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进水典型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秋龙,王文钊

压力容器进水典型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秋龙,王文钊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从监理质量控制角度系统分析了核电工程工艺管道系统安装过程中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需要控制的物项,文章以现场发现问题着手,通过提出问题、解决方法、质量控制建议为主线,穿插介绍了现场施工控制要点,并对系统联合冲洗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管道 冲洗 问题分析 质量控制

1 绪论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是当前我国能源建设和核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发展核电对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电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错综复杂的工艺管道将核电站的各台设备连接成多个系统,从而实现核电站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可见,管道安装是核电站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又是确保工艺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满足设计要求的验证步骤。

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即安全系统冲洗、核回路冲洗、一回路冲洗等)就是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开盖的情况下冲洗与之相连的安全系统,这些系统主要包括安注系统、喷淋系统、容积和硼控系统、稳压系统、余热导出系统等,冲洗水源为两台水箱提供的合格除盐水。

2 系统冲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工艺管道系统未完善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完成压力容器进水节点,施工单位在系统安装过程中仅仅是为保证管道施工完成,而将部分支吊架形成尾项,对管道的支撑形成了影响,也对后续系统的尾项消缺和完善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解决方法:笔者运用事前控制方法,在冲洗前梳理管道系统完成工作量,发出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整改,对技术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及相关施工人员重新进行技术交底。

质量控制建议:工艺管道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管道支吊架应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标准要求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工艺管道安装工作。

2.2压力容器进水过程反馈信息不准确

压力容器进水过程中,施工单位堆芯取样人员未及时反馈相关冲洗出水信息,造成安全注水系统进入堆芯热段部分未出水。解决方法:针对该问题,监理工程师协调调试及施工单位现场人员,对安注系统工艺管线进行梳理排查,系因一处手动截止阀误操作,人为关闭,重新打开此阀门后,堆芯热段部分正常出水。对该问题涉及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重新进行学习培训。

质量控制建议:在各单位联合检查阀门状态时,施工单位应确保阀门状态已经满足压力容器进水要求,正确悬挂阀门标识牌并已形成检查记录后,再通知各方检查阀门状态。

2.3在线部件恢复“跑水”问题

系统回路冲洗完成后,对在线部件恢复过程中,试压分队与管道队沟通不畅,管道队盲目切割边界焊缝,造成低压安注系统“跑水”。解决方法:现场对冲洗路径焊缝逐一检查。首先从制度方面完善,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并做好质量风险评估,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其次采取技术预控措施,将保留焊口和尾项清单编入施工方案,加强对冲洗保留焊口、遗留尾项的审核,在联检时依据系统流程图,重点关注系统保留项信息。最后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宣贯,要求参与人员理解并掌握系统流程图的逻辑关系,清楚“跑水”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危害,同时保持“质疑的工作态度”。

质量控制建议:施工单位应在恢复在线部件时,做好内部沟通,由试压分队做好交底,管道队确认管道内排水完成,才可以切割边界焊缝及恢复在线部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的先决条件检查

3.1施工人员具备资格,经过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的安全技术交底;

3.2冲洗用的在线设备(泵、电动阀、气动阀等)运行条件已经具备,保护设施齐全;

3.3冲洗用的设备,材料准备齐全,检查合格,可以投入使用。管道冲洗的冲洗介质(除盐水)清洁度符合要求,水质化验满足相关要求;

3.4技术准备完成,方案批复,质量计划开启,已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发布;

3.5厂房冲洗区域已进行安全隔离,施工环境满足要求。

3.6安全系统的冲洗水全部要向反应堆堆芯冲水,冲洗完毕后,利用临时潜水泵把冲洗水从反应堆压力容器中排出核岛厂房。主要的安全系统冲洗总共需要启动系统泵22台,需要同时启动海水泵4台,冷却水泵4台。同时需要反应堆压力容器,4台安注箱,1台稳压器分别受水。涵盖了反应堆的所有重要设备,是机组重要设备的一次连动。安全系统冲洗时,先启动海水冷却系统为除盐水池系统供应冷却水,然后启动除盐水系统为重要用户提供冷却水。最后才具备启动各个安全系统泵的条件。安全系统的冲洗主要分为几部分:

1)启动安全注水系统、喷淋系统泵分别向反应堆堆芯冲水;

2)启动喷淋系统泵通过临时管道和高压安注系统向稳压器进水,然后拔掉稳压器底部的胀塞,经过稳压器波动管向反应堆堆芯冲水;

3)启动容积和硼控系统泵,通过容积和硼控系统管道向四台安注箱冲水,之后打开安注箱底部的快速截止阀,向反应堆堆芯冲水,达到向反应堆堆芯冲水目的。

4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明确施工边界:根据调试单位制定的核回路冲洗边界,施工单位提出边界内施工图纸清单,并进行各回路划分,对整个核回路冲洗进行讲解,使各施工区域能有效的参照图纸清单进行施工。

4.2掌握施工逻辑:整个核回路冲洗施工按先完成泵带载试车回路内的管道安装及冲洗试压,参与核回路冲洗的系统是按照计划对各通道进行施工,为后续该回路的冲洗试压节约时间。

4.3及时编制压力容器进水的方案:根据程序要求,提前编制压力容器进水方案并及时报送各方进行审查,同时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在线文件,编制相关边界阀门清单和在线阀门操作单,排气点、取样点、关注点、检查点明确,具体施工时有方向,便于指挥和对整个回路冲洗的把握。

4.4核回路冲洗过程的组织实施:为确保核回路冲洗工作的顺利实施,需建立压力容器进水的组织实施机构,明确各相关单位成员的职责,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指令清晰,执行力强。同时在核回路冲洗工作开始前,各单位就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诸如封堵和临时排水措施等。对于核回路冲洗相关的辅助条件和临时措施进行先决条件检查。

4.5管道系统最终冲洗水质检查:

1)不允许有灰尘、沙子、金属屑、焊渣、水溶纸残渣、磨料及其它异物;

2)氯化物和氟化物含量不超过50μg/L;

3)总有机碳含量不超过500μg/L(包括油和重油指标);

4)透明度大于85%。

5 总结与经验反馈

经验总结如下:

1)压力容器进水联合冲洗涉及工艺系统较多,提前梳理工艺管道在线部件信息,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正式冲洗时遗漏在线部件,耽误工期;

2)技术人员编制/审查方案时,应提前落实冲洗取样点现场具体位置,合理优化取样点数量,对系统支管等冲洗难点要加强重视,可考虑对支管进行反冲洗等措施,保证管道最终冲洗水质满足规范要求;

3)质保程序是核电工程的保障体系,现场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质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核电厂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522-2009

[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

[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2010

论文作者:杜秋龙,王文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压力容器进水典型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杜秋龙,王文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