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大学生阅读素养研究_大学生论文

基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大学生阅读素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人信息论文,素养论文,理论论文,大学生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1.1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

      “个人信息世界”[1](the information worlds of individuals)是于良芝教授为解释信息不平等和信息贫困现象而提出的图书馆与情报学概念,是个人作为信息主体(information agent)的活动领域,其状态由内容、动力和边界3个要素来界定。本文以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理论与阅读素养的关联性。因为大学生个体实际存在着诸如性格、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成长经历、教育环境、兴趣爱好、专业、学习能力、人际交流、职业目标等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和作为信息主体活动的内容、动力及边界关系密切,所以,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必然存在着信息不平等甚或信息贫困状况。如何改变或缩小其差距,促进大学生信息世界的丰富,解决的基本路径就是阅读推广。阅读推广需要指导,其中,阅读素养就是大学生阅读推广的重要策略。

      1.2 阅读素养的概念

      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是指阅读者为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所具备的阅读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文化修养,具体包括阅读的知识素养、阅读的能力素养和阅读的文化素养。在泛在信息社会,大学生阅读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积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不断积累和培养阅读素养,对利用大数据、慕课、富媒体等信息资源大有裨益。正如较高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一样,较高的阅读素养必将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阅读,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丰富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世界。那么,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如何丰富,又和阅读素养关系如何?

      2 个人信息世界的理论阐释

      2.1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与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观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英国科学哲学家,1934年发表《科学研究的逻辑》,提出的“三个世界”信息理论在多个学科得到诠释,对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见表1)。第一世界利于理解信息源的元意义,同时应包含人类社会及其发明创造,因为这是认识的基础;第二世界利于发掘和感悟隐性信息,同时应包含一定的显性信息,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第三世界是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声音、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并汇成一个实在的信息世界,同时应包含一定的隐性信息,这是阅读和学习研究的重要目的。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要素反映了大学生个体的信息观,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三个世界”的信息观,并加以发展,结合自身条件、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才能对阅读所涉及的信息理论、阅读资源等有更深的感悟。

      

      2.2 布鲁克斯情报方程与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动力”观

      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以波普尔“三个世界”模型为基础,于1980年提出情报作用于知识结构的基本方程式,即:K[S]+ΔI=K[S+ΔS],该公式的含义为原有的知识结构(K[S])加上吸收的情报量(ΔI)等于新的知识结构(K[S+ΔS])。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是布鲁克斯情报学的核心思想,知识组织是对文献中的逻辑内容进行分析,找到人们创造与思考的相互影响及联系的结点,从而探索认识地图的概念,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献中心,过去在建设上关注的是收藏,服务上重视的是流通和阅览;在泛在信息社会和大数据环境下,突出利用和知识服务是关键。因为就大学生读者而言,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留恋图书馆,羡慕的是知识,需要的是情报。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动力”丰富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在于对情报价值的足够判断并付诸行动。情报作为改变人们原有知识结构的催化剂,对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提供了不竭动力。就大学生阅读而言,阅读途径、阅读方法和解读能力与大学生获取知识、吸收情报等关系密切。

      2.3 穆尔斯定律与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观

      美国情报学家穆尔斯(Calvin Mooers)1959年提出,一个情报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情报比不取得情报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用户就会倾向于不使用该系统,这就是著名的穆尔斯定律,揭示了用户利用情报检索系统的规律。对用户来说,最易获得的资料并不一定是最有用的资料,即情报资料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并不是一致的;用户选择系统以情报资料的可获得性为首要依据。他指出,如果你获得了信息,你首先必须阅读它,而这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后你必须努力设法理解它,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又必须进行思考。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接受信息是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的,因此人们并不总是乐于去接受信息,这为积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伦理和阅读审美提供了契机。Dialog信息检索服务的名誉主席Roger K.Summit认为,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信息的使用与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成正比。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丰富将随着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更大拓展。随着信息泛在、技术泛在、服务泛在的泛在信息社会特征的成熟与完善,大学生信息活动的空间、时间和智识也会得到极大改善并延伸,加之环境的优化和机制的保障,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将随着主观能动性的强化而出现螺旋式进步。因为穆尔斯定律符合齐夫(Zipt)的最小努力原理,也即省力美学法则,和目前信息生产、传播、利用的运行趋势是高度一致的,这正是泛在信息社会将创造的一个利于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空间、时间、智识”增进的“边界”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从阅读切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来完成。

      3 阅读素养研究综述

      3.1 国内“阅读素养”研究趋势

      国内以“阅读素养”为题的论文始见于2003年,截止2014年底,已有104篇论文发表(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期刊库,检索日期2015-03-17),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近5年来发文量增长趋势显著,如图1所示,直线表示了阅读素养研究的整体上升趋势。

