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术后的护理论文_包洋洋

 包洋洋

贵阳中医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焦虑程度、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异常比率、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和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术后舒适护理能改善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舒适护理;起搏器;围术期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起搏器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心房或心室的心肌处,造成一个人造的异位兴奋灶,代替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严重而持续的缓慢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阻滞尤其是伴阿一斯综合征患者[1]。近年来也用于肥厚性心肌病、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等的治疗。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配合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76岁。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2.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焦虑程度、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舒适护理方法

认真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防止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2.1体位:对于植入人工心脏埋藏式起搏器患者过去的做法是术后绝对卧床1周,并限于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植入起搏器的同侧肢体要求绝对制动,试图通过限制活动,防止电极移位。我们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患者术后久卧病床,制动过久,心理负担加重,且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肩关节粘连。在早期开展埋藏式起搏术后护理中,曾发生过此类并发症。通过改进护理方法,采取了术后24小时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48小时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小时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皮肤护理:术后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血肿。对于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起搏器埋藏后局部皮肤张力大,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切口愈合,以至起搏器移位漏出皮肤。

2.3起搏器的保护:对于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可在体外使用起搏器托带。出院后应指导患者在自我皮肤护理时,注意一只手固定起搏器,另一只手清洗皮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早期用力后造成起搏器移位。

2.4术后心电信息监测:安装起搏器后,尤其是术后24~48小时应予心电监护。若监测心率低于额定的起搏心率应考虑以下问题:①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电极刺激心内膜出现的心内膜水肿,导致起搏阈值升高的可能。②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有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可能。③若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无按需功能,要考虑为起搏器感知不良。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2.5健康宣教:应教育病人有关起搏器的知识。①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出现频率明显改变应与医生联系,脉搏比预定频率减少10%为起搏器电池不足,应准备更换。②起搏器安装后如出现安装前的头晕、晕厥等症状,为起搏器故障,应立即就医。③强电磁场、某些家用电器、医院的理疗设备等可产生对起搏器的干扰,病人应避免与之接触。禁止行核磁共振检查。④如出现胸闷、头胀、乏力、浮肿等症状,可能为起搏器综合征,应请医生处理。⑤必须定期随访,测定起搏器功能,一般最初半年每月1次,以后可每3个月1次,至起搏器寿命后期,随访应加强。

3结果

观察组血压异常比率、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和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要点有5点。①住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24~72小时,特别注意心率与起搏频率是否一致,病人原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对起搏器不适应等[2]。②沙袋压迫伤口4~6小时,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电极者,应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征象。③病人取平卧位或略左侧卧位,不宜翻动体位及手术侧手臂高举至头部,以免电极移位。永久性起搏病人须平卧l~3天。临时起搏病人应卧床直至拆除起搏器为止[3]。④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痛、膈肌刺激、起搏障碍,甚至心包填塞症状,早期发现心肌穿孔。⑤防止伤口感染,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并密切观察体温及伤口情况。远离高压磁场的环境,如电视台发射站、雷达区、变电站、电焊场所等;看电视距离1 m远,手机应健侧使用;避免患侧听半导体收音机;下雨有雷电时,尽量在屋内不要外出,以免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4]。患侧上肢半年内不能抬高于肩部,不能大幅度外旋外展,以免电极脱落;发现切口局部红肿及近期体温升高,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因其他原因就医时应将起搏器情况告知医师,以免实施对起搏器有不良影响的检查或治疗,如核磁共振、电热疗法、磁疗、电烧灼术、放疗等[5]。出院后按照医嘱继续服药,外出时随身携带起搏器保险卡,卡片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安装起搏器的类型、型号、安装日期等,以便发生意外就近检查[6]。定期复查很重要。门诊随访应于患者出院后,满l、2、3个月后到医院复查,以调整起搏器的功能。心电监护48小时,严密监测心电图、心率、节律变化,注意起搏器频率是否正常,如起搏频率突然增快——奔放——故障。若起搏心率有脱落,次数下降,可能为外界电干扰或机电干扰抑制,此时无起搏信号,若有起搏信号而无夺获,可能为电极移位或早期阈值升高,应注意鉴别。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血压异常比率、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和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舒适护理能改善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方芳,朱宝龙. 对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心理干预的疗效[J]. 宁夏医学杂志,2015,04:210-211.

[2]李金环,黄柳环. 心理干预与心脏术后使用临时起搏器患者焦虑水平相关调查[J]. 医疗装备,2015,08:177-178.

[3]王红梅.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172-173.

[4]路慧. 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8:103-104.

[5]唐少梅,李洁源,陈渺. 个性化护理对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5,19:2992-2993.

[6]杨丽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5,29:2924-2925.

论文作者:包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论文_包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