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双极射频消融的体外实验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彭期臻[1](2020)在《AURKA蛋白激酶对肝细胞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首先利用shAURKA和AURKA过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构建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AURKA蛋白激酶介导DNA损伤修复通路参与肝癌细胞HepG2的相关机制。接着探讨AURK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HepG2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shAURKA和AURKA过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构建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针对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利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探讨AURK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探讨AURKA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AURKA参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通过细胞荧光成像实验检测AURKA对肝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2)用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进行体内荧光成像实验及HE、TUNEL染色等探讨AURKA对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生长和凋亡的影响。(3)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加入不同浓度AURKA激酶抑制剂MLN8237的观察组。运用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药物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URKA和DNA损伤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将不同浓度的MLN8237作用于HepG2细胞并接受不同剂量的β线照射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探讨MLN8237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1)采用瞬时转染方法成功构建两组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2)通过对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进行一系列体外实验,实验结果提示沉默AURKA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接着进行了肝癌稳定转染细胞系的α-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沉默AURKA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发生凋亡。(3)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AURKA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能通过DNA损伤修复通路,AURKA可直接改变ATM/Chk2和ATR/Chk1介导的DNA损伤修复网络和DNA损伤反应蛋白。(4)通过将获得的稳定转染细胞系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观察人肝癌皮下成瘤生长情况及对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肿瘤标本组织切片进行HE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AURKA促进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的生长;AURKA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抑制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从而促进肿瘤组织生长。(5)AURKA激酶抑制剂MLN8237抑制HepG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能力并促进HepG2细胞凋亡,并随着MLN8237浓度增高,抑制/促进作用越明显。接着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LN8237可促进细胞DNA损伤修复反应。(6)将不同浓度的MLN8237作用于HepG2细胞并接受不同剂量的β线照射,采用CCK8实验检测HepG2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MLN8237可以有效地提高肝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提高对肝癌细胞的杀伤力。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AURKA蛋白激酶介导DNA损伤修复通路促进HCC的发生发展,抑制AURKA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凋亡效应等实现抗肿瘤活性作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实验依据,AURKA有希望成为治疗HCC的新靶点。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AURKA激酶抑制剂MLN8237可降低HepG2细胞恶性程度,并通过下调细胞中AURKA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DNA损伤修复反应,防止细胞发生恶性转变,有望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特异分子靶向药物。
