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研究方向差异分析--来自中美两国权威期刊的数据_会计论文

中美会计研究方向的差异分析:来自两国权威期刊的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两国论文,研究方向论文,差异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跨国公司的迅速壮大,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成了全球经济的主旋律。会计作为“商业语言”,其本质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它能够有效的降低沟通成本(唐星龄,2005),在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的环境中,会计是否能够真正的降低沟通成本,成为各经济利益主体有效的沟通工具,其国际通用性是关键,即应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冯淑萍(2003)指出,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力是经济利益,会计国际化的实质上就是各国的利益协调。目前,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在国际会计协调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美国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对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将有很大的影响。我国要想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少走弯路,做到“知己知彼”是一项重要的策略,了解美国会计的实务发展动态及理论研究导向则是有效的途径。由于美国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对会计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从技术层面看,美国会计发展相对成熟,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其公认会计准则是形成最早、发展最完善的会计准则;学术界拥有被世界公认的三种最优秀的会计学术杂志;资本市场的悠久历史使其具备了丰富的会计监管理论和经验。对中美会计异同的研究将会给我国会计学术研究及实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回顾已有的研究,关于中美会计异同的文献数不胜数,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数据库中搜索到的关键词为“中美会计”的文章就有上百篇,这些文献主要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所涉及的范围颇为广泛,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监管模式、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目标、会计体系、法规体系、实务模式、会计教育、会计环境、会计模式、职业发展等。但是,在上述的这些研究中,忽略了对中美会计学术研究异同的探讨。学术研究是一个探索过程、发现过程,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为更好的指导实务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持。此外,学术研究的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科及行业发展的特点,研究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学科及行业的发展。对任一学科而言,专业的权威期刊可以反应其学术研究的情况,本文将比较中美会计权威期刊刊载的文章,了解中美会计学术研究的特点,分析之间的异同,找出我国目前存在的差距,以期给我国的会计学术研究带来一些启示,进而推动我国会计的全面发展。

二、样本介绍、描述及分析

(一)样本介绍 本文选取了美国的《会计评论》和中国的《会计研究》(2001~2005)年刊登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会计评论》创刊于1926年,是美国会计学会的资深期刊。该期刊寻求发表会计任何领域的系统探索成果,发表的基本标准是该成果对会计思想做出重大贡献。期望作者能够界定一个相对较窄的问题领域、引用重要的文献、提出一个或多个可检验的假设、检验这些假设(通过利用大规模、最好无偏差的样本和适当的统计方法)以及得出严密的结论(Bob Ryan等,2004)。该刊为季刊,每期大概12篇文章左右。《会计研究》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是我国最权威的会计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该刊主要刊登有关理论探讨、财务会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教学研究、国内会计界动态等方面的文章,并以适当篇幅介绍国外财会理论和实务的有关资料,旨在紧密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研讨会计理论,促进实务发展。刊物为月刊,每期大概10~15篇文章。

(二)样本描述及分析 《会计评论》2001年~2005年共刊载文章240篇,剔除书评19篇,所选样本221篇;《会计研究》2001年~2005年共刊载文章819篇,剔除非学术性文章87篇,所选样本732篇。

1.美国《会计评论》分析。笔者从《会计评论》文章类型,美国会计研究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文章分类的统计性描述。文章类型(见表1)。本文分类标准是以资本市场为对象进行学术研究,这也是当代会计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学派的主流,本文将《会计评论》中关于股价与公司收益的关系、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反应等文章归为“资本市场”类。虽然财务分析师的文章也应属于“资本市场”类,但是由于相对资本市场的其他方面而言,对财务分析师的预测、行为等问题的研究更为集中,因此,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同样,虽然CEO薪酬、业绩衡量等属于公司治理范围,但相比公司治理的其他问题而言,该刊主要研究了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业绩、如何激励员工等问题,所以将这类文章单独列为一类。由于美国税收体制的特点,会计学者将税务会计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其列为“税务会计”类。无法列为上述类别的为其它。

