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龚建伍[1]2004年在《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震、洪水、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感到普遍担忧,事实上,荷载状况的变化、环境和使用年限的影响也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大为减弱。因此,对已建建筑物和设施采取有效的手段监测和评价其安全状况,对新建建筑物设计长期的安全监测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热点课题,也是土木工程界的难题。 本文在武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建筑物安全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的资助下,结合工程监测实际,对建筑物变形监测若干问题及建筑物变形安全性态评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1.概述建筑物变形安全监测技术,对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监测网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建筑物原型观测资料的系统误差和粗差的成因及其检验方法和原则,研究传统方法检验观测粗差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方法;对多期观测控制网进行秩亏自由网平差分析,并应用工程实例对参考点的整体稳定性与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2.针对建筑物时效变形具有一定单调性和弱随机性的特点,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基于一般灰色模型建模特点分析,对建筑物时效变形建立能反映工程动态变化的GM(1,1)等维新息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应用系数修正法对非等时空距GM模型进行改进,对模型监控与预测精度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 3.运用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VC++6.0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建筑物变形的灰色监控与预测模型计算程序;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对灰色模型维数区域进行研究,探讨最佳维数区域;通过建立叁种不同的灰色模型,对比分析各种模型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等维新息预测模块可方便地进行变形监控与预测分析,并可绘图输出,直观快捷,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4.探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用多种工程理论研究拟定变形监控指标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相应的变形安全评价模型;同时,针对用变形单项监控指标评判建筑物安全存在的局限性,对建筑物安全的综合评价和决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拟定综合评判和决策网络图,对比单项指标评判法,指出综合评判和决策分析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熊莎[2]2014年在《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及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物、各种大型桥梁工程及铁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日新月异。这些大型工程空间上节约资源,生活方面提供便利,但是大型工程的建设具有其特殊性,如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具有单向性等。因此,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及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需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以保证其变形在规范规定的变形范围之内。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概述了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对沉降监测方法、沉降监测基本要求、沉降监测方案设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观测资料的整理进行了探讨。(2)基于建筑物监测数据较少的特点,选取灰色理论进行预测分析。结合工程实测数据,针对建筑物时效变形具有一定单调性和弱随机性的特点,利用灰色理论改进模型,分别对两个不同地点,具有不同地质条件的两栋高层建筑8期沉降观测数据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得工程实例1和工程实例2的预测数据,计算可知模型的精度级别均为1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物的沉降趋势。采用置信区间估计法,通过选取显着性水平作为分界点,对工程实例2的灰色预测数据进行安全评价,得出此预测数据显示的建筑物变形状态在安全运行区间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行性态。(3)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基本原理,选取工程实例2的绝对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的变形作为第一层评价因素,列举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作为第二层评价子集,建立建筑物安全评判模型,并分别针对建筑物建设6个月时、建设完成时两种情况,从建筑物安全等级和建筑物安全综合评分两方面对建筑物的安全状态进行评判。通过分析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得出该建筑物变形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论文基于建筑物安全预测及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引入了两种评判其安全状态的方法与理论,并将此两种方法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应用,验证了论文所介绍方法的实用性。

