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下的古村落景观保护论文_桂佳宁,贾雅楠,杨垚,卢希康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古村落是长期历史变迁的结果,汇聚了当地地域文化、传统精神、人类文明,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现代建筑和现代景观不断更新,生态成为人类与景观长期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共生理念分析古村落中景观现状,并提出改善策略和方法,不仅要保护古村落中文化景观的形态,也要传承内在文化,更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共生理念,古村落,景观保护

一、概念解读

1、共生理念

“共生”原是生物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不相同的有机体生存在一起,包括寄生、互惠互利、共栖等。共生理念主要指在全球化的实践土壤中,以多元互补,利益相关,彼此平等为基础,以全球共生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依赖,互惠共存,全面和谐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新理念。

2、共生理念下的古村落保护

古村落景观提升不同于现代新兴城市的景观设计,完全改造会破坏当地原有村落风貌以及当地建筑及景观文化,完全保留又无法使破败的景观得到提升,无法达到现代的艺术美感,因此在古村落景观保护中利用共生的理念,将旧建筑、旧景观与新的景观提升措施及方案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古村落与现代艺术美共生共存。

二、涉县偏城村的景观概况

1、涉县偏城村景观概况

偏城村坐落于河北省的邯郸市涉县北部,离县城20.5千米,西北部和山西省的左权县相邻。偏城镇整体沟和谷相交错,群山起起伏伏,基本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

2、建筑文化

偏城村大多是北方四合院式的建筑群,以一座山寨式古建筑群——刘家寨出名,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刘家寨里有两处坍塌的院落,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的飞机炸的。那时,这处院是偏城县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刘家寨的一些院落分封给了偏城村缺屋少房的群众,由于经历了战乱,刘家寨的许多房屋渐呈破败之势。

3、景观文化

涉县偏城村的景观状况基本没有受到现代化绿化模式的影响,绿化现状仍然保持着村落原始的样貌、富有当地特色的村落景观。除了四合院式,还有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窑洞形式的房屋,双门院儿就是石头村四合院儿的点睛之笔,由此可见,于家先人们真正地融入了这片土地。

三、涉县偏城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偏城村的景观虽然没有受到绿化模式的破坏,但是仍然景观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建筑年久失修,景观模式单一

村落建筑保护不足,缺少空间规划。偏城村的建筑多为传统四合院,但是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立面、门窗、装饰都已经褪色,甚至一些土坯墙出现断裂、坍塌现象,严重影响村落形象美观。

偏城村中大树栽种的比较少,缺乏古色古香的氛围感。村落及院落中常见的多为花灌木、小乔木、杂草,并且植物造景的手法简单,缺乏植物搭配的组织性。多数植物都散乱种植,没有经过平面构图规划、立面高低层次设计以及对植、群植等配置方式的统一规划,缺乏艺术美感以及空间营造感。

村落景观现状图

2、文化内涵不高,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

涉县偏城村的景观规划中缺少文化内涵,地域文化以及当地人文历史融入较少。在当地较多的四合院院落景观中多是简单的一两棵小乔木以及无组织的杂草,而园林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这当地的文脉,是凝聚地和传承点。偏城村虽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现在可游玩观赏的景点比较老旧单一,多为静态的建筑群,缺少其它游玩感受的文化景观方式,游客难以深刻理解。

同时,村落发展较为滞后,在村落中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基本的服务设施,比如垃圾桶、坐凳、路灯以及构筑物等。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传统古村落,应加强现代化建设,增强配套服务设施,在推动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便利,打造村落名片。

四、涉县偏城村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

1、合理修缮古建筑,统一古村建筑风貌

偏城村应统一对村落中年久失修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加固和保养,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刘家寨建筑群,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院落,打造旅游重心。保留下来的传统四合院本身就是当地的文物,凝聚了古村落的文化,对于古建筑的构件有损坏时,应首先考虑将原有材料保留下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同材料质地的相同构建更换旧的构件。

2、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古村落面貌

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改善地区生活的基础性条件,是关系到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发展质量的关键性要素。加强道路建设,改善村落中的土路及坑洼不平的道路,提高村落和外界的联系。在改善村落面貌中,以保护传统村落为主,开发旅游景点为辅。

3、弘扬与建设优良的传统民俗文化于景观中

有仙无需山高,有龙无需水深。偏城村不仅仅是只有建筑的空壳,真正给予以灵魂的还是那些原来生于此、长于此的先人,以及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在偏城刘家寨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历史文化名人,现存族谱记载最早的刘氏宗祖刘寿,曾经名震一方,诗书传家科考及第,世代沿袭。

通过景观构筑物的形式将村落灵魂及文化生动地融入到景观当中,如文化景墙、文化符号的构筑物、融入文化元素的景观设施,以此让无形的文化与游客产生触碰与交流,让游客从触觉、听觉中体会文化、感悟文化。

4、丰富建筑群间绿化种植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将建筑群间的种植进行规划设计,营造出花草相间,绿荫成片,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的景象。利用现有绿化带、空地、闲置土地种植樱花、桃树,院落搭配色彩灌木如紫叶碧桃蔷薇、紫藤等,打造景观节点,提升村落及庭院的景观效果。以“绿化优先,地方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结合”为主线,以“扩绿、提质、保护、富民、文化”为方向,组织开展一系列植树绿化美化活动。

五、结语

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古村落融入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通过研究村落生态设计的方式、景观改造的方法,为偏城村的村落景观保护与提升提出合理策略,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人居环境结合起来,采用对生态环境最小干预的解决方式,减少对村落改造不合理所造成的后果,打造一个有传统文化、古朴形象、现代精神的传统古村落。

参考文献

[1]赵鸿炜.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东源村为例[J].装饰,2014(2):141-142.

[2]唐伟标.广州炭步镇塱头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侨大学,2015:33-35

[3]陈磊晶.广州花都塱头古村落景观保护利用研究[J].南方建筑,2017(1):47-48.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

桂佳宁(1993.02),女,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贾雅楠(1990.01),女,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杨垚(1995.11),女,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卢希康(1993.07),男,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XA201923

论文作者:桂佳宁,贾雅楠,杨垚,卢希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共生理念下的古村落景观保护论文_桂佳宁,贾雅楠,杨垚,卢希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