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出周期波动的状态分解、冲击效应及走势判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分解论文,周期论文,走势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0)01-0034-06
一、引言
现实经济活动总是围绕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Lucas(1977)将经济周期性波动定义为产出趋势的周期性波动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共同运动,其中,波动是指对缓慢变化路径的偏离[1]。现代经济波动理论在总体分析框架方面把经济波动的形成归因于冲击因素与传导机制的作用,而计量经济学则试图从国内总产出(GDP)数据序列本身着手,将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波动成分加以分解,以再现其中所隐含的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自1951年来,台湾GDP数据序列呈现出显著的随时间稳定增长的趋势特征,然而一些无法控制或不可预见的因素,如产业结构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效应,造成经济波动。本文尝试在判断台湾GDP数据序列是属于随机趋势过程还是退势平稳过程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分解技术对1951-2008年台湾真实GDP序列数据进行分解,分析台湾GDP波动的特征,并从需求与供给冲击的角度对台湾经济波动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以对台湾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深化对台湾经济波动的认识。
二、台湾GDP波动的状态性分解
(一)研究方法
对于非平稳的GDP年度序列数据,将其中可能含有的周期性波动分离出来, 目前主要采用的分解方法有结构性分解和状态性分解二种(Hamilton,1989)[2]。结构性分解需要通过其他经济变量,借助于经济关系信息,通过变量之间的替代和影响关系,将序列中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分离出来;而状态性分解则从新古典主义学派的潜在产出含义出发,把产出看成是具有趋势成分并服从某种分布的时间序列,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技术,将实际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刘金全,刘志刚,2004)[3]。状态性分解方法主要有:(1)时间趋势分解。传统研究认为,GDP数据中存在一种确定的线性时间趋势,并可以用增长率固定的指数形式刻画,即对数据取对数使其转化为线性趋势形式,残差就是周期性成分。线性趋势分解法没有考虑序列的非平稳,因此与结构变化特征不尽吻合。分段趋势分解法是对线性趋势分解法的修正。根据序列的结构变化特征,确定结构突变点的位置,划分不同的线性趋势段,然后用线性趋势分解法分解。(2)差分序列分解。包括GDP在内的多数宏观经济序列是含有单位根的非平稳随机过程,不仅可能有确定性趋势,而且还可能有随机性趋势。对于随机性趋势可以通过差分使其达到平稳,获得周期成分。(3)BN分解。当GDP序列数据的趋势成分中存在着随机趋势,特别是在一阶单整的情况下,运用Wold分解定理,借助ARIMA模型把原序列分解成趋势成分与周期性成分(Beverridge & Nelson,1981)[4]。(4)滤波分解。滤波分解法主要包括UC—卡尔曼滤波法、HP滤波法及BK滤波法。HP滤波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相当于极小化波动方差的线性滤波,通过最小损失函数得以实现(Hodrick & Prescott,1980)[5]。
本文将以状态分解法为理论基础,在判断台湾GDP序列数据性质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状态分解技术将原时间序列中的趋势性成分剔除,然后将剩余的平稳性序列作为周期波动成分,来分析其经济周期特征。
(二)数据分析和模型的建立
20世纪40~50年代,台湾经过一系列的经济重建和恢复工作,从战后接近崩溃的边缘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20世纪50~80年代,台湾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经济起飞的奇迹,按2001年不变价格水平,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0年代台湾经济转为稳定的中速增长,除1998年因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只有4.6%以外,其余年份的增长率均维持在5.7%~7.9%的幅度内,年平均增长率为6.5%。进入21世纪,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比上世纪90年代平均增长率低0.8个百分点,2001年甚至出现罕见的经济衰退,经济增长率为-2.17%。2002年到2008年尽管恢复了年平均4.15%的正增长,但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比较明显,特别是在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率仅为0.06%。
从图1可以看出,台湾真实GDP(记为RGDP)序列具有明显的随时间增长的趋势特征,因此它是非平稳过程。如前所述,含有趋势特征的过程往往是随机趋势过程或退势平稳过程。对于含有单位根的非平稳过程,通过差分一般能使其达到平稳,属于差分平稳过程。对于退势平稳过程,通过减去趋势就能使其成为平稳过程,如果对其进行差分,则是过度差分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判断台湾RGDP数据属于何种过程,然后再采用相应的计量手段将数据进行分解,以研究台湾总量经济波动所呈现的特征。
图1 台湾1979-2008年度真实GDP序列趋势图(单位:千亿新台币)
数据来源:Taiwan Statistic Data Book 2008,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Executive Yuan,R.O.C.(Taiwan),at 2001 Constant Prices。
首先我们来确定台湾RGDP数据是否为差分平稳过程。对原序列进行含有漂移项和时间趋势项的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 模型残差平稳性检验
模型残差\单位根检验 (A)DF值临界值(0.01) 平稳性
RGDP-0.36-4.13非平稳
△XRGDP -6.92-4.13 平稳