陈荧[2](2020)在《基于人体肝癌细胞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可逆电穿孔(IRE)是一种基于能量的肿瘤消融技术,它使用高幅值的电压脉冲来提高细胞膜渗透性。当细胞暴露于电脉冲时,会形成纳米级亚稳态结构和气孔损伤,导致细胞凋亡和肿瘤消融。作为非热性疗法,IRE相对其他热疗法有许多潜在的优势:(1)减少治疗时间;(2)减少热疗法带来的并发症;(3)减少对肿瘤邻近的血管和胆管的损害。尽管IRE相对其他热疗法有很多实质性的优势,但目前仍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在不使用重复的电脉冲刺激或者增加电极针的情况下,IRE无法摧毁大面积的肿瘤组织(肿瘤直径>3 cm)。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一种新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的方案,将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与膜性能的修改相结合,通过添加SDS来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导电性,进一步扩大肿瘤消融的区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表面活性剂SDS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测试,以确定较为安全合适的SDS浓度;(2)通过人体肝癌细胞悬液的体外实验验证SDS对IRE的增强效果;(3)通过人体肝癌细胞悬液的体外实验验证二甲基亚砜(DMSO)对IRE的增强效果,并对比SDS和DMSO对IRE的增强效果;(4)通过人体肝癌细胞悬液的体外实验验证SDS和DMSO对高频不可逆电穿孔(H-FIRE)的增强效果;(5)研究表面活性剂(SDS和DMSO)增强IRE和H-FIRE效果的差异性。最终研究结果表明:(1)SDS的浓度越高,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活率就越低,因此选用低浓度区间(0.0001%w/v-0.001%w/v)的SDS符合课题的研究目标(不依赖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2)SDS能够显着性的增强IRE的消融效果,降低肝癌细胞生存能力,降低IRE的电剂量;(3)低电场强度下(500 V/cm),SDS结合IRE的消融效果明显优于DMSO;(4)SDS和DMSO都能增强H-FIRE的消融效果,但SDS在电场强度=1000 V/cm时增强效果最佳,而DMSO在电场强度=500 V/cm时有最佳的增强作用;(5)SDS对IRE的增强效果要远远大于对H-FIRE的增强效果。而中高电场强度下(1000 V/cm-1500 V/cm),DMSO 对 IRE 的增强要优于对 H-FIRE 的增强。
袁晶[3](2019)在《高频双极脉冲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猪肝组织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及目的自2011年IRE消融肿瘤批准用于临床后,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很多热消融存在的“消融禁区”,如肝门胰头部或毗邻血管旁肿瘤。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IRE消融时出现了术中肌肉收缩、电场分布不均致术后肿瘤局部消融不彻底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RE消融肿瘤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亟需新一代不可逆电穿孔设备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一系列探索与创新,在常规IRE基础上优化了相关参数,自主研发了新型复合脉冲肿瘤治疗仪,该设备能够释放出高频双极性脉冲,从而能够在消融组织的同时缓解肌肉收缩并均匀电场分布。本课题旨在通过高频双极脉冲消融猪肝组织来进一步探讨复合脉冲治疗仪行肿瘤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和常规单级脉冲比较探究其作为新一代不可逆电穿孔设备是否具有优越性。二、材料与方法将巴马小型猪(由陆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分成两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选取15只巴马小型猪按照处死时间随机平均分成A(术后即刻)、B(术后3天)、C(术后7天)、D(术后14天)、E(术后28天)5组,每组3只小型猪,选取每只猪肝脏三个部位行高频双极脉冲IRE消融,消融前和处死前均检测小型猪血常规(WBC、RBC、PLT、Hb)、肝肾功(IN、Cr、ALT、AST、ALP、TBIL);处死前行增强CT检查,处死后取肝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HE、v WF、Von Kossa、TUNEL染色),观察小型猪基本情况并分析其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情况,评估高频双极脉冲IRE消融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部分选取6只小型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行高频双极性脉冲IRE消融,对照组行单级脉冲IRE消融;选取每只小型猪肝脏3个部位行IRE消融,并测定两组实验猪消融时的肌肉收缩强度,术后3天将所有实验猪行增强CT检查后处死,取肝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HE、TUNEL染色),并计算消融区细胞凋亡指数(AI)行统计学分析。三、结果(一)第一部分结果1、所有组15只实验小型猪均顺利完成消融术,术后动物均存活至指定时间,术后3天及以后处死的小型猪术后24小时后日常活动、摄食等一般情况与术前均无明显差别,均未发生明显出血、气胸、感染、胆漏等严重并发症。血常规(WBC、RBC、PLT、Hb)和肝肾功(IN、Cr、ALT、AST、ALP、TBIL)检查各项值术前术后比较的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消融术后小型猪血常规、肝肾功正常。2、影像学表现,术后即刻增强CT可见边界清晰的消融区呈低密度影,未见明显血管损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部分肝内可见少量针道出血,术后复查增强CT可见消融区逐渐缩小,术后28天消融区呈纤维条索影甚至消失,周围血管、胆囊等重要组织未见明显异常。3、以28天为观察界限。术后即刻的HE染色显示消融区细胞肿胀,排列紊乱,术后3天可观察到消融区大量深染的胞核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消融7天、14天、28天后,可见大量新生的肝细胞从周边往中心生长,呈逐渐增多的趋势;Von-Kossa染色可见部分黑褐色钙盐沉积,v WF染色则可以看到血管内皮细胞无破坏,TUNEL检测均可见消融区大量凋亡细胞。(二)第二部分结果1、两组6只小型猪消融后均成功存活3天,术后摄食和活动情况较术前无明显区别。2、实验组肌肉收缩强度最大值9.8+0.38 m/s2,对照组3只实验猪术中肌肉收缩强度最大值分别为48.6+0.45 m/s2,两组肌肉收缩强度比较P=0.00<0.05,有统计学差异。3、影像学表现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天CT增强扫描均可见消融区呈现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消融区内及其毗邻大血管未见明显异常,无血管狭窄及对比剂外漏等现象。4、病理学检查2组病理学标本HE染色均可见消融区和正常肝组织分界明显,消融区内纤维结构组织完整,其内大量核碎片和炎性细胞;每组各9个消融区的Tunel细胞凋亡检测显示,实验组、对照组AI分别为(76.67±0.04)%、(64.03±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01)。四、结论高频双极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小型猪肝组织能够在不损伤肝内血管、胆管、胆囊的情况下,消融安全、有效,且与单级脉冲消融相比,能够降低肌肉收缩强度,消融产生更多凋亡细胞,消融更彻底。