(1)美国会计学术研究的特点。美国会计学术研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美国会计学者的选题相对集中。从(表1)可以看出,有关基本理论和审计方面的文章分别占20%左右,虽然其他领域的文章所占比例均低于10%,但会计信息及披露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范畴,有关财务分析师的文献属于对资本市场的研究,根据Demb&Neubauer(1992)关于“公司治理是公司用以应对股东权利和满足股东希望的过程”的定义,CEO薪酬、业绩衡量、盈余管理都属于公司治理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近年来的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审计、资本市场及公司治理等领域。其次,美国会计学者的选题一般比较具体。由于作者选题的具体,从题目中一般可以得知文章即将阐述的问题甚至表明的观点,如《管理层避免负面意外收益的动机》(2002)、《资本市场压力使得管理当局注重短期的现金流量》(2005)。这类题目貌似很“小”,但美国会计学者却善于“做大”,从篇幅上看,上述两篇文章的单词数分别达到了12000和8000左右,这充分显示了美国学者“小题大做”的能力。再次,美国会计研究的具体内容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各类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基本理论领域研究的重点是前沿性、应用性的理论问题,如新准则对实务的影响、各种会计要素的处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等,而对传统的理论,如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具体方法、会计准则的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没有涉及。从(表1)可知,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占样本文献的20.8%,说明基本理论仍是美国会计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审计学也是美国会计界当前研究的重点,在样本文献中,有关审计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为19.5%。美国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审计尤其是社会审计成为经济运转中不可缺少的程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审计准则的国家,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使得其社会审计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但是,由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审计失败案例,学术界开始意识到很多非技术性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也很大,重点是与审计师个人及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问题,包括外部审计师的聘任,如《审计师的任职期限与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期望之间的关系》(2005)、《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新”持续经营报告发布后的审计师免职之间的关系》(2001)、《审计师——客户关系的长短与收益质量:强制性更换审计师的案例》(2003);审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如《律师的证词对审计人员的影响》(2004)、《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四大”面临的诉讼风险与报表可靠度》(2004)、《对审计师的风险评价和公司规模的纵向调查》(2003)、《决策帮助的使用和可靠性对法官对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判断的影响》(2002)、《审计诉讼和异常应计项目的关系》(2001);审计师的独立性,如《前任审计师与异常应计项目》(2004)、《进行非审计服务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2003);审计费用,如《美国国家和城市范围内的审计市场上拥有好的名声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2005)、《私营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定价》(2004)、《公司管理层的专家的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2003)。在会计信息及披露方面,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是研究重点,包括如何使会计信息更透明、披露的更及时,如《搜索技术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性》(2004)、《扩大披露与收益报告的有用性的不断增加》(2002)、《稳健、最优披露政策与财务报表的及时性》(2001);在信息披露方面,自愿披露是研究重点。自愿性披露可以相应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股票的流动性,提高公司价值(陈艳,2004)。自愿披露是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手段。美国对自愿披露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无论是商业界的实务操作,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学术界而言,如何进行自愿披露,自愿披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颇有研究价值,如《有众多报表阅读者的情况下的自愿披露》(2004)、《收益的信息含量与战略性的披露:来自“形式”收益的实证研究》(2004)、《酌量性的风险披露》(2003)、《法律环境对自愿披露的影响:来自美加市场上收益预测的证据》(2002)等。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公司有15000多家。由此可见,美国股票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刺激了基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迅速开展。因此,资本市场成为美国会计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会计问题很多,但学者研究的重点是股票价格及收益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如《风险资本市场中的财务报表的相关性》(2005)、《用剩余收益预测股票收益:来自错误的定价与风险解释的证据》(2003)、《剩余收益风险、内在价值与股价的关系》(2003)、《谨慎性原则、收益质量与股票收益》(2002)、《私有证券诉讼法(1995)之后的证券价格》(2001)。Beaver,Clarke和Wright(1979)曾用信息观来解释盈余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发现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看作是从一种状态变化成股票的价格。此外,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数据是研究者到目前为止所能够得到的最可靠的资料(PhilipBrown,2004)。因此,股价与收益的关系是美国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的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

