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革之年,资本市场成为关键_资本市场论文

在变革之年,资本市场成为关键_资本市场论文

变革之年,资本市场成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之年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变革之年。但现在市场对中国有非常大的担心,很多人说中国经济可能是引爆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源泉,国际上甚至出现“中国经济要硬着陆”的舆论。其实,中国面对的问题,只是变革之年的短痛。整体来讲,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7%以上问题不大,未来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直接融资市场。

       中国经济不会崩盘

       今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趋势性比较明显的一年。全球经济应该会继续企稳向好,所以美联储退市的步伐应该不会改变,量化宽松至下半年会终止。欧洲去年是打底之年,今年应该是复苏之年。日本经济受强有力货币政策的刺激,也会有周期性的复苏和反弹。

       在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都向好的态势下,中国经济能差到哪里去?中国面对的问题,都是变革之年的短痛。比如强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强力反腐,把很多事情都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等等。而这应该会增强市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整体来讲,中国经济增长保持7%以上应该问题不大,通胀如果是3%左右,中国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应该是10%左右。

       在市场对国家前途信心恢复的情况下,按照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反映,它应该造成资产的重估,而不是继续的“跌跌不休”。但中国经济名义增长率是10%,中国股市未来的市盈率却只有10倍左右。而美国经济增长虽然只有2%~3%,美国股市未来的市盈率却是15~16倍。

       国内直接融资市场不畅

       我们要区分变革之中的短暂现象和市场经济规律下永恒的现象。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银行业会有短暂的冲击,但资本市场有时候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在市场经济当中再正常不过了,在美国很多传统的银行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但它们的盈利结构会改变,会从资本市场的运作、从直接融资而来,这正是中国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不过来,最大原因就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国的融资结构太偏重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美国,股权、期权、债权和其他的形式,例如PE、VC和创投,这些直接融资占到整体融资结构的80%。而在中国,直接融资只占20%左右,间接融资占70%左右,还有约10%是所谓的影子银行、灰色银行等。

       资本市场是金融革新关键

       因为中国直接融资市场不畅,直接融资市场太小,所以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而不仅仅局限于发展银行业务。为什么不能通过银行来解决?因为银行拿出去贷款的钱不是它自己的钱,而是存款人存的钱,所以银行的贷款是趋保守型的,一般需要有抵押品,如果没有有形的抵押品,在知识产权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也可以用知识产权这种无形的资产进行抵押。

       中小企业的特点是,它没有多少有形资产可以抵押给银行,所以拿不到贷款。这从很大意义上来讲也是正常的,即使是西方大多数银行,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品,给银行再高的利息,银行都不做这单生意。但这些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

       例如在美国,银行贷款只占百分之十几,而债券市场达到70%。很多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发债,直接面向投资人。投资人可以拿到更高的回报,资金的使用者成本也可以降到很低。

       因此,我们要把培育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个资本市场要有效率,要对资产的估值比较准确,不能永远是个无效的资本市场。如果像中国目前的A股市场这样,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未来、过去和现在,那么把它发展起来,它又怎能承担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融资渠道的责任呢?

       现在中国的很多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都是为发展多层次、成熟的资本市场做铺垫和准备的,因为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要素市场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前提。

标签:;  ;  ;  

在变革之年,资本市场成为关键_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