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_金融论文

近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_金融论文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十年论文,中国农村论文,金融体制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05(2009)02-0005-09

一、引言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与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所有这些措施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一直奉行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其直接后果是“三农”问题日趋成了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社会稳定的隐患。由于金融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变迁中无可比拟的作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自然成了研究“三农”问题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决定》之中,强调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因此,回顾和总结三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是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如谢平(2001)[1]、温铁军(2007)[2]、曾康霖(2001)[3]、郑良芳(2002)[4]等人的研究,上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信用社的合作制、商业化或政策性之争上;二是对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主要有张杰(2003;2004)[5][6]、王芳(2005)[7]等人的研究,他们主要以历史演进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主要是农贷制度)和金融结构;三是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探讨,主要有成思危(2005)[8]、周小川(2003)[9]等人的研究,他们分别给出了农村金融问题要一揽子解决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系统推进的观点。本文将总结回顾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特征,剖析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历程的回顾

中国自1979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的历史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的初步形成阶段(1979~199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有限竞争状态。包括:(1)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农村信用合作社重新恢复了名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地位。但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事实上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附属机构①;(3)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例如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各地成立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②;(4)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因此,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管制较松、约束较少,各类金融机构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构筑阶段(1994~1996年)。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改革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更具体地说,这一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主要为农户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其它国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此,(1)1994年组建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试图通过该银行的建立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中剥离出来;(2)加快了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伐,包括全面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对信贷资金进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等;(3)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根据国务院1994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计划在1994年基本完成县联社的组建工作,1995年大量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不过,实际进度大大落后于这一阶段所设计的目标。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决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至第二阶段末,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已基本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三者并存且相互间业务不交叉的局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三个阶段:农村信用社主体地位的形成及其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阶段(1997~2006年)。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中国金融业原先以“忽视内涵性增长、注重数量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金融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③。主要体现在:(1)开始在国有银行中推行贷款责任制;(2)收缩国有银行战线。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④;(3)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压制民间金融行为⑤。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撤消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并对其进行清算;(4)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确定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⑥,2003年以后这一政策趋势日益明显且力度不断加大。包括:放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限制、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资产问题、推动并深化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工作等等。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⑦,11月底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和江苏8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经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8月国务院又批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21个省(区、市)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地区。

这一次的农信社试点改革得到了央行的资金支持,对试点地区农信社,采取两种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以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一是由人民银行按照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二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适当利率分年付息。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共向8省(市)272家联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19亿元。截至2004年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会同中国银监会,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严格审查考核,共批准583个试点县(市)农信社分三批认购中央银行专项票据346亿元。截至2004年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4630亿元,占比23.5%,较年初下降6个百分点,前9个月全国农村信用社轧差实现盈利21.2亿元。但中央政府为此也支付了巨大的成本。

第四个阶段: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2006~)。2006年伊始,农村金融改革步入第四阶段,我们把此阶段称为“新一轮改革”。与以往不同,新一轮改革将重点放在增量(即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上,而不是存量上。在改革的第三阶段,由于紧盯体制内的农信社,很难触动既得利益阶层,白白支付了高昂的成本,农村金融落后的局面却并未根本改观。

在新一轮改革中,政府总结了以往的教训,转变思路,在体制外部寻找改革的着力点与突破口。这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的最大特征。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四川、吉林、内蒙古、湖北、甘肃、青海等6省(区)进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并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即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三、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的基本特征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沿着发展机构的路径,从正规金融机构入手,力图在农村形成以合作制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从制度经济学分析,具有浓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色彩。综观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我们发现,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与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战略一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变迁,也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改革与变迁战略。农村金融领域内的改革,实际上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到2007年初,先后已经实施的改革和创新举措主要包括:(1)恢复成立农业银行;(2)对农村信用社放权让利,下放经营权;(3)恢复农村信用社的“三性”特征,农业银行推行经营责任制;(4)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商业化发展;(5)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6)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7)按照三种产权模式和四种组织形态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⑧,管理权力下放给省级政府(国发2003[15]号文件、国发2004[66]号文件);(8)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小型金融机构。这些改革和创新举措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逐渐完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构的多元化局面。2003年开始试点和2004年全面启动的农村信用社领域内的新一轮改革,很显著地带来原来具有同质性的农村信用社机构的分化和演进,机构多元化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农村金融改革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利益的重新调整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改革和制度变迁的时间较长,改革不能尽快到位,而改革推动者又总是急于求成,所以往往出现改革举措实施的频率较高,政策多变。这样,一是使得改革的参与者和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对改革的预期和目标缺乏正确的把握,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农村金融领域内的一些改革举措没有得以实施或者效果没有达到改革设计者的初衷之重要原因;二是导致改革成本巨大,还产生一些非预期成本。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政府参与和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的机构演进路径,属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政府推动的优点在于,新制度安排取代旧制度安排的摩擦阻力较小,能够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但也导致了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创新路径被严重堵塞。而且,这种路径的依赖和演进,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背道而驰。政府成为农村金融体制唯一合法的供给主体,导致内生于广大农村融资中的非正规组织和制度的变迁成本高昂,不能得到合理的演进和正常的发展,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自下而上的变迁路径被堵塞了。而内生于农村金融中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正是农村社区互助合作金融组织诞生壮大的重要制度之源,其结果是金融市场融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1)政府往往是从自身的需求函数出发来推进改革,从便于管理和控制的角度出发来界定改革的目标和战略、设计改革方案,很多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引起制度供给不足。农村金融领域的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领域内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传统农区。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远离农户和农村微小型企业;二是政策金融的供给不足,一种持续地向农户和微小企业提供政策金融服务的机制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在政府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战略导向下,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县级农村信用社联社→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框架下,没有建立起一种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意识增强的机制。