Mercer人力资源顾问最近做的有关CEO薪酬的年度调查显示,以美国的大公司为例,2004年CEO薪酬增长率平均为3.7%,平均年度奖金增加了20%。美国大公司CEO与生产工人的平均薪酬之比,1980年是40倍,1990年是85倍,2002年约是400倍。2002年美国CEO的平均薪酬增长了279%,而标准普尔500家的股票指数只增长166%。2002年美国大公司的利润下降,CEO的平均薪酬却增长了6%。因此,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董事会改革之道》一文中说:“近年来,CEO的薪酬增长,是有史以来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Rob Norton,2005)。CEO薪酬近年来的大幅异常增长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学术界而言,研究的重点自然是引起这种异常的原因,如《研发费用和CEO薪酬》(2004)、《灵活的CEO薪酬计划中股票价格的表现》(2003)、《CEO的目标奖金与业绩的关系》(2002)、《没有达到季度收益预测对CEO年度分红的影响》(2001)等文献;余绪缨教授(2003)指出,业绩衡量与激励机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与激励机制中的薪酬息息相关的是业绩衡量的问题,如《管理层业绩衡量中的股价、收益和账面价值》(2005)、《业绩衡量的主观性和权衡性》(2003)、《用剩余收益中的资本成本来衡量业绩》(2002)。美国税收的主体是所得税,2004年公司税占全年总税收的43%,可见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可分配利润。会计界将税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了税收对公司各方面的影响,如《账面收入和应税收入差距较大时对下期收益、应计项目及现金流量持续性的影响》(2005)、《公司为虚报收益付了多少税》(2004)、《税收因素对银行选择组织形式的影响》(2003)、《税收对非盈利组织费用分配的影响》(2001)。股份制公司是美国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两权的分离、来自资本市场及经理人市场等多方的压力,使得盈余管理成了公司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戴维森等人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可以认为是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范围内,策略性的进行会计选择以达到实现预计的利润目标”;但从信息观的角度看,盈余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基于众多原因,管理层往往通过选择会计程序使盈余更有利于自己,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公司的财务报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任主席阿瑟·列维特(Arthur Levitt)曾指出:“盈余管理已经被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视作一场数字游戏,太多的经理人员、会计人员及财务分析师都参与了这场游戏”。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也足以证明盈余管理在美国泛滥的程度,而盈余管理的工具是会计程序,因此,会计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与盈余管理相关的问题,包括盈余管理的动机、收益平滑、基于契约的盈余管理,如《认股权的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2005)、《私人信息、盈余管理与经理购买股票期权的关系》(2004)、《管理层避免异常负收益的动机》(2002)。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盈余本质的认识,解释了管理当局的种种行为,也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改进,各国的会计准则制订者都朝着制定能减少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空间的准则努力。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昂贵的交易成本的存在催生了财务分析师队伍的壮大及发展,希珀(Schipper,1991)在研究中发现,分析师是会计人员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分析师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此外,研究分析师的预测也是学者研究资本市场行为特征的切入点。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股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分析师的决策背景对判断及使用分析师的预测至关重要。如《分析师预测的舍人》(2005)、《分析师的预测与其经纪公司的业务之间的关系》(2004)、《信息复杂程度对分析师使用信息的影响》(2003)、《经营多样化与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和偏见的关系》(2002)、《分析师在盈余报告发布前后的预测的变化》(2002);此外,市场对财务分析师的预测及分析的反应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如《证券的价格对分析师年度盈余预测的迟钝反应》(2001)。

(2)美国的会计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D.Christenson(1983)认为,实证会计理论的意见对象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而非会计问题。因此,在样本文献中,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审计等领域的文章基本上都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指出,早期对新理论进行经验检验时,一般集中于检验一些简单假设。一旦出现一般趋势,研究人员就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其详细含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会计研究人员观察到会计实务的一些系统性状态,如整个行业在同一时期内从同一种会计方法转为采用另一种方法,这表明发展一种解释会计实务的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解释了实务界的很多现象,如《薪酬和公司利润对员工努力的影响》(2005)一文,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检验,发现公司利润下降时,公司员工付出的努力更多;《激励效果的决定因素与主观性激励行为的效果》(2004)一文,通过对250个汽车经销处的526个部门经理进行调查,发现主观性奖金可以补充量化业绩衡量方法中的不足。此外,也有部分文献采用实验研究法,如《公允价值、收益计量、银行分析家的风险与评估判断》(2004),设计了比较收益中确认公允价值的全部变化与收益中只确认公允价值的部分变化(其余在附注中披露)的实验。