      

      

      3.2 国际阅读素养研究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推出了“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该项目每五年(2001年首轮)进行一次全球范围的PIRLS阅读素养评价,以此来监控儿童阅读能力的未来发展。PIRLS对阅读素养的定义偏向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解读能力以及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对阅读素养定义结合了个人发展目标,涉及信息检索、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反思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把教育作为发展阅读素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教师在阅读素养教育中的未来适应能力[2]。国际阅读素养的研究一方面突出了能力说,即阅读素养是个人融于社会并积极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和能力;另一方面,PIRLS和PISA并不注重单一的测试结果,认为阅读素养不仅包括阅读能力,还有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及阅读行为等内容。这些观点为笔者提出大学生阅读素养的要素说有重要启发。

      3.3 阅读素养研究现状分析

      现有阅读素养的研究是和个体阅读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国内外的研究特别关注儿童阅读素养的培育;通过发文趋势分析,阅读素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发文选题来分析,国内阅读素养研究明显受国际阅读素养相关项目PIRLS、PISA等的影响,对少年儿童的阅读较为关注,对阅读素养作为一种持续提升的文化能力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研究内容偏向阅读教学、阅读评价和阅读实验,对阅读素养的发展策略缺少理论建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推广和阅读指导工作。随着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通过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3],以适应数字阅读为主流的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阅读活动亟须阅读理论的指导,这种指导阅读的理论就是阅读素养,阅读素养是一系列要素相结合而形成的统一有机体,和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具有互动作用,这种互动是积极的,正如阅读素养各要素的互动一样重要。

      4 大学生阅读素养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阅读素养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理论、阅读资源、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解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伦理、阅读审美8个要素(见图2)。

      4.1 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有关符号、元素、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文献、档案、媒介等在内的相关概念以及文献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基本理论。所有的阅读都可以归结为面向特定信息的解读,因而,信息理论对阅读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4.2 阅读资源

      阅读资源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资源基础,涉及各种媒介类型的信息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多媒体资源、各类数据库、网络资源以及正在发生的耳闻目睹的即时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由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数据集合而成的大数据也是一个极其海量的阅读资源。信息理论和阅读资源对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丰富具有理论指导和资源保障作用。

      4.3 阅读途径

      阅读途径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能力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体,主要指大学生读者获取阅读资源对象的各种途径。例如,利用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与随意阅读之间就存在较大差异,熟悉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对大数据时代的阅读也大有裨益。大数据最大可能地拓展了大学生阅读的信息空间,阅读途径既包含宿舍阅读、课堂阅读、图书馆阅读、书店阅读,又包括传统的社会网络阅读、因特网环境下的虚拟网络的数字阅读等多种途径。

      4.4 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技能基础,不仅包括选读、通读、精度,还包括不同文本、各类媒介载负信息和数据的阅读技巧,也包括计算机、因特网、阅读工具等的使用技能,格式转换、信息处理技能等。随着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阅读的方法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美国一份关于PISA的研究报告指出,呈现出高水平5级和6级结果的被测试的学生表现出了代表知识、技能和需要执行更复杂的任务的能力,这种在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中持续的长期趋势,总体结果是基于计算机的数学和阅读评估[4]。

      4.5 解读能力

      解读能力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重点要素,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阅读需要借助读者大脑中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的信息,并在具体情境中建构意义的过程。解读能力密切联系着阅读经验、语言学知识、文本情境以及教育背景和研究水平等,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学、逻辑学、分类学等理论等对阅读文本及数据信息进行认知、理解、整合、推理、综合、概括、运用等达到的精准程度和感悟能力。阅读途径、阅读方法和解读能力三个要素为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提供了动力源泉。

      4.6 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要素,是对阅读行为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阅读兴趣密切联系着大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和敏锐的觉察力,既是阅读素养的外在表现,又是阅读需求的外化和动力。大学生阅读兴趣要结合学科和专业尽早培育,从新生入馆教育开始,向课程教学渗透,以专业为重点,循序渐进,从图画阅读到主题阅读,从主题阅读转为专业阅读,从专业阅读走向专家阅读。

      4.7 阅读伦理

      阅读伦理是大学生阅读素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指大学生在阅读文本和数据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生理心理条件及核心学习目标,遵守的一定的道德规范,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使自身陷入不该涉猎的信息泥潭。分类阅读书目的推荐以及分众阅读、分类指导等举措有利于良好的信息伦理的养成。例如,国外通过计算机在线测试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行为发现,自律是阅读素养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捷克通过阅读教学的创新过程的监控和比较分析来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6],我国教育部指定的大学生必读书目等,这其中就包含对信息伦理的考量。

