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中心校 317031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老师,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有的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有效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有效预习地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语文课堂 有效性
一、树立预习意识——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让学生树立预习意识非常主要。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的。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2.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学生在预习新课文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深入学习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3.有利于暂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以致于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用于复习、做作业所费的时间。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掌握预习方法——学好语文的铺路石
1.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布置预习题时就要侧重“识字”和“写字”;在“阅读”部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布置这方面的预习题,要求不能太高,对词语只要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在文中的意思就行了,对课文只要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行了。
2.教给预习的方法:
(1)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5)拓。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为在课堂上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6)问。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三、及时评价反馈——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1.老师自己要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预习的设计要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老师要精心设计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尽量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获得答案的预习题。
2.老师在适当时候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的同时还应该加以督促。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可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促进学生重视预习。同时还要向学生经常讲述预习的重要性。
3.重视课前预习检查。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4.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预习水平,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预习的展览与评比,这样可以利用攀比与好胜来激发学生的预习主动性,让预习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生预习习惯、作业习惯、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而且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周学能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操作》.《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12期。
[3]倪雪雁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J].教学在线,2010,(12)。
[4]乔田清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J].教学在线,2010,(2)。
[5]徐秋芬 对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的建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3)。
论文作者:胡益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课前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生字论文; 自学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6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