2.中国《会计研究》分析。与美国《会计评论》相比,我国《会计研究》更具中国特色。文章分类的统计性描述(表2)。本文的分类基本遵循了《会计研究》每年所刊登的全年文章总目录的分类。为了研究需要,更好的与美国《会计评论》的文章进行比较,突出我国当前会计研究的重点与趋势,本文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如将财务会计中的关于准则的制定、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披露单独列为一类,而将其他的基本理论归为一类;对部分其他领域的文献进行了重新分类,如将内部控制、盈余管理、舞弊案例等分别单独列为一类;环境会计本应属于会计新领域一类,但由于相比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环境会计类的文章最多,因此,将其单独列为一类。无法列为表中任何一类的为其他类。

(1)我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特点。与美国相比较,我国会计研究有以下特征。首先,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从(表2)的分类中可以看出,样本文献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基本理论、实务处理、学科发展、会计环境、审计、财务等。但是,各类文章所占比例不大,除了对基本理论的研究超过20%(包括会计信息、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他基本理论)以外,其他领域的文献占比均低于10%,最少的只有0.8%。占比在5%以下的有14类(不包括会计准则类)。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反映了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繁荣景象,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与会计相关的问题,如世界范围内的会计动态、公司治理、法律、资本市场、会计教育、内部控制等,说明了我国的会计研究正在逐步拓展与延伸会计研究的范围。其次,我国会计研究缺乏系统性。从(表2)中每年各类文章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会计界对各类问题的研究具有时间上的不平稳性,如“会计监管”是2002年的研究重点,但在2001年和2005年均只有一篇相关文章,在2002年和2003年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对“舞弊案例”的研究仅仅限于2002年;2005年关于《会计法》的文章相对较多,文章内容基本以探讨《会计法》的重大意义为主;会计新领域之一的环境会计在2002年受到了学者的“追捧”,主要讨论的问题是环境会计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我国的环境会计现状。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的文章并不是每年都有,但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如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03年,近三年来在样本文献中没有对“会计改革”的研究。上述时间分布说明我国目前的会计研究带有形势色彩,没有形成规范的研究体系。如2002年对“舞弊案例”的研究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务丑闻的频频曝光,研究的案例基本上都是2002年左右出现了严重会计舞弊的公司,如安然、施乐等;2002年刊登的有关环境会计的文章相对较多,是因为2001年召开了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学术研讨会;2005年关于《会计法》的文章较多是为了纪念《会计法》实施20周年。再次,我国会计学者的选题比较抽象。纵观样本文章的题目,可以发现我国学者习惯采用“大”题目,如以“论××”、“关于××的研究”、“关于××的若干问题”为题的文章相当多,直接论述某一具体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少。一方面,这类文章的论述很全面,让读者对文中所论述的问题可以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篇幅限制,其论述深度往往不够,无论是对理论的贡献还是对实务的指导都有欠缺。最后,我国会计研究的具体内容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日趋增多,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向利益相关者传递高质量的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会计信息及其披露的研究占全部样本文献的7.9%,主要探讨了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及披露的问题,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2001)、《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适度问题》(2003)、《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2004)。会计制度与准则也是基本理论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占全部样本的4.4%,主要针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关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2002)、《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利益相关者的态度》(2003)。自我国于1993年实施会计准则以来,会计准则一直处于“靠不住,离不开”的尴尬地位。随着国际趋同的呼声的日益高涨,制定高质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准则迫在眉睫。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和特点,研究如何制定会计准则、制定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会计信息及会计准则外,基本理论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传统的理论问题,占比19.4%,包括对会计的本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编制、基本概念的含义及运用等问题的研究,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2002)、《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区别》(2004)、《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2005)。纵观研究传统理论的文献,发现对部分问题有重复研究的倾向,但实质上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此外,对应用性理论的研究略显不足。无论是根据部分学者的“大会计学”的观点,还是实务中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安排,高校会计、财务专业的设置,财务管理都应被视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如《高级财务学的理论框架》(2001)、《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2003)、《论制度财务学构建》(2005);有关企业融资的研究,如《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2002)、《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2003)、《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2005)。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审计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期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因此,我国目前的社会审计水平相对较低,学者对审计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泛,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及审计市场等,如《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理论分析》(2002)、《审计独立性之风险:一个分析框架》(2003)、《后中天勤时代的中国证券审计市场》(2005)。关注国外会计界的动态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有效途径。在样本中,关于国外动态的文章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其他国家相关会计问题的分析、会计处理方法的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如《德国秘密准备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02)、《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2003)、《公允价值会计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金融稳定性视角》(2004)。

