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论文_朱定军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论文_朱定军

宜都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都市 443000

摘要:近年来,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工程被应用于建筑。这种新型建筑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的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节省劳力和资源。可是,装配式建筑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施工技术不够标准规范,不能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要点,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对建造施工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对策

引言

传统的施工工艺要求工期长,工作效率低。不仅如此,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实现了全面发展。然而,它受到实际开发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限制,让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国家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要点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难点在于现场组装施工。这个领域有许多不确定性,而且有许多种预制部件。高效完成高质量的施工非常困难,需要良好的工程管理技术。

2.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2.1政策制约因素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由于其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的安全和质量科学控制体系和有效监理方法措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带来了一些障碍。此外,当地政府缺乏对装配式建筑的正确认识。虽然一些施工单位意识到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但仍旧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实际具体施工,这使得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

2.2标准制约因素

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必要在设计过程中积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组件,建立通用的设计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资源,使整栋建筑的施工效率更高。

此外,由于我国预制和工厂化生产缺乏先进的科学加工技术和统一的生产规范标准,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多元化健康发展,与建筑构件的普遍性和标准化相冲突。这不仅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理念的推广,也给项目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完善一直是我国建筑业工程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核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体系,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职能管理部门或机构来开展管理工作。该管理部门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能够在未来的任何时候监督建设项目,从而真正监督项目现场。实际情况是,为了节约资金,目前的工程项目大大减少了人员和管理经费,这使得工程管理部门严重缺乏工作人员,一些单位工作人员不得不担任几个职位,从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3.2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装配和施工的具体要求,设计标准化相对较低。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前的设计中,建筑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主要处于早期阶段,在进行设计之前应该结合各种因素。所以,组装施工项目应与建筑构件的分离和组装相结合,并通过构件的转移和堆叠来实施。

3.3缺乏信息管理。现阶段,国内零部件工厂使用的信息管理一直是以前的管理模式,要求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人工记录。如果在生产完成后在人工帮助下总结信息,可以看出信息管理的效率非常低。此外,组件的标准化仍处于停滞状态,这与项目管理效率、信息共享和信息准确性相差甚远。

3.4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把装配工艺与以前的现浇方法进行比较,增加了零件加工部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它们相互积极配合。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合作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相对完善的材料供应,许多产业链之间的紧密联系极差,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部件的现场组装必须在新的先进科学的连接技术和科学合理的隔热方法措施下实施。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部署工作和质量安全检查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发展对策

4.1改善市场链,重新分配资源。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链,可以通过重组和共享来实现,解决现阶段不同企业之间的分散管理问题,降低成本和运营风险。整个产业链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利用横向整合把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有关单位聚集成发展小组,并把产业链中的节点单位整合起来,把有助于产业链的持续发展。第二,在垂直模式的使用下,不同的单元位于节点上,与每个单元紧密结合,构建产业链。因此,投资建设公司的专项投资要求企业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标准化施工,预制生产单位需要进行工厂流水线生产。运输单位不仅要给企业一定的预制保证,还要给在建单位提供吊装组件,使销售单位能够高效销售和运营。这样,整个产业链中的所有不同单元把紧密而有效地运作。它们紧密相连,属于利益共同体,有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稳定。

4.2保证顶层设计,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首先,针对社会结构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国家可以发布有关法律文件,逐步推进,制定建筑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有关标准也有所提高。同时,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使我国模块化建筑不断发展。第二,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技术,借鉴有关的经验教训,帮助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净化自身,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多角度发展,制定一定的政策来引导、鼓励和规范企业发展。在适当的基础上,可以对有关企业进行合并和重组,重点发展优势,形成集团优势,使装配式建筑能够以更大规模、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式发展。

4.3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策的实施不能脱离监督机制。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完善的监理制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政策颁布后无法有效实施。由于企业自身不作为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预制建筑无法达到预期的优势。因此,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预制建筑监理机制来监督和实施各项法规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首先,工业项目总承包项目应科学合理管理。项目启动和初步设计完成后,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招标工作,必须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和公正。二是按照以往的施工模式,许多单位已经完成了对工程施工许可证和施工图的审查,并做好了质量验收工作,这就使得过程复杂化。同时,在监管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该存在的现象。为了使装配式建筑得到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组装式管理机制,履行总承包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完善法律责任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转换型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

4.4培养专业人才。有关建设单位应适当提高就业标准,引进高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要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装配技术水平,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质量,丰富其使用性能,一方面突出其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其整体施工安全和质量。

4.5做好后期的完善工作。毕竟,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建筑风格,其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新建立的、不成熟的管理体系。针对现场施工情况,管理人员必须不断调整,保存有关管理工作记录,认真分析当前遗漏,第一时间补充,从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装配式建筑。

结语

一个科学、合理、高效、不断修订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体系必把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管理体系。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当前我国建筑业所争相采用的新型施工方式之一,必须结合有关制约因素,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全面解决和优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实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长期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传微 . 基于装配式技术的工程建造项目管理研究 [D]. 天津大学,2017,04 :111-112.

[2] 曹江红,纪凡荣,解本政,武志军 . 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J]. 山东建筑大学,2017,01 :22-23.

[3]兰兆红.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7.

[4] 许凤. 国内发展装配式建筑实践分析及建议[J]. 建设监理, 2017(10):8-10.

[5] 魏帆 .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部品大规模定制管理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2017.

[6] 李雁 . 基于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评标办法研究 [D]. 江西理工大学,2017.

[7] 蒋勤俭 . 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 [J]. 建筑技术,2010(12):1074-1077.

论文作者:朱定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论文_朱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