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老年病科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护士能否与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直接影响日常护理工作成效。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老年科护士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沟通话题来吸引老年人参与交流,达到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关键词】老年患者;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234-02
传统的护患沟通模式往往偏重于疾病知识的传授、灌输和健康教育,但是,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往往患有慢性病并反复的入院,很多饮食活动及用药知识都已经了解,传统的入院环境介绍及疾病知识宣教不一定能够达到好的效果,这个就要求我们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人性化的有效沟通,准确获得老年患者的信息,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身心及社会需要,增加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最终帮助老年患者消除不良因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本人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沟通技巧,可以更好更快的与患者简历良好的呼唤关系,如下。
1.以沟通作为前提,采取语言建立良好关系
在过去传统的医患关系建立中多基于医疗卫生,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沟通较多,而涉及其他方面的关系建立相对较少。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如果在其离床治疗期间实行传统沟通模式,那么已然不能达到医患良好交流目的。并且,对于大多老年患者来说,其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一般基于长期慢性病症进行治疗,其对于病症实际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以,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可以以沟通作为前提,采取语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对医患关系的提高,以及对病人采取良好的健康教育等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一定要主动、热情、大方,在给患者第一印象时就能让患者被护理人员情绪所感染,能够从医护人员身上感到乐观、积极的情感。比如向患者讲述入院注意事项时,一定要向患者将医院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等详细明示,且在讲解过程中如果患者有不理解问题,也要耐心、认真的所阐述,让患者能够从医护人员沟通和交流中感受到热情和和蔼的态度,这对患者顺利接受治疗,以及在情感上认同医护人员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合理话题作为沟通方式
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选择合理的话题作为沟通方式,这在无形中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国内一些相关研究中也对医患沟通情况进行过相关研究,认为医患关系在日常交流中多以疾病作为主要话题,而关于其他合理话题相对较少,进而在医患沟通上相对较少。有些护理人员虽然在护理工作上非常到位,但是就是因为与患者在沟通上较少,得不到患者认可,进而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如果在护理过程中遇到这类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态度上也会出现变化,而患者也会从护理人员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感受到其态度上的变化,进而在医患关系上难以建立。并且,受医患关系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其护理质量上也会产生降低,这对其工作更好的开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在医患沟通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话题尤为重要,既能够与患者产生语言上的共鸣,还能进一步展开护理工作,一举多得。例如:(1)参与老年人回忆 老年人都是经过了大半辈子的人,对过去的事情,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可以倾听患者的回忆,加一下肯定与赞赏,比如:你们那时后真是辛苦啦,你们那时的人真是尺得苦之类的,老人家就很愿意跟你畅谈。(2)老年人喜欢惦记,惦记自己的儿孙 不论是怎样性格的老人,谈到儿孙,特别是孙辈的都会变得和蔼,看到儿女或孙儿来探望,我们可以夸夸老人儿女孝顺,孙儿可爱聪明之类的,老人家就会高兴很多,愿意与你继续交流。(3)尊重老年人的爱好,比如:钓鱼、种花、广场舞、书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观察,投其所好,发现老人家感兴趣的话题就多聊,等等。
3.沟通技巧,掌握聆听与疏导
与老年患者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且在必要时也要学会聆听和疏导工作。因为在聆听和疏导过程中有可能对患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发现,且采取合理手段进行处理。并且,在与老年患者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要集中精神,且能够认真和耐心的倾听谈话,且在聆听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回答,使其能够知道护理人员在认真倾听,但是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语。与此同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对患者实际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建议,或者对患者临床中需要帮助的问题给予一定需要,这对患者更好接受临床治疗也有一定帮助。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如果在交流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语言技巧对患者进行疏导,且对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忧虑和焦躁情绪等进行缓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患者在交流话题上偏离主题,则不要茫然打断患者话语,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将话题重新放到主题上。但是,在引导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且在谈话时间上要保持到位,且不要在话语转题上过快,使患者产生不愉快情绪,进而影响沟通效果。
4.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老年患者一般在生活习惯上难以转变,且在临床治疗中对医院环境短时间难以适应,其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会对医护人员所提供的各种护理就难以接受,或者会对此产生不确定,质疑医护人员的工作等等。所以,护理人员找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切以患者的健康安全为主,不但病情上给与帮助,生活上也应给与照顾,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让老年患者们体会到患者的关爱和帮助。 彼此取得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总结: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感觉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有所下降,再加上退休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角色互换,致使了老年患者再心理上的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感,因此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所以在护理老年患者的过程当中,老年患者不仅仅是需要怜悯,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掌握好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使其很自然地主动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并提供所需的资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的护理老年患者们。
【参考文献】
[1]王丽范,李勇,王家富,韩巍,马铎.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9期.
[2]计惠民.《心理护理临床问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论文作者:罗春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关系论文; 医患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话题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