近年来,随着现代公司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及普及,公司治理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学术界也开始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但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对公司治理的摸索阶段,所以学术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基本理论,如《关于公司治理的思考》(2001)、《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2002)、《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2004);对业绩衡量、激励政策等也有所涉及,如《CEO薪酬与企业业绩互动效应的实证检验》(2003)。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在近三年有了显著增加,说明公司治理正在逐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我国对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政府会计等领域均有所研究,但每一类所占比例均低于5%,说明这些领域目前不是会计界研究的重点,有的领域是逐步被淡忘的领域,如会计监管、会计改革;有的领域是新兴研究领域,如盈余管理、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化、会计新领域等;对有的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平稳,但似乎没有取得太多突破性的进展,如内部控制、会计国际化、会计队伍的建设等。从上述趋势也可看出我国会计研究做到了与时俱进,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会计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因此,会计改革已不再是研究的重点;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密切关系;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会计信息化成了必然的趋势;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会计界需要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如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

(2)我国的会计研究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纵观我国的样本文献,可以发现大多为规范研究的成果,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一共只有21篇,近两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04和2005年分别达到7篇和6篇。选题主要是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相关的问题,如《亏损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2005)、《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04)。

三、中美会计研究的比较与分析

(一)中美会计的研究范围不同 根据本文的分类,美国会计研究的范围包括10个领域,而中国的会计研究涉及22个领域。一方面,从客观环境看,美国的会计环境比中国的会计环境更为成熟,拥有比较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由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权威性,SEC和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有比较有效的监管手段,许多领先水平的研究都起源于美国并且最早在美国发表(Philip Brown,2004),领先世界的信息技术使其会计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监管、会计教育、会计信息化等领域不是美国会计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美国一直自信的认为其会计水平最高,考虑的是如何“领导”全球会计,而怎样取得“领导权”,用何种方式“领导”是各国最终博弈的结果,并不是学术界能解决的问题。美国会计学者注重的是会计理论与实务本身的发展,对会计的宏观发展并没有太多研究。相比而言,中国会计学者关注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是由于认识到中国会计想要迅速与国际接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国际会计的环境、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人才的储备等,所以,从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研究范围过于广泛也导致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每个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够,重复研究较多,很多文章的观点、思路、结构甚至表述出现雷同。

(二)中美会计的研究重点不同 美国会计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是基本理论、审计、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美国样本文献中关于基本理论的文献占30.3%,审计占19.5%,公司治理占15.9%,资本市场占14.9%。中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是基本理论,相关文献占全部样本的43.1%,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均比较分散。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非常注重基本理论的研究,由此也说明了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性。财务报告的编报者应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处理原始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对产生信息的会计方法进行检查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投资者、债权人渴望管理当局选用的会计方法能为自己的经济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政府希望会计信息能有效的反应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为了达到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各方都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协调与他人的冲突,从而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中美会计研究的选题大小不同 美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选题比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选题更为具体。美国学者一般都“小题大做”,而中国学者倾向从宏观角度研究问题。如关于“更换审计师”这个选题,样本中美国学者的题目为《审计师与客户关系的时间长短和收益的质量:强制性更换审计师》,而中国学者的题目为《审计师变更的监管思想、政策效应与学术含义》。从题目中便可看出,前者主要探讨审计人员与客户关系的时间长短,以及公司收益的情况是否与强制性更换审计人员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一个小问题入手,经过详细分析及研究,作者的结论明确地告诉人们上述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彼此的依赖程度多大,而后者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审计师变更的一些基本理论,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解及观点。

