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思想论文,动力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和精神动力四个主要方面,是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经济发展动力体系。认真学习和发掘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1.改革即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源。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好的,关键是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不能形成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经济行为,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在管理体制上,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力;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经济搞得不活;在分配体制上,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扼杀了经济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劳动者的进取心;在对外经济关系上,闭关锁国,回避国际竞争,既不能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又不能很好利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来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整个经济发展就必然缺乏动力和活力,难以达到我国社会主义好的制度和一定的资源禀赋所赋予的好的效绩。因此,不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即制度创新),我们就没有出路。换言之,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以,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 〕在这里,邓小平科学地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最高生产关系层次与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机制这一资源配置方式,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层次区分开来,将解决不同性质社会基本矛盾对立运动形式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两种方式区分开来;得出通过改革而不是社会革命的方式,通过变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当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扫除发展生产力的体制障碍,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结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注入制度创新的强大外部动力和活力,为现在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十几年来,市场导向改革的实践也证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的外部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源和根本发展战略举措。
2.科技进步即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动力源。在制度因素解决以后,经济发展内在的决定性的推动力量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所以,邓小平在提出体制改革动力论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些重大创见之后,结合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正确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学命题,并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的也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因素来加以推崇。他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了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2〕的确,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 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水平及科技进步。特别是在当代信息化时代,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3〕,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便应运而生, 经济发展便能拥有一片崭新的天地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不仅不搞市场、不参与国际竞争是自甘落后,而且不搞高科技和主动地参与高科技领域内的竞争,也是自甘落后。从实践的需要来看,振兴经济关键是要振兴科技。我国农业、能源、交通、通讯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最缺的是科学技术,最终解决问题的也要靠科学技术。所以,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我国经济发展只有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的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才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3.教育领域对人力资本的智力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人才动力源。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源的智力(即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投资,即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把劳动者由简单劳动者,培养成复杂劳动者和各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的过程。现代教育,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劳动(复杂劳动)所需的有较高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各类专门人才的基础工程,也是一国积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其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和战略重点。因此,邓小平一再倡导在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重视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认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4〕;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中央决定从现在起以极大的努力,甚至哪怕在其他方面牺牲一点,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并且提出要从中小学抓起,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棋。邓小平的这些深刻阐述,不仅切中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弊,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的真实轨迹。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其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高低,无不取决于教育或智力投资的力度与效益,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各类专门人才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工的越来越细,生产的工艺流程对每个岗位的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科技附加值越来越高,智能型产品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竞争力的强点和热点。这样,原来简单劳动已逐步为复杂劳动所取代,原来的生产劳动变成了科学劳动;原来的自然形成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优势,逐步为经过教育特别是智力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优势所取代,相应地有技能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人才动力源的思想,是何等深刻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认真铭记和高度重视。
4.思想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之源。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光有物质条件或物质力量的推动,不可能取得成功,还必须依靠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他说:“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6〕。 因为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不能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没有凝聚力,就不能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去夺取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没有纪律,无政府,无法制,就不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就会象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他还认为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和强大精神动力。因此,邓小平多次重申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和人民,帮助公民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真理,把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变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此外,他还强调要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保障、服务和促进作用,发挥我们党讲政治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巨大威力。这样,“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7〕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的现实启示
根据上述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邓小平的整个经济思想,我们经过分析和综合,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要树立全面的经济发展动力观。经济发展动力不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或精神力量某个单方面的因素能解决问题的,而是上述四者(甚至包括其他方面)良性互动,而耦合成的一个综合动力系统形成的合力的结果。因此,片面强调“制度决定论”、“科技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或“精神力量决定论”都是荒谬的,以此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主题,也是注定难以达到预期效绩的。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贯彻执行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改革)和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现实动力(如制度和技术创新)和远期动力(如教育力和科技力的积淀)、物质动力(如制度、技术、人才)和精神动力(如理想、信念、道德、纪律性、法制精神、爱国心、政治亲和力等)共同形成的综合威力,才能确保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和主题的顺利实现。所以现在讲的“两个转变”齐头并进,改革、发展和稳定内在统一,两个文明一齐抓,经济、科技、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和良性循环是十分正确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应当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
2.牢固树立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灵魂的观点。尽管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各个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别,但综观起来,其主要和核心内容体现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灵魂作用。在他看来,要解决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首要的一条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因为体制问题是最基本的外在动力层次;但他仍然认为体制问题解决以后,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科技进步即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是关键性的内在经济发展动力层次;而要搞好各方面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就要通过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因为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的动力层次;除上述三个动力层次之外,在解决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动力系统之后,还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创新,来解决精神动力这个辅助性的经济发展动力层次问题。这样从总体上来看,只有靠制度创新、技术问题、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和精神支柱创新及其相互作用,才能给经济发展注入足够的动力、创造性和活力,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可见,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不仅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创新精神,而且在实践上突出了创新的灵魂和关键作用,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塑造,指明了正确方向。
3.要不失时机地把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在解决了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以经济发展为主题这一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这一更具有实质性和操作性的基本实践问题,揭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要面向实际,进入更深层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实现由“为什么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向“怎样才能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相应地,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也要实现由“什么是社会主义”,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转变,才能完成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完成邓小平同志未竞的事业。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在实质上就是告诉我们“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样的根本性的实践性的课题,实现了理论上由“为什么要”或“什么是”向“怎样才能”或“怎样做”的质的飞跃与转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为我们把理论工作引向深入树立了光辉典范。有鉴于此,我认为尽管有关经济发展的诸如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等等的规范性研究,很有必要且要进一步深入,但是对于这样问题怎么办或怎样做的实证性研究,在当前显得更为重要和更有实质意义。如其不然,则很难避免坐而论道、崇尚空谈、脱离实际、人云亦云等恶劣学风,也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理论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和预见性,从而也不能在实质上解决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流弊,有辱理论工作者的使命。这是我们学习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思想又一启示。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378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
〔4〕《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7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4页;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