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和满足学习需要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两大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02)03-0045-04
一
关于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远程开放教育,也会形成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从学生的求学来看,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明了和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要。从办学方面说,没有求学者的学习需要,我们就没有生源;从教学方面说,没有求学者的学习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盲无目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就会成为无用的花架子,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搞上去。因此,远程开放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求学者学习需要这个问题来开展。对于求学者的学习需要,我们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必须广泛了解,深入研究,努力开发。
一切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要。没有求学者的学习需要,就没有教育。成人是这样,婴幼儿也是这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成人在总结了人类成长过程以后发现的婴幼儿学习需要。对于一种教育或一个学校来说,满足求学者学习需要的程度越高,其教育或学校就越兴旺,否则其教育或学校就消亡。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兴衰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专业有学历的一些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因其教学未能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要而倒闭或处于半停顿状态;虽无学历但能较好地满足求学者学习需要的民办学校或培训班却能生存并得到发展,有的甚至得到迅猛发展。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求学者的学习需要是一切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检验一种教育或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应该看其满足求学者学习需要的程度,而不是其它。因此,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来说,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各种课程内容都应围绕求学者的学习需要这个坐标来设计。学校的招生办学以及教师的授课也应该围绕这个坐标来进行。任何偏离这个坐标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有害的。
人的学习需要有广义的学习需要和狭义的学习需要两种。广义的学习需要,是指人的个体的一切学习需要。狭义的学习需要,是指求学者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的渐进过程。儿童的学习需要是由成人规定和激发的。开始学习时,他们自己不知道学什么,也不想学什么,更没有什么学习习惯和经验可言,一切都是成人规定的。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成人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以后虽然逐渐有了学习需要,不过这时的学习需要,其目标是不明确的,只是已养成的学习习惯让他产生了学习要求。随着年龄、知识和能力的逐渐增长,求学者自身的学习需要目标逐步明确,这时才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需要从主体方面说,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又可分为习惯性学习需要和目的性学习需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需要是指求学者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根据我们的研究,求学者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差异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目的,这就向教育提出了个别化需求。二、阶段性。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则有不同的目的、目标,不断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和环境的不同也可能不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由此被提出来了。三、隐蔽性。学习需要是隐性的,它是人类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类自身后所形成的精神需求。正因为如此,求学者要准确把握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要有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自知,二是对社会所形成的知识和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两者的要求都很高,知人难,知己更难。一个求学者的某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往往自己把握不准。他们要么盲无所知,主观上要学习,但客观上不知学什么,渴望教育者给予帮助和支持;要么提出不适合自己特点的或者对于自己是过高的学习需要,教育者有必要予以纠正。这种明了自身学习需要的需要也成了求学者,特别是成人求学者学习需要的又一方面。
我们把一切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需要统称为“真性学习需要”,把一切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需要统称为“假性学习需要”。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假性学习需要”有两方面的表现形式:一是盲目,主观上要学习,但客观上不知学什么;二是不准确,自己提出不适合自己特点的或者是对于自己过高的学习需要。前者我们称它为“盲性学习需要”,后者我们称它为“偏性学习需要”。
根据上述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的三个特点,我们认为,远程开放教育要在明了和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要这两个方面,为求学者提供服务。
二
用上述三个特点来察看我们今天的远程开放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目前开展的远程开放教育从总体上说,能够满足求学者在学习上的个别化需求,也能满足求学者不断的、终身的学习需要。但是,在满足求学者在学习上的个别化需求方面还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在帮助求学者明了自己的学习需要方面,我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还没有做,或者还没有系统的做。过去,我们对求学者的“盲性学习需要”,只是从所谓的思想上、作风上或者是态度上等方面做文章,往往要求求学者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严肃考风考纪等等,就是没有从这个问题的本身——学习需要的明了上做文章。
帮助求学者明了学习需要,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要帮助求学者明了自身某一阶段的学习需要,为求学者选好学习专业和相关选修课做好思想和知识等的准备。二是要帮助求学者明了自己的学习需要的具体方法,为他们今后各个阶段更高层次的学习明确方向、确定目标做准备。
我们在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的管理和教学中发现,刚刚报名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求学者,入学一段时间后,有些同学会提出转专业的要求。我们曾对计算机和英语两个专业中转专业的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专业选择不对路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爱好、知识基础等。有的求学者受到社会上计算机热、外语热影响,同事、朋友一怂恿,就头脑发热,随大流报名参加,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基础太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只好转专业。同时我们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对选修课的选择,有的随意性很大,有的又不知如何是好。有的求学者刚入学时,从教学计划上列的课程名目中找了些自己感兴趣的进行选修,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又从教师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才发现这些课程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学习。
专业和选修课选择的随意性表明求学者的学习需要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假性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时,要为报名学习的求学者提供选择专业和选修课服务,帮助他们明了自身的“真性学习需要”。我们建议,应在求学者报名注册的过程中,即入学前通过讲座的形式给他们介绍选择专业的相关知识,以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求学者专业确定后,在同专业中对与该专业相关的选修课作简要的介绍。既介绍各选修课与该专业的关系,还要介绍学好本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克服“假性学习需要”。同时,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还必须介绍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等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要让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作好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准备。
