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汇于民”的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于民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最近表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政策上鼓励出口、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中国将以政策调整来促进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实现上述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藏汇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1994年开始的强制结售汇制的结果。因此,改“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应先改革我国实行了十多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强制结售汇制是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与1994年至2005年汇率改革之间的汇率机制相适应的。十多年来,它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八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它使人民币汇率免遭劫难。此外,强制结售汇制极大地避免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风险和引进外资的汇率风险,也对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外资进入发挥了积极的功效。
然而,强制结售汇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病。强制结售汇制下的外汇占款的被动增长,扭曲了中国的货币调控机制。日益膨胀的央行票据就是这一制度的畸形产儿。在公开市场操作一味地为冲销外汇占款的情况下,像再贴现机制这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并由此造成了我国央行对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类被西方国家放弃的政策工具情有独钟。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对于完善中国的货币调控机制、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强制结售汇制将大量的外汇资产集中于政府,而中央银行通过发放基础货币的方式购买的外汇储备资产,又在人民币升值中不断地缩水,于里于外都不是合理的选择。
自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以来,虽然人民币汇率已经表现出了双向波动的特征,但中长期升值意愿似乎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中国在汇率政策上,已从过去谨防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转变为防止汇率过快的升值。这不仅要求政府建立起汇率的市场自动调节机制,也需要央行建立起市场化的汇率干预机制。对于后者,此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货币掉期,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对于前者,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增加外汇市场的供给。而强制结售汇制在不断地抽取外汇市场的资金供给,如果没有渠道使集中到政府的外汇储备还流到外汇市场,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就可能大大超过政府所期望的水平,也可能超过国内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水平。这是中国经济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改革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显然是顺应了我国汇率机制变化和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2006.3.2.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