孔文涛[3]2013年在《城市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安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进行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穿越或邻近密集建筑群的情况,而这些建筑物群往往年久失修、结构强度降低,抵抗隧道施工扰动的能力也随之下降,隧道开挖作业必将对这些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研究城市隧道施工对地面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控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厦门成功大道一期工程JC3标段隧道穿越地面密集建筑物群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就城市隧道施工对地面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建筑物的安全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借鉴建筑工程中针对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原理,提出隧道-土体-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思想,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将隧道、土体和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叁维模型,模拟隧道的开挖过程,分析计算了地表的变形规律,地面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类建筑物在叁种工况条件,即建筑物位于隧道正上方、建筑物位于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槽的反弯点处和建筑物位于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沉降槽边缘处叁种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彼此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建筑物与隧道的邻近关系和建筑物的变形有着密切联系;(2)基于厦门成功大道一期工程JC3标段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在不同隧道开挖方法条件下,地表及地面建筑物的沉降规律,比较研究了建筑物沉降与邻近地表沉降之间的差异所在,探讨了地表沉降在有无建筑物情况下的区别。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隧道开挖方法,地表、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也不相同,隧道开挖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地表、建筑物的沉降有较大影响,地表沉降除受到隧道开挖的影响外,毗邻建筑物对其的约束作用也十分明显;(3)分析了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和移动的机理,地层变形和移动造成地面建筑物损害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指出叁阶段评价法是目前建筑物损害最有效的评价方法。在对国内外各种建筑物安全控制标准的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的建筑物安全控制指标,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的研究手段,结合厦门成功大道一期工程JC3标段,确定了该工程控制指标的允许值及隧道关键施工步序对应的控制标准值,指导了现场工程施工,确保了工程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4)通过对既有建筑物可靠性常用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指出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有效可行的方法。针对传统既有建筑物可靠性评价方法的静态性和片面性缺陷,综合考虑建筑物自身特点、隧道工程特征、现场监测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对建筑物进行了实时动态的模糊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后续隧道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采取建筑物安全防护措施。该评价方法应用到厦门成功大道一期工程JC3标段实际案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安全状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樊明学[4]2014年在《长沙市湘江大道汇源大厦改造工程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繁华地区进行拆除、加固、改建或重建等工程施工,需确保建筑物本身安全,并避免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其他设施的影响。论文结合汇源天桥拆除与汇源大厦裙楼拆除、汇源大厦地下室加固及湘江大道路面恢复工程施工,为保护汇源大厦主楼安全,对汇源大厦沉降(上浮)、汇源大厦倾斜观测、水平位移、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并通过监测资料的分析与预测,对汇源天桥拆除及湘江大道恢复工程进行安全评价。(1)对因汇源天桥及汇源大厦裙楼拆除、湘江大道路面恢复等工程施工过程中,汇源大厦沉降(上浮)、汇源大厦倾斜观测、地下室位移及地下水位等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获得汇源大厦沉降、倾斜、水平位移及地下水位等参数变化规律,总结汇源大厦移动与变形特征,并分析其限差值;对沉降监测数据和位移监测数据采用对数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并计算预测值及残差值,绘制相应点的预测曲线及残差图,指导施工。(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基本原理,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对拆除工程影响的汇源大厦进行安全评判。将汇源大厦安全性看作是由汇源大厦沉降B1、汇源大厦倾斜B2、水平位移B3、地下水位变化B4等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确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价等级,并根据各因素在评价对象中的权重分配计算(称为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定量解。结果表明:建筑物部分拆除开始时、建筑物部分拆除进行时、拆除完成一个月后,其安全等级均为Ⅰ级的安全状态。论文通过对汇源大厦沉降、汇源大厦倾斜、地下室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变化进行监测,根据相关规范和该工程安全施工要求确立评价控制指标,并通过建立建筑物安全评判模型进行评价。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和安全评判结果表明,汇源大厦受拆除影响整体处于安全状态。

