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美学到文化视野--以爱情主题为例探讨戏剧文本教学的质量追求_戏剧论文

从故事美学到文化视野--以爱情主题为例探讨戏剧文本教学的质量追求_戏剧论文

从故事审美到文化视野——以爱情题材为例谈戏剧文本教学的品质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题材论文,戏剧论文,视野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戏剧文本教学首先应凸显“戏”的情味,其次应突现“文化”的韵味。《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为东西方经典爱情戏剧的节选,教学中,笔者运用比较法,以故事为起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文化为视野,努力追求戏剧文本教学的高品质。

      一、故事审美:戏剧旨趣和情感韵味差异

      中外文学作品中有无数的爱情华章,从《关雎》到《当你老了》,从《梁祝》到《巴黎圣母院》。因此,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感受爱情故事之美。

      引导学生欣赏爱情故事之美有三步。第一步,揭示这一类题材本身具有的神秘魅力,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首先从中西方关于爱神的传说导入,在中国有月下老人用“赤绳”系住男女的脚一说,在希腊有爱神用金箭来射男女的心一说。进而涉及作品中有关爱情具有的伟大的力量、奇异的幻觉和狂热的精神等内容。如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记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莎士比亚竟将疯子、情人和诗人看做三位一体。第二步,引导学生欣赏戏剧故事之美,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发现。让学生了解戏剧是由演员的表演直接展示给观众的,而小说是由作者通过文字展示给读者的。因此,戏剧故事的独特之美,就在于它是故事中人自己演绎的故事。莺莺和张生演绎着离愁别恨,罗密欧与朱丽叶演绎着相聚欢悦。第三步,引导学生以关键词的方式描述故事之美。这是对戏剧文本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阐释的过程。让学生得到审美情感的体验,以及抽象的思维砥砺。这一过程由“故事—关键词—外显”三个部分构成,呈现出“感性—理性—感性”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体会男女主人公在不同故事中不同的心灵表现,以及如何以外显的语言和行动表演给观众。

      以《长亭送别》为例,故事的“审美程序”为:讲述张生和莺莺的离别。关键词:离恨。外显——这是一出凄美神伤的心灵挣扎的故事片段,莺莺“唱”出自己无心打扮、形容憔悴、愁肠百结、茶饭不思、食不甘味、泪流心中等种种离别之“恨”。

      故事审美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鉴赏故事里的情感。两出戏中主人公的感情一个细腻深婉,一个奔放恣意。教学时,教师应寻找巧妙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它们的不同。《长亭送别》从情感表现的角色入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相聚时彼此的称呼入手。先概括情感特色,后以核心词语作小结。

      《长亭送别》是两个人的离别,一个人的倾诉。情感核心词:深婉。故事从莺莺的视角来表现,节制而含蓄,体现了东方式的深挚和婉约。这一特色由教师讲授指津。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颗炽热燃烧的心。情感核心词:恣意。故事中男女主人公阳台相会时两颗心炽热燃烧。让学生诵读称呼以及和称呼相应的那些热恋中情人滚烫的话语,体会主人公情感的温度,体味西方式爱情的浪漫和恣意。

      二、意象对话:并头莲和玫瑰花的民族土壤

      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总是携带着孕育它的那片土壤的气味与芬芳。《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隐喻意象,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民族文化土壤的差异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爱情隐喻意象有所认知,还应对孕育隐喻意象的土壤有所涉及。把故事审美放在阔大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具有文化的视野。这是阅读教学应有的格局,也是阅读教学的民族情怀和哲学情怀。

      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和玫瑰花,高中生无人不晓,而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与之相比则有些暗淡。教学时,应适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通过意象对话使他们知晓节日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但得一个并头莲”,这是莺莺的爱情理想。“并头莲”是典型的东方式爱情隐喻意象,常用来比喻恩爱的情侣或夫妻。东方式的爱情常以“红豆”寄相思,以“芍药”表情意,以“连理枝”比喻男女爱情的牢固,以“双飞燕”寄寓夫妻双飞。这些隐喻意象的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并领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情重结果——婚姻。因此东方的情人节“七夕”,集中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的爱情理想:男耕女织,其乐融融。