      4.8 阅读审美

      阅读审美是大学生阅读的审美元素,是从美学的视角审视信息,甄别信息内涵的真和善,鉴赏信息载体或形式的美,达到对信息的真、善和美的全面认知和解读,形成对阅读对象的真善美和谐统一地透视和解析。阅读审美对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升华大学生阅读境界,建构大学生阅读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核心要素。阅读兴趣、阅读伦理和阅读审美三个要素在拓展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要素上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5 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策略

      5.1 阅读知识素养的培育

      强化信息素养教育,熟知信息理论和阅读资源,扎实提升阅读知识素养。信息理论和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其他要素都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对于信息观的理解不同,直接会影响到阅读的理解效果,甚或正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悉阅读资源,是阅读的基础保障,大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对信息资源愈加熟悉,对信息理论认知就愈加深刻。就阅读素养教育而言,通过向大学生讲授信息理论和传播信息资源,使之达到熟知信息理论和信息资源的目标,可以扎实地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知识素养,丰富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在发展阅读素养中起着基础作用。

      5.2 阅读能力素养的培育

      组织阅读活动,拓展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解读能力,持续增强阅读能力素养。阅读活动犹如实践教学,对阅读宣传推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台湾通过在线社交娱乐与信息搜寻活动的阅读拓展活动,指导学生从事更多的网上信息寻求阅读活动,并对其进行在线和离线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教学,从而提高印刷型和数字媒介类型的读者的阅读素养[7]。阅读途径对阅读视野的拓展,特别是阅读的交流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联络空间和实践途径。大学图书馆必须关注大学生读者的阅读特点,积极利用先进Wi-Fi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深化大学生的泛在阅读体验,让图书馆在泛在阅读的信息生态环境中提供更广、更快、更新、更好、更多的阅读空间。解读能力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美国的一份阅读素养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学生的背景特征,如性别、种族、族裔以及环境因素,如学校特点、教学实践、教师的举措以及和阅读的家庭环境等有关[6]。在泛在信息社会,阅读成为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完成学业和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大学生阅读推广必须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它可以为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提供动力,这种动力源自情报的适时吸收而对知识结构的改进,特别是解读能力的提高,它时常伴随着隐性知识的发掘和悟性的闪现,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

      5.3 阅读文化素养的培育

      开展阅读讲座,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伦理、阅读审美,潜心升华阅读文化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要适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别选择,科学开展阅读训练,深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香港的一份调查研究发现[9],在阅读素养的培养方面,不论男孩和女孩,当女教师指导他们时,他们会学的更好。可能因为男教师喜欢控制学生的学习,而女教师更喜欢进行分组教读,适应学生的学习阶段,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阅读书籍和使用学校图书馆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词汇中遇到的文本的意义。PISA对波兰学生的测试中也发现阅读方面的性别差异,女孩在阅读方面不仅优于男孩,而且在提高他们的技能上女孩同样优于男孩[10]。在大学阶段,阅读兴趣应向学科和专业引导,要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引入经典案例和最新动向,激发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志向。阅读兴趣对专业阅读能力具有制胜意义,如对学科前沿的关注和追踪等,对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丰富发挥实效。阅读伦理对规范阅读行为、培养文明阅读、提高阅读安全性和信息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约束作用。档案文件的密级、网站的安全级别以及图书馆开展的针对不同阅读群体的“推荐书目”或“指导书目”等工作,一定程度上已经包含了阅读伦理的思考。阅读审美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品味、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阅读审美从“善”的视角出发,包含着阅读价值的取向,同时密切影响着阅读兴趣的选择和阅读效果的评价,从而对延伸和拓展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产生影响。

      6 结语

      泛在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个人信息世界理论对在该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阅读和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具有直接关联,阅读素养作为指导阅读的理论,同样对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具有内在的关联。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反映了大学生的特殊信息视阈,是大学生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文化等的反映和表现。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理论层面可以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情报方程和穆尔斯定律得到一定启发,并分别作用于“内容、动力和边界”3个要素。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丰富有一条富有实效的途径,那就是阅读,离开了阅读,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将黯然失色。阅读素养对丰富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至为关键,它是一个由3个层面8个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大学生阅读素养一方面强调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离不开阅读知识的支持和阅读文化的升华。大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信息世界建构和丰富的过程,大学生阅读素养将随着大学生阅读推广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优化,随着各种阅读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建构了一个基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阅读素养的理论构想,下一步的研究将进行阅读推广的具体实践,以验证该构想的实效程度并在改进中不断优化发展。

标签:;  ;  ;  ;  

基于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大学生阅读素养研究_大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