方卫华[5]2005年在《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提高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的技术水平,本文以风险分析思想为主线,应用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典型水工建筑物的具体特点,在分析有关概念和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对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自动监测方法选择、监测仪器和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及可靠性评价、通信组网方式、提高系统可靠性措施等方面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 对安全监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假设和系统模型进行系统分析。 (2) 建立了以规范为基础,以风险分析为补充的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方法,并采用简化风险计算公式对恰拉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进行了优化。 (3) 对目前自动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 (4) 对自动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考虑仪器寿命分布的叁参数仪器评价指标和考虑可用性的自动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计算公式。 (5) 在深入比较各种通信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将自愈环网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上池、超短波应用于平原水库、GPRS组网技术应用于堤防的自动监测系统组网方案,实际情况证明,本文设计方法合理。 (6) 在给出可靠性有关概念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提高监测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LEMP防护进行了深入研究。 (7) 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展望。 上述成果的获得,对建立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学科体系,提高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和促进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东平[6]2016年在《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有36个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400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穿越大量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风险源工程。如何有效地确保环境风险源(近距离侧穿或下穿的市政道路、桥梁、民用建构筑物、铁路、地铁及河湖等一些敏感性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成为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论文结合地铁下穿或临近既有建筑物工程案例,选择叁种典型既有结构:框架结构、钢塔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结合结构特点分析了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差异沉降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和受力影响及其抵抗差异变形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给出了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及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即结合隧道施工地层变形规律,根据其影响范围及既有建筑物基础可能产生的差异沉降进行结构受力和安全性分析,确定地铁邻近建筑物不发生结构损伤或破坏的变形控制指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及现场监测,进行了验证和完善。(2)研究表明,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不仅与隧道埋深有关,同时与拱顶沉降控制水平有关,拱顶沉降越大,施工影响范围越大,并趋向定值,表明过大的拱顶沉降导致地层破坏,此时影响半径达到极值。给出了粉土和粉砂土复合地层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与拱顶沉降及埋深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及埋深的函数关系,指出随地表沉降量增大,地表平均沉降斜率增大,且隧道埋深越浅,沉降斜率越大。地表沉降斜率与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关系,可用幂指数关系表示。(3)框架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沉降较大的柱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减小甚至出现拉力状况,相邻柱承受的轴压力和弯矩增大。框架柱之间差异沉降越大,则连接两柱的横梁所产生的弯矩也越大。根据实际工程分析表明,对于建造年代早的建筑物,由于当时设计要求低,配筋较少,所能抵抗的差异沉降变形能力极差,如本文所选框架结构,单柱沉降下沉2mm、纵向差异沉降率0.32mm/m、横向差异沉降率0.37mm/m,框架结构中仍然存在由于差异沉降所引起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隧道施工具体实施中,通过粘钢法加固了受影响较大的梁,保证了施工安全通过。因此,不能简单地应用常规经验2‰倾斜率作为判断结构可允许的沉降差,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4)由于风荷载是高耸钢塔结构的主要荷载,在地铁施工中保证钢塔结构各独立基础共处一个平面内条件下(即结构的整体倾斜),则钢结构塔内力受差异沉降影响不大。对所选72m高钢塔结构,即使基础存在60mm的差异沉降(斜率4.8‰),钢塔构件最大应力为139.41MPa,也能满足强度安全要求。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注浆抬升,穿越工程完成后,4个塔基础不再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塔基础最大沉降尽管只有24.09mm,东西最大差异沉降10.26mm(斜率0.82‰),南北最大差异沉降16.87mm(斜率1.35‰),由于塔基处于不同平面的空间状态,导致塔结构受力处于拉(压)、弯和扭共存状态,增大了结构构件的内力,钢构件最大正应力增大到173.6MPa。为此,建议地铁穿越类似高耸钢结构塔时尽可能保持塔基沉降处在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倾斜率可达4.8‰),如各塔基的沉降处于空间位置变异状态,则要求塔基最大沉降小于24mm,最大差异沉降斜率小于0.82‰。(5)结合地铁车站施工临近六层砌体居民楼房实际工程案例研究发现,地铁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易造成沉降较大一侧外部墙体及其邻近墙体产生受拉裂缝。差异沉降较小情况下,如沉降差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时,拉应力出现在楼房结构的首层沉降的墙体上,与首层紧连基础部分的局部墙体可能会产生细微裂纹,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随着沉降差异的增大,则会在二层甚至更高层墙体出现过大的拉应力。如差异沉降为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在一层和二层墙体上大面积出现拉应力超限情况,将导致沉降过大一侧墙体上出现水平向裂缝,与之垂直的邻近墙体则产生竖向拉伸裂缝。随着差异沉降的增大,砌体结构的最大压应力亦随之增大,当沉降差达到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砌体结构承受的压应力达到了砌体抗压强度1.89MPa。因此,对所选砌体结构案例,从结构整体安全上考虑,能承受的最大沉降差为41mm,即地表斜率为2.34mm/m,在此差异沉降下,砌体结构墙体上会出现较多裂缝并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理论分析计算及现场实测证明,砌体结构差异沉降值小于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楼房结构墙体不会新增较大裂缝,结构是安全的。

赵衍发[7]2013年在《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风险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加大,地下工程近接施工问题大量涌现。对新建地铁线路近距离穿越既有线工程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又要保证新建隧道的施工安全。但是由于地下工程本身的复杂性,难以准确预测地下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就给近接穿越工程的风险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论文针对城市地下工程中近距离穿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城市地下工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对既有建(构)筑物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适合既有建(构)筑物风险特点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的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风险等级。(2)通过调研分析,提出既有地铁车站破坏模式;针对既有地铁车站典型破坏模式,建立结构变形与破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既有车站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制定其安全使用的控制标准;通过理论分析对地表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交通路面的破坏和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变形控制标准。(3)针对浅埋暗挖法地铁车站分部开挖的特点,分析北京地铁既有暗挖工法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得到了在控制环境安全方面较好的双层暗挖车站和单层暗挖车站施工工法,并应用于4号线宣武门车站的施工中;针对所选用的双层段和单层段的暗挖工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单层段和双层段所选工法的施工顺序、拆撑距离以及施工错距等施工参数。(4)对4号线宣武门车站下穿既有线工程进行过程控制,采用数值分析计算各施工步序造成的地层和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规律,根据变位分配原理制定地层和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阶段控制目标及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各个风险源阶段控制目标的满足来实现对整体环境安全风险的控制。(5)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环境风险特点,针对工程中的核心环境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案,并按照制定的阶段控制标准进行过程控制,进而保证了既有线结构的运营安全以及地下管线、既有建(构)筑物、路面结构的安全使用;施工结束后,对控制效果和环境风险进行再评估,对存在的超限情况和潜在风险进行工后恢复。

