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张瑜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该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主体间性转向三方面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客二分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主体间性”一词由胡塞尔提出,他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曾指出主体间性又可称为主体际性或者交互主体性,它超越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客二分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世界。本文将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缘起及内涵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缘起

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便十分注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主体性,这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单向的主客体交往关系以及工具理性的盛行。人们开始从“人的依赖”阶段转向“物的依赖”阶段,且越来越趋于控制大自然,在此过程中也遭到了大自然前所未有的惩罚,最终导致人与人关系异常冷漠以及人本身的异化。基于此,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主体性问题,主体间性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德国胡塞尔最早提出“主体间性”,“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1]海德格尔认为主体间性的实质是一种主体间的“共在”状态,“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2],因而我与他人实质上是一种共生共在的关系。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性乃是一种“视域融合”,这与胡塞尔提出的“视域互换”相类似。除此之外,还有马丁·布伯的“我”和“你”、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关系模式,开始提倡主体间性理论。

(二)主体间性理论的内涵

现代西方哲学术语中一般用“Inter-subjectivity”来表示主体间性,该词在翻译过程中也被译成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等。我国学术界对该西方术语的理解众说纷纭,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一种译法是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的“主体际性”。他认为,“‘际’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交接、会和,着重于两种分离的东西形成一种连接,更符合这一理论所表达的思维”。[3]学术界所广泛认同的另一种译法是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的“交互主体性”。他认为,“主体间性的说法容易让人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某种人之外的性质理解为人的本性,而非主体性是人的本性。从人的现实存在及其意义的角度理解这一术语,交互主体性更好的表达了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影响”。[4]这里,笔者主要运用“主体间性”一词,因为该词能更好地与主体性形成对比,更能体现出主体与主体间平等交往的关系。笔者认为,主体间性理论主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交往双方都是主体,且是平等独立的个体;第二,交往每一方的主体性的实现都不能以牺牲或损害另一方的主体性为代价。

在回归模型Y=g(X)+ε中,当g(X)=E(Y|X)时,有GMC(Y|X)=R2。但R2主要用于回归分析,GMC则可以用来测度随机变量间的解释方差。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增强其合理性

第三,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互动。主体间性构建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世界,在教育过程中,一方主体为教育者,另一方主体则为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故包括教材与文本等在内的教育内容也是教育者应该注重的主体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定要理解教育内容,与教材、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互动,以促进教育内容主体间性的转向。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其有效性

主体性教育理论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控制与被控制的主客体关系使得师生关系极易产生矛盾,这种不和谐的师生相处模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并不凸显。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促进师生互相包容与协商,从而达到主体间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共识,最终形成胡塞尔所提出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另一方面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培养的个体,拥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等品质,能够自主选择、判断并且承担责任,从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其有效性。

(三)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强调其平等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打破传统的教材与书本的局限,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主体间性理论所体现的一种“视域融合”、共在的精神需要我们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德育的优秀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科学且丰富的理论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科学化与合理化。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单子式的个人存在状态,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合作共在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构建教育中的交往理性。对此,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始终倡导师生合作共在的理念,这种理念会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责任,从而打破传统主客二分式的思维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实现师生双方之间的主体互动,构建交往理性,我们也要力图打破教育者“一言堂”的教育模式,提倡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教育者要善于关照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情感以及表达意见的权利,使受教育者不再处于“失语”的地位,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真正处于一种主体互动的交往模式中,且在该模式中,不存在强制和主客二分,二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主体间情感上的充分悦纳。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洪和水资源调控能力。继续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做好省部际联席会议、水利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大力推进流域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会同地方水利部门,努力推动和加快新孟河、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新沟河、太嘉河等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及时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复核,流域片新建中型水库、江河主要支流和重要独流入海河流等项目审查与审核,流域片重要城市防洪规划技术审查等工作。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间性的转向

主体间性理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性问题的解决以及教育模式的转化,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当然,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新时代,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趋于频繁,这种交往的前提就是双方之间相互尊重且承认“他我”,这便是一种主体间的精神。新时代,我国已经从一元社会走向多元社会,利益主体也趋向于多元化,而“如何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中寻找对话机制,如何达成共识和达到何种程度的共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5]因此,笔者认为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进一步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聆听多元主体的声音,从而最终使主体之间形成彼此尊重与承认的“共在”关系。

(1)转变对象化的思维方式。教育对象化思维使得教育者成为“高高在上”的主体,受教育者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致使教育效率低下。而主体间性理论则为当前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教育者要力图摆脱对象化思维,更加注重价值性教育,克服以往的功利性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和品质,转变对象化思维。

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灌输式教学,受教育者只是被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在此情况下,本该激起受教育者思想火花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为束缚受教育者思想的枷锁,本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流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形式,最终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大大降低。而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倡导的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以及双方知识共建的理念。该理论有利于变革传统的师生交往模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意识的彰显以及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最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理性。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体间性的转向

第二,应力图打破教育内容的抽象化。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生硬和目的性,只注重知识本身和体现社会的需要,而忽略受教育者的需要,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功能。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与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与创造精神的培养,最终构建具有主体间性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①优:腰痛、腿痛均消失,腰部运动无限制,可正常生活及工作。②良:腰痛、腿痛显著改善,腰部运动无限制,可进行轻微的工作。③可:腰痛、腿痛有所好转,但不能独立活动及工作。④差:腰痛、腿痛、运动功能等无改善,或加重。

(2)通过“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学。一般来说,情感教学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搭建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往的桥梁。教育者关怀、体谅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教育者”之所感,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真实且真诚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也会给予教育者相应的反馈即理解与认可,从而为促进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模式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动力。

(3)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选择与整合。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手段,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宗旨、任务等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据主体间性的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选择与整合。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选取开放性、社会化、生活化的教育方法,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体间性的转向。

有效的企业经济管理措施决定了企业在现有市场环境中的产品地位,决定了企业在后续经济发展中具备多少延伸能力,在实际环境中,在经济获取项目中有多少的渗透潜力。有效贯彻创新技术与新型材料,糅合网络信息化技术和知识资源,确保相应技术数据能够体现企业经济管理自身的条件优势,才能为后续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和稳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6+36.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146-152.

[3]韩水法.哲学的而非文化的主体际性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2-14.

[4]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18.

[5]孙迎光.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3):3-6.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0-0214-02

作者简介: 张瑜,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杨国栋

标签:;  ;  ;  ;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