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晓鹤

对9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晓鹤

李晓鹤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妇幼保健院 666599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医院儿科在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收治的 9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季,以1-5岁小儿发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94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

小儿手足口病(HFMD)是以口腔、手足部位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轻症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出现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短时间内发生死亡[1]。为了避免临床误诊误诊,笔者对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收治的 94例HFMD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4例病例为医院儿科在2017年6月至 2018年6月收治的HFMD,全部患儿均符合HFMD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孩52例,女孩42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3.6±0.3),病程在2~24天之间,平均15.5天。轻症86,重症病例8例。

1.2 方法 对94例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1.2.1临床表现:94例患儿均有发热,38.5℃~39.3℃之间,高于39℃25例。94例均有皮疹及口腔黏膜疱疹表现,皮疹分布在手、足、口,臀部、膝部、腹部、肘部等多部位,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疹、斑丘疹或疱疹。出诊时间1~15天,平均7.3±2.5天。部分患儿出现头疼,咳嗽,恶心、呕吐,易惊,嗜睡,精神差,纳差等症状。12例重症患儿,均有神经系统症状,有嗜睡,头疼,颈部抵抗等,迟缓性瘫痪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共74 例(78.7%),以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多见,白细胞总数下降的有20 例(21.3%);生化检查:心肌酶谱升高8 例(8.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21例(22.3%),ST-T 段病理改变6 例;胸部X线异常48例(51.1%);病原学检查:粪便、咽拭子病毒学检查EV71阳性29例(30.9%),Cox A16 阳性22例(23.4%)。

1.2.3并发症: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8例,表现为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出现ST-T段病理改变。并发病毒性脑炎的3例。

1.3治疗:治疗遵循《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和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标准[2];全部均收住院予隔离,常规使用抗病毒和对症治疗,静脉给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同时补充VitB、Vit C 等;对于重症病例并发病毒性脑炎的积极甘露醇降颅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同时短期应用激素,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使用1,6—二磷酸果糖。同时加强口腔、手足及臀部疱疹处皮肤护理。

2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点:①地域分布:城镇26例(27.7%);农村68 例(72.3%),且12例重症患儿有9 例均为农村;②性别:男性52例(55.3%),女性42例(44.5%);③时间分布:94例患儿发病时间:3 ~9月均有发病,其中5 ~ 8月发病者85例(90.4%),可见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④年龄分布:1岁以下5例,1 ~ 3岁68例,3 ~ 5岁17 例,5 ~ 7 岁4 例,发病年龄以1 ~ 3 岁最多(72.3%)。

2.2预后:早期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治愈出院73例,治愈率77.6%;其余21例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多种维生素,加强营养及功能锻炼。出院后1月随访下肢迟缓性瘫痪2例患儿部分恢复。总有效率100%,无死亡病例。

3讨论

HFMD遍及全世界,全年均可发病,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7l型。该病主要特征是手、足、口内3处同时出现疱疹,故名手足口病[3]。病毒主要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托幼儿童居多,聚集性特征明显。发病以1~5周岁儿童发病为主,粪口途径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一旦小儿被传染则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内出现疱疹、溃疡,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可累及患儿的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导致其死亡。对于该疾病治疗多以抗病毒、支持、对症处理,积极治疗并发症为主,所以我们应重在预防。具体措施如下:加强诊查力度,及时发现病人,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做好托幼机构及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其对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好;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医院加强预诊,加强消毒隔离,严防交叉感染;对严重合并症病例,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也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另外还应及时采集标本检查明确病原学诊断。

总之,手足口病虽为儿科常见病,但由于早期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延误治疗,应予高度重视。临床医生应对其的临床特征进行熟练的掌握,及时诊断并治疗本病,只有这样才能对严重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燕军.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9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0):806-8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75-678.

[3]蔡丽君,许红梅.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3):64-66

论文作者:李晓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对9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晓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