      “玫瑰”是典型的西方式爱情的隐喻意象,常用来表示爱情的神圣和伟大。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入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爱、美于一身。此外,欧芹、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也是西方常用的爱情隐喻意象。

      在意象对话的基础上,笔者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爱情意象的隐喻。

      “并蒂莲”是植物的一种变异现象,荷花的花朵在形成过程中要在同一根茎上形成两个花蕊,长出两朵花;“连理枝”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融合在一起的不同植物的两根枝条。东方文化中以这两种不寻常植物隐喻爱情的神奇美妙和可遇不可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再深入探究东方古典小说戏剧中另一类“大团圆”结局,如《梁祝》的“双双化蝶”,《孔雀东南飞》的“双飞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对莺莺的“并头莲”爱情理想也就有较为理性和深刻的认识:它是东方古老农耕时代人们对爱情的认识——神奇而美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诠释了西方“红玫瑰”式爱情所具有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在西方人看来,爱情的美丽在于勇敢无畏和流血牺牲。

      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价值充分肯定的情感。

      三、源流追溯:终成眷属和以身殉情的文化心理

      教师应注重人文教育,除了让学生认识、接受传统文化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批判精神。这两个戏剧故事都有来源,教学中应进行适当延伸,使学生知其源与流,了解故事流变中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

      《西厢记》的故事在唐代就已经流传,从唐代元稹小说《莺莺传》中“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到王实甫《西厢记》中“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期间的诗歌戏剧作品的流变主要在故事结局。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很早就在意大利流传。1562年亚瑟·布罗克出版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史》,1566年至1577年潘特出版的小说集《欢乐之宫》,英国读者很熟悉这个故事。莎士比亚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这部戏剧。

      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微型话题的方式,探讨为什么《西厢记》到了王实甫手里成了“天下争魁”之作,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英国民众皆熟知的古老爱情悲剧,却被奉为经典,多次搬上银幕或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这一活动以教师的讲授和资料展示为主,其目的是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体悟《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体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美学意义在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这时笔者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向学生做了简要的阐释。重点阐释它在中国古典戏剧审美心理上表现为喜欢团圆不喜欢残缺、喜欢和谐不喜欢毁灭与冲突的“大团圆”审美心理,同时还是一种心理防御的精神胜利。并举明清戏曲中专取历史上有遗憾之事加以改动,使其“团圆”的故事为例进一步阐述。如《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失败,而《易水寒》则写荆轲入秦获得成功。使学生通过这些事例感性认知方式领悟文化心理的理性内涵。

      对西方人所谓的“原罪”心理进行阐释,笔者以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来切入。这种“原罪”民族心理,使欧洲中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占据中心地位。笔者展示了1996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的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悲剧改编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让学生欣赏其中一个特写镜头,凯普莱特家小子的金属鞋跟,镶有金属的牙齿上都刻着“原罪(SIN)”字样。此剧以爱情的悲剧换来两个家族的和解,正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因此也使这出“乐观主义悲剧”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最后,笔者以朱光潜先生的话作结:“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总之,笔者以为进行戏剧教学时,教师的“传”与“导”的重点应该在学生看似没有疑问而又充满疑问、蕴涵很多学问的地方。如果不把学生引向文本深处,仅限于戏剧知识的介绍、舞台说明的解读,台词的赏读审美,则是狭隘的、不够饱满的,“戏”分是不足的。要使“戏”分充足,就要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下看“戏”。民族文化心理这样一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在两个戏剧故事里体现得具体而生动。因此,对同一题材的作品,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让学生看到不同民族戏剧的精彩,更看到“戏”背后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彩。如此,戏剧文本教学的品质才能向完美更进一步。

标签:;  ;  ;  ;  ;  ;  ;  ;  

从故事美学到文化视野--以爱情主题为例探讨戏剧文本教学的质量追求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