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冬[1]2007年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而中西医均缺乏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治疗该病的补肾益气活血法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1临床研究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对照的设计原则,将入选病例7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参芎补肾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吡拉西坦胶囊(由吡拉西坦片经重新包装而成),每次5粒,每天3次。两组均观察用药2个月,1/3病例随访1个月。主要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NFDS)、中医证候、生存质量(WHOQOL-SF36)、脑电图、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轻度VaD患者在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叁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6%、80.85%和85.11%,其中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以上叁方面的模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还显示:该治法对患者总体认知能力及除语言外的各项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对总积分及计算积分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IADL积分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对PSMS积分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1),对生存质量各维度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活力(VT)诸维度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对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改善明显,且对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脑电图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安全观测显示该治法所用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宜患者长期服用。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轻度VaD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生存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脑电图、脑神经递质诸方面都有较好改善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脑内部分神经递质水平有关。2实验研究目的:进一步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b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制作缺氧复氧VaD病理模型。取换培养液后的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随机分为7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别加上适量事先制备的正常大鼠血清或含药血清(参芎补肾含药血清或吡拉西坦含药血清),孵育24小时后,PBS冲洗一遍,再换上新的培养液,分别加上述含药血清,放置于自制的缺氧袋中,缺氧7小时后复氧1小时,然后取上清检测NO、ET和VEGF的含量。结果:对NO、ET的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泌的NO较正常对照组减少,而ET则增多,NO/ET比值变小,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参芎补肾组和吡拉西坦组对缺氧复氧造成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缩血管功能增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或0.05),能够促进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泌NO,而减少ET的分泌,提高NO/ET比值,其中参芎补肾A、B、C叁个剂量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吡拉西坦(P<0.01或0.05)。对VEGF的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泌的VEG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芎补肾与吡拉西坦含药血清均有明显促进缺氧bEnd.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分泌VEGF的作用(P<0.01);但参芎补肾各剂量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吡拉西坦(P<0.01)。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能够促进缺氧复氧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EGF,同时减少释放ET,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促进血管再生,并直接和间接地保护脑神经。这可能是该治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王健[2]2001年在《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总结了古人对痴呆的论述,并全面整理了对血管性痴呆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相关资料。在继承导师张琪教授诊治痴呆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对血管性痴呆肾精亏虚痰瘀证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本病病位在脑,其本在肾,心肾不交,不能上荣,痰浊、瘀血、浊毒痹阻脑络的病机理论,首次提出了补肾宁心,活血化痰解毒法治疗本病。应用补肾健脑胶囊对42例血管性痴呆病人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在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过程中,首次采用国际通用量表进行双盲双模拟研究,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在改善智能方面补肾健脑胶囊取得了与喜德镇(Hydergine)一致的疗效,但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总体疗效优于喜德镇,对于多数证候的改善,疗效均优于喜德镇。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鼠行为学以及抗氧化自由基,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补肾健脑胶囊在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学习获得能力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喜德镇。2、在提高大鼠记忆巩固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喜德镇。3、补肾健脑胶囊在提高大脑皮层神经递质(DA,5-HT)含量方面疗效优于喜德镇。