(四)中关会计研究的切入点不同 中美两国有很多共同的研究领域,如基本理论、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等,但不难发现,中美会计学者对同一研究领域的切入点及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在基本理论领域,美国学者侧重研究前沿性、应用性的理论,如关于公允价值、异常应计项目、加速确认收益、自愿披露信息、品牌资产的价值等,而中国学者侧重研究传统的、基础的理论,如财务报告的理论问题、强制性信息披露问题、会计准则与制度、会计核算等问题。在公司治理方面,美国学者的重点是CEO的薪酬、业绩衡量及激励问题,而中国学者侧重于对公司治理理论、内部控制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许多公司对公司治理关注不够、了解不深,实际经验则更少,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第一大股东仍然是国有股,由于长期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官代酬”的现象非常严重,没有形成经理人市场,“易地做官”使得对管理当局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CEO薪酬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学术界较少关注这个问题。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美国会计界对资本市场(包括对财务分析师的研究)的研究占14.9%,而中国样本中有关资本市场的文章只占1.9%。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做保障,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会计思想的创新。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20多年的历史,各方面都尚未成熟,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资本市场领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美国。美国有关资本市场的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分析师的,而我国目前关于证券分析师的研究很少,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的分析师队伍发展相对缓慢,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不健康的发展,使得分析师行业在出现不久就又不少分析师成了“庄家”的操纵工具,人们对分析师的信任度从来就没有达到过美国曾有的高度。因此,由于分析师提供的信息的价值还有待提高,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及整个行业都未引起关注。

(五)中关会计的研究方法不同 从研究方法来看,美国会计学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而我国的会计学者多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葛家澍教授(2001)指出,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两个分支,关于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和关于经济后果研究的主要命题。前者主要研究会计信息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即“资本市场”类的文章,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经营者及利益相关者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即“公司治理”类的文章。此外,样本文献中对审计的研究也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如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等。瓦茨和齐默尔曼(1999)指出,实证会计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会计和审计实务的框架。当认识到管理当局在债务契约和报酬计划中提高当期盈利水平的动机时,人们就更易于理解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在审计方面,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也变得昭然若揭了,会计的职业鉴定、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可得到解释。因此,就研究价值而言,美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更能解释实务并促进实务的发展,同时不断丰富、巩固理论。我国会计学术界对研究方法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研究以演绎、抽象和规范方法为主,其特点是理论基础较强,但对实务的指导价值有待提高。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我国很多学者一直认为社会科学只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只需要掌握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忽略了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二是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以数量为主要参考依据,所以限制了学者们进行实证研究的动机;三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缺乏完备的关于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的数据库我国目前缺乏可供实证研究的数据。

四、启示

(一)强化理论与实务的联系 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应满足不断发展的实务需求,在借鉴和吸取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同时,不能忽略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如在公司治理方面,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的薪酬计划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怎样,会计信息与薪酬计划的相互影响程度如何;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如何,动机是什么,与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有何联系;在资本市场方面,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受这些要求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的关联度有多大,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何关系,在基本理论方面,我国应加强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以解决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丰富现有的理论。

(二)注重研究的系统性 我国目前的会计类杂志、报刊等可谓“百花齐放”,其数量很多,但实质内容并没有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纵观目前理论界的会计研究选题,重复性较强,同一特定时期对同一问题的研究非常集中,但各家所持观点基本一致,导致外界看来“红火”内部实际“平静”的现象。由于缺乏对问题的争论,研究深度自然受到了限制,对实务及学科发展的贡献也就随之打折扣,也可以说我国目前的会计研究是一种“虚假繁荣”。所以,会计研究者应该明确研究目的,深入的、系统的进行研究。

(三)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鉴于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翻译国外的准则,介绍国外的实务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分析其研究思路,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

(四)重视研究方法先进的研究方法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也是提高研究水平的保证,因此,我国应重视研究方法。在现阶段,我国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尤其是加强实证研究。我国目前有些领域迫切需要实证会计研究:会计行为的选择,如管理当局为何采用此计量属性而非彼属性、为什么有些公司积极的进行自愿披露而有些公司在最后期限才公布自己的年报等问题;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如ST公司的年报中不合常理的会计数据、公司的股价在收益报告日前后的变化、投资者的信心与会计造假的关系等;公司治理方面,如股权分置前后,公司业绩、会计行为的变化、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总经理的激励约束问题等;审计实务方面,包括审计市场的变化,如随着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驻中国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审计质量、投资者对其信任度的差别;注册会计师决策过程的研究,如在不同情况下的专业判断及其原因;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实证研究并不代表着忽略规范研究,前文述及的一些原因决定了我国学习并采用实证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此外,规范研究对保证会计理论的逻辑严密性有重要作用,理论的发展创新也更多的依赖于规范研究(覃志刚,2004)。因此,我国目前的会计研究应是在不断推进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实证会计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美会计研究方向差异分析--来自中美两国权威期刊的数据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