程宇[4](2019)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联合应用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寻求胰腺肿瘤治疗新方案建立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遵循入选和剔除标准,共纳入79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药GEM化疗组、单IRE消融组和IRE联合GEM治疗组。监测不同治疗时刻患者血清淀粉酶、心肌酶谱和肿瘤标志物CA19-9变化趋势,记录各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关性并发症问题,采用可视化痛觉量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CT影像结合实体瘤评价标准对比各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改变,随访治疗后患者近期生存状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IRE消融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多次复查逐渐下降,术后14天均恢复正常水平,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RE后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在不同时刻监测均处于生理范围,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单药GEM化疗组,治疗后不同监测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及心肌酶谱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单IRE消融组与IRE联合GEM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联合应用组CA19-9水平较单IRE消融组更低(P<0.05),单GEM化疗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IRE消融中,所有患者(100%)出现术区肌肉震颤,2例患者(5.1%)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无心律失常发生;IRE术后4例患者(10.3%)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未发生出血、血栓、胃肠道穿孔及胰瘘等严重并发症;GEM化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症状为主。VAS模拟评分表明,治疗后60天单IRE消融组和联合应用组患者腹部症状明显缓解,但GEM化疗组与治疗前症状相比无显着改善(P>0.05),联合应用组镇痛有效率(87.5%)均优于单GEM化疗组(30.0%)和单IRE消融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结果显示,治疗后90天单IRE消融组肿瘤体积(16.50±19.68)cm3和联合应用组体积(14.17±12.65)cm3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单GEM化疗组体积水平(5.95±1.59)cm3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同时结合实体瘤评价标准表明,单IRE消融组的肿瘤缓解率(66.7%)和联合应用组(79.2%)均优于单GEM化疗组(35%)。三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6个月,单GEM化疗组、单IRE消融组和联合应用组平均生存时限为(7.6±3.39)月、(10.2±3.53)月和(11.29±3.69)月,中位生存时限为7、10、12个月,联合应用组患者随访结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E联合GEM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胰腺肿瘤的局部进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与单药GEM化疗和单IRE消融相比,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可为丧失R0手术切除机会的胰腺癌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案。
路遥[5](2018)在《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等离子体射频消融清创在骨科术后感染清创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2.针对创面治疗领域尚无等离子体射频手术设备的现状,研发全新的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3.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对16例骨科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在保留内固定物的前提下,应用传统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进行清创手术,并评价疗效。2.联合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3.用新鲜猪肉制备27个体外模拟感染创面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常规外科手术器械及传统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进行清创,比较3组清创手术时间。4.制作小型猪感染创面模型共160个,随机分为4组:新型等离子体组、传统等离子体组、锐性清创组以及对照组,用相应方法进行清创,对照组不清创。比较各组清创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面积愈合率、体积填充率、创面细菌数量及组织病理。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3周拆线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2-36个月,无感染复发,骨折均愈合。总结传统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用于清创的不足:(1)手柄不适合握持;(2)刀头工作面积小,清创效率低;(3)吸引孔易堵。2.联合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初始产品,通过检测分析后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最终研制出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3.体外实验中3组手术时间差异显着:锐性清创组<新型等离子体组<传统等离子体组。新型等离子体组未发生吸引孔堵塞,传统等离子体组吸引孔堵塞2次。4.动物实验中:(1)手术时间:3组手术时间差异显着:锐性清创组<新型等离子体组<传统等离子体组。新型等离子体组未发生吸引孔堵塞,传统等离子体组吸引孔堵塞3次。(2)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组织细菌数量:新型等离子体组与传统等离子体组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其他两组,锐性清创组显着低于对照组。(3)创面面积愈合率:新型等离子体组与传统等离子体组差异不显着,显着高于其他两组,锐性清创组显着高于对照组。(4)创面体积填充率:新型等离子体组、传统等离子体组以及锐性清创组比较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5)组织病理:对照组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最重,锐性清创次之,两个等离子体组最轻。