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翅君[1]2001年在《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文中认为本文以张謇现代化思想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这一分析,探索张謇何以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的原因。本文借鉴了现代发展理论叁代理论家的方法论经验,在“传统——现代”的框架中观察张謇和他的事业,发现了他的传统名教的根基的深厚和对现代合理性精神理解的缺失。他力追“西用”,而又驻足“中体”。他以欧美的器用形制和“唐虞叁代”的伦理社会相嫁接,构思在南通推行现代化的理想模式;他按圣贤式的伦理原则构思南通“新新世界”的内部关系,迷失了制度理性和制度创新;他以圣贤式精英加官场和乡绅为现代化力量组合,茫然不知有“解放了的个人”及其生成机制,终致让追求传统利益的力量掏空他的事业;他的南通事业的伦理方式,使他产生急进务广的激进主义,悖论中展开的战略最后陷于困境。
张翔凤, 唐力行[2]2006年在《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当代思考——兼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征程中,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是一个公认的英雄。但是,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环境的恶劣,以及主体自身的传统文化包袱过重,张謇又不得不扮演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解读《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一书,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这种“当代史”的需要,要求张謇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再度发言。
何秋红[3]2015年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佚名[4]2017年在《深度阅读推荐》文中认为1.张孝若着《最伟大的失败英雄:状元实业家张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这是张謇儿子张孝若先生为父亲撰写的传记。家人作传,固然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全书都是第一手资料,很多事情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所以生动传神,直到目前,仍是最好的张謇传记。
陈葳[5]2008年在《张謇的“叁农”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张謇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其农本观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叁农”现代化思想。他较早的认识到农民的土地、就业和生存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从而提出减轻农民负担的“悯农论”,并用其理念来指导其实践。在农业问题上,张謇已经开始形成产业链条中的现代农业观,并以此为宗旨开创了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公司+农户”。在农村问题上,张謇主张推动农村城镇化,在其科学的规划下,垦牧公司成为现代农村社区的雏形。毫无疑问,张謇的“叁农”思想对当代中国应如何结合国情走上现代化之途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然而张謇对中国式早期现代化事业的杰出贡献,更在于他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际的重大创新实践。
张欣[6]2009年在《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实业教育应运而生。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前奏和先导,实为职业教育之史。张謇是实业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他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的远见卓识。他秉承“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和“父教育、母实业”的原则,“实业教育迭相为用”、“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的主张,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通过对张謇的教育生涯和他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教事业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论文分析了张謇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业教育思想。探讨了张謇实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初步构建了系统化的张謇实业教育思想体系,主要是从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重要性、目的、教学方法、教育原则、教师养成等方面进行构建。揭示了张謇的实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实业教育的现代化,而且推动了南通地区经济的现代化。最后论文探索了张謇实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要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同时,必须了解市场的需要,“善取法于各国参究之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按照事物的内部逻辑,依次对所述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力图通过认真领会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追寻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所留下的足迹,从而为新时期商人捐资办学的现状提供借鉴,为推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一些努力和贡献。
金晶[7]2016年在《张謇与中国近代民间博物馆教育的兴起》文中提出作为清末民初着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曾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已对张謇教育思想做了不少研究,但对张謇率先在近代中国创办民间博物馆教育却尚未予以重视。而当代中国正在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及博物馆教育,正需要张謇那样的有识之士来切实推动。正是从这些学术及现实因素出发,本文选择以张謇与近代中国民间博物馆教育的兴起为题,籍此丰富教育理论界的张謇研究,并为当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为基本线索,重点考察张謇为什么会依靠自家力量创办博物馆,他用博物馆来做什么教育,他如何建构博物馆的内在机制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以及他的博物馆教育开拓努力与中国近代民间博物馆教育兴起有何关联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历史考察后,本文发现,张謇自“维新变法”起形成“教育救国”理想,他在重视发展学校教育之余,还十分重视发展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其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理解也超越了此前丁韪良在京师同文馆附设博物馆时的构想,南通博物苑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辅助,而且可以成为独立的博物或自然教育机构和面向社会大众的本国传统文化及现代科学文化教育机构。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几大教育功能,张謇曾从人才、管理乃至观众教育等层面建构内部运行机制,并从藏品搜集、经费支持、对外宣传等层面努力完善外部支持机制。张謇的上述理论及实践努力不仅促成了近代中国民间博物馆教育在清末时期的兴起,还对民国时期官方博物馆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张謇通过创办南通博物苑发展博物馆教育,既能凸显张謇在近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史上的尚未被教育理论界重视的先行者角色,而且有益于完善当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