翟海周[8]2015年在《盾构施工诱发建筑物变形及安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盾构施工是我国地铁施工采取的主要方式,盾构施工将对土层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对临近建筑物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盾构施工临近建筑物的安全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安全控制问题也已经成为地铁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建筑物变形控制是盾构施工建筑物临近安全控制的核心内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充分挖掘分析盾构施工诱发建筑物变形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对盾构施工诱发建筑物变形时间变形规律和空间影响因素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将建筑物变形监测信息和巡视信息融合得到建筑物变形综合安全警情状态,实现盾构施工临近建筑物变形实时动态安全预警控制与管理决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盾构施工临近建筑物变形时间序列预测分析。利用小波分解对建筑物变形时间序列监测数据进行分解降噪,消除监测数据本身受外界干扰产生的随机波动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建筑物变形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得到下一监测时间的变形值,并依据下一监测时间变形值实现建筑物变形安全的事前控制。(2)盾构施工临近建筑物变形空间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筑物变形关联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建筑物变形影响因素与变形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卡方关联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与建筑物变形特征之间的关联度,并利用Efast全局敏感性算法分析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重要因素和敏感性因素的关注,提高建筑物安全管理事中控制的效率。(3)盾构施工临近建筑物变形安全控制预警决策。提出D-S证据理论建筑物安全状态融合决策模型,利用模型在实现分别巡视信息和监测信息融合的基础上融合两者安全警情状态得到建筑物综合安全状态,为下一步建筑物安全管理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司春棣[9]2007年在《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引水工程是为了满足工业、生活以及生态等日益增长的水需求量而修建的,引水工程的保质保量安全输水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高速前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安全工作多是针对单个关键输水建筑物或输水设施进行的,而以保障引水工程整体输水安全为目标的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同时,在安全管理中没有将日常运行管理评价提升到引水工程安全运行层面,缺乏引水工程的定性与定量综合监控评价。针对现有引水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引滦入津引水工程为背景,就如何建立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概念,它包括引水工程安全评价系统和引水工程应急系统两个层次,其中,引水工程安全评价又分为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综合评价以及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综合评价。(2)在引水建筑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七项原则基础上,将定量的仪器监测信息与定性的巡视检查信息相结合,建立了水库大坝、水闸、泵站、河道、明渠、隧洞、暗渠、倒虹吸等各类引水建筑物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新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取由专家给定的指标主观权重;借鉴传递熵的思想,建立可评价专家给定信息质量和给出专家自身权重的熵模型;最终给出了指标的加权融合权重。(4)提出了对指标进行直线型隶属度函数无量纲化处理和用统计学理论处理小概率事件方法的置信区间法两种定量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并引入模糊多维标度法解决了定性评价指标量化问题。(5)为满足置信区间法的工作需求,将遗传算法用于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的参数寻优,充分利用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特点,建立了遗传支持向量机土石坝安全监测预报模型。(6)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原理,给出了引水建筑物安全性态模糊综合评价以及输水运行和水质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和流程。(7)开发了引滦入津工程输水安全与应急系统软件,为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由理论走向实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张瑾[10]2008年在《基于实测数据的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地铁车站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加。本文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以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安全评价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收集近年来上海市地铁基坑的几百万组现场实测数据、工程资料和施工工况,对地铁基坑变形警戒值的合理取值、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源辨识、基坑施工安全评判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已有工程事故的总结,以及目前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对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较适合评判基坑工程安全的方法。2、对基坑墙体测斜、立柱隆沉、基坑周边建筑物、以及基坑周边管线等监测项目的警戒值判定标准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结合上海地铁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基坑变形警戒值。3、对近年来上海市地铁基坑所发生的险情进行统计,将常见风险源归纳为以下几种:(1)基坑超挖、支撑架设不及时(50%);(2)基坑降水、防水不利(28%);(3)高压旋喷加固压力控制不当(11%)等。并进一步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和归纳了不同风险源的监测数据表征。建立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基坑风险源辨识流程。4、基于实测数据,建立了基坑安全评价等级和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深基坑体系的安全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地评价基坑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5、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评判深基坑施工安全程度的一般步骤:发现异常数据——根据异常数据表征判断基坑存在何种风险源(定性)——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定量)——结合监测数据变化趋势进行风险控制。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龚建伍. 武汉大学. 2004

[2]. 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及安全评价[D]. 熊莎. 长沙理工大学. 2014

[3]. 城市隧道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安全控制研究[D]. 孔文涛. 武汉大学. 2013

[4]. 长沙市湘江大道汇源大厦改造工程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价[D]. 樊明学. 长沙理工大学. 2014

[5].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研究[D]. 方卫华. 河海大学. 2005

[6]. 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D]. 秦东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7]. 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风险控制[D]. 赵衍发.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 盾构施工诱发建筑物变形及安全控制研究[D]. 翟海周.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9]. 引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 司春棣. 天津大学. 2007

[10]. 基于实测数据的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估研究[D]. 张瑾. 同济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