结论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在保证等离子体射频消融技术微创、精准、安全、有效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刀头吸引孔堵塞,缩短了手术时间。给慢性创面,尤其是复杂骨感染治疗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展振,张海存,黄升峰,吴沧陆,周建明[6](2016)在《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单侧椎板间隙置针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的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63例,其中L45突出68例,L5S1突出53例,L45、L5S1突出42例,采用单侧椎板间隙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在C型臂X线机下用穿刺导针确定入针位置,穿刺到位后,进行感觉、运动电刺激测试,经测试无误后,一般给予55℃180 s、65℃180 s、75℃180 s各一次连续射频治疗;术后去枕平卧6 h,绝对卧床休息1 d,给予常规脱水机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24 h开始行直腿抬高等康复训练。结果:163例中146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个月。参照改良Macnab方法评价标准判定:优73例,良56例,可10例,差7例;有效率95.21%,优良率88.36%。结论:经单侧椎板间隙置针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简捷、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张思娅[7](2016)在《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和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改良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研究背景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是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常常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甚至引发功能障碍,大多数病例都需要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小针高频双极电凝术作为电针治疗的一个分支,通过带有塑料绝缘保护套的小针穿刺入皮下,选择性损伤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有效微创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参数或实验参数包括功率、时间、针长等,现有文献中只有对功率的报道,缺乏对其他治疗参数的研究,因此,为了个体化选择适宜的治疗参数,我们希望通过实验探寻不同治疗参数与病变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现有的血管瘤动物模型对本实验而言体积较小,血管畸形动物模型常由于自发性血栓形成而建模失败,鸡冠、鸡肉垂作为毛细血管畸形的动物模型己广泛应用。因此,我们选择富含血窦的离体猪肝脏组织模拟血管瘤组织,活体兔皮下静脉及其复合组织模拟皮下静脉畸形,鸡冠及鸡肉垂模拟毛细血管畸形,通过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以上四种不同组织分别进行损伤,分析实验参数与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在针距为4mm时目标直径定义为4-6mmm(包括4mm、6mm),以此确定最佳实验参数,为临床应用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体表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提供参考意见。一、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不同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测量不同实验参数下,不同组织的最大损伤直径值以及术后VEGF含量,分析实验参数与损伤范围之间以及血管再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小针高频双极电凝术分别对离体猪肝脏组织,活体兔皮下静脉及其复合组织,活体鸡冠及鸡肉垂组织进行损伤,从宏观角度分析实验参数与损伤直径之间,与皮下静脉通畅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参数与组织VEGF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应条件下的最佳实验参数。结果①功率、时间、针长分别对组织损伤范围有显着影响,其中功率与损伤范围呈趋于线性的正相关;时间与组织损伤之间可能呈正相关,针长与其可能呈负相关。②猪肝脏组织损伤实验中,目标功率6-15W,针长为3mm、5mm,时间为2-3S时,以及功率9-15W,针长为7mm、9mm,时间为2-3S时,损伤直径值均为目标直径。③兔皮下静脉及其复合组织损伤实验中,功率6-9W,针长为3mm、5mm,时间为2S时,以及针长为7mm,时间为2-3S时,均可获得目标直径。④鸡冠组织损伤实验中,功率6-9W,针长5mm,时间2S时,以及针长7mm,时间2-3S时,均可获得目标直径。结论应用小针高频双极电凝术对不同组织进行损伤,功率、时间、针长均与组织损伤范围结果之间有相关性,为达到目标损伤直径,需选择最佳实验参数。二、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目的介绍一种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实用性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们共对8例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患者实施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术。治疗功率为6-15W、单次操作时间为2S或3S,针长根据患者体积大小而定,介于3-5mmm之间。结果治愈O例,2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失访,对皮下局限性病变组织(6例)治疗有效率为83.3%,失访率16.7%;对病变组织广泛分布的患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62.5%。术后无出血、感染,皮肤无红肿、破溃,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是一种选择性治疗的微创手术,并发症少,作用范围局限。对于局限性病变组织,位于特殊部位皮下者,以及处于发育期的患者有一定优势,术后避免毁容性或功能障碍性并发症,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对高流速血管畸形、病变组织广泛分布的血管畸形效果不佳。