出,芜湖市政府极力表达的是这样一个信息——这26家企业自身的资产质量极差,政府需要替他们掏钱还债。
杜天喜告诉记者,账面资产总额前6位的企业共欠建行贷款2.43亿元,占26家企业建行不良资产总额的90%。不过,如果这6家企业按破产处理,资产变现后,除了解决职工安置、交纳社保等,只有3家企业还有剩余的可分配资产——这3家企业理论上的清偿率,两家为4%多一点,一家为6.5%。这样,他们的清偿金额为738万元。而其他20家企业的贷款金额小、资产质量不佳,照此计算,清偿额不会超过900万元。
照此计算,既然明摆着要吃亏,芜湖市政府为什么还这么主动呢?
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企业都告诉记者“正在寻求改制重组”。不过杜天喜对记者已经说得很明白:对于芜湖市来说,这些企业根本“无足轻重”——规模小,早已衰败。政府愿意与银行联手,更深层的用意是希望解决掉这批不良资产后,能够与当地建行在一个新层面上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也就是希望能“多支持芜湖建设,多贷点款”。
建行芜湖分行相关人员曾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与地方的地位“并不平等”。“这么多的欠贷没有结清,怎么让我们继续支持他们?”这是个疙瘩。不过,现在贷款已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建行并不会由于政府某些行为而在贷款上有所倾斜。因为“这并不是协议的附加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