远程开放教育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好形式,但求学者能否明了自己一生中各阶段的学习需要是求学者能否参加和完成终身教育的前提。如何将“假性学习需要”转化为“真性学习需要”是我们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为此,我们认为,远程开放教育首先要把帮助求学者明了学习需要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努力开发求学者学习需要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
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对于学习者个体来说,要分阶段完成各时期各阶段的不同的学习任务。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不应该是学习者个体各时期各阶段接受教育的总和,而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它教育,就在于受教育者是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在基础教育中,求学者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是教育者确定的。换句话说,在基础教育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的确定是“教”的行为,不是“学”的行为;而在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成人那里,学习目标和方向的确定是学习者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成人已有了相当高的“自教”能力。
“自教”能力历来受到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把“不需要教”的“教”看作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简洁地说就是“自教”。“自教”,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当然应该贯穿在对人的各个教育过程中。同时,我们认为,这“自教”也是一门学问,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更是一种能力。这方面的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较高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任务和内容,我们认为应该安排在成人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的开始阶段。这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教”知识和“自教”能力,他们从此将开始以自学或自教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我们目前的远程开放教育强调求学者的“自主学习”是适时的、正确的,它不仅利于求学者正在完成的学习任务,它还为求学者在思想观念上、行为习惯上达到“自教”的目标作了最好的铺垫。
“自教”也是一种学习需要,而且是学习需要的最高境界。人类正是依靠这种学习需要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创造了越来越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学习需要对人类是如何重要,而这种学习需要的要求又是极高的。它首先要求受教育者要有“自知之明”,同时还要了解此时自己所处的社会以及这时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这个要求既是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终生的要求,不是一两次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教育者提供这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对于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受教育者来说,那是终生受益的。作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承担者——远程开放教育,应该把培养受教育者“自身”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把“自教”知识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专门开设一门“自教”课程。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既能教给求学者明了自己各阶段的学习需要,又能激发求学者的“自教”愿望,让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学员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
学习需要是多方面的,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要也应是多方面的。在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中,求学者的学习需要主要是所学专业的学习需要。但在完成所学专业时,由于各个求学者个体的差异,形成了求学者形态各异的个别化学习需要。满足求学者所学专业的学习需要,人们已有充分认识和实践,这里只就满足求学者为完成所学专业而产生的个别化学习需要方面进行简要的讨论。
在开放教育试点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对我们所提供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求学者的利用是不均衡的。一方面,他们喜欢文字资料和面授辅导,甚至提出增加面授辅导课时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对其他媒体教学资源,诸如音像教材、CAI课件、特别是网上资源,却没有充分加以利用。我们将教学资料、教学信息挂到网上,将教师的E-mail提供给求学者,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教学活动,但求学者的使用率不高。
我们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求学者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切实转变。远程教育媒体经历了文字教材、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使受教育者形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习惯了用枪,不愿意用刀”。长期的基础教育,使学习者习惯于课堂、集体、面授,习惯于文字教材的阅读。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学习手段缺乏主动使用的意识,更没有形成习惯。
对此,我们除了要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求学者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求学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求学者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中央电大对开放教育试点学员进行入学教育是必要的。它让学员了解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特点和学习支持服务方式,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这为学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相应的学习习惯做好了心理及技能准备。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强化。否则,我们提供给学生的网上教学资源和相应的支持服务都将形同虚设。
远程开放教育要实施个别化教育,还要从教学内容上为求学者提供个别化支持服务。
电大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为此电大的专业门类设置齐全,这为求学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选择。但要满足求学者个体的不同学习需要,真正实现个别化教育,教育者还要在“补”或“添”上做文章。所谓“补”,是指部分求学者个体在与其他求学者学习同一专业或同一课程时,因学习基础薄弱而造成的学习困难,需要补充的相关基础知识。所谓“添”,是指部分求学者个体在与其他求学者学习同一专业或同一课程时,因工作或兴趣需要而产生了与同一专业或同一课程既相关又属于该专业或该课程上没有的知识需求,需要添加的这方面知识。
电大是一个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在这样一个大系统下,各地的个别化学习需要,无论是“添”或是“补”,都有可能集中起来成为部分学员的共同需要。作为远程教育的龙头——中央电大,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从专业知识这个角度来确定课程,还要从接受这门专业知识需要的背景知识角度来开设一定的选修课,供一部分相关知识基础薄弱的学员选修。同时还要从接受某一专业学习的学员所从事的工作类别出发,选择一些与学员工作贴近的实际知识供他们选修。
“添”或“补”也是课程辅导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辅导教师的辅导课,不应是主讲课的复述,而重在解疑答难和根据求学者对象的不同,补充或添加他们确实需要的知识。辅导老师如还在辅导课中“炒冷饭”,复述主讲教师讲授的内容,这不仅是没有必要,而且这样做对学员远程个别化学习必须具备的新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极为不利。笔者曾在安徽电大开放教育学院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辅导《现代汉字学纲要》时,参照课程内容,补充了笔者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结果在一次课堂上,遭到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学员的反对。他说,他是为生存才来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你补充的内容不是考试的内容,没有必要。于是笔者在课堂问大家,这位同学的意见是不是代表大家的意见。大多数学员说,他只代表他自己,大家仍要求笔者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他们之所以需要我补充一些知识,是因为接受辅导的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补充的这些知识正是他们在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有的学员课后还向笔者索要我没有补充的相关知识。