第二部分: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改良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介绍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在尿道下裂修复手术中的改良应用,包括再造尿道和作为多层组织覆盖材料,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们共对14例尿道下裂术后患者应用阴囊中隔瓣治疗尿道下裂、尿瘘。其中2例患者应用阴囊飞蝉状皮瓣再造尿道,12例患者应用阴囊中隔瓣作为多层覆盖组织材料,包括4例应用阴囊中隔瓣三层折叠修补尿瘘与8例应用阴囊中隔瓣覆盖再造尿道表面。结果①2例再造尿道患者术后均出现阴茎头向腹侧轻微弯曲以及轻度阴茎阴囊粘连,患儿无不适感,无尿瘘,无尿道狭窄,尿线不分散,无阴茎体下弯,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顶端呈垂直裂隙状。②覆盖再造尿道表面8例患者中,术区感染:2例(占25%),其中1例最终出现尿瘘(占12.5%);阴茎头轻微下屈且无阴茎下弯:3例(占37.5%);阴茎腹侧毛发生长:5例(62.5%);轻度阴茎阴囊粘连:4例(占50%);其余患者均无尿瘘、感染、出血,无阴茎扭转,无阴茎下弯,皮瓣均存活。③修补尿瘘4例患者中,皮瓣均存活,无出血,无感染,无尿瘘,无排尿困难。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茎阴囊粘连(100%),患者无不适。结论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富含多层筋膜组织,血供可靠,将其改良应用于尿道下裂及其相关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可同时解决尿道下裂修复中各层组织匮乏的难题,二次手术修复率低,不失为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术式,其再造尿道的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张凯[8](2015)在《同期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心脏神经节丛消融术与单纯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一种使人活动能力下降并且花费较大的疾病,大多数房颤患者年龄在60岁到80岁之间,但80岁之后患病率达10%,并且近年来发病率以“流行病”的方式增加。心房颤动额外的增加2-4%的死亡率除去性别和年龄的因素,尤其与心血管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每年2-3%的病人发生脑血管梗塞事件,1/3的病人发生心衰,这些有心血管病的心房颤动患者住院总风险约20-3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是其主要病因之一。心脏外科诊治的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AF多为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具有病史长、左房扩大及药物转复效果差等特点;而其治疗手段主要有原发病矫治手术(二尖瓣置换术等)、迷宫Ⅲ型手术及左心房减容手术等方式。传统迷宫手术通过左右心房的多个切口隔离肺静脉以离断引发心房颤动的折返环,将窦性电兴奋经一条特殊通道自窦房结传导至房室结,从而恢复窦性心律和房室同步性,其心房颤动转复率可达90%以上;由于该手术因操作复杂、创伤大及围术期致死并发症多等原因,已逐渐为外科射频消融技术所取代。与传统的“切与缝”的迷宫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手术虽能显着降低手术难度与创伤,但其射频消融成功率仅为70%左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同期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术(Radiofrequency modified maze Ⅲ, RFMM Ⅲ)+心脏GP消融治疗AF简便有效且易于操作,手术成功率高而复发率低,然而关于同期RFMM Ⅲ+心脏GP消融与单纯RFMM Ⅲ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的疗效对比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分组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对术后心房颤动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影响试做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AF接受RFMM Ⅲ术+心脏GP消融术100例及同期行单纯RFMM Ⅲ术100例患者的资料,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1、6、12个月随访期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中,同期RFMMⅡ术+心脏GP消融术组(对比组)窦性心律者比率均高于单纯RFMMⅢ术组(单纯组)(P依次为0.03,0.02及0.03)。术后12月随访显示单纯RFMMⅢ术组三尖瓣反流情况加重比例较RFMMⅢ术+心脏GP消融术组高(PD=0.038),同时单纯组心房扩大也较对比组明显(P=0.04)。结论:RFMMⅢ术+心脏GP消融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AF疗效优于既往单纯RFMMⅢ术:加做心脏GP消融术有效转复律及窦律维持率高且复发率低,并有效改善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三尖瓣返流情况,有利于远期预后。
陈雪松,王世平,梁智,肖国庆,陈健,李庆芬[9](2013)在《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28个间盘,L4~5椎间盘10例,L5S1椎间盘18例,用18G、20G的射频穿刺针2~3枚在X光定位下穿刺至脱垂的椎间盘组织内,引入电极行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治疗温度:42℃~70℃,治疗周期,每个周期120 s,每个间盘2~4周期,术后给预防感染、脱水、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28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参照改良Macnab方法评价标准判定:优12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对于脱垂的椎间盘组织的消融,术中准确的影像定位,治疗温度自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可控,消融范围可控,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曾振华,戴仪,顾新珠[10](2011)在《经皮穿刺靶点双极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保守疗法、微创手术疗法和外科手术疗法。与外科手术疗法相比,微创手术疗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1],目前,单极靶点射频,射频联合臭氧治
二、新型双极射频消融的体外实验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双极射频消融的体外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AURKA蛋白激酶对肝细胞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AURKA蛋白激酶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1.2 HepG2细胞的复苏、培养与传代 |