4、补肾健脑胶囊可增强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疗效均优于喜德镇。因此证明补肾健脑胶囊的疗效作用机理至少是通过增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增强SOD活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来实现的。以上研究为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陈墩帆[3]2010年在《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背景在现代医学中,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是两种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痴呆的药物治疗包括旨在改善认知功能缺损的促认知药治疗和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主要可分为缓解原发症状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M1受体激动剂;阻止或延缓发病及疾病进展药物,如雌激素替代疗法、抗免疫炎症药物、抗氧化剂、神经营养因子、抗淀粉样蛋白药物(免疫治疗)、钙通道阻滞剂、代谢增强剂等;此外,还有中医药如银杏制剂、中药复方汤剂和针刺等特色治疗,且中医药在治疗痴呆的角色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循证医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其要求在于临床医生对病人诊治,都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强调任何决策需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而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则是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证据来源。目的本课题系统评价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收集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叁个数据中(1989~2009)有关中药治疗AD和VD的所有相关临床治疗性文献,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文献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文献的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按照目前常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的Jadad评分标准,对中药治疗AD和VD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4.2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6篇RCT文献,其中中药治疗AD的文献有61篇,属于高质量文献(Jadad评分3分以上)只有9篇,无1篇文献进行随机分配隐藏的描述;6篇采用了双盲法,2篇采用了单盲法;7篇文献详细描述了退出、失访以及剔除的病例;中药治疗VD的文献有335篇,高质量的文献(Jadad评分3分以上)有38篇;有2篇描述随机分配的隐藏;32篇采用了双盲法,16篇采用了单盲法;20篇文献详细描述了退出、失访以及剔除的病例,另外报告无失访的有8篇。中药治疗AD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对照中,在以MMSE评分的提高值[OR(fixed)=0.78,95%CI(O.53,1.13),P=0.19]、MMSE评分的提高率[OR(fixed) =1.41,95%CI(0.80,2.48),P=0.24]和MMSE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WMD(fixed)=-0.17,95%C工为(-1.76,0.56),P=0.55]等标准上,尚不能认为中药疗效优于胆碱酯酶抑制剂;与代谢增强药物的对照中,在中医证候疗效标准[OR(fixed)=2.60,95%CI(1.35,5.00),P=0.004]显示中药疗效优于代谢增强药物;在MMS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标准[WMD(random)=1.97,95%CI为(-0.39,4.33),P=0.10]尚不能认为中药疗效优于代谢增强药物。中药治疗VD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以MMSE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WMD(random)= 0.96,95%CI(0.13,1.78),P=0.02]、中医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为标准[OR(fixed)= 1.68,95%CI为(1.25,2.26),P=0.0006]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OR(fixed)=3.13, 95%CI(2.33,4.20),P<0.00001]等标准上,可以认为中药疗效优于代谢增强药物;而在MMSE积分的提高率[OR(random)=1.32,95%CI(0.98,1.77),P=0.06]、BBS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WMD(fixed)=0.21,95%CI(-0.17,0.59),P=0.28]和ADL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WMD(fixed)=0.28,95%CI(-0.55,1.11),P=0.51]等标准上,尚不能认为中药疗效优于代谢增强药物。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治疗AD高质量的文献数量较少,仅9篇Jadad评分3分以上,而治疗VD高质量的文献达38篇。总体来说,中药治疗AD、VD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有待今后进一步提高。Meta分析结果则表明虽然中药治疗AD的疗效不高于胆碱酯酶抑制剂,但对照药胆碱酯酶抑制剂为当前治疗AD的有效药物,因此可认为中药治疗AD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中药治疗AD、VD的疗效优于代谢增强药物。
邵瑛[4]2008年在《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系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相对于其他痴呆来讲,VD预后相对较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防。目前现代医学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VD整个病程,对VD无特效的治疗与预防药物。针灸治疗VD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双向调节异常的神经功能,并具有特异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长期以来VD模型建立以其难度大、重复性较差、尤其不能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其内在病理本质,成为VD研究之瓶颈,且目前所复制的VD模型大多不具备中医证型,影响了中医研究VD的可靠性。针灸治疗VD虽然疗效肯定,但针灸治疗在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及组穴处方方面还缺乏有效和深入的研究。V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其临床发病机制为先有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和微循环障碍,继而发生脑组织低灌注和缺血性损害,形成痴呆。而目前大多使用健康大鼠行脑缺血再灌注复制痴呆模型,与临床发病机制不符。本人导师首开先河,首先复制了高血压复合VD模型。此模型考虑到了VD的危险诱发因素,较好地模拟了人类VD的发病过程,模型的病理改变也更贴近临床。但相对脑血管病的众多危险因素,高血压仅为单因素诱发的VD,只反映了人类VD发病的一个侧面,与临床实际有一定差距,尚需不断完善。