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人才培养
引言
所谓的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高质量的学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却出现很多问题: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时间减少,教师偏向应试化教育,多重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当调整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终生学习的基础
在21世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只有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可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所以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想有效的终身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优化的去发展。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会自己学习、思考、创造。皮亚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而是个体在环境交互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不断的锻炼自己的“心智操作”,使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坚韧力得到发展,而这恰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教师台上演讲、板书,学生耳听、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测评,过于片面化。现代化的教学趋势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在学习中也是这样。学生必须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能对所学的知识有充分了解,心中构建一个学习框架,最好是带着问题去上课,使课堂听课具有针对性,保证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预习,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模式。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开放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中,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学习生字生词,诗句翻译,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对其进行情感心理分析。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文化交流,共享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课堂能够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开放思维领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从培养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最根本的基础,所以针对初中生来说,加强学习兴趣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根本。学习语文是强化的过程,强化学习首先最重要的是兴趣。针对农村学校寄宿生,要重视语文的学习,激起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寄宿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他们善加引导。寄宿学生长期处于的封闭式环境,加之他们年龄较小,对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基于此,不妨采用图画视频、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创设宽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有获得感和参与感。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告诉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使语文学习不那么枯燥乏味。比如可以把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变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学生记下来,并加以实践和应用,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3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辅,起引导作用。即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从旁指导学生。教师根据教纲的要求,简单地提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简要分析需要学习的重点;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加工资料,整理出知识的特征以及自己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点。如语文课文《爱莲说》,可以先试着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翻译课文的语义,然后教师慢慢推进,提出一些主观问题让学生加以思考,如“如果莲让你想到了某类人,你认为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又如,“你认为的君子应该具备什么品质?”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对学习的课文加以讨论,小组内讨论什么句子对自己影响最深,或留有很深的印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公,开展课堂活动。
2.4加强课堂中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目前,学生在语文课上总是机械的接受知识。为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发言或表达想法的学生是固定的,有些学生会因为害羞或者是害怕回答问题出现错误,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嘲笑而选择逃避,这样就不利于老师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成为课堂的“局外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极个别人的。在老师提出问题或发出邀请时,所有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只有参与了这种过程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然思考会浪费许多时间,但是思考是学习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老师可以熟知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间的限制下,可以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参与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采取鼓励性的教育,让学生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果,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要学会学,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月海,高金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73.
[2]李瑞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学周刊,2016,(02):185.
[3]杨彦峰.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5).
论文作者:郭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