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黄小丽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承担着一定的启蒙责任。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初中生用数学科学的思维模式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才会得到显著增强,他们才会具备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赞成从“生本教育”的理念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做到了知识的枯燥讲解,课程不仅乏味,而且也不具备教学发展意义,并且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局限地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研读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贯彻“学数学,从好习惯做起”的最终目的。如今,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下,学校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将“学数学,从好习惯做起”的教育理念在新时期转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落到实处。
一、巧用操作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因为敏感性的存在,会睁开“好奇的大眼睛”看待外界的一切事物,对接触和了解数学有极为强烈的欲望,并且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如果数学课堂相当有趣,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学习效率颇高。教师可以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情境教学,还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有趣的学习机会,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不同的事物或活动,该阶段的兴趣培养能为他们今后的择业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讲述“相交线与平行线”一课时,可以以游戏形式在课堂上开展,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进入到一个“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新天地。在课堂上,教师表演剪刀剪布料的过程,并让学生轮流亲自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以此在课堂上引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特征。
在探究操作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干涉学生的过程,只是作为引导者和旁观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探讨神奇的直线世界。学生可以一边欣赏剪刀剪布料时角度的不断变化,一边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学习状态下愉快的玩耍。笔者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在数学课堂趣味环境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充满动力,这对于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大帮助。
二、妙用参与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
很多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很大的教学误区,那就是自己一直在黑板上板书演示,而忘了请学生上讲台“表演”。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帮助他们锻炼和培养数学综合素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过程中,学生既能学到真切的数学计算知识,又能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集体的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整式”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学生再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是自由结合三个成员,教师根据小组协作的最终成果进行打分。在每个小组上台演示的时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负责计算整式加减法,第二位学生负责计算整式乘除法,第三位学生负责二次检查前面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并向教师报告该组整体计算情况。在该案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并且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数学任务完成过程,不会出现“有人做,有人看”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整式乘除法”,还能亲自动手练习整式加减乘除的计算过程。这样的“手把手”教学效果,会比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无形讲解”强百倍,这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善用评价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在新课标理念改革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强调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评价相结合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顺应“学数学,从好习惯做起”的教育理念。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学生自我评价方案”,让每个学生在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脚踏实地学习等方面客观评价自己的科学课程学习情况,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师评价。教师要公正地为每个学生的科学综合学习能力打分,如是否有创造力、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否达标、学习是否主动积极,教师就这些方面对学生及时表示鼓励和表扬或者批评和指正,从而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鼓励或认可。
3.同学之间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中肯建议,从而让学生培养信任他人和诚实做事的良好品格。
采用评价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为了区分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等生。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持续发展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张扬独特的个性,在激发自身潜能的同时进行创造性发挥。也就是说,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督促他们通过日常数学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四、善用拓展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追溯数学学科的产生,不难发现,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逐渐加深并最终又要为其所用。数学学科不仅是单纯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工具与手段,更是思想上的进步与技术上的更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到存款借贷,小到收费花销,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基本素质。因此,在此情况下,数学课程的改革提出: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在考虑学生现有素质的基础上,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基本的生活情境,将“学数学,从好习惯做起”付诸于实际行动。从中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上,双管齐下,在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生产活动。
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把握教学节奏,在与生活建立起联系的同时,有所侧重的让学生了解每个章节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背景,并进行浅显的拓展延伸。在感悟数学知识发展脉络中,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为目的,发动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中,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实现举一反三,感受到数学科学的魅力与使用价值。
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一章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原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基本理论上的认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与深层理解;然,后教师再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研读上,结合教材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帮助学生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之,虽然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局限性比较大,空间、时间等制约是不可避免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真实地贴近数学科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时间、空间问题。本文介绍的多元化学习习惯培养方式,在考查学生数学课程学习情况的同时,又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秦云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9).
[2]黄晓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6(74).
[3]王玉泉.激活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J].宁夏教育科研,2012(2).
[4]杨天波.浅说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反思[J].教育革新,2013(5).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628017)
论文作者:黄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整式论文; 小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