单位根检验表明原序列存在单位根,其一阶差分序列平稳,不存在单位根,似乎可以认为台湾RGDP数据序列是一阶单整的差分平稳过程,即RGDPt~I(1)。然而,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当时间序列存在结构突变而又没有考虑这种突变时,就可能会把退势平稳序列误判为含有单位根的序列[6]。很明显,台湾RGDP数据序列在2001年存在结构突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序列先退势,然后再对残差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平稳,则可以推断台湾RGDP数据序列属于退势平稳过程,否则为差分平稳过程。在判断台湾RGDP数据属于何种过程的基础上将数据进行分解,有利于更准确地研究台湾经济周期特征。
我们参照Nelson & Plosser(1982)[7]建立计量模型,将漂移项与时间趋势项分离出来。具体步骤是先对RGDP进行趋势拟合,即以时间T的多项式为回归变量进行回归,回归方程如下:
根据上述模型,我们以1951-2007年台湾RGDP数据为样本,按照Hendry一般到特殊的建模原则建立如下模型,然后对残差项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推断台湾RGDP数据序列属于退势平稳过程,而非差分平稳过程。根据Wold分解定理,对残差项建立ARMR模型。经反复尝试最终确定建立时间趋势项与ARMA(9,4)的组合模型来模拟原序列的确定性成分:
经检验,全部特征根的倒数都在单位圆以内。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是平稳过程。模型的拟合效果如图2所示,图中的残差即过滤掉趋势成分后GDP数据的周期性波动。
图2 模型的拟合与残差效果图
三、台湾GDP增长与波动的特征及其冲击分析
(一)台湾GDP增长与供给因素
由上节所建立的RGDP序列的趋势模型(式2)模拟了台湾GDP长期增长趋势。由于二次项系数为0.06>0,因此台湾GDP呈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增长特征,即台湾GDP存在确定性增长趋势。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模型均认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产出水平仅由供给因素决定,当然台湾也不例外。尽管受到像上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全球网络科技泡沫的破灭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导致台湾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降,但在确定性供给因素的支撑下,台湾经济增长又很快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那么这些确定性供给因素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台湾自光复以来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即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经济恢复期、上世纪70至80年代中期的台湾经济转型期及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升级期,在不同时期支撑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供给因素又有所不同。
经济恢复期支撑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供给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从1949年到1953年,台湾当局实施了主要包括“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等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农业生产迅速从困难与混乱状态中恢复过来。从1953年到1968年,台湾农业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长达16年之久的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2%。显然,这段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发展增加了资本积累并提供了广阔的工业品市场。从1953年到1963年,台湾工业开始进入发展“进口替代”时期,工业发展主要面向内部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进口替代工业。三是发展“出口导向”工业。由于岛内市场有限,当“进口替代”工业逐渐走到尽头时,从1964年到1973年,台湾积极利用发达国家主要发展高科技和资本密集的尖端工业,而将劳动密集型的“夕阳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进入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时期,及时填补了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所面临岛内市场狭小的困境,使台湾经济稳步增长。四是1963年前台湾经济是内向型经济,受外部经济变化影响较小,其后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恰逢这段时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景气增长,对外部产品需求旺盛,“自由贸易、多边贸易、平等贸易”蔚然成风,为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美国的经济援助。到1968年,美国向台湾提供了总额达14.8亿美元的援助,对当时正处于困难时期的台湾经济起到了“输血”的作用。
经济转型期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供给因素是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而持续进行的经建计划和投资。第一次石油危机表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及对外部经济过度依赖是台湾经济的软肋,台湾当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适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从1976年至1981年台湾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经济建设六年计划”,主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重工业为主,从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主要目标是为了减少对外依赖程度,增强经济的应变能力。自1974开始的“十项建设”,总投资100亿美元,1978年开始的“十二项建设”,总投资78.54亿美元,对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十项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的实施对缓解台湾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复苏起了积极作用。两次“建设”改变了台湾轻重工业比例,使工业逐渐向完整工业体系方向转换。
