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毅: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_于漪论文

于毅: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_于漪论文

于漪: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标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于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对教师“质”的急需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和需要呢?我以为,研究于漪,学习于漪,做于漪式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于漪常说:“我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但她的建树却又是极不普通的。“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这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于漪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是特级教师这个优秀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深刻独特的教育理论,是一部活的“语文教育学”;她的实践与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中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北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曾说:“在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打上了于漪老师的印记。”她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也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内容,她的名字是和当代语文教学连在一起的。而今耄耋之年,她仍深入课堂听课,与青年教师切磋互动;领衔名师基地,满腔热忱培养新锐;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的知识、能力、素养不断积淀、更新、演进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也大体包括这两个方面,从外因来看,有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它们要“以师为本”,为教师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机会(任用、晋升、进修等)和良好的环境(机制、文化氛围等);从内因来看,包括自身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经历、气质、情感意志等。那么,从内因来看,我们从于漪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一、专业情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业情怀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是教师出色完成职业使命所必须有的情感、情趣、情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与动力。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专业情怀的核心。于漪说:“人一辈子总是要面临选择,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凡是具有深厚专业情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钟情于自己的职业,不是把它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把它视为事业,视为神圣的使命,视为自己的生命。不满足于做“教书匠”,不甘于平庸,有一种特别执著的投入和追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感染、哺育着莘莘学子。专业情怀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酸甜苦辣的体验中、在长期不懈的追求中逐步感悟、积淀、升华的。

二、实践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就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学习的过程。

“医生的本事在病床上,教师的本事在课堂上。”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舞台。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成为有独特风格的老师,关键是要在课堂上“学会拼搏”“摸打滚爬”。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通过实践的磨炼才能将其转变为教育教学能力。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为此,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台上一节课,台下千百功。”于漪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来自教学实践的千锤百炼。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将于漪老师的做法概括为“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模式,广为推广,认为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三、自强者胜:教师适应环境,实现专业发展的普遍特点

于漪老师曾说,有青年教师向她诉苦:由于缺少重视和关心,今天再努力,付出与获得也不等价,距名师目标遥遥无期。于漪老师十分理解青年教师所处的生存环境,殷切希望青年教师能够适应环境,克服困难,主动地发展。

于漪老师认为:“今日改革开放,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思想碰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大至宇宙人生,小到生活细节,对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形成包围之势,学校教育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要直面,要思考,要判断,要坚守,要抗争,与老教师年轻的时候比,不知要复杂多少倍,艰难多少倍。教育是国家固本的工作,育人的难度再大,也要迎难而上,做出成绩,不坠青云之志。”

关于个人发展,于漪老师说:“教育不是百米赛跑,冲刺一阵子,而是万米赛跑,乃至马拉松,不可能有什么爆炸性新闻,更不可能像炒作的歌星一夜成名。它需要教师把心放在心窝里,不能飘飘忽忽,无所聊赖。(被人)重视、关心当然是好的,不过,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无法主宰,关键还在于自强自胜。就关心与重视而言,今日的青年教师要比我们幸运得多。”确实如此,从总体上看,社会、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十分关心的,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相信今后会得到更多的关爱。然而,教师成长关键在于自身努力,自强者胜,宁静致远。

四、直面挫折: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青年教师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乃至挫折,要能够正确面对,变挫折为财富。有青年同志曾羡慕地问:“于老师,你一辈子大概很顺利吧,看你谈到教育,那么专注,那么神往。”其实,于老师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15岁时父亲病故,初教语文摸不着“门”,儿子曾患重症,自己在“文革”中遭批斗,而且一生疾病缠身,但她都挺了过来。对此,于漪深有感触,她说:“年纪一大把了,一辈子遇到的挫折不胜枚举。关键在自己要有信心,要有胸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有了挫折,跨越过去,就会增长见识,增添智慧,才会告别脆弱,奋然前行。因而,挫折也是一种财富。一个人无论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精神振奋,永远前进。”[1]

五、关键事件: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的契机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做着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教师并非从专业生活的时时事事中都能发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而有时教师在不经意间遇上的一些关键事件,又称特定事件,往往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的契机。例如,一次教学大奖赛、一次说课评课活动、一次培训活动、一次与优秀教师的邂逅、一项课题研究等等。