高血压大多同时伴有高血脂,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二者是VD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二者还相互影响,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促使痴呆的进行性加重。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拟以临床多因素诱发VD的病理机制为依据,复制出高血压—高血脂复合VD动物模型。并结合前人对于高血压与中医肾虚的相关性,高血脂与中医痰瘀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探讨此模型的中医证候特点。针灸治疗VD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了充分肯定,其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且较全面,从临床到机理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人导师在长期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以百会、大椎为主的针灸处方,并在大鼠的脑神经元保护和修复、抗氧化酶系统、改善脑血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在继承导师研究的基础上,针对VD的中医证候特点,通过文献总结和Meta分析,对前一针灸处方进行优化,拟定“通督调神固本”优化处方,并就此优化处方对复合VD新模型进行干预。本研究选取能反映中医肾虚/痰瘀,又与痴呆密切相关的HAP轴/血脂为研究量化指标。还通过观察大鼠日常行为、脑、肾组织病理学、行为学等测试,进一步探讨VD的发病机制,并与旧模型对比,以此反证和检验该模型在生理病理层面上的成熟度和客观性、科学性。同时证实此模型具有肾虚痰瘀的中医证型特点。研究中运用针灸优化处方对新模型进行治疗,并通过与西药治疗、其他针灸处方的对比,及上述相关指标的观察,从“通督调神”以益智,“固本”以补肾化痰方面探讨其治疗机理,并进行疗效对比评价,以此证实优化处方的特色与优势,为临床推广提供有力依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文献研究和实验两大部分。文献研究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报道、文献,从中西医方面综述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与研究成果,对血管性痴呆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处方选穴进行了Meta分析和规律性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了针灸优化处方。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方法进行动物分组。造模首先用双肾一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再喂食高脂饲料复制出高血压—高血脂模型,最后对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大鼠行改良的二血管阻断法,使模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出现痴呆,从而复制出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并将新模型与高血压复合VD模型、2-VO法模型、4-VO法模型进行比较,证实新模型在生理、病理层面上的成熟度。运用针灸优化处方对新模型进行干预研究,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通督调神固本”电针组、“通督调神”电针组、非经穴组、西药组。实验中运用放射免疫、组织形态学、行为学测试等方法探讨VD的发病机制和电针治疗的机理。统计方法: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其中的Dunnett's C法。独立样本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完成。3研究结果3.1针灸优化处方的拟定通过对近十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处方选穴的规律总结和Meta分析,拟定了针灸优化处方“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取穴为百会、大椎、肾俞、脾俞。并通过对国际公认的四血管阻断法制备的VD模型的治疗,证实了此优化处方能调节VD大鼠的脑神经肽、内皮素,减轻脑神经的损害,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3.2建立了高血压-高血脂复合VD模型新模型通过与高血压复合VD模型、2-VO法模型、4-VO法模型比较,有如下特点:①行为学测试成绩最差;②脑、肾的损害更为明显,尤其是脑小血管病变明显;③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持续存在;④日常行为具有中医肾虚之表现,加HPA轴功能低下、脂质异常,说明新模型具备了肾虚痰瘀的中医证候特点。3.3针灸优化处方对新模型的初步干预研究针灸优化处方“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可调节HPA轴功能,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与西药组效果无显着差异。此优化处方还可增加模型大鼠海马的神经突触数量和活性,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虚痰瘀的症状,减轻高血压对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此作用优于西药组和“通督调神”电针组、非经穴针灸治疗组。4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在高血压复合高血脂的基础上行二血管阻断法建立的复合VD模型的造模方法是可行的。所建立的复合模型具有痴呆的病理表现,且在脑缺血前后均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持续存在,与临床大多数VD患者的基础发病机制极为相似。新模型HPA轴功能低下,血脂质成分异常,及日常行为表现为小便次数多等,符合中医肾虚痰瘀的证型特点。(2)针灸优化处方“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可正向调节模型大鼠的HPA轴、脑神经肽、内皮素,以减轻脑缺血对脑神经的损害;可激活海马突触,增加其数目和活性,提高VD大鼠的水迷宫、Y迷宫测试成绩。此外,此优化处方不仅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还可整体改善模型大鼠肾虚痰瘀的一些症状,达到标本同治之功,最终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此作用优于西药组和“通督调神”电针组,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观的优势。今后的研究尚应进一步结合高血压、高血脂对脑血管的损害机制,从脑细、小血管变化与神经元受损及神经再生的关系方面进一步探讨VD的发病机制和针灸获效机理。并通过拆方、对比和配伍,研究针灸优化处方中各穴位的特异性及配伍效果,为临床推广及针对性的应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方面可结合中医多种疗法的优势,并形成明确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伍大华[5]2013年在《基于脑髓理论分阴阳论治的补肾活血法干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中医脑髓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温肾活血、滋肾活血两种不同的补肾活血法治疗(Vascular dementia, Va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法对VaD患者胆碱能系统神经递质及血管内皮功能活性物质的影响,以探讨作用机制;另外,通过对肾阳虚血瘀证、肾阴虚血瘀证VaD患者智能障碍结构差异、胆碱能神经递质失衡和血管内皮功能活性物质变化的不同特点及对应治法干预效果的分析,验证补肾活血法治疗VaD分阴阳论治的优越性,提出“脑髓阴阳论”的假说。