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武
广东省德庆林场
摘要:目前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就是松材线虫病,其在我国的松林树木中造成的毁害性非常严重。由于该种严重的情形,根据当前阶段我国所分布的松材线虫的具体情况,传播的方式以及传播的特征等方面,重点对于松材线虫的防控措施以及监测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松材线虫 防控措施 监测方式 参考信息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病害在我国森林病害中不断蔓延,由于松材线虫具有非常严重的致病能力,传染性速度最快,能加速对于松树树木的死亡,在对于这类病虫害的防治有着非常大的困难,被国际上认为是首要的检疫目标。早在1985年,我国江苏省第一次发现了松材线虫,相关的检疫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事实上,在采取措施以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松材线虫病害的无限蔓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些年来,松材线虫病害已经扩散到了我国的多个省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森林的生态平衡。基于以上事实,相关森林防治部门要针对松材线虫病害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监测的力度要加强,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对于森林资源的影响。
一、松材线虫病的阐述
1.1我国松材线虫病害的明显特征
松树的外部在感染松材线虫病以后,会出现树木的失水以及褪色的现象,这就让树叶的本来的绿色变成黄色或者褐色,树叶很快变得枯萎,最终枯竭而死(如下图)。另一方面,由于松材线虫病害的影响,树脂的分泌量也随之降低,这就直接造成树木所含的水量减少,我们常常会看到有天牛的活动轨迹,这些之中也包括了病虫的产卵痕迹。此外,松树若是被松材线虫破坏以后,会有真菌不断的生长蔓延,此时松树就会出现蓝变的情况。
1.2我国松材线虫病害的传播路径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们所携带的木材相关的木制品以及松褐天牛等昆虫的侵染。松材线虫病害的主要人为传播方式是利用处理不够充分或者是没有经过处理的一些繁殖材料,另一方面,松材线虫病害的传播还有可能是来自一些家具的包装箱以及电缆的光盘等。
1.3我国松材线虫病害所适应的生长环境
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温度低于8度的气候环境中,不适合松材线虫病的发展,但是当温度达到11度以上时,松材线虫病发展的速度较快,当平均温度达到13度以上时,蔓延的速度最快。在比较高温的环境下与比较干旱的季节都会加强松材线虫病害的传播。
二、松材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松材线虫病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监控部门在监测以及检验、宣传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松材线虫病害的不断传播,我国对其相关的监测与防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2.1我国松材面积大、监控难度大
我国的各种松林分布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广泛,并且有很多种的都是不同类型的植被,再加上松林分布的地区都在山区,海拔比较高,这就加强了防控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省市的外来人口在不断的更新,以至于建设了很多的铁路,很多的县都贯穿有铁路以及高速公路,乡村开始修建了许多条的道路,这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便捷,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建设的需求,外来的松木制品不断增加,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又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我国的松林面积都比较大,如果一旦被传染,防控的难度就会难上加难。
2.2松材线虫病监测人员能力有限,无法正常执行病害的复检工作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市区都建立了多层的监测网络,这些大多数都是由基层的森林检疫人员负责对外地的松木相关制品进行监测与检查。但是由于基层的森林监测站的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不充分,对于监测与检查工作无法全面实行,在开展对于相关松材树木的加工方面的检查工作难免会出现纰漏,前面所提到的这种监测手段主要是利用相关的jian yi检疫人员以及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随时的检查。以上提到的这几种监测方式未必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参与现场监测的相关工作人员并不专业,因此根本无法对于监测工作进行正常开展。
2.3相关领导不重视,防控热情不高
在松树所感染的病害种,松材线虫病算是最严重的一种,不仅传播速度最快,而且危害程度比较严重,具有毁灭性的后果,主要椽笔途径时通过人为转运的相关松树制品来进行传播,一旦松树被感染,大概40天以后就会被致死,3-5年的时间松林就会被毁灭。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植物检疫条例规范等,各个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森林保护规范,但是大多数乡政府以及基层单位由于管理的事务比较繁琐,不够重视松材线虫的防治这一部分,在日常的安排工作中,也常常忽视掉这一部分,再加上基层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对于松材线虫病害的宣传不是很到位,这就直接导致大多数人对于松林线虫病害的严重后果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这样就不会形成比较热情的群众防控气氛。
2.4防控力量单薄,经费不充足
我国的松林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但是由于从事林业的执法人员比较少,大部分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防控队伍力量单保我国基层的林业站编制比较少,综合执法中的编制也较少,再加上这些编制内人员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大,执法的难度高,任务重,这就很难保证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对于防疫的经费投入也是比较少的,尽管省级的林业厅子啊每年都会投入一笔资金支持,县级政府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所要求的将防控松材线虫病害列入必须的经费预算当中去,但是由于所投入的经费与实际情况下需要的经费差距较大,这根本不能保证我国大部分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需求。
