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关系浅析论文_秦梦佳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关系浅析论文_秦梦佳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4)

摘要:党的十九大做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指明了当前发展的新变化,新发展理念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与新思路,研究二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社会主要矛盾是确立新发展理念的基础;其次,新发展理念既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也反映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新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也揭示了当今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要求。新发展理念与社会主要矛盾对接,对于引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要矛盾是确立新发展理念的基础

在马克思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新发展理念作为一种高层次、系统性的认识,是依据经济发展及改革的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形成。但是,经济发展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颇多,发展理念反映最主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并且,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必须分析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样才能为确立发展理念打下基础。其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不仅是为实践服务的过程,也是认识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不是空穴来风,是通过分析近30年来的实践及国际国内形而做出的判断,由此,社会主要矛盾是新发展理念的基础。

二、新发展理念与社会主要矛盾相互贯通

新发展理念既要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其作为一种认识是最终要回到实践,也就是要回到社会主要矛盾本身,也反映出了解决矛盾的手段和方式。

(一)新发展理念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新发展理念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是相互贯通的,一种理念的提出正是因为在实际当中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需要理念指引,以此来加以纠正。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协调的提出意味着发展的不协调,绿色意味着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创新、开放,分别对应着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开放不充分,这是他们之间内涵的贯通。另外,美好生活的需要比之前物质文化需要多了对政治、环境、法治等各方面的要求,而新发展理念既体现了发展不懈追求,也涵盖了对生态政治各方面的要求,覆盖面广,与社会主要矛盾同步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反映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和方式

新发展理念作为理念属于上层建筑,它与经济基础具有同步性,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为解决主要矛盾提供的价值指导和手段方法。

1、创新、开放是解决发展不充分的有力手段

创新作为解决生产发展不充分的有力手段。马克思经典著作指出,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生产的成果直接归生产者支配和使用,而这时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需要,有丰富的生产力为依托,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进行自我发展自我享受自我实现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些的根本就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评价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除了有基本的科技水平,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基本的生产条件时间等,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先进的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创新来不断实现,通过创新的途径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根本的物质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中都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而创新又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抓住创新,也就抓住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关键。放眼全球,根据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规律来看,一旦进入成熟经济体之列,内生创新能力不足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处于这样一种全球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抓创新就是抓关键。约瑟夫熊彼特曾指出,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通过内生性创新所引发的创造性破坏来打破经济体系原有的循环流转,实现经济生活内部蕴含的质的突破,使其跃迁到新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非均衡的动态式发展。[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新时代对外开放也应形成新格局,历史的经验和别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深入和越来越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已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国、第一制造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国、第一吸引外资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面临开放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我国一带一路需要进一步深化,贸易模式和管理制度应更加完善,还应扩大西部地区开放力度,不仅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自主权,还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际话语权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对外开放仍在进行时。

2、协调、绿色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式

社会机体,作为一个由不同部门组成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整体掌握全局,部分也对整体有影响,尤其是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既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问题,也有贫富差距、收入分配失衡、经济和生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经济发展和发展效益失衡会导致人们物质条件虽然好了,但是生存质量较低,影响永续发展和人的生存,物质和精神失衡不利于社会和谐,物质财富容易获得,精神财富一旦缺失,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贫富问题的存在,若不尽早实施脱贫,既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则,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坚持协调发展,才有利于铸就发展合力实现社会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良序发展。

建国以来的发展中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人自我约束的能力下降,活跃的市场环境,使商人追逐富裕,很大程度上对环境生态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空气质量到土壤水质都被工业化所污染。如果生存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谈何人类的美好生活。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已经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发达国家及我国自身的经验告诫我们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应取之有度,经济发展必须遵循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法则,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那个发展理念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更是发展的一种方向和手段,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要在保证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确保环境生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在实际生产中注重废弃物的处理和转化,做好环境承载力相关的测评工作,避免还未被污染的地方被污染,注重一些短时期看不出来但在未来日积月累的时光中转变出的隐性污染。这不仅是对政府工作人员,也对生产者更是对消费者都是一种考验,也是我们必须践行的东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

[2]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6-1-19。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4-105.

论文作者:秦梦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新发展理念关系浅析论文_秦梦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