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原则,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符合肾阳虚血瘀证VaD诊断标准的50例肾阳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温肾活血组25例和对照1组(奥拉西坦胶囊)25例;将符合肾阴虚血瘀证VaD诊断标准的50例肾阴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滋肾活血组25例和对照2组(奥拉西坦胶囊)25例。温肾活血组给予温肾活血方治疗,滋肾活血组给予滋肾活血方治疗,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给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中医证候、中枢胆碱能神经递质、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研究,观察温肾活血方和滋肾活血方治疗Va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生化机制。另外,从临床表现特点、智能障碍构成、胆碱能神经递质失衡、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变化等方面,比较肾阳虚血瘀证和肾阴虚血瘀证VaD的差异,寻找脑髓分阴阳的临床与物质依据。结果:共收集患者100例,包括肾阳虚血瘀证患者50例、肾阴虚血瘀证50例。其中剔除、脱落病例5例,最终纳入统计的病例为95例,其中肾阳虚血瘀患者47例(包括温肾活血组24例、对照1组23例),肾阴虚血瘀患者48例(包括滋肾活血组24例、对照2组24例)。温肾活血组、滋肾活血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或P<0.05),而且温肾活血组、滋肾活血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或P<0.01));温肾活血组、滋肾活血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均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MMSE项目增分上,四组的记忆积分、计算积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温肾活血组与对照1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滋肾活血组与对照2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温肾活血组的语言积分、滋肾活血组的视空间执行能力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1组的语言积分、对照2组的视空间执行能力积分均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温肾活血组与对照1组的定向力积分、视空间执行能力积分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滋肾活血组与对照2组的定向力积分、语言积分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肾阳虚血瘀组与肾阴虚血瘀组MMSE构成因子比较: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语言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肾阳虚血瘀VaD的语言损害重于肾阴虚血瘀证VaD。视空间执行能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肾阴虚血瘀证VaD的视空间执行能力损害重于肾阳虚血瘀证VaD.肾阳虚血瘀证与肾阴虚血瘀证两组VaD患者的胆碱能神经递质和血管内皮活性物质比较:Ach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肾阳虚血瘀VaD患者的Ach含量较肾阴虚血瘀更低;AchE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肾阴虚血瘀VaD患者的AchE活性较肾阳虚血瘀增加更明显;ET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肾阴虚血瘀VaD患者的血浆ET含量较肾阳虚血瘀增加更明显;CGRP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肾阳虚血瘀VaD患者的血清CGRP含量较肾阴虚血瘀降低更明显。四组的Ach含量提高、AchE活性抑制、ET含量降低、CGRP含量增加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1或P<0.05),而且温肾活血组治疗后的Ach含量提高较对照1组明显(P<0.05)、滋肾活血组治疗后的AchE活性抑制较对照2组明显(P<0.05),两中药组治疗降低ET含量、增加CGRP含量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温肾活血方和滋肾活血方均为VaD临床有效的治疗组方,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2.温肾活血方和滋肾活血方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障碍因子构成改善的针对性可能是分阴阳论治肾虚血瘀证VaD的优势体现。3.调节胆碱能神经递质失衡及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失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温肾活血方和滋肾活血方干预VaD的疗效机制之一。4.脑髓亦有阴阳之分,肾阳虚血瘀证和肾阴虚血瘀证VaD在痴呆临床表现、认知能力构成、胆碱能神经递质失衡、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变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是脑髓阴阳论的临床和物质基础。
周晓卿[6]2010年在《复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复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测复智胶囊对VD患者患者血清TNF-α、IL-6、SOD活性、MDA. NO的含量影响,从而验证“毒损脑络”所致痴呆假说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复智胶囊治疗VD的机理。方法: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平行对照法,根据DSM IV(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及NINDS-AIREN(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关于VD的诊断标准进行病例筛选,用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临床试验目的的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Blessed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整体评定。将符合纳入标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复智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理申,5mg/次,1次/日。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对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行评定。安全性观测采用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心电图监测,治疗前后各1次。用药前后检查血脂、血糖、血流变各1次;头颅CT检查用药前后各一次。在复智胶囊治疗VD患者实验前后分别观测其对患者血清TNF-α、IL-6、SOD活性、MDA、NO含量影响。结果:60例患者按方案完成临床试验,无脱落及剔除病例。中药复智胶囊和安理申均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积分(P<0.01)。对VD的总体疗效,两药物效果相近(P>0.05)。