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屈螺酮炔雌醇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以阴道异常流血与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中首选宫腔镜下手术治疗,但单纯的手术治疗难以及时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患者二次手术的几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效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试验对象,探讨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与屈螺酮炔雌醇联合治疗疗效,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试验对象,病例均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均经宫腔镜与阴道超声确诊,非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5~46岁,年龄平均(37.3±4.2)岁,病程2~5年,平均(3.4±1.3)年;单发息肉12例,多发息肉13例;试验组年龄23~48岁,年龄平均(36.7±4.0)岁,病程2~6年,平均(3.5±1.4)年;单发息肉10例,多发息肉15例。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可以对比。
1.2方法 (1)对照组:对患者行宫腔镜息肉电切手术治疗,术前12h对患者使用0.2~0.4mg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实施硬膜外连续麻醉,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扩张宫颈后缓缓置入宫腔镜,用生理盐水对宫腔进行连续灌流(流速260~320ml/min),充盈宫腔并将镜体转动,探查宫腔、宫底情况,然后观察输卵管的两侧开口和宫颈管黏膜情况;探查结束后,按照息肉的大小程度进行电切环切。息肉较小的或者单发息肉沿着息肉基底一次性切除;息肉较大、基底部较宽则分次切除;多发息肉的先实施清宫术,然后在宫腔镜下将残余息肉切除。电凝止血,术后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给予抗感染治疗。(2)试验组:患者手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联合使用屈螺酮炔雌醇口服治疗,于术后第2d给予口服,每日1次,1片/次,21d为1个周期,停药3~7d,撤药出血第2d,再次服用,连用3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记录两组的治疗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月经规律,经量正常为显效;治疗后经期比较规律,经量较少,为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2]。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经期出血、情绪不稳。
1.4统计处理 对获得的上述计数资料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P<0.5。
2结果
2.1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随访6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相比差异显著,X2=4.152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5 12(48.0) 7(28.0) 6(24.0) 19(76.0) 试验组n=25 18(72.0) 6(24.0) 1(4.0) 47(96.0) 2.2治疗后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例(4.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4.0%(6/25),X2=4.1528,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X2=5.3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例(%)]
恶心 头晕 经期出血 情绪不稳 合计 对照组n=25 2(8.0) 1(4.0) 2(8.0) 2(8.0) 7(28.0) 试验组n=25 0(0.0) 0(0.0) 1(4.0) 0(0.0) 1(4.0)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病多与内分泌异常有关,同时流产导致慢性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和宫腔内节育环等也是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并且随着宫腔镜的普及,子宫内膜息肉确诊率和治愈率也都显著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镜可以直接探查到息肉的位置、数量和大小等,从而精准地切除病灶,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但临床结果显示,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复发率较高,进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增加二次手术几率等。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避孕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屈螺酮炔雌醇属于新型的口服避孕药物,具有搞笑的孕激素样活性,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能力,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从而减少内膜息肉的复发,提高临床疗效[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相比显著更高,而复发率仅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率为4.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8.0%。结果提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具有明确的疗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屈螺酮炔雌醇作为屈螺酮、炔雌醇的复方制剂,可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起到抑制作用,让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情况得到根本的改善,进而减少复发,保证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对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显著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营.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3):52-54.
[2]刘洪洁,刘海波.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39.
[3]胡玉林,王帆.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复发的预防情况[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9):54-55.
[4]陈海东,邱美英.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近期复发预防中的应用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06):175-177.
作者简介:吕萍(1977.2-),汉族,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论文作者:吕萍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息肉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宫腔镜论文; 疗效论文; 有效率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