2.5监控力度不强,无法严格管理外来的松树制品
依据我国的相关检疫条例的规定,我国的县级林业的管理部门主要是对于该县的森林防疫工作进行管理,主要是由林业防治有害生物的相关部门来进行管理。我国大部分的县级相关管理部门都是比较独立的单位,编制都是比较少,正式参加工作的人员也比较少,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但是随着我国的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物流行业的不断拓展,我国外来的松木制品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工程或者需要投资的项目上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保护,这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监测与防控的执法难度。
三、松材线虫病害防控工作的主要对策分析
3.1加强宣传力度,烘托出浓厚的防控氛围
全社会的责任不仅包括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同样重要。在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宣传力度。第一,要学会利用一些新闻媒体对松材线虫病害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进行宣传。第二,基层政府应该积极利用会议文件以及会议等对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传。县级的相关林业部门应该做好政府的辅助工作,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可以发放一些通告以及信件、标语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等防控宣传,应将宣传的工作深入到各个单位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乡村。
3.2增加经费的投入,保证防控工作的需求
我国大部分县级林业占地面积大,相关工作人员比较少,但是工作量都较大,因此要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比例。根据各个当地的林业综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量进行初步的估计:增加乡镇林业部门的正式人员编制,与此同时也要增加综合林业执法大队的正式编制以及县级林业检验局的正式编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跟随林业的生产步伐,松材线虫防控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应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松材线虫病防控的资金需求。
3.3增强检疫强度,防止松材线虫病害的无限蔓延
县级的林业检疫局应该根据实际的松材线虫病情况制定相关的防控预案,做好对于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技术的指导和培训,监督和检查外来松木制品;综合林业执法大队要做好严查松木制品的把关工作,对于一些没有检疫证书的松木制品,防止进入;基层林业站要加强对于外来松木制品的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力线路基站的建设工作,定期对松材线虫病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汇报;当地的派出所要积极对于检疫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查。
3.4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防控体系
各个乡镇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检测网络,在各个林场要设立相关的监测站。在监测站和监测中心要配备相关的设备仪器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3.5防治有害昆虫
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就是松褐天牛。加强对于该种昆虫的防治,减少其生长密度是比较重要的措施之一。对于受到松褐天牛感染的树木要及时清除,如果感染的树木较多,面积较大时,应该组织当地的防治专业团队,集中进行清除。对于所捕获到的天牛要及时进行消灭,防止松褐天牛的进一步传播以及对于松树的进一步感染,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防控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松材线虫病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外来病害,近年来受到各方的重视,检疫的目标也逐渐向松材线虫病靠拢。根据以上内容,本文从松材线虫病的明显特征、传播方式以及生长发展的速度、生长的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措施、以及防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了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控的对策,并为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戴立霞,刘跃进,张祺.湖南省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及防控措施[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1):15-17.
[2]梁玮莎,方天松.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广东园林,2012,34(4):7-10.
[3]李淑娟,陈新.2017年吉林省东丰县松材线虫病普查及防控重点[J].吉林林业科技,2018(1):11-13.
[4]金寨县林业局.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预防方案[S].2003.
[5]宋玉双.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M].沈阳:国家森防总站,2001.
[6]杨宝君.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防治枝术方案[S].2000.
论文作者:李崇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病害论文; 松材线虫论文; 防控论文; 我国论文; 松林论文; 林业论文; 松树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