1.1.3 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 |
1.1.4 qRT-PCR实验 |
1.1.5 Western blot实验 |
1.1.6 细胞增殖实验 |
1.1.7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1.1.8 细胞划痕实验 |
1.1.9 免疫荧光化学染色 |
1.1.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2 结果 |
1.2.1 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成像 |
1.2.2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AURK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
1.2.3 AURKA对 HepG2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1.2.4 AURKA对 HepG2 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
1.2.5 AURKA介导DNA损伤修复通路参与肝细胞癌发生 |
1.2.6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AURKA蛋白激酶对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的影响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3 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 |
2.1.4 观察人肝癌皮下成瘤生长情况 |
2.1.5 常规组织蜡块及切片的制作 |
2.1.6 组织免疫化学染色 |
2.2 结果 |
2.2.1 AURKA促进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生长 |
2.2.2 AURKA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凋亡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AURKA蛋白激酶抑制剂MLN8237 作用于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
3.1 对象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细胞培养与传代 |
3.1.3 MLN8237 作用于HepG2 细胞的CCK8 实验 |
3.1.4 MLN8237 作用于HepG2 细胞的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3.1.5 MLN8237 作用于HepG2 细胞的细胞划痕实验 |
3.1.6 MLN8237 作用于HepG2 细胞的细胞凋亡实验 |
3.1.7 MLN8237 作用于HepG2 细胞的Western blot实验 |
3.1.8 MLN8237对HepG2 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
3.2 结果 |
3.2.1 MLN8237对HepG2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2.2 MLN8237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3.2.3 MLN8237对HepG2 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
3.2.4 MLN8237对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5 MLN8237对HepG2 细胞DNA损伤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6 MLN8237对HepG2 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URKA激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人体肝癌细胞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手术疗法 |
1.1.2 放射疗法 |
1.1.3 化学疗法 |
1.1.4 物理消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 |
1.3.4 课题关键和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前言 |
2.2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 |
2.3 研究现状 |
2.3.1 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 |
2.3.2 钙穿孔 |
2.3.3 结合表面活性剂DMSO |
2.3.4 肿瘤细胞化学微环境的改变 |
2.4 高频不可逆电穿孔 |
2.5 总结 |
第3章 不可逆电穿孔化学增强的实验设计及表面活性剂 |
3.1 前言 |
3.2 不可逆电穿孔化学增强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
3.2.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3.2.2 实验参数设计 |
3.2.3 结果检测 |
3.2.4 实验流程 |
3.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3 表面活性剂 |
3.3.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
3.3.2 SDS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测试 |
3.4 总结 |
第4章 SDS对不可逆电穿孔的增强 |
4.1 前言 |
4.2 表面活性剂SDS与IRE的结合治疗 |
4.2.1 体外电穿孔 |
4.2.2 体外实验结果 |
4.2.3 回归分析SDS浓度对IRE的影响 |
4.3 表面活性剂DMSO与IRE的结合治疗 |
4.3.1 体外电穿孔 |
4.3.2 体外实验结果 |
4.3.3 对比SDS和DMSO对IRE的增强效果 |
4.4 总结 |
第5章 SDS对高频不可逆电穿孔的增强 |
5.1 前言 |
5.2 表面活性剂SDS与H-FIRE的结合治疗 |
5.2.1 体外电穿孔 |
5.2.2 体外实验结果 |
5.2.3 回归分析SDS浓度对H-FIRE的影响 |
5.3 表面活性剂DMSO与H-FIRE的结合治疗 |
5.3.1 体外电穿孔 |
5.3.2 体外实验结果 |
5.3.3 对比SDS和DMSO对H-FIRE的增强效果 |
5.4 对比表面活性剂对IRE和H-FIRE增强效果 |
5.4.1 SDS增强IRE和H-FIRE的效果对比 |
5.4.2 DMSO增强IRE和H-FIRE的效果对比 |
5.5 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高频双极脉冲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猪肝组织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高频双极脉冲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小型猪肝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频双极脉冲与单级脉冲消融小型猪肝组织比较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不可逆电穿孔在肿瘤消融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等离子体射频清创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研制 |
