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分析及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论文_王冬梅

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分析及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论文_王冬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0003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与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分析患者焦虑情绪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SAS评分。结果:对所有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得到有效降低,与护理前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恶性脑肿瘤术;焦虑情绪;护理效果

脑肿瘤属于病死率极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脑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肿瘤与继发性肿瘤[1];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恶性脑肿瘤主要采用了手术与化疗结合的方式,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次研究了60例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分析了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与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60例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在20~71岁,平均年龄为(46.16±11.62)岁;所有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心理护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性别特点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价,依照评价的结果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内容与注意事项,并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其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以采用放松疗法、给予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稳定患者的情绪;(2)专科护理:患者在化疗期间需要增强生命体征检测,尤其是对于肿瘤病灶位置处于颞叶与额叶中的患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精神类的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精神类药物;若患者出现头痛等情况,则很有可能是因为颅压过高所致,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患者的坐卧姿势,必要时可以给予滴注甘露醇与呋塞米进行减压;若患者伴有呕吐的症状,则可以给予适当的止吐药物。

1.3 评定标准

采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含了20个焦虑症状的相关内容,每个问题均采用4级评分;将患者每个项目的评分相加,即为患者焦虑自评分;将总分×1.25取整数得到患者焦虑评分的标准分;以50分为标准,患者标准分大于50分则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症状,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X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x+s)的检验手段,最后,P﹤0.05。因此,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60例患者中SAS评分大于50分的患者共有56例,占据93.33%(56/60);其中最高分为82分,最低分为31分;平均分为(56.72±12.66)分;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后,SAS评分大于50分的患者共 有46.67%(28/60);其中最高分为62分,最低分为11分;平均分为(34.58±18.41)分;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远低于护理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恶性脑肿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不但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威胁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感受患者的临床症状;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都是以医嘱为中心,无法全面顾及到患者的综合情况[4];因此,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考虑到患者的综合情况,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综合症状。通过心理护理,能够详细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与化疗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减少患者不安的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在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有效拉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让护理人员更加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而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5];通过专科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根据医嘱合理的使用药物,有效改善患者头痛与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前,患者SAS评分在50分以上的占据93.33%;而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在50分以上的患者占据46.67%;由此表明,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恶心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茜.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36-237.

[2]张玉洁.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18-219.

[3]唐艳华.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分析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221-223.

[4]江燕丽,王大荣,苏梅芳.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倾向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57-1959.

[5]赵慧,刘秋红,才会敏.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特点分析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5):168-169.

论文作者:王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分析及护理前后的效果对比论文_王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