《岁月如歌》是于漪以第一人称写的回忆录,袒露了七十余年的心路历程,令人感到非常亲切,其中有三件事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件事是《“门”在哪儿》中所写的,1959年于漪初登语文讲坛,执教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一课时,竟被突然来听课的教研组长徐老师直言说“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从此“知困而反”,“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成了动力”。

第二件事是1963年秋,市教研员杨质彬老师来校听于漪课的情景,在找“门”的过程中于老师逐渐崭露头角。

第三件事是在《飞来的“机遇”》《意外的惊喜,清醒的定位》中所写的,1977年10月19日,上海电视台教育演播分室第一次向全市直播中学教师向学生授课,于漪执教《海燕》,是用生命在歌唱。1978年,于老师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

这三件事,生动地反映了于漪从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为著名教育大家的足迹。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第一件事处在适应期,第二件事处在成熟期,第三件事处在创造期,这可以说是成为优秀教师必然要经历的基本阶段。我们应从这个历程得到启示,注重过程的积累,加速专业成长。

六、教学研究:克服专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推力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会出现“瓶颈”,诸如困惑、焦虑、职业倦怠、“高原期”等。在真实情景中,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基于实践的研究,是突破“瓶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文育人的重要工具,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无形的影响。那么,于漪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她说:“我的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用了‘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

好一个“以死求活”!这四个极普通的字,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以死求活”,即通过自身严格的历练臻于预设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写”——把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这比一般的详案还要繁复。

“改”——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去,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

“背”——背下来,然后再口语化。这样一来,啰嗦、重复、语病大为减少。

“过”——“过电影”。每天到学校,要走20分钟路才乘到公共汽车,这段时间就把上课的内容“过电影”,在脑子里放一遍,有时还继续想。

“记”——课后,再记个“教后”,简要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学的缺陷、不足,乃至错误。

“写、改、背、过、记”是一个系统,是于漪精心备课的过程,是围绕课堂教学锤炼教学语言、剔除语病、优化语言的过程。这个“死办法”看似很笨,而实质上是“大智若愚”,坚持不懈,滴水穿石,便练就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绝活”。

于漪就是这样,以自我认识为前提,以自我挑战为过程,从而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

七、挑战极限: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跨越的重要特征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徐碧美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大体要经历“新手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阶段。专家型教师常把自己的角色理解为一个“引领变革”的人,善于在常规行为中生成问题域,凭着大脑资源再投入和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解决拓展性的新问题。[2]

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是于漪的重要特点。她全身心投入语文教学,比一般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艰辛和努力,仅公开课就开了2000多节,教室大门敞开,老师们可以随时听课。她不仅躬身教学,而且十分注重发现语文教学的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问题的解决,寻求新的突破。例如,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观,这是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有“文道之争”,70年代后期又有新的“文道之争”,甚至于存在纯工具性倾向。“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于老师是赞同的,并认为“语言是工具,然而又不是一般的工具,是一种与锄头、榔头等等不一样的工具”,“是和装载的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80年代中期以后,她又“读了一些关于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书”,“脑海里升起了‘人文性’的想法”,在1995年率先写了《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准确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等一系列文章,引起很大反响,虽然当时同行中有些人不理解,不赞同,但现在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并写入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八、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于漪常说:“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我一辈子都在追求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这绝非作秀式的谦辞,而是一位老教师真实的心声,是其一生不断实践、学习、反思、探索、追求、创新的写照。而今已80岁高龄,但她仍在审阅教材,培养名师,深入课堂听课,充满睿智和活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让源头活水不断汩汩地补充进来,自己心灵的“半亩方塘”方能清澈如许,始终处在新的界位,与时俱进。于漪始终把“工作、学习、研究”结合在一起,“教书、读书、写书”一条龙,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文思敏捷,著作等身。她曾说:“这些年来,我努力学习,注重知识的不断增进与更新,特别是在‘化’字上下功夫,融百家之长,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试着创自己教学的特色。我的‘教文育人’的理论,是以兴趣为先导,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坚持课堂教学立体化、多功能的风格,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的结果。”[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张定远先生曾说:“要真正认识于漪,就得花大力气研究于漪。在现代文学史上,不乏研究鲁迅之人,研究郭沫若之人,那么,是不是也应该下下功夫,好好研究研究像于漪老师这样的语文教育大手笔呢?”(《于漪同志从教50周年有感》)我们研究于漪,学习于漪,是为了应用于我们自身的实际,更新观念,拓宽视野,重在行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做一个于漪式的教师,并努力超越于漪,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谱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标签:;  ;  

于毅: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_于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