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度发展,高校越来越成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应用人才,单靠传统的理论授课远远不够,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很难培养学生就业的社会契合度。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对传统电气工程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改变了传统的电气工程这一专业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促进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环境基础。促进应用型人才指的是以电气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相结合,促进应用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其具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积极应用知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逐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效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定位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不少高校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定位问题。部分学生对此专业的应用性学科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不少教师对新形势下该专业也存在一定的迷茫,难以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两种因素影响下,在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过程中就容易变得模糊,而这不但会影响到了教学目标、纲领以及结构的制定,而且还降低了教学效率。
1.2课程问题
一般情况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可分为专业技术科、公共基础课以及实践课三大类。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上述三类课程比例大约为5:3:2,如此看来实践课所占比例较低。近几年,实践课成逐步受到重视,课程比例调整约为4:3:3,相较于原比例而言更具合理性。不过值得一提是该种课程结构比例还不够完善,即便是相同学分,但是其获取南都布艺,学生的重视程度以及花费的精力也有所不同。当前不少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交易获得,通常只要学生参与到有关实践课程便能拿到相应学分,但是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精力进行考试才能获取,如此一来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此专业人才的应用培养效果下降。
1.3实践教学问题
目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中通常包含四方面内容,即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它们暴露出了能效有所欠缺的弊端,具体表现为:第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和理论知识教学二者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即不少学生在课程实验理解和认知上仍停留在老师所提出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报告撰写要求等,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实践教学能效大打折扣。第二,部分教师在实践课程设计存在着审查严格性不足的问题,如此不但会致使学生不会认真对待该内容,而是将其视为应付性的任务,同时更会引发抄袭情况屡屡发生。第三,部分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教学大多属于走马观花式的,这就使得此项内容所具有的培养学生深层次能力素质的能效无法发挥出来。第四,毕业设计过于单一。一些院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制定上往往是由教师规定的,学生并没有过多选择,并且课题所用模板较为陈旧缺乏实践意义。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2.1实验课程建设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作为一个理工偏技术类的学科,一整套优异的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我们在过去较为完善实验室的基础之上,又改建了一系列新增理论课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如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重视实验仪器与目前企业实际生产的对接,尽量挑选正在大部分电力行业中使用率高的相同或相近的实验仪器,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实现无障碍对接。在实验项目的教学中,我们摒弃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枯燥的验证性实验,将经典的学科核心实验项目得以保留,更果断删除了那些可有可无的实验项目,另还积极创新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实验,希望实验项目的教学在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之余,还可以通过研究性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2完善“双合”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高效性
第一,创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思路,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把课堂学习内容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提高开放性实验、指导性实验所占的比例。第二,创新人才考核方式。要以实现创新型人才为引导,强化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对学习的技能进行全面的考核,以任务驱动为方法融入到整个培养方案中。比如,在考核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查学生理论内容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考察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情况,学校针对学生实习进行中期、期末检查,组织专家进行评定,按照一定的分值比例计入总成绩。第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的比例,明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设计、企业认知的比重,建立以“挑战杯”、“创业大赛”、“数学建模比赛”为基础的实践平台,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2.3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该要切实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建设教学体系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相关专业人员来参与到课程体系研究当中,并将各个课程、理论以及实践教学间的鼻子里关系进行科学确定,建设其一个“必修+选修”,“专业核心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够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呈现出来。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当要深入调查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素质以及技能的要求,并有针对性的设置部分可以将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反应出来的新课程。除此之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还应当要积极改革教材内容,能够将新的电气研究以及成果列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提高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2.4创新教育方法,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第一,转变教学方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法,逐步向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第二,凸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多层面、多角度提高学生在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实践水平,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互利共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和创新。要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加大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等验证性实验课程,积极开设一些技能应用型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完成从设计、制作、调试直到测试过程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国家对高级电气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推进,只有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引领,不断强化校企耦合和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强化未来步入工作岗位的社会契合度。
参考文献
[1]杨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50.
[2]莫岳平,陈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1):17-19.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专业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人才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