两药对记忆、认知的作用也近似(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方面,复智胶囊的作用明显优于安理申(P<0.05)。在安全性方面,中药复智胶囊和安理申均未发现对人体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在降低血粘度、降脂、改善心肌供血方面,复智胶囊较安理申有优势,显示出中药的综合性、多靶点的治疗作用。在对细胞因子及神经毒性物质如TNF-α、IL-6、SOD活性、MDA的含量、NO等的影响方面,复智胶囊和安理申组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但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复智胶囊组较安理申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复智胶囊对VD患者细胞因子及神经毒性物质的影响明显优于安理申。结论:复智胶囊和安理申在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方面效果相近;在改善中医证候及对细胞因子、神经毒性物质的影响方面,复智胶囊明显优于安理申。因此说中药复智胶囊对VD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全身症状及减少神经毒性物质方面作用明显,也印证中医毒损脑络所致VD病机理论的合理性。
汪美霞[7]2013年在《血管性痴呆中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候群。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实、有效的方法和药物,而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研究源远流长,从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血管性痴呆近年的治疗进展情况。
赵奕[8]2013年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叁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叁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着性。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杰, 于文涛[9]2012年在《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文中指出近年来,运用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根据组方原则的不同,按照补肾填精为主组方、活血通络为主组方、化痰开窍为主组方、益气活血为主组方以及多种治法综合组方对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分别进行综述,显示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独特优势,指出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统一动物模型制备标准,明确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筛选中药有效单体,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盛丹丹[10]2016年在《温阳补肾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采用温阳补肾灸治疗60例VD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Blessed痴呆量表(BBS)的积分变化,证实温阳补肾灸的临床价值及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和行为能力方面具有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温阳补肾灸方法治疗VD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VD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病例均来自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将此60例患者以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采用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补肾灸疗法:隔龟板灸关元,悬灸命门、大椎。每日1次,每周休息1天,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Blessed痴呆量表的积分变化。结果:1.MMSE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DL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lessed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Bllessed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Blessed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Blessed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lessed评分与对照组治疗Blesse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灸对于V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行为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温阳补肾灸法治疗VD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 郭明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
[2]. 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王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1
[3]. 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D]. 陈墩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4]. 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的初步研究[D]. 邵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5]. 基于脑髓理论分阴阳论治的补肾活血法干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伍大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6]. 复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晓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7]. 血管性痴呆中医研究进展[J]. 汪美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8].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9]. 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J]. 张杰, 于文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10]. 温阳补肾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的观察[D]. 盛丹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中医学论文; 血管性痴呆论文; 补肾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实验论文; 中医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血瘀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