产业升级期支撑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供给因素主要有:首先,台湾当局提出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政策。逐步减少各种经济活动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创造自由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将台湾经济纳入国际经济体系。放宽投资限制,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实行金融自由化,公营经济逐渐民营化。其次,继续推行科技兴台和工业升级政策,强调重点发展高科技策略性工业。1995年“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开始实施后,1997年台湾当局又强化了六大中心中的“制造业中心”,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别是电子资讯产业。为使台湾经济进入更高层次,更好地融入亚太经济发展的大潮,2002年台湾当局确立了大力发展“两兆双星”产业作为其核心优势产业。这一系列的产业升级措施强化了台湾出口产品的一定优势竞争地位,扩大了台湾的对外出口,拉动了台湾经济增长;第三,台湾对大陆投资呈蓬勃发展的趋势。台商不断加大对大陆的投资,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大陆,为岛内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变换空间。
(二)台湾GDP波动的特征与供求冲击
由图2可以看出,从台湾RGDP数据序列中分离出长期增长趋势后,剩下的残差显示出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这50多年来,台湾GDP周期性波动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波动幅度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前台湾GDP周期性波动幅度较小,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波动幅度明显变大,90年代波动又趋于平缓,但进入21世纪后波动幅度再次加大,最近几年又趋于平缓;其次是波动频率不同。20世纪70年代前和90年代GDP波动周期时间较长,平均为10年左右,其余时间波动周期平均为5年左右;第三是波动路径的不同。台湾GDP除2001年为负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因此并非表现为古典型经济周期,实质为增长型经济周期。20世纪90年代前台湾经济在高位增长,其经济波动也就表现为高位波动,但此后经济增长路径已经降低,经济运行自然表现为低位波动。
本文按照通常所采用的划分经济周期的“谷—谷”法,依据图2把台湾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大致地划分为四个周期。
第一轮周期为1960年至1975年,波动的主要来源是供给冲击。第一,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农业由兴盛开始走向衰落,农业稳定经济、抵御外部经济波动的功效明显减弱。农业增长速度减缓,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1970年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降到15.3%,到1975年降为12.5%。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也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某些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第二,“进口替代”工业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到1962年和1963年工业增长率分别只有8.0%和9.2%,低于这轮周期年平均11.7%的增长率水平,已经显示出其发展动力的不足。第三,台湾从6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推进“出口导向”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带动了工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这种所需原料和机器设备大部分都靠进口,出口对象又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经济,使台湾经济严重依赖岛外,很容易随国际市场的“潮起潮落”而发生变化(范爱军,1995)[8]。1973年10月爆发的石油危机,使对能源依赖度极高的台湾出口加工工业受到重创。台湾经济在能源危机的打击下,经济增长迅速滑落,甚至工业生产出现了负增长,外贸也由顺差转为逆差。
第二轮周期为1976年至1983年,波动也主要源于供给冲击。台湾当局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适时发展重化工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台湾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1979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还是再次给台湾经济以沉重打击,工业下降速度很快,特别是石油化学工业受到的打击最大,几乎处于停工的状态。所以台湾经济在1978年达到峰值以后,1979年就未能延续增长趋势而出现了回落。但由于当时的“十二项建设”仍在继续,这种回落在初期还不是十分明显,1979年至1981年均增长率还处于7.35%的水平。1982年后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滞胀,缩减了台湾赖以发展外向经济的世界市场。与此同时,新台币急速升值,加大了企业出口的成本,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和后起国家的竞争也使台湾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这些严重的外部随机冲击因素使台湾经济波动十分剧烈。