吴昊翔[8]2009年在《近代南通大生企业工人状况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本文以近代南通大生企业的工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区域社会研究、社会转型理论等知识,对工人的来源、生活状况、罢工斗争以及工人在近代南通城乡社会变迁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全文分导言、正文(共四章)和结论叁个部分。导言部分对近代工人研究和近代南通研究的学术史进程进行了简要回顾,概括其中的主要学术问题。在充分肯定当前研究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不足,特别是近代大生企业工人的研究存在着明显不足。针对这一不足,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写作意图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近代大生企业工人的来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等人在南通建立了近代工业体系,开始了南通近代工业化进程。南通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周边农村产生影响,农村社会内部出现变动。正是在工资的外部诱惑力和农村社会分化的内部推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民走进了工厂。第二章以早期大生企业工人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描写其劳动状况和生活状况。“亦农亦工”是近代大生企业工人的最大特点。尽管他们在工厂里经受了很大的痛苦和折磨,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农民向工人的转化,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他们在工厂所经历的种种痛苦与纯粹的农村生活比较起来,是在一个更高平台上的痛苦。这就是广大农民在明知做工很苦的情况下,还不断进厂做工的重要原因。第叁章主要阐述近代大生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和工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工人们以消极怠工和罢工等形式,与资方进行斗争。在劳资冲突的背后,既有劳资双方利益的博弈,也存在着政党力量在工人中的渗透。第四章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了近代大生企业的工人与近代南通城乡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大生企业的工人是南通近代工业化的主力军,他们在推动南通近代化进程的同时,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在近代南通农村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近代大生企业工人“亦农亦工”的生产模式,与当今乡镇工业的工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何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保障他们的生活,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常馨鑫[9]2011年在《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张謇在南通创办文化产业实践的叁十年(1895-1926),探索南通近代文化产业实践的系统性。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实业家,在创办实业有所成就的同时实践近代文化产业,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其中的某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前沿的。由于张謇所处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对张謇文化产业研究是个既有难度又极有意义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势下,其研究意义更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张謇时期保存下来的原始稿件、其后代对张謇的记载,以及后人对张謇各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今日南通市做实地田野考察,与张謇研究相关学者进行学习与交流,探索张謇在南通创办文化产业的实践系统。主要以影响张謇创办文化产业的社会环境及思想根源入手;并对几项主要文化产业兴办的缘由进行分析,考察一系列文化产业的运作及经营状况,其中包括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女工传习所、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翰墨林印书局等一系列文化机构;进一步从整体上对南通近代文化产业实践的系统性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其系统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对张謇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南通实践近代文化产业的积极开拓历程中的影响作一适当评价;探索其对当今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的启示。从影响张謇实践文化产业系统的因素来看,救国的时代主题、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实业辅助文化产业、融汇中西的尝试以及南通新城区的规划都为南通近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正在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可行性的指导与借鉴因素。
杜颖[10]2017年在《1865-1949年江苏气象台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气象台站的发展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中国近代的气象台站不仅作为中国近代气象发展的重要承载体,更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见证,但是由于历经社会动荡,现存的历史气象档案资料很不完整,气象台站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存在较大的困难。近代气象台站的研究主要有叁方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研究;从专业角度研究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数据演变;代表性气象人物研究。此外,有少量以典型气象台站为研究对象,对个例进行全面、深入挖掘的研究。而这一时期气象事业所形成的物质条件、技术累积和资料收集,以至科技管理的体制,都为后来所借用传承,为后来气象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中国近代气象台站发展和建制历程研究。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富庶,清末民国时期有许多重要的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锋,对江苏近代气象台站发展还需要系统、完整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江苏气象台站的发展历程作出研究,结合社会背景以及气象台站发展的推动力,具体分析气象台站的各项功能演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挖掘江苏气象台站的建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结论如下:1.近代江苏气象台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为背景下萌芽,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影响,其起步并非最早,但江苏台站的建设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以及气象机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2.由于时代原因,近代早期江苏气象台站多由外国人建立,其海关气象观测站是近代中国创建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网系统,对近代中国气象事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近代气象台站建设在1906年后发展很快,台站数量、规模、等级等均处于全国台站建设的领先水平。近代江苏建设的气象台站具备完备的功能,包括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象科学研究,以及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江苏台站发展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发展史中地位重要。4.近代气象台站后期受到战争和政治局势影响,江苏台站建设一度发展受阻,江苏大部分气象台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测候站在战火中甚至被彻底炸毁,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也被迫内迁。主要影响了台站的气象观测功能,对近代江苏气象数据积累造成了损失。
参考文献:
[1]. 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 严翅君. 苏州大学. 2001
[2]. 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当代思考——兼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J]. 张翔凤,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 深度阅读推荐[J]. 佚名. 休闲读品. 2017
[5]. 张謇的“叁农”思想与实践[D]. 陈葳. 苏州大学. 2008
[6].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研究[D]. 张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7]. 张謇与中国近代民间博物馆教育的兴起[D]. 金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 近代南通大生企业工人状况研究(1895-1949)[D]. 吴昊翔. 山东大学. 2009
[9]. 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D]. 常馨鑫. 汕头大学. 2011
[10]. 1865-1949年江苏气象台站研究[D]. 杜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