(2)政府主导的改革和制度变迁,往往陷入政府权力扩张的怪圈,“贪大求洋”。2003年开始试点和2004年全面启动的农村信用社领域内的新一轮改革,虽然设计了“三种产权模式”和“四种组织形式”,但实施的普遍结果却是一个做大的概念,合并和扩大法人,做大机构。从增强实力的角度来讲是绝对有好处,搞县级联社、省联社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满足需求角度而言,大银行在满足小额资金需求方面是不及小银行的。而就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体而言,可以说80%甚至更高比例实际上均是小额资金需求者,这样,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小银行的优势要比大银行更加突出。

3.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渐市场化的过程。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逐渐放松市场准入垄断与管制,构建公平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农村金融市场化,具体表现为操作手段市场化和机构运作机制市场化。衡量农村金融领域市场化的程度,可以利用三个指标:一是农户和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实现的融资量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二是农户和企业从非合作金融渠道与非政策性渠道得到的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三是民间私人资本和合作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占金融机构总数比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我国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但是,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仍较突出,中国农村经济的每一步发展,特别是正在推进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落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制约。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育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严重不足。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由综合业务向单一粮食收购贷款的转变、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难以真正突破,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削弱,已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信用服务站”被强令撤销后,过去“乡乡有信用社、村村有信用站”的良好局面已成为历史。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没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相反,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成为金融改革的首要目标,商业化目标的直接后果是国有银行从县域农村退出,各行都采取了撤并网点、收缩权限的集约化经营手段。而且,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村正规贷款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而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低效率的。随着农业银行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以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但是不少信用社却无法长期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

三是单一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与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相关的是,目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单一模式的正规农村金融体制无法兼顾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别,满足不同地区农户和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时间上,由于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空间上,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迥异,地区之间农村金融需求千差万别: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来自非农部门,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在种养殖业,而西部地区农村的金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满足由于产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生活方面盈余调剂。同样是“三农”问题,不同地区之间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农村信用社改革搞“一刀切”,全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贷款方式、内部管理及激励机制相差不大,难以对需求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四是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趋势和贷款难。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的流动呈现以下特征: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和不稳定,加上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户极低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乡镇企业大量倒闭,导致贫困地区和农业主产区缺乏投资机会,大量民工外出打工,但其收入又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回流到东部和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恶性循环。农户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普遍存在。按照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在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四大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三大渠道:一是国有银行商业化、集约化经营改革策略的实施,同时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的上收,致使四大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二是农村信用社由于经营目标多元化、体制改革不到位,也存在着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的渠道;三是中国邮政储蓄长期实行二级中心体制,吸收的存款汇集到位于省会的二级中心后,再上交给北京的一级中心,统一交给中国人民银行。邮政储蓄只有吸收存款的功能,而没有放贷的机制。全国邮政储蓄有5万多个网点,其中80%以上分布在农村,使农村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工业领域和城市。据宋宏谋(2003)[10]测算,1979~2000年,中国农村通过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净流出量高达8722亿元,通过邮政储蓄机构净流出量1612亿元。

五是信贷等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在所有者权益和治理结构上没有突破,治理结构不完善条件下控制风险只能通过加强管理——贷款决策权的集中来解决,但集中的贷款决策权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对需求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

到目前为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未能从开创一个多样化的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着眼,未能与农村经济的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一个主要通过行政指令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政策性和商业性不分的半计划经济模式的农村金融体系,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以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导、由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这里的合作金融机构指的是真正的、以服务社员为目标、能够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机构。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在围绕现有机构进行改革,而没有从体制外突破,并结合体制内改革。事实上,单单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单兵突进无法取得整体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和体制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实际。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极强的外生性,是政府主导下的产物,它不能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以及农村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因此,新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前提,调动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构建内生于经济的、适合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金融新体系。