前言 |
1. 整体设计和工作原理 |
2. 主机设计和工作原理 |
3. 刀头手柄的设计、改进与工作原理 |
3.1 刀头手柄的初始设计 |
3.2 刀头手柄的改进设计 |
3.3 刀头手柄的工作原理 |
3.4 刀头手柄的产品实物 |
4 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4.1 使用方法 |
4.2 使用注意事项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体外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动物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时间 |
2.2 创面愈合时间 |
2.3 创面面积愈合率 |
2.4 创面体积填充率 |
2.5 创面组织细菌定量 |
2.6 组织病理学评估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学术科研情况 |
致谢 |
(6)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器械 |
1.2.2 临床方法 |
1.2.3 评价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7)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和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改良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一、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不同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研究一: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猪肝脏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3. 实验研究二: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兔皮下静脉及其复合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4. 实验研究三: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鸡冠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5. 实验研究四: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对鸡肉垂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6. 结论 |
7. 讨论 |
二、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 |
3. 结果 |
4. 典型病例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改良应用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 |
3. 结果 |
4. 典型病例 |
5. 讨论 |
6.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课题的不足和限制 |
综述: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常用治疗方案近五年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所发表文章、参编着作和学术交流情况 |
(8)同期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心脏神经节丛消融术与单纯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9)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影像学(CT、MRI)特点 |
1.3 设备、仪器 |
1.4 治疗方法 |
1.5 术后处理 |
1.6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经皮穿刺靶点双极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临床疗效评定采用单盲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新型双极射频消融的体外实验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AURKA蛋白激酶对肝细胞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彭期臻.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基于人体肝癌细胞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增强不可逆电穿孔的体外研究[D]. 陈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高频双极脉冲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猪肝组织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D]. 袁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4]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应用[D]. 程宇.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5]新型等离子体创面手术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D]. 路遥.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9)
- [6]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J]. 李展振,张海存,黄升峰,吴沧陆,周建明. 现代临床医学, 2016(05)
- [7]小针高频双极电凝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初步研究和阴囊中隔血管蒂筋膜皮瓣改良应用的临床研究[D]. 张思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8]同期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心脏神经节丛消融术与单纯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比较[D]. 张凯. 山东大学, 2015(02)
- [9]双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 陈雪松,王世平,梁智,肖国庆,陈健,李庆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03)
- [10]经皮穿刺靶点双极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 曾振华,戴仪,顾新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