第三轮周期为1984年至2003年,供给与需求冲击共同造成经济波动幅度的加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当年没有给台湾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但1998年台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全年经济增长率只有4.55%,为自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大幅度衰退,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减少近9个百分点。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逐渐减弱,但9月份的一场大地震又一次使台湾经济处于危机之中。21世纪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岛内政局动荡、两岸关系紧张,造成了投资环境的恶化,加之面临复杂多变的岛内外经济环境,民进党应对无方,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既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且反复无常(彭付芝,2004)[9],台湾经济滑坡就在所难免。特别是近些年来台湾产业结构过度以电子产业为主,造成产业结构单一,以致2001年全球网络科技泡沫破灭给台湾电子工业以沉重打击,当年经济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实际增长率为-2.2%。
第四轮周期为2004至今。在这轮周期中,对台湾经济造成最大冲击的莫过于自2007年来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全球股市大幅波动的影响,台湾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意愿受挫,产业前景也因全球景气下滑而趋于悲观,民间投资持续低迷,加上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向新兴市场扩散,外贸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台湾经济未能延续2004年来的中速增长态势,增长率仅0.06%。
四、对台湾未来经济周期波动趋势的判断
(一)脉冲响应与累积响应
脉冲响应和累积响应主要分析当一个变量对应的随机扰动项受到一个单位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时,对系统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影响。本文通过对ARMA模型施加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冲击所表现出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效应见图3。可以发现在短期内由于受到各种冲击因素作用的影响,台湾经济增长将会不同程度地偏离均衡路径而呈周期性波动的趋势,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从较长时期来看,经济增长总体上沿着确定的均衡增长路径平稳运行。本文认为,这种累积的长期冲击效应波动趋势既取决于台湾经济发展策略,又受制于外部客观经济环境。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台湾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世界经济,特别是大陆、美国、日本和东盟的经济波动对台湾经济具有很强的波及效应;二是两岸关系发展取向。1979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仅为0.13%,2008年达39%,可见大陆在台湾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可以认为,累积长期冲击效应趋于平稳的实证结果主要源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两岸经贸关系的改善。
图3 台湾GDP对短期和长期冲击的动态反应
(二)对台湾未来经济周期波动趋势的判断
在世界经济环境变化风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台湾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推进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将是其必然选择。也只有两岸共体时艰,共同进退,加强合作,才有可能弱化当前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避免经济产生较大的波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2008年12月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2009年4月两岸就空运、金融合作、打击犯罪等三项议题签署协议,并就陆资赴台达成共识。尽管目前“三通”对台湾经济推动作用效果可能还不甚明显,但岛内外对两岸关系朝着更为紧密的合作方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预期”①。随着这些协议和共识的逐渐全面落实,对提振岛内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帮助台湾经济平稳渡过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机遇。按照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趋势,大陆仍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推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作用会愈加明显。尽管近期台湾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但可以预测其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仍然比较稳健。
收稿日期:2009-06-24
注释:
①引自台湾大学林建甫教授2008年4月19日于南开大学主办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8年会“两岸直航三通后的经济效益影响”圆桌会议上所作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