1.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管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满足农村地区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需要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广大的农村也具有多样化金融服务生长的土壤。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应允许新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的地方性中小银行,特别是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在切实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对依法运作、操作规范的民间借贷,要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当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农村地区还需要发展较规范的社区银行等金融机构。

2.鼓励和扶持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一是加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农业银行要明确服务县域农村的定位,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二是在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的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产权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三是要大力鼓励和扶持区域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主要是那些中小规模的农户、民营中小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显然,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在向小规模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上更具比较优势,因此县域农村合适的金融结构应该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可由地方财政、工商企业、个体私营业主、个人等集资入股,采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为农村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开展包括为个人提供理财服务在内的一系列中间业务,采取资本自聚、风险自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方式。

3.深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强化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其资金运用数额和比重不一定很大,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1994年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目前的贷款是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储备、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不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使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事实上并未能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因此,构建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必须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重新定位,使其真正发挥其对资金流动、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其次,农业发展银行本身应解决资金来源、资产管理、风险防范等一系列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其担当农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重任创造条件。

4.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向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一是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二是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三是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四是农村信用社应在继续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包括放宽贷款利率限制)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5.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现阶段我国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来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也不能仅靠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来解决农村信贷投入不足问题,必须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要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继续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制定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实行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增加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担保、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的支农长效机制。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社区再投资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县域存款类金融机构将在社区内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本社区、反哺于本社区,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县域资金外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二是进一步完善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建立起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三是加大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四是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

6.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框架。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应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机构并存。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担保机构作为一类金融企业,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7.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首先,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必须明确农业保险的本质是政策性保险,是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特殊的准公共物品。其次,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财政应对农民、农村企业所交纳的保费以及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第三,建立农业保险基金。为减轻政府承受农业保险补贴负担,建议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机构的超额赔款补贴。第四,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代理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第五,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鼓励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保险公司开办特色农业和其他涉农保险业务,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8.规范和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过去三十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是围绕原有机构展开的,基本上维持了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格局,目前这种产权结构已不再适应经济增长的内生需求,正规金融的供需缺口不断拉大。而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制度供给,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口,在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体制外突破”,对于“体制内改革”、对整个金融制度的变迁都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放开对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限制,允许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逐步将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中去。更多金融机构的加入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由农信社垄断的局面,形成不同金融机构、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改善县域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质量。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与正规金融相比,非正规金融的经营较少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因而更能有效地发挥“支农”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首先,对非正规金融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不只是竞争关系,两者也存在互补关系,鼓励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收益。其次,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承认其合法性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通过这种“体制外突破”来推动“体制内改革”,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规范问题,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以投资与融资性为标准进行规范。除对明显高利贷行为进行遏制和打击外,对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投资性质,可以考虑组建民营金融公司,比如民营财务公司、民营融资公司等组织形式;在民间借贷比较普遍的地区,具有明显融资性质的,则可以考虑组建社区银行等,主要是为社区提供金融服务,作为正规金融的一种补充形式,还可以探索与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交叉和适度竞争。从而使县域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县域金融体系。最后,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度安排。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政府的作用不是过多地限制或干预非正规金融,而主要在于制定合理的制度,确立公正、有效的竞争规则,同时要充分尊重微观主体的创新冲动和自主选择权。

收稿日期:2008-11-12

注释:

①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反复,在1979~1996年农村信用社是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的。根据1984年国务院[104号]文件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农村信用社是在中国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开展存贷业务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直到1996年8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实施以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改由农信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

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动因,而地方政府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扶持与鼓励是其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推动力。从1984年第一家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河北康保县芦家营乡正式成立,到中央正式提出整顿关闭合作基金会之前的1996年底,全国已有2.1万个乡级和2.4万个村级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规模约为1500亿元。

③到2003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34909个,发放农业贷款余额达到696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83.8%。

④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对四大银行机构的撤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按银行的工作人员数量和吸收存款额,人均存款额在50万元以下的营业网点全部撤销,50万到100万元的营业网点部分撤销,100万到150万元的营业网点合并。二级分行也要进行大量撤并。1998~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境内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4.4万个,被撒并的机构都是县以下的农村地区。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县及县以下机构,贷款权较小,仅发挥吸储功能,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亿元。

⑤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任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非法金融机构,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活动的机构。

⑥事实上,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从2000年就开始了,该年12月,国务院把江苏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首个试点省份。2001年,国务院决定对张家港、江阴、常熟三地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于同年11月28日改制组建为农商行。

⑦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信用社改革,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

⑧根据国务院国发2003[15]号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三种产权模式”是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四种组织形态”分别指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农信社统一法人、县与乡镇农信社两级法人。各地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标签:;  ;  ;  ;  ;  ;  ;  